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的故事雖然後來成為佳話,對漢朝與匈奴的友好也有突出貢獻,但她的出塞確實是源於一種誤解。那時昭君入宮,因不肯收買畫師,結果那人把她的大美人畫得難看一些。就這樣,昭君就失去了進入漢元帝後宮的機會,幾年之後,漢元帝才發現原來這幅畫中的醜女其實是一個絕世美人。
可惜可惜晚了,因為昭君已被許給匈奴,他也不得不送美人出塞。這一誤解,漢元帝之後也曾發生在拿破崙身上,只不過結局不同。在世界歷史上,拿破崙也是一位名人,他的帝國控制了大半個歐洲,軍事成就卓著。正如司湯達所說:拿破崙向世界證明了:經過了多少個世紀,凱撒和亞歷山大終於成了繼承人。
但是英雄的感情生活卻頗為坎坷,他總共擁有兩個皇后,今天這個故事就講到他的第二個皇后了。女王的名字叫瑪麗·路易絲(全名太長,所以使用縮寫),出生於1791年12月12日,比拿破崙年輕22歲。作為奧地利弗朗茨公公的女兒,瑪麗的母親是瑪麗亞·特蕾莎公主,還是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侄孫。
#簡言之,瑪莉與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那不勒斯以及西西里都有血緣關係。有鑑於此,可以看出,一位血統高貴的奧地利女大公,與拿破崙的婚姻肯定不會是自由戀愛。而在她之前,拿破崙與第一位女王約瑟芬深愛著她,可惜約瑟芬沒能為他生個兒子。他喜歡約瑟芬,稱霸歐洲是他一生的願望,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他的事業。
#因此,1809年11月30日,40歲的拿破崙與約瑟芬離婚了。我的命運應該高於我的意願,我最寶貴的愛應該讓位於法國的利益。在離婚的同時,約瑟芬也無法拒絕,法國隨即開始考慮拿破崙的下一個婚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必須從各國皇室貴族中挑選一位擔任此職。
姑娘們的畫像送來了,拿破崙卻指著瑪麗的畫像說:如此醜陋,只有傻子才會嫁人。拿破崙比較中意的是俄羅斯沙皇的女兒AnnaPavlovina,這場婚姻的助推器更不用說了,兩個大國可以結成同盟。奧地利共和國與拿破崙結成同盟,奧地利聽到後驚慌失措,因為它正好夾在這兩個大國之間。
弗蘭茲二世(晉級瑪麗的父親)私下向路易斯·德納博訥-蘿拉建議,讓拿破崙娶她為妻。而持續不斷的行動,最終的結果,是巴黎同意了。巧合的是,正好是拿破崙嫌醜的瑪麗嫁給了他,並且還說在結婚前他有一個可以懷孕的肚子。結婚後又打臉了,新婚夫婦兩人還是比較和睦恩愛的,可惜這場婚姻究竟是政治聯姻。
#即便是恩愛,也只是暫時的,瑪麗不愛拿破崙,甚至恨他。由於法國侵佔他們的土地,她對拿破崙的不滿與憎恨,在她童年的環境中,到處瀰漫。一八○九年,又因與法國的戰爭失利,使王室得以顛沛流離。這種情形,說拿破崙是瑪麗的仇人都不為過,她同意嫁給拿破崙完全是出於義務。
談到婚後的甜蜜,也許是她一時被拿破崙的魅力徵服了,又或者是偽裝了。不管怎樣,他們向外界展示的是和睦相處的關係,瑪麗會說,一個人越了解他,他就越懂得欣賞和愛他。有一次,拿破崙曾宣稱,比起他的前妻,他更喜歡瑪麗。荒謬的是,瑪麗的愛情和不愛情都太廉價了,當拿破崙兵敗時,她離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