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魅力勢不可擋!探析橫店劇組火熱的背後

2021-02-20 橫店影視

橫店火了!7月26日下午,「橫店迎來劇組開機潮」的新聞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對此,網友評論紛紛——「好想去當群演。」「太棒了,期待新劇!」「熟悉的感覺回來了!」

橫店熱了!7月以來,開機拍攝劇組有48個,籌備劇組有63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劇組用房量水漲船高,同比增長44%;影視器材租賃要拼速度,有的倉庫快被「搶空」了。

橫店鬧了!夜晚的萬盛街人流如織,好旺夜市香氣四溢,橫漂廣場熱鬧紛呈……

猶記得1月27日,一紙《關於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暫停劇組拍攝活動的通知》,讓「橫店影視」按下了暫停鍵。如今,那個熟悉的橫店又回來了,劇組紛紛開機,就像那隻「巴西的蝴蝶」,輕輕拍動翅膀,便「喚醒」了一連串相關的產業。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橫店迎來劇組開機潮,一方面是因疫情原因,許多原定3月開機的推遲到了六七月;另一方面,更是因為橫店獨有的魅力,這裡有能級最高的產業平臺,有「最懂影視的政府」,有嚴格而人性化的防疫措施,有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拍攝全場景,有隨叫隨到、懷揣才華和夢想的橫漂……

走進橫店,我們遇見了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們溫暖的笑容、堅毅的眼神、輕快的腳步,足以令人相信「明天會更好」。

「老闆,來一碗砂鍋鴨血粉絲!」「我要一份牛雜粉絲!」「好,請兩位稍等!」27日下午2時,絲念南京鴨血粉絲店幾乎滿座,老闆張偉權和愛人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熱情接待堂食的客人,一邊手腳不停地準備外賣所需。

絲念南京鴨血粉絲店位於橫店鎮雅堂小區,店面不大,生意卻不錯。「許多明星愛吃我們家的鴨血粉絲。」張偉權道出「秘訣」,「因為正宗啊,我老婆就是南京人」。

一碗鴨血粉絲,能反映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溫度。「前幾個月,每天外賣也就二三十單。」張偉權說,「現在每天六七十單,大部分外賣都是劇組點的」。除了做飲食生意,他還經營公寓,即將自己家的樓房改造後,出租給橫漂。大門口「房間已租滿」的招牌,佐證著「橫店影視」拍攝的快速復甦。

「每天都有五六撥人來問,我只好掛上了這個牌子。」他說,公寓有16個房間,5月開始就逐漸呈現「滿房狀態」。

在素有「橫漂村」之稱的雅堂小區,這樣的公寓有138家,幾近家家滿房,租住著3000多名橫漂。26日晚上9時,雲南人羅正升坐在橫漂遠教廣場看眾人跳舞,他於6月底來到橫店,按規定隔離了半個月後便接到了戲,「每天都到不同的劇組,已參演了10多部」。當天,他演一個士兵,獲得薪酬90元。

橫漂麻辣燙、橫漂大酒店……行走在雅堂小區,橫漂元素撲面而來。「我們就是要為廣大橫漂打造一個溫馨的家。」多年來,雅堂小區黨支部書記金新倫為打造「橫漂村」付出了大量心血,採訪時,他遞過來一本商標註冊證,「你看,就橫漂村3個字,商標註冊花了近5年時間」。

這是為何?金新倫笑著說:「一個『村』去註冊商標,幾乎沒有這樣的先例。」一個「人」字形屋簷,屋簷上兩朵祥雲,屋簷下寫著「橫漂村」,這就是橫漂村的LOGO。他表示,設計意圖很簡單,「我們要護佑好所有住在這裡的橫漂,為他們提供貼心的服務」。

記者看到,雅堂小區所有公寓樓招牌格式統一,上寫著公寓名稱、戶主職責和家訓,以及聯繫黨員的名字、電話和職責等,讓橫漂隨時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人。

近年來,東陽加快實施橫漂吸引集聚、扶持橫漂創業發展、落實橫漂關愛保障等行動,給廣大橫漂營造一個溫暖、向上的創業、就業環境。據不完全統計,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就業崗位3.6萬多個,已形成群眾演員專業村10多個,累計註冊橫漂演員8萬餘人,累計為劇組提供群眾演員600多萬人次。

26日上午10時10分,輕喜劇《神器當鋪》在橫店清明上河圖景區舉行開機儀式。演員王藝萱和小夥伴們收到了開機大吉紅包。在劇中,她演女二號。

在橫店影視城演員經紀有限公司的經紀人康帥看來,王藝萱這位不是從群演幹起的藝人,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橫漂。哈爾濱姑娘王藝萱是95後,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專業功底紮實。

2016年7月,她結緣橫店影視城演員經紀有限公司,正式從事影視劇拍攝。「去年,我拍了兩部戲,都是女一號。」她說,其中一部是網絡電影《驚天時速》,這部戲很刺激,在劇中撞壞了20多輛真車。

今年以來,王藝萱一直待在橫店,「在橫店,有戲拍,這就很好」。一個月裡,她有20天在忙著拍戲。隨著演技的精進,她的身價慢慢上漲。「收入也不錯。」

如今,像王藝萱這般高素質的專業演員,在橫店越來越多。「目前,公司已籤約了13名藝人,科班出身的佔八成以上。」康帥說,科班出身指的是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這意味著,橫店在「造星」的路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感謝橫店,讓我們有了更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今年67歲的任學海,從話劇團退休後來橫店尋夢。15年來,他參演了400多部影視劇,飾演了無數角色。「最終讓我成名的是《宮鎖心玉》裡的太監一角。」他笑著說,自己從200元一天的特約演員起步,「現在,低於5000元一天,我肯定是不拍的」。這段時間,他一直沒閒著,「昨晚拍到凌晨一點,演一個大公司老闆」。

即便休息不好,任學海還是堅持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清晨5點起床遊泳,「我們要保持強健的身體,才能扛得住各種長時間的拍攝。」王藝萱也是如此,每天,她不是去拍戲,就是在健身。關於圈內流傳的有關「橫店演員」說法,她毫不猶豫地表示:「不管未來發展如何,我一定是『橫店演員』。」

起舞橫店,認同橫店,越來越多的人來此圓夢。27日上午,記者在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看到,大量年輕人聚集在門口、大堂、走廊處,有的參加演員在線考試,有的領取演員通行證,有的悄悄打聽如何辦理手續。「每周一、三、五下午,我們為橫漂辦證,多的時候,一個下午要辦200多份。」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管理部經理宋強說。目前,橫店有群眾演員近8000人,而疫情期間這一數字曾跌至2000多人。

人才是最強的生產力。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聯合發力,近年來出臺了《關於扶持「橫漂」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做好「橫漂」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做好橫漂的培育提升、展示推薦、激勵成才等工作。

另一方面,東陽以橫店影視職業學院為平臺,積極創新教學體系、師資招募渠道、教學形式以及合作機制,探索影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實現影視拍攝基地向產業基地轉變提供人才支撐。該院近80%的畢業生進入影視產業,累計為影視城輸送人才超過1.5萬。

26日下午3時,在橫店影視城華夏園攝影棚的老爺車租賃場地,老王正搗鼓著一輛吉普車,地上散落著一堆零件。「剎車總泵壞了,還差個零件。」他說,要抓緊修好,隨時滿足劇組所需。「近期橫店劇組拍戲熱了,車來車往的。」

高溫天坐在棚裡,老王和他的同事直喊「熱」,「夏天,劇組裡的綠豆湯是最美味的」。老王是河南人,10多年沒回去了,父母、老婆和孩子都在橫店。在劇組裡,他負責開老爺車。問他演了多少戲,老王大笑著說:「數不清咯!」作為老爺車的最佳搭檔,老王不僅會開車、修車,有時還參與製作車輛。

老王是老鄉張運領帶到橫店的,是「幾千人之一」。50多歲的張運領,是河南周口人,2004年來到橫店,起初是明清宮苑馬術隊成員。「大約是2006年,橫店開始接拍年代戲。」張運領說,年代戲需要老爺車,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建了橫店影視道具老爺車租賃公司。

如今,公司旗下有各種老爺車200餘臺,年份跨度從1893年到2000年,別克道奇、吉姆、福特、雪弗蘭、克萊斯勒、勞斯萊斯等款式,應有盡有。

「前幾天開機的《1921》,拍攝一個車水馬龍的大場景,20多輛老爺車都不夠用。」張運領說,有時候,一些劇組找不到合適的老爺車時,就會提出私人定製。「我們先搜集大量資料,再按一比一尺寸打造。」

據悉,該團隊做過最久的一批車耗時7個月,是為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精心打造的14輛老爺車,滿足劇組提出的「高品質」要求。

現在,隨著疫情的好轉,開拍劇組的增加,老爺車預約掀起了熱潮。張運領告訴記者,他們在滿足橫店劇組需求的同時,也將老爺車發往全國各地的劇組。這時候,老王就要跟著車一起出發了。

同樣,近段時間,東陽橫店先和道具廠總經理李會平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預定道具的、催道具的,讓他忙得團團轉。前幾天,一個武俠劇組定做上百件兵器道具,「五、六月份的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以上」。

做兵器道具,李會平很拿手。「以前都是泡沫道具,現在已經逐漸被樹脂材料的道具取代,許多道具都是特別定製的。」李會平說,製作材料在變,工藝在變,他的奮鬥目標也在變。未來,除了繼續幹道具這一行,他還想自己拍戲出品影視劇。

「最懂影視的政府」,是業內人士對東陽的評價。為助力影視產業復甦,今年上半年,東陽市政府出臺了十條幫扶措施,並發放1000萬元影視拍攝消費券,用於劇組抵扣在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範圍內的場地租金、餐飲住宿、器材租賃等費用,實打實幫助劇組減輕損失、緩解壓力。

此外,橫店49家影視配套服務公司聯名鄭重承諾:對今年來橫店拍攝的所有劇組,以市場最低價(在原收費基礎上降價10%~20%)提供燈光、器材、道具、車輛、板材租賃及快餐供應等服務。

在橫店,劇組不僅能享受到產業鏈齊全帶來的便利,還能享受到政府部門「保姆式」的服務。當前,影視業務審批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廣旅體局、電信局等相關部門集中入駐橫店,開展「極速」業務審批工作,讓更多影視企業「最多跑一次」。

7月的橫店,熱浪滾滾。橫店影視城華夏園攝影棚內,各大場地忙著布景,隨處可見穿著古裝戲服的演員往來奔波。27日上午,製片人斯科走進橫店影視城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協拍部,預約20天後的拍攝場地。

目前,斯科手上有6個劇組,有年代戲、古裝戲、網劇等。其中,3個劇組正在橫店鎮和南馬鎮的攝影棚拍攝。接下去,還有兩個劇組要在橫店開拍。「當前,各劇組對場景需求量很大。」

斯科在橫店拍戲20多年,「很少出遠門,無論是場景、美術,還是人員、道具,橫店一應俱全。」針對當前出現的劇組扎堆拍攝現象,他不禁為橫店影視城的服務、管理點讚。18日下午,他發了條微信朋友圈,「一條街道7個劇組碰,哈哈哈,全部順暢拍攝」。

對此,製片人黃金妹也深有體會。「現在沿著景區走一圈,能看到多個劇組在同時拍攝,大部分拍攝場地需提前預約。」在她看來,橫店拍攝影視劇劇組增多,既有防疫到位因素,更因橫店拍攝場景的完備,「基本不需要轉場」。

橫店不僅深受國內製片人好評,也吸引了一些國外製片人的關注。26日上午,橫店影視城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客戶經理何曉健正忙著用英文回覆郵件,「他們對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復工復產的經驗很感興趣,我在信中具體闡述,包括演員從酒店出發到景區的做法,用餐隔離,景區消毒等」。今年疫情期間,30餘個留守橫店的劇組、6000餘名劇組人員實現「零感染」「零病例」。

何曉健通過視頻、郵件以及電話等方式與對方溝通。6月上旬,他參加俄羅斯ROSKINO影視論壇,在線分享復工復產經驗和做法;6月下旬,他參加2020年坎城電影市場中外電影系列活動,與中歐電影機構、製片人和業內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恢復電影製作;7月底,將參加第四屆MIP China,與內容供應商、海外製片人等洽談合作……

最近,又有一些國外的製片人向他諮詢中外合拍項目的申請流程。「我們是中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他們很感興趣。」

上個月,何曉健在深圳出差。有一天,早上8時,他正在吃早飯,接到了來自法國的視頻電話,諮詢有關影視發展方面的情況。等他細細說完,眼前的那碗面都涼了。「能推動影視文化交流,開心!」

橫店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現有30多個大型實景拍攝基地和130多座大型室內攝影棚,形成了從春秋戰國到近現代、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拍攝全場景。

全國電影的1/4、電視劇的1/3、古裝劇的2/3均在橫店拍攝。未來,橫店自有的和社會租賃的攝影棚將達到200個,將有效彌補現代戲影視場景缺失的短板。

6月21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成立,這個全國第一、省內唯一的最高能級產業平臺,將引領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在文化領域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發揮關鍵作用。

相關焦點

  • 橫店前沿|寒冬消退,橫店「回暖」!古裝劇組扎堆、直播劇興起
    (橫店明清宮苑劇組正在拍戲。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攝影)(橫店明清宮苑劇組正在拍戲。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攝影)(橫店明清宮苑劇組正在拍戲。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攝影)《尚食》是目前橫店在拍的古裝大劇之一。
  • 橫店集團殷旭:沒有寒冬!橫店去年劇組還在增長
    殷旭透露,去年到橫店拍戲的劇組數量非但沒有減少,還從前一年的297個增長到了379個。「每年12月、1月是橫店全年最淡的時候,但今年這個時間在橫店拍攝的劇組有46班,往年這個時候一般就10來個劇組,好一點也就20多個劇組。」
  • 100多個劇組,橫店火熱開工!需要大量群眾演員,薪酬曝光
    作為影視行業的生產基地,影視拍攝基地裡的各大劇組,也陸續開機了。記者探訪浙江橫店影視拍攝基地記者在橫店一個劇組的拍攝現場了解到,像這樣的劇組大大小小在橫店目前總共有100多個,這個數字和今年三月相比已經翻了3倍,和去年七月相比也增加了16%。
  • 橫店迎劇組復拍熱潮 帶動影視產業鏈復甦
    東陽宣傳部提供   中新網金華8月1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張益曉)有著「中國好萊塢」之稱的橫店,是觀察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重要窗口。當下隨著疫情平穩,橫店也迎來了劇組開機潮。7月以來,開機拍攝劇組有48個,籌備劇組有63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隨著劇組的復拍,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助推下,整個影視產業鏈也在逐漸復甦。
  • 我在橫店拍戲過年!今年100多個劇組留守橫店,很多遊客追著拍照
    因為今年在「就地過年,非必要不流動」的倡導下,宋茜、宋軼等眾多在橫店拍戲的演員們都紛紛留在本地,曬起了日常,打籃球、拍寫真、擼貓、逛街、唱歌……自在又安逸。據了解,自去年3月份恢復拍攝以來,橫店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開機潮,去年全年橫店劇組拍攝量接近歷史最高位。這個春節橫店在拍和籌備的劇組,比上一年翻了一倍。
  • 在橫店 聽見影視產業復甦的腳步聲
    文化產業的獨特魅力。   在疫情平穩後,橫店影視城又成了全國最先復工的影視基地。誰也沒想到,在這樣一個特殊年份裡,橫店影視城接待的劇組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   不可否認,目前的火熱景象並不代表行業已經走出低谷,國內影視產業依然面臨不少困難。但是在橫店走訪,能夠深切感受到,行業裡的所有參與者都在堅持。   橫店擁有數量龐大的群眾演員,他們每天化著不同的妝,穿梭在不同劇組。有時候要扮演士兵,就得穿著沉重的鎧甲,拍攝間隙只能坐在水泥地上休息。遇到記者,他們一邊介紹當天的收入情況一邊感嘆,做群演累是真的累,但有趣也是真有趣。
  • 在橫店,聽見影視產業復甦的腳步聲
    橫店集團與影視產業的淵源始於1996年,當年為了支持《鴉片戰爭》拍攝,橫店投資建設了第一個景區廣州街·香港街,此後又相繼建成了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等20多個影視拍攝基地。如今,影視產業雖然只是橫店集團龐大業務體系中的一部分,但影視文旅卻成了橫店最知名的標籤,這正是文化產業的獨特魅力。
  • 記者體驗橫店「協拍」工作對劇組的「保姆式服務」
    橫店「協拍」趙毅峰,時刻為劇組待命。     浙江在線10月15日訊2007年開始,橫店影視城成為錢報人文版的一個基層聯繫點,本報記者開始在這裡「上班」。記者成為影視城的一名員工,為讀者搜索發生在橫店的娛樂新聞,揭示橫店如何從初具規模到發展為「東方好萊塢」,日新月異變化背後的故事。  之所以選擇協拍這個活,是因為在橫店,與劇組明星打交道最密切的,就是橫店派出的「協拍」——協助劇組的拍攝工作。  5年來,我們一直跟蹤協拍席麗仙,採訪在橫店拍攝的劇組恐怕不下50次,我們一起深入協拍生活,和他們一起為劇組服務。
  • 最新橫店劇組拍攝動態大公開!
    最新橫店劇組拍攝動態大公開!8.18-8.25拍攝信息盤點!明年待播的年代劇和古裝劇都在這裡火熱開工! ​ ​​​
  • 111個劇組扎堆,「橫店宇宙」重啟
    >上周,橫店影視城統計出了一組最新數據:目前橫店在拍劇組49個,籌備劇組62個。重啟後的橫店,在劇組規模上呈現出了比去年同期更繁榮的面貌——賓館入住人數最能反映出在橫店開工的影視從業者究竟有多少,數據顯示今年5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9%,而去年5月是2019年橫店劇組數量的最高峰。橫店影視城做了一個預計,5月下旬到7月會是今年橫店拍攝的旺季,但目前看來全年的拍攝都會很密集。
  • 橫店影視城再次加碼優惠政策,50多個劇組疫後將來橫店拍攝
    此次發布的優惠政策,不僅從優惠時限延長至劇組恢復正常拍攝日止,而且享受範圍更廣,凡是在此期間來橫店籌備的劇組在正式開拍前同樣享受減免政策。具體包括:1、因受疫情影響暫停拍攝的劇組,在恢復正常開拍前享受橫店影視城下屬自有拍攝場景、攝影棚租費全免;劇組人員在橫店影視城旗下各酒店的房費減半。
  • 橫店劇組復工必須「考100分」?在橫店拍戲的演員沒想到自己還有這...
    某影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批覆工的劇組都是在橫店過年的劇組,組員未離開過橫店且沒到過疫區,「他們春節都在賓館裡,沒動過地方。年後從外面進來的,都要隔離14天再進組。」這位負責人表示,儘管復工了,也要求工作人員拍攝時戴好口罩,做好防疫舉措。
  • 橫店影視城復工:劇組、演員都在幹什麼?
    記者多方求證發現,當下的橫店影視城已有少數劇組恢復拍攝;大部分仍舊處於停工狀態下的劇組,有的在賓館「雲對戲」,有的忙於後期視頻剪輯,有的已拿到合作方的中期款,得以保證後續運轉。 橫店:劇組復工需考試滿分 製片人米兒過年前回了老家。她聽橫店劇組的朋友說,目前基本都還在停工狀態,復工要先申請。
  • 第三屆橫店華服節小童星影視服飾秀火熱報名中
    中國·橫店讓孩子們走進歷史,自己親身演繹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魅力,展現中華服飾的美輪美奐;BABYSTAR,以「愛我中華」為主題,旨在傳承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信,讓孩子在民族服飾裡,體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 橫店影視城入選國慶熱門景區TOP10,為何大家都來橫店玩?
    不過在「橫店影視體驗度假區」內,這一距離可以被打破,讓影視成為我們的另一種生活方式。在這個「超級黃金周」裡,來到橫店的遊客除了感受到影視文化的巨大魅力,同時也真真切切體驗到了當影視遇見生活的無窮樂趣。在明清宮苑景區,遊客能夠親身體驗「後宮升職記」「冷宮奇遇記」沉浸式體驗項目,穿越回百年前的後宮生活;在清明上河圖景區,遊客閒逛北宋市井街頭之餘,還可以參與《我在橫店當群演》,真正體驗一把在劇組拍戲的樂趣。
  • 【獨家揭秘】電影《翦伯贊》劇組在橫店
    6月27-30日,重大歷史題材電影《翦伯贊》攝製組編劇周星林、製片人宋國慶、製片主任周成、湖南文理學院藝術中心主任鄭軍、湖南愛施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松波一行到橫店影視城考察,與橫店影視城導演鄭來也、製片人施偉等同業人士進行了深入交流,先後對橫店影視城內夢外灘、民國風情街、廣州街、香港街等景點實地考察
  • 橫店,著急了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世界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復工後的橫店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進入12月,本已是傳統拍攝製作淡季,但橫店影視城的劇組數量依然維持在高位。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迎來劇組的「井噴」,保持百餘個劇組的入駐盛況。
  • 橫店,著急了!
    橫店影視城向我們呈現了一張影視行業「晴雨表」。2019年第三季度,整個國內市場的電影電視劇拍攝備案只有646部,相比2018年同期減少了27%。而在平時最為火熱的橫店影視城,入駐拍攝的劇組數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很多周的入駐劇組數量不足30個,開機率同比銳減了45%。
  • 橫店影視城「停擺」,肺炎引劇組「停工潮」
    1月27日上午,克頓傳媒出品、趙麗穎、王一博主演的電視劇《有翡》官方微博也發布了劇組暫停拍攝公告,該劇正在橫店影視城進行拍攝。中午1點左右,於正也在微博表示,歡娛影視出品新劇《傳家》也已經停工。1月27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新型肺炎防控期間暫停劇組拍攝活動的通知》,稱「劇組拍攝屬於人員密集活動,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請相關單位收到通知後即刻關閉轄區內拍攝場景,並通知在拍劇組暫停拍攝活動。
  • 橫店影視城劇組信息匯總
    橫店劇組匯總12月15日更新由(橫店影視城演員達人)微信群(圓夢橫店之群演) QQ群:34260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