武漢最講「理」的黃陂,走出兩位名人大師,影響深遠至今

2020-12-22 行影135

武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黃陂盤龍城遺址可以證明,早在3500年前這裡已成為長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武漢也是一座講「理」的城市,同樣是在黃陂,二程書院講述著兩位理學大師的故事,於是我們慕名而來拜訪這「講理」的地方,看看「理」到底是怎麼講的。

黃陂前川出二程

二程書院坐落在武漢黃陂區前川街魯臺村,是紀念和尊奉兩位理學大師程顥、程頤的地方。二程書院始建於明代,後來幾經損毀重修,變換用途,如今的書院是2014年重建的仿宋建築。印象裡程顥、程頤兄弟是宋代洛學的創始人,老家在河南洛陽,為什麼武漢黃陂會有二程書院呢?

原來程顥、程頤的祖父程遹曾任黃陂縣令,為官清政勤勉,一生清貧未留遺產,卒於任上後,程顥、程頤的父親程珦四兄弟尚年幼,無力返回洛陽,只好留在了黃陂。多年之後,仁宗錄舊臣後,授予程珦官職,但因為拖家帶口不能到遠方赴任,就在黃陂做了縣尉。程顥、程頤兄弟就是父程珦任黃陂縣尉時出生的。後來程珦又先後到江蘇、江西、廣西、陝西、河北等地任職,退休後回到洛陽終老,享年85歲。黃陂人感激他在任時廉潔奉公,勤政愛民,又培養了兩個優秀的兒子,因此二程書院修建了啟賢殿,供奉程顥、程頤的父母程珦和夫人侯氏。

求學入仕,宦海沉浮

程顥、程頤兄弟在黃陂前川度過了童年時代,十四五歲時隨父親來到江西,見到了理學開山祖師周敦頤並拜師求學。名師果然出高徒,程頤二十四歲時到京師太學讀書,當時主管太學的教育家胡瑗用《顏子所好何學論》出題考試,程頤作答道:"君子之學,必先明諸心,知所養,然而力行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故學必盡其心。盡其心,則知其性,反而誠之,聖人也"。 胡瑗對程頤頗為賞識並授予"處士"身份。

宋神宗時,程顥曾任御史。因為和王安石政見不合未被重用,於是潛心於學術。《 宋史 》中是這樣記載的:「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濫於諸家,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而後得之」。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程頤受詔,賜進士出身。按照當時的制度,世代為官的程家享有蔭庇子弟當官的特權,程頤卻沒去做官,把「任恩子」的機會讓給了其他族人,自己長期以「處士」的身分潛心於孔孟之道,接受來自各地的學生從事講學活動。洛學由此興起,在中原大地廣泛傳播,當時河南書院中,與洛學有關的書院佔了一半,明道書院、春風書院、鳴皋書院、嵩陽書院、太極書院、穎谷書院、顯道書院等都和洛學有關。

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在司馬光、呂公著等人的推薦下,程頤被授為汝州團練推官,西京洛陽國子監教授等職。司馬光等人的推薦書是這樣評價的:「河南隱逸之士程頤,博學好古,安於貧賤,恪守節操,言必忠信,動遵禮義」。然而程頤當時沒有接受任命,次年才應詔入京,為崇政殿說書,即教年幼的皇帝讀書。

程頤在就職前曾上奏皇帝,提出了君子應「涵養氣質,薰陶德性」,提出重視道德修養,接近品行高尚,敢於直面說真話的人。他還提出即使是給皇帝講書,侍講官也要坐著講,以示「等儒重道之心」。

在講書的同時,程頤因為經常在皇帝面前針砭時政「議論褒貶,無所顧避」而名聲大噪,很快成了當時的「網紅」大號,吸引眾多粉絲拜師求學。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些朝臣漸漸對他產生了不滿,要把他「放還田裡,以示典刑「。當時形成了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和程頤為首的洛派互相對立的局面,迫於形勢,程頤上書請求辭職回鄉。

元祐三年(1088年),程頤結束了政治生活,回到老家洛陽專心從事講學。不料禍從天降,紹聖三年(1096年)程頤被定為反對新黨的「奸黨」成員,被貶到涪州(今重慶涪陵)管制起來,連他的兒子和學生也受到牽連。宋徽宗即位後,程頤遷至峽州(今河南三門峽)任職,但沒過多久,徽宗恢復新法後下令剝奪程頤的官職,追毀著作。不過在門人的保護下,著作仍被保留下來。在二程祠,二程兄弟兩邊的塑像就是他們的門生,其中不乏名人大家。

開創理學成正統

儒學從孔、孟時代建立基本框架後,發展至兩漢時期以經學形式成為官方正統思想。宋朝是封建時代文化的高峰,湧現了眾多名門大家,理學就是在這個時代形成發展起來的。幾經改造的儒學以理學的形式再度興盛,從思想學術逐步進入政治領域,成為社會廣為流傳的主流思想。 理學兩大流派之一的程朱理學,就是以「二程」(程顥、程頤兄弟)和其弟子朱熹為代表。

程顥、程頤兄弟是北宋理學的開創者,其「存天理,去人慾」的觀點後來被朱熹繼承發展。二程兄弟的學說大致相同;但在個人性情以及對義理的具體延伸、闡發方面卻有差別。黃宗羲在《宋元學案》中說:「大程德行寬宏,規模闊廣,以光風霽月為懷。小程氣質剛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為體。其道雖同,而造德各有所殊。」

程顥哲學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道德修養的學說,提出「天者理也」,把理作為宇宙的本原,提出「天只是以生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認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於是稱天道為仁。「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作為一位教育家,程顥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聖人,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愛物,謹守封建倫常「君子之學,必至聖人而後已。不至聖人而自已者,皆棄也。」程顥還強調教育必須以儒家經典為教材,開創了《四書》與《五經》並列的局面,以儒家倫理為教育的基本內容。

程顥是主觀唯心主義心學的代表,他的「識仁」、「定性」,對後來的理學,尤其對陸王心學影響很大。程顥還提出讀書要「講明義理」,「讀書將以窮理,將以致用也」,不可「滯心於章句之末」,為此者乃「學者之大患」。程顥的教育思想同其理學思想一樣,對後世影響深遠。為紀念這位教育家,後人在他講學的地方建立祠堂或書院。

在哲學思想上,程顥與程頤都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事物的根源,理是「體」,事物是「用」,天地間只有一個長存的理,事事物物都有其規律,「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並認為「物極必反,其理須如此。」他還提出「天地之間皆有對,有陰則有陽,有善則有惡。」體現了辯證法的觀點。在論述為學方法時程頤提出了格物致知說,認為格物即是窮理。關於知、行關係,程頤主張以知為本,先知後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結果。

雖然二程都以理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但程顥是以心解理,開後來陸王心學一派。程頤把理與氣相對來論述,開以後朱學一派。程頤主要哲學著作有《周易程氏傳》,還有《遺書》、《文集》、《經說》等。他與程顥的著作,明代後期合編為《二程全書》。

程顥、程頤兄弟開創的理學,被弟子朱熹繼承發展,形成了龐大的、具有比較嚴密邏輯體系的學說。從北宋開始直至清朝末年,程朱理學長期在中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延續達七八百年,對後期封建社會政治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思源堂品家風文化

在二程書院有一座思源堂,裡面展示著程氏家族的淵源、分布和發展,最吸引我們注意的是關於家風家訓的展示。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從古至今代代傳承,作為思想和行為的規範,小到個人家庭,大到社會國家,影響深遠。在這裡我們看到很多名人的家訓,簡潔精闢的語句,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後人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雖然經歷千百年,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程氏家族自高祖程羽開始,五代官宦人家,清正廉潔,秉公愛民。程遹病故於黃陂縣尉任上,沒有留下田地錢財,以至於家屬無法回到洛陽,寓居於黃陂草廟巷。程珦為人剛正不阿,任人唯賢,不畏權貴,在江西任職時,當朝宰相親戚逃稅,程珦秉公執法,將逃稅者抓捕入獄。程顥言談行事有理有據,溫和敦厚,頗具君子風範,性情急躁的王安石對他敬重有加。宋神宗十分讚賞程頤,稱其為「真御史」。

家風代代相傳,成就了一代理學宗師二程夫子,作為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程顥程頤兄弟為後人留下的沒有金錢田產,而是一筆更寶貴的精神財富。治學,修身,端正的家風家教不僅使程氏家族興旺繁榮,也給他們生活過的地方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受程家影響,黃陂一帶學風濃厚,人才輩出。清代科舉中,考中舉人、進土人數一直處於湖北前三。僅道光、鹹豐年間,黃陂考中舉人數就達到106人,佔全省同期的6.4%,居第三;考中進士27人,佔全省考中人數的9%,居第二位。明清兩朝540年間,共有進士及第52624人,平均每縣30.36人,而黃陂縣就有81人,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之多。

清代從黃陂走出了73位文進士和17位武進士,2名巡撫、2名布政使、3名學政、14位知府、26位知縣。禮部尚書王澤弘、漕運總督周恆祺、刑部左侍郎王爾祿、兵部右侍郞胡瑞瀾、巡撫姚締虞、川鄂欽差大臣張則川、山東總兵王正起、綏遠將軍胡公度、康熙朝武探花韓奕、名宦張大猷、楊兆億、葉封等以及「文武三榜眼」曾大觀、劉彬士、金國鈞均出自黃陂。

傍花隨柳過前川

為了讓二程夫子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更好的傳承和發揚,黃陂人重修了雙鳳亭公園和二程書院,修建了明理廣場、書院牌坊、二程祠、啟賢殿、思源堂、藏書樓和涵虛亭、聰明池、坐春廊等建築,樹立了程顥、程頤兄弟塑像。不同於其他地方長者風範的二程夫子像,這裡的二程兄弟是兩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形象,正回望著出生故地,準備施展抱負,奔向遠大前程。

二程兄弟像身後是雙鳳亭公園。傳說程母侯氏夢中遇到雙鳳投懷,後來相繼生下他們兄弟二人,果然為人中龍鳳。雙鳳亭最初在縣城內,名為「清遠亭」,建於北宋末年,南宋時改名「雙鳳亭」。明天順七年(1463年)復建於魯臺山麓二程祠內。清康熙五年(1666年)移至現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被大風颳倒,四年後重建。雙鳳亭為六角三重攢尖頂式古亭,坐東朝西,木石結構,亭高10米,底邊長3.3米,簷下施鬥拱,重簷三層,六角攢頂,青瓦朱簷,翼角飛展。正面「雙鳳亭」匾額為郭沫若題書。亭中立著石砌的方形碑閣,隔著玻璃可以看到工整的字跡,記錄了建亭的史實。

相傳歷代名人蘇軾、朱熹、楊廷蘊、屠達、聞政、瞿秋白等都曾登亭詠嘆,表達對二程夫子的敬仰。雙鳳亭所在地名為魯臺山,傳說二程兄弟讀書時,折服於儒家學說,非常景仰孔子,於是築臺於山頂遙望東方魯地,這座山因此取名魯臺山。山下亭東的水面名為流矢湖,傳說是二程兄弟當年習射的地方。山下還有「聰明池」,傳說是二程兄弟研墨洗筆之處。兄弟倆親手鑿潭,池內「蛙不鳴、蚊不鼓、水不溢「」。後來掘土發現埋著一石龜,上有八卦圖案,被偷走之後這些異象就消失了。雙鳳亭西南有「理趣林」,還有白去洞、西郊橋、環水臺、花柳前川等地,都是程頤、程顥兄弟經過的地方。《千家詩》上的卷首詩《春日偶成》就是程顥春遊至此的即興之作,詩中寫道:「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堯舜幾千年,其心至今在」。程氏一家在黃陂為官深得民心,程顥、程頤兄弟因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後世景仰。做人,他們以近乎聖人的標準律己修身;為學,他們用嚴謹縝密的思維孜孜探求。他們開創的理學,在批判中繼承創新,集儒、道、釋文化之大成又自成體系,作為佔據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對其後八百餘年的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年生於斯長於斯的兩位少年離開之後可曾再回故土,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的家風學風卻留在了黃陂,深深地融入到民風之中,兩位學術大師走出黃陂,把「理」講遍天下,在武漢黃陂這片文化熱土的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焦點

  • 女扮男裝的花木蘭到底與武漢黃陂有沒有關係?
    一說為木蘭本姓朱,清康熙年間的《黃陂縣誌》曰:「木蘭,本縣朱氏女,生於唐初,……假男子代父從軍,……至今其家猶在木蘭山下。」 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徵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讚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徵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亳州說:木蘭家在亳州,至今遺址尚存。
  • 河南湖北各有爭議,武漢黃陂被譽為「木蘭故裡」
    由古至今,從文人墨客到編劇導演,花木蘭越來越形象,越來越真實。但花木蘭究竟是哪裡人,姓氏什麼,又是哪個朝代的,史書並無明確記載。但在今天,國內不少地方都出現了」木蘭故鄉「一說。如安徽亳市有「花木蘭故鄉」的說法,建有花木蘭廟,塑有花木蘭像,還有皇帝詔見花木蘭的地方。河南商丘虞城縣也同樣有「花木蘭鄉」,陝西延安有花木蘭墓,說花木蘭是延安人。
  • 一部用方言寫作的與黃陂文化相關的長篇小說
    很多文學大師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家鄉和家鄉文化的熱愛,比如賈平凹的《秦腔》和沈從文的《邊城》。而《楚生》的作者鮑紅志似乎名不見經傳,我在萬能的百度上面竟然沒有找到任何他的信息。作者用地道的大武漢方言創作了這部小說。小說主要介紹了楚劇的前世今生,以及武漢這座碼頭城市的古往今來。與其說這部作品是一部小說,還不如說它是一部楚劇簡史。
  • 周邊遊丨木蘭故裡,武漢黃陂,吐血整理11個景區全攻略
    作者:風子紅寫在前面的話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過年開始,全國進入了緊張的抗疫戰鬥中,武漢的大門從此關閉了兩個月。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相應周邊的景區也開始復工復產恢復營業,於是我們也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大家一起深呼吸。
  • 從江漢路到黎黃陂路,從酒吧到牌局 這些是關於生機勃勃的武漢記憶
    新華社圖武漢,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武漢的點點滴滴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全國上下甚至全世界的目光。疫情是大家共同的敵人。普通百姓則儘量減少出門,以最特別的「宅在家裡」的方式,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貢獻。願武漢儘快走出困境,願武漢民眾儘快恢復美好生活重歸瀟灑時光。數年前,我曾去過武漢,那也是我唯一一次遊覽武漢。
  • 武漢這個地方,從黃陂南,到漢口北和北漢口,最後成為國際商貿城
    有網友私信問小編,為什麼黃陂的幾個新城經常性變化名字,比如臨空新城變空港新城,漢口北變成商貿城,小編回答說,這是因為黃陂南部還沒有找到最適合的產業方向,當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黃陂當然需要適當調整以跟緊武漢前進的腳步。
  • 湖北武漢黃陂,是一個被遺忘的優秀美食城市,美食太好吃值得一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點不假。但對於雄鷹而言,除了「英雄」這個標籤以外,我覺得武漢的「美食」元素也是非常值得體驗的。而在武漢眾多的美食選項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武漢黃陂當地的一些特色美食,接下來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一番吧。
  • 企業招商遇難題,黃陂「店小二」一路護航披荊斬棘
    為加速企業落地,政府部門提前介入、精準輔導、容缺受理……山河智能作為華夏幸福引進黃陂的項目之一,日前正在辦理落地相關手續。眼下,黃陂產業新城雖還在建設中,但已經吸引了不少優質企業籤約入駐。黃陂區各部門聯合組團帶企業赴長沙考察項目。
  • 憧憬黃陂系列文章之一:五年後,誰是武漢這個郊區的首善之城呢?
    ,黃陂能否鳳凰涅槃,脫胎重生就看這幾年了,機會抓住了,黃陂將成為武漢舉足輕重的新城區,機會如果錯過,咱們以後就只能祈禱黃陂的名字不要出現在武漢各種排名的後段班了。  前川  首善之區  所謂首善之區,意思是最好的地方,最開始特指首都,後來應用範圍擴大後,大家也多用其指代一個地方的Z府所在地。
  • 江夏黃陂蔡甸和新洲,在武漢3851產業體系中,落戶貴區的有多少呢
    高新產業還是以武漢的3個國家級開發區為主(這也就是為什麼黃陂和新洲迫切需要長江新區的原因),江夏因為緊鄰光谷也能分到一杯羹,其他的三個新城區,黃陂新洲和蔡甸則暫時還看不到這些產業落地的可能。二、8個傳統優勢產業在武漢分布比較均勻。
  • 武漢黃陂第一個三甲醫院,總投資約28億,編制床位1200張
    武漢的同濟、協和兩大醫院,在全國排名前十,更有一批三級甲等醫院。但武漢的資源也基本集中在中心城區,很多遠城區甚至沒有一個三甲醫院。 黃陂,位於武漢市區北部,人口超過百萬。黃陂旅遊資源豐富,尤其是木蘭旅遊區,是武漢市度假休閒的首選。 但是黃陂區迄今為止,沒有一座三甲醫院。黃陂區人民醫院,是目前黃陂最大的區級醫院。佔地面積150餘畝,建築面積11.8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150張。
  • 「黃陂智造·木蘭精品」直播節圓滿收官!
    5月10日,武漢市「百星·百億助力武漢」直播公益活動黃陂專場5月10日,武漢市「百星·百億助力武漢」直播公益活動黃陂專場,黃陂區委書記走進企業直播間,為愛帝、仟吉、樂神三寶、木蘭天香茶等黃陂企業帶貨;5月29日,「黃陂智造·木蘭精品」直播節啟動,黃陂區區長帶領8位副區長為攀升電腦、
  • 武漢黃陂這個新城今年將要新建九條公路,您期待嗎?
    從今年開始,黃陂的城市化將重點發展「三城」,天河航空城位於南部,大致範圍位於天河機場周邊,包括天河、橫店的一部分和武漢空港商務新城(宋家崗),目前總體規劃還在編制中(暫時沒法確定包不包括盤龍城),第二個城,武漢國際貿易城位於漢口北,區域內8項大工程今年將陸續開工,第三個城則是前川產業新城。
  • 春遊黃陂木蘭湖 沉醉不知歸處
    終於在暮春可以走出家門,然而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不易遠行。身在孝感,周邊好玩的地方有很多,比如黃陂,山清水秀,享有武漢後花園的美譽,2019年9月,被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有旅遊景區21個,包括一個5A景區,六個4A景區,五個3A景區,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國區縣前列。多次造訪,每次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 「前線直擊-武漢黃陂」有你就有春天!
    【前線直擊-武漢黃陂】有你就有春天!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熊妮 黃瑞豐常德第一人民醫院馳援武漢黃陂方艙醫院醫療隊醫生們的戰疫故事,也是常德這座城市的記憶,讓我們銘記這一刻,也期待他們凱旋。▲常德一醫10名援助武漢黃陂方艙醫院醫生▲肖偉(上)正和隊友一起搬運物資▲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醫務部主任肖偉作為常德援鄂醫療隊隊長,與其說他是隊長,不如說是一行人的「大哥」。
  • 新武湖水廠7月試運行 將解決武漢黃陂南部70萬人供水問題
    6月18日,記者從武漢市黃陂區水務局獲悉,位於黃陂區武湖街的新武湖水廠項目正在進行規劃(建築)方案批前公示,預計將於7月完工,項目建成後將有效解決黃陂南部地區70萬居住人口的供水問題,同時將為長江新城提供3至5年的預留供水。
  • 黃陂首部本土電影《烏桕戀》參演人員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1月12日下午,電影《烏桕戀》參演人員表彰大會暨優秀演員籤約儀式在武漢卓爾悅璽酒店隆重舉行。大會上電影《烏桕戀》出品人兼導演毛恆、執行導演王濤向獲獎演員頒發了獎盃和證書,並與20位優秀演員籤約。百萬黃陂人渴望有一部電影由黃陂人投資,黃陂人導演,黃陂人參演的本土電影。
  • 鄉愁 黃陂李家集
    近日,一位身在鹹寧的黃陂老老鄉聯繫到小編,他說,老朽看到微黃陂發布的   《【曝光】黃陂最有『味道』的鄉鎮》
  • 此生不嫁黃陂男,再活千年也枉然!
    黃陂男人憑藉著他們那俊俏的外表,溫柔的內心,已經徵服了大江南北的大部分女性,越來越多的女生將拜倒在黃陂男人的牛仔褲下,我們的目標就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人們都常說南方男人性格細膩,對女人呵護有加,但男人味不足,而位於湖北西南部的黃陂男人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一個完美男人的形象體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男朋友,那麼你得抓緊找一個黃陂男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黃陂姚集鄉宴大廚教你做正宗「黃陂三鮮」
    鄉宴大廚喻忠偉教你做黃陂三鮮,炸好肉圓很關鍵!黃陂三鮮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黃陂三合」也稱「黃陂三鮮」,由魚圓、肉圓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武漢黃陂有一句流行語:「鯿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圖吉慶。」鯿魚,即武昌魚,武昌魚因毛主席在詩中吟詠而聞名遐邇;菜薹是過去作為皇室貢品的洪山菜薹;而「黃陂三合」則是當地一道流傳了數百年的民間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