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在她的散文集裡寫過這樣的句子:「愛,並不只是愛而已,愛包含著對彼此靈魂世界渴望的了解。如果愛只是世俗生活,愛你的人看不見你的靈魂,那不是愛,那只是他將你幻想成他的伴侶,並且要你成為他理想的那個伴侶。」
每個人最初對愛情的渴望,都是要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那是一種精神上的互相理解與託付,是心連著心的感覺。
就像楊絳和錢鍾書,三毛和荷西,看到他們的愛情就會自然而然想起「靈魂伴侶」,也會不知不覺嚮往這樣的愛情。
想要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真的很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當你遇到的那一刻,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
判斷兩個人能否成為靈魂伴侶,這三種感受很重要,選對了人,才能幸福地走下去。
01彼此有聊不完的話題
對於靈魂伴侶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話聊,如果兩個人無話可說,那要不是感情厭倦了,要不就是兩個人根本達不到一個高度。
這樣的兩個人相處會很累,你說什麼他聽不懂,他說什麼你也不明白,很難交流到一塊兒去。
但當你遇到了你的靈魂伴侶,你會發現你和他很聊得完,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兩個人在一起永遠不會冷場,只會覺得待不夠。
蕭亞軒的小男友在上《吐槽大會》時,曾經說了這樣一點,他和蕭亞軒有很多話可以聊,這也說明了他們的愛情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真正的兩顆靈魂遇見了,才會產生化學反應。
也許他們年齡相差很大,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愛情這件事,本來就是不分年齡不限地域的,只要你們有共同的話題,只要你們有相似的靈魂,就可以相愛。
你看那些會分手的情侶或夫妻,大多是沒有話題可聊,覺得兩個人根本不是一路人,慢慢地就分開了,所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02兩個人的三觀一致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三觀合,則百趣生,三觀不合,則相處累」,所謂的三觀一致就是兩個人有共同的理想,他會支持你所做的事情,而你也會欣賞他的優點,兩個人共同進步。
比如兩個人在一起,你喜歡打遊戲逛街玩,他喜歡讀書寫字求上進,那這樣的兩個人自然是走不到一起的。
我很羨慕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愛情,他們是真正的靈魂伴侶,錢鍾書先生寫《圍城》這部長篇小說時,如果身旁沒有楊絳先生的鼓勵和陪伴,那可能無法有這部文學巨著。
他們兩個人在一起,研究文學,互相閱讀彼此的作品,提出寶貴的意見,在生活上楊絳照顧錢鍾書多一些,但在楊絳生病時,錢鍾書也會笨手笨腳地去做飯。
真正的靈魂伴侶就是這樣,欣賞彼此的優點,包容彼此的缺點,在事業上能互相幫助,相扶相伴著一直走下去。
03
遇見靈魂伴侶還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和他在一起,相處不累,感覺輕鬆自在,而這也是很關鍵的一點。
你有沒有遇到那種只要和他在一起,就會感覺渾身不自在的人?比如相親時,有時候和對方完全聊不下去,或者他會說到一些你的痛處,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會感覺不自在,想快速結束這場相親?
所以兩個人在一起相處不累是很關鍵的,那種感覺就像他就是你一直要尋找的人,只有和他在一起時,你才會感覺前所未有的放鬆,你也很享受這樣的感覺。
其實遇到了對的人,就是這樣的,你會感覺很放鬆,渾身很自在,那種感覺是不可多得的,哪怕兩個人就是坐著不說話,也不覺得尷尬,這也是最舒服的一種相處方式。
詹青雲在《奇葩說》中說:「人的生活和靈魂無法分開,一旦你有了靈魂伴侶,你就知道那才是對的那個人」,那一期的辯題是,你會介意伴侶有靈魂伴侶嗎?詹青雲代表的是反方,會介意。
每個人都會追求擁有自己的靈魂伴侶,所以怎麼可能不介意伴侶有靈魂伴侶呢?
如果他和另一個人才能有精神的共鳴,靈魂的愉悅,那只能說明他們更合適在一起,那你這個伴侶的位置又在哪裡呢?
所以,我支持詹青雲的觀點,人的生活和靈魂是不能分開的,人會因為靈魂而愛,也會因為靈魂而分開,靈魂伴侶是一種很好的愛情嚮往。
如果你遇到的人,能給你這三種感受,那說明你們是靈魂伴侶,好好地陪伴彼此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