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誇《沉默的真相》,但最該誇的,其實是這個原因

2020-09-24 桃桃淘電影

《沉默的真相》是真的火了!

看下豆瓣評分,本片如今十幾萬人打分,得分9.2分

這個分數,就很有意思了。因為,該劇從開分8.9分,然後降到8.8分,再衝高至9.2分。

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劇隨著觀眾基數的擴大,以及劇情的深入,不但沒有塌臺,反而越來越好了。

是禁得住看的好劇。

這個,就厲害了。

而這幾天,基本上豆瓣、微博,微信,朋友圈,各種地方也都是在聊這個劇。

隨便哪個群一聊起來,就會發現,大家其實都在追,從演技、劇情到改編,幾個人湊在一起,一邊聊一邊時不時拿出手機放一個片段的樣子,像極了跟姐妹粉上同一個愛豆的自己,恨不能全方位360度的把他誇出花來。

而說到這個劇,可以誇的角度特別多。就像我們之前寫的那篇一樣。你可以誇演員的表演,誇劇情的反轉,誇劇作結構、誇製作水準,各種角度,其實都可以洋洋灑灑寫上那麼一篇。

但是,我始終覺得,這個劇真正吸引到我,引起我的共鳴,甚至有些感動的地方。還不止是上面這些內容,而是,另一件事。

那就是,劇情本身的魅力。

因為,這是一部社會派推理劇。

而這個劇所有的魅力,和吸引人的地方,其實都是社會派推理劇自身的魅力帶來的。以一系列離奇的案件,將故事,帶入社會的另一面。

比如,劇中的三條敘事線,主要由三條糾葛的命案組成,他們是三場疑點重重的死亡案件,分別是:侯貴平學生翁美香之死、侯貴平之死、江陽之死。

但這幾個案件本身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從一開始,第一個案件就有了答案:女學生遭性侵後服毒自殺。緊接著,第二個案件也很快明了:侯貴平並非自殺,案件背後牽涉了一股強大的黑惡勢力,而這股勢力也直接勾連著第三個案件——檢察官江陽之死。

稍微一捋,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命案其實並不是重點,誰犯的案,也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破解的謎題。

甚至,劇情也毫不迴避這一點。

可以說,我們從一開始就鎖定了黃毛、李建國,接著是胡一浪、孫傳福。

對啊,他們就是兇手,劇情很早就告訴了我們。

當真兇是誰都已經不是懸念,那麼,這個劇情的懸念又是什麼呢?

是的,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案件,以及案件背後的故事,才是《沉默的真相》真正想要去探討的。

本劇用懸疑的外殼,呈現了社會陰暗的角落,它不迴避人性的複雜與掙扎,甚至赤裸裸地呈現了我們曾經面臨、正在面臨,也許還將繼續面臨的各種問題。

在這樣一個故事裡,真正的壞人其實早就已經出現了,整個劇在三分之一處就揭出了幕後黑手。

但是,又能怎樣呢?

我們早早就知道,就是他們殺死了侯貴平。

但是,我們卻如劇中的角色一樣,無能為力了,有勁沒處使,是一種強烈的無力感。

而這,也驅使我們,一路看下去。

這時候,吸引我們的不只是懸念,而是我們想知道,是什麼能讓這些壞人遊刃有餘,而主人公又將付出怎的代價來尋求正義。

對於社會派推理劇而言,這是比尋得真相和找到兇手更讓人血脈噴張的東西。

我們期待看到的不只是謎底,更是戰鬥的過程。

比真相更值得細看的是侯貴平、江陽、朱偉、陳明章、張超這群不肯認輸的人,如何以愛情、青春、前途、家庭為砝碼,一點點地消耗著自己未來、幸福、甚至生命,與黑暗角力,完成一場正義接力賽。

是的,這是個註定的悲劇故事。

黑白已經在我們面前對壘,罪惡已經顯示出來路。這是一整條串起迴路的利益鏈,性侵少女、性賄賂背後一定有著更深層的邪惡交易、醜陋勾當。

只是,這群渴望追求正義的規則捍衛者,卻又無計可施,甚至,只能以犧牲為代價。

第一個犧牲者侯貴平,第二個犧牲者江陽,接下來是朱偉、陳明章、張超這些賭上光明前途和自由的人,每一個人都以青春和生命作餌,試圖贏得遲到多年的正義。

在這個正義接力的過程中,每個人面對的都不僅是黑惡的威脅、同僚的打壓,還有漫長的內心煎熬和掙扎。

如果一轉身,也許就能假裝不曾看過這些黑暗,重新走到陽光下生活,人生也馬上就重新順風順水。

但是,這些人為什麼還是選擇了投身黑暗,隻身與惡龍纏鬥?

江陽說自己看到了太多,已經沒有辦法停下來了。

江陽身上這種似曾相識的悲情,也是社會派推理劇中最常見的。他們帶有社會派推理劇中,角色慣有的無奈,瀰漫著一種強烈的無力感與悲劇氛圍,是那種看完全片後的唏噓慨嘆,這也更讓人拉長了討論的餘味。

江陽面對的不是本格推理中的智力挑戰,而是社會派推理主人公必經的黑暗冗長而又孤獨的甬道。

我們和他一樣,都知道順著這條甬道走到最後,就是那片海那片光。但我們和他一樣不知道的是,在這條狹長幽暗的甬道裡,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危險,而他又是否能夠平安抵達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這就是社會派推理劇厲害的地方,它告訴你開頭和結尾,甚至也告訴你路徑,甚至從不迴避路途中內心的掙扎和暗處的骯髒。但是,你卻仍欲罷不能。

第一次,當李靜找到江陽的時候,江陽像所有普通人一樣猶豫了。

第二次,江陽遇到李建國阻撓、沒有新的證據無法立案,他退縮了,但是這一次,平康白雪朱偉加入了,江陽又燃起了鬥志。

第三次,第四次…

江陽這個角色一點點變成了一個戰士,這個案子成為他此生不得不做的一個執念。

這種變化,非常真實,也更讓人難過。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痛感來自於侯貴平、江陽、朱偉們在一路上遇到的種種不公、構陷、危害。

這也恰是社會派推理的魅力所在。它不給你展示智商高地,解謎的樂趣也在其次,它不迴避殘酷的現實,卻也不吝於把殘酷中的一點點光亮撒向你。用有趣的推理作為外衣,內裡是對社會、對人性的深入探尋。

它像一把手術刀,層層剖開現代社會的表象,在病灶毒瘤處狠狠下刀,而與惡龍纏鬥的主角,最終也只能以犧牲或是化身惡龍的方式,贏得這場勝利。

而這樣的故事,每每看到最後,都是深深的痛感,是一種悲劇性與宿命感交織的無奈。

這也是社會派推理劇的最大魅力。

或許,也正是由於鋒利的刀鋒和悲情的底色,社會派推理才能在推理流派之爭中後來居上,以人性的悲憫戰勝智力的競技,與經典本格派推理分庭抗禮

聊到本格派與社會派,簡單粗暴地說,本格推理的快感來源於智商優勢,依照蛛絲馬跡倒推兇手的犯罪過程、指認真兇。

「兇手」是整個戲最大的懸念。

比如,去年非常火的推理電影《利刃出鞘》,看看豆瓣簡介,全片的高潮集中在答案揭曉的那一刻,環環相扣的邏輯推演、每個人的敘述時間縫合,真相和兇手是整部影片隱藏到最後的最大懸念。

在片中,富豪、偵探、億萬遺產、密室殺人,經典本格推理的幾大元素基本全中。只從豆瓣簡介,我們就有大半把握將它歸入本格派推理的範疇。

而相較於「誰是兇手」,社會派推理會更關注「為什麼殺人」,它不斷追問犯罪動機,甚至叩問犯罪動機的成因。至於兇手,甚至可以從第一分鐘就向觀眾袒露。

比如松本清張小說改編的電影《買地方報紙的女人》,還是豆瓣劇情簡介,第一句就袒露了兇手。兇手現形之後,懸念就向著兇手的殺人動機發展,她是誰?她為什麼殺人?

看出區別了吧。

本格推理更像是懸念迭出的迷宮遊戲、解謎競技、智商挑戰。有密室、偵探、精巧的犯罪過程,我們跟隨劇情,化身為福爾摩斯、奎因、波洛探長,根據每一條線索去尋找答案,觀眾得到的線索和探長一樣多,我們由此與編劇/小說作者進行智商拉力賽。

柯南道爾、阿婆、奎因等都是本格推理的鎮派之寶。他們以精巧的邏輯推演取勝,甚至奎因、島田庄司這樣的作家還會在書中的某一個節點公然向讀者發出尋找真兇的挑戰。

但是這些在本格派中出彩的偵探們,到了社會派推理中,幾乎全都消失了。

「偵探」被警察、作家、高智商的鄰居、不愛說話的小孩兒等各色人等取代。

偵探代表的邏輯權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社會百態角色、百種視角下的不同生活真相。

案件只是故事的入口,走進來,複雜的人性與社會才是故事的主角。

社會派推理根本不在意兇手何時暴露,它在意的,是兇手犯罪背後的故事。

森村誠一小說《人性的證明》改編的電影《人證》。

多線敘事有條不紊,每一條線索背後,都是人情與人性的撕扯。日本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諸多社會現實問題也都成為整個劇集的背景。很多時候,我們對人的好奇心會超過劇情本身,求證的過程,反而成為了還原一個人多面性的過程。

我們從一場兇殺進入影像,帶著對人性的唏噓和對歷史的慨嘆走出故事。

森村誠一秉承了松本清張為社會派推理定下的基調,在人性、社會、歷史的維度上進行更深的開掘。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只能在生存與犯罪之間做選擇,哪一個選項都透著無奈。

是的,在這樣的故事裡,沒有真相的勝利,只有背負著枷鎖和秘密活下去或者死去的悲情人物。

從松本清張到水上勉、森村誠一、東野圭吾,他們塑造的每一個「兇手」,都很難說是真正的惡人。

或許,從根源上,社會派根本不相信人性中存在無因的惡,他們總在尋找滋生惡果的土壤。有時候是愛,有時候是人性中的貪婪欲望,有時候是這個張著血盆大口的社會機器。

東野圭吾一直在刻寫獨特情感關係,用懸疑推理的外衣包裹著對人與人之間複雜情感關係的試探與拆解。

《嫌疑人X的獻身》裡,兇殺案的背後,是一個從未享受過愛戀的理工男,他用全部的能量和生命獻祭給第一次愛情。

日劇《白夜行》第一集就呈現了二人幼年遭遇的痛苦、犯下的罪行。時隔14年,這對青梅竹馬的畸戀中,有人以愛之名白日行兇,有人則甘心以愛之名暗夜潛行。

對社會派而言,推理與懸疑不過是抵達人性暗處和解剖社會暗面的手段。

無論是呈現人性、人情還是社會歷史的暗礁,社會派推理總是瀰漫著一種悲劇感,帶有悲情的底色,它不在解謎的制高點停留,而在解謎之後的悵然失落中,帶著悠長的餘味讓我們觸動和反思。

讓我們快樂的東西太多,讓我們甘願飲痛的東西太少,大概,這就是社會派推理比其他類型走得更深遠的地方。

而這,也是《沉默的真相》可以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都在誇《沉默的真相》,但最該誇的,其實是這個原因!
    《沉默的真相》是真的火了!看下豆瓣評分,本片如今十幾萬人打分,得分9.2分。這個分數,就很有意思了。因為,該劇從開分8.9分,然後降到8.8分,再衝高至9.2分。
  • 看誇姜子牙最狠的評價都是怎麼誇的
    在各大平臺上誇《姜子牙》誇的最狠的評價又是怎麼誇的呢?它揭示了一種成年人世界的規則和背後真相,有些魔盒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我們並不能夠輕易的去開啟,如果我們開啟了那跑出來的妖怪會把我們給吞噬。《姜子牙》的內核和《姜子牙》為什麼會出現口碑兩極化最為重要的原因。
  • 爾冬陞誇王一博演技穩,王家衛誇baby拼,導演誇流量成常態?
    原因嘛,自然是因為說出了觀眾的心聲,而且是平時被粉絲、團隊捧在手心呵護的流量演員們平時很少會聽到的話。最明顯的例子是,爾冬陞曾誇王一博雖然年紀小,但演戲很穩,像個「冷眼大俠」。,都不動的。原因是爾冬陞在2017年曾監製過王一博主演的網劇《我的奇怪朋友》。
  • 看完《沉默的真相》所有細節和彩蛋分析,我想誇它是國劇之巔
    一晚上,一口氣充錢看完《沉默的真相》。感受就像嚴良所說的:你會覺得這好像缺了一塊那會《隱秘的角落》完結後,我把它認定為國劇之光。如今看完《沉默的真相》,我毫不猶豫地要誇它是國劇之巔。或許它不會像《隱秘的角落》那樣,靠著一個「爬山」梗和開放式結局紅出圈。
  • 看完《沉默的真相》所有細節和彩蛋分析,我想誇它是國劇之巔
    important}一晚上,一口氣充錢看完《沉默的真相》。如今看完《沉默的真相》,我毫不猶豫地要誇它是國劇之巔。或許它不會像《隱秘的角落》那樣,靠著一個「爬山」梗和開放式結局紅出圈。整個片頭都是霧蒙蒙的一片。只有在最後出現片名「沉默的真相」四個字時才清晰可見。
  • 9個連原著作者都認可的電視劇選角!任嘉倫都被誇是從小說走出來
    之前我們介紹過許多被網友認為小說改編非常成功的電視劇角色,這些演員幾乎還原小說中迷人的角色形象,因此成為經典,然而有些角色不只受到觀眾認可,甚至連原著小說作者都極力誇讚,像是近期演活《琉璃》禹司鳳的成毅,就被作者十四郎公開表揚,以下這些連原著作者都認可的電視劇選角,《琉璃》成毅、《錦衣知下》任嘉倫都被誇是從小說走出來的!
  • 《沉默的真相》爆炸案死亡懸疑案劇情梳理 沉默的真相為什麼能讓...
    看過原著的都明白卡恩集團是多麼關鍵的地方,劇版不知道有沒有做調整,非常期待後面的劇情。2:張超闖地鐵站的日子是2010年3月12日星期二,經過審查、庭審,幾個月過去了,庭審現場翻供後再次在警察局裡是2010年6月22日星期六。這個時間與現實中警察辦一個案子送至庭審的時間較為吻合。PS:順便誇一下劇組嚴謹,這兩個時間在與現實世界裡的周幾日期一模一樣。
  • 《沉默的真相》20個魔鬼細節你發現了嗎?
    最近又一部國產劇口碑爆了,上周上線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已經從開分8.8分飆到了9.2分,被劇迷稱作「高開炸走」。而說到這個劇,可以誇的角度特別多。就像我們之前寫的那篇一樣。你可以誇演員的表演,誇劇情的反轉,誇劇作結構、誇製作水準,各種角度,其實都可以洋洋灑灑寫上那麼一篇。
  • 成毅、任嘉倫都被誇從小說走出來
    之前我們介紹過許多被網友認為小說改編非常成功的電視劇角色,這些演員幾乎還原小說中迷人的角色形象,因此成為經典,然而有些角色不只受到觀眾認可,甚至連原著小說作者都極力誇讚,像是近期演活《琉璃》禹司鳳的成毅,就被作者十四郎公開表揚,以下這些連原著作者都認可的電視劇選角,《琉璃》成毅、《錦衣知下》任嘉倫都被誇是從小說走出來的!
  • 彪悍的寧靜,該被誇上天?
    然而,演戲是演戲,做人是做人,寧靜這麼一個在為人處世上問題極多的女人,即使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忽略了她身上存在的問題,那也實在犯不上必須要去誇啊!還能有那麼一絲客觀嗎?平心而論,這世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正常平和對待的態度是,讚美一個人的優點,駁斥一個人的缺點。
  • 《沉默的真相》為何贏了口碑,卻輸了市場?
    《沉默的真相》太好了,看完好久都沒有發評論,因為大家都說它好,豆瓣評分保持在9.1分,幾乎已經是國產劇年度最佳了,連熱度值和話題度超高的《隱秘的角落》也只有8.9分,不管我怎麼誇肯定都被大家說過了。《沉默的真相》口碑如此之高,為什麼沒有成為爆款呢?
  • 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節解析 沉默的真相細節彩蛋劇情盤點
    《沉默的真相》作為高質量的網劇細節滿滿,很多彩蛋需要看好幾遍才會發現,比如說第一集的卡恩集團,案件的日期,侯貴平的身份證等等,幫助大家查找線索,《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節?下面帶來全面介紹。  《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節?  1、兩次出現的卡恩集團。
  • 網劇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節 沉默的真相細節彩蛋劇情盤點
    《沉默的真相》作為高質量的網劇細節滿滿,很多彩蛋需要看好幾遍才會發現,比如說第一集的卡恩集團,案件的日期,侯貴平的身份證等等,幫助大家查找線索,《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節?下面帶來全面介紹。《沉默的真相》有哪些細節?1、兩次出現的卡恩集團。卡恩集團在第一集出現過兩次,一次是片頭2分20秒,張超在和安檢員起爭執那裡。
  • 「誇人」也是講究技術、技巧的!
    凡事目標先行目標感很重要,哪怕只是讚美別人,誇一誇別人,也要有目標。那目標是什麼?是拍馬屁?是奉承?是謀求好處?都不是。真相是:讚美別人,是讓自己開心的一種方式。誇誇別人,一分錢都不用花,零成本,就可以讓自己感到心情愉悅。
  • 唐藝昕演的建寧公主被誇好可愛?但評論區卻暴露了事情真相
    唐藝昕是張若昀的妻子,最早走紅的原因就是因為兩人甜蜜的愛情細節讓人羨慕。而在近幾年兩人終於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且還生下了可愛的寶寶。不過產後的唐藝昕,也是著急掙奶粉錢,一下就讓人注意到她所出演的《鹿鼎記》開播了。
  • 《徵途》被誇的背後,其實是低到到塵埃裡的中國觀眾
    ,而劇情、表演都沒有提及,在大讚國產特效進步巨大的聲音之下,其實是國產電影的莫大悲哀。其二,國產該行業發展緩慢,從業人員在相關部門不受重視。其三,該行業入門人員做國內低幼級別的特效,頂尖人才都去接了外單,對他們來說外單更賺錢,而對於國外電影團隊來說,中國特效人員省錢。
  • 劇情抄《沉默的真相》名字抄《長夜難明》,給紫金陳版權費了嗎?
    每次提到韓劇大家都是一股腦兒的誇誇誇,而對中國的電視劇嫌棄得不行,每次都說韓國的編劇有多好,但是有的時候你會發現韓劇也沒有大家誇得那麼好,優秀的作品當然有,但是和國內娛樂圈也差不多,作品良莠不齊,並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優秀到值得誇的,有的時候韓劇也抄襲呢!
  • 從《無證之罪》李豐田到《沉默的真相》張超,小演員寧理也該紅了
    從《無證之罪》李豐田到《沉默的真相》張超,小演員寧理也該紅了廖凡、白宇主演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播出之後口碑一路走高,目前該劇豆瓣開出9.2分,成功登頂2020年國產劇評分榜首第一集中必須誇爆寧理的演技‍‍往往評分高的劇有一個相似的特點:「全員演技在線」,而《沉默的真相》第一集就帶來了高能時刻,而帶來這些高光的正是演員寧理,也就是劇中的張超。
  • 有效親子誇讚,一定得誇選擇和誇過程
    她誇我懂得孩子心和誇我擅長於誇孩子。她發現,每每當她讀到我文章中誇讚孩子的片段,她就極有代入感和感受到有血有肉的力量。並讓她意識到:她家兒子現在受不了半點批評和玩積木等沒耐心輸不起,不是因為被誇贊多了,而是因為她們一家人幾乎只誇孩子的行為結果造成的......
  • 王俊凱瘦到脫相顏值下降,穿舊衣背破包,原本該誇
    王俊凱瘦到脫相顏值下降,穿舊衣背破包,原本該誇!但其實,何必嘲諷?因為王俊凱本不該被嘲諷,反而原本該誇!影片講述的是女主為了找到父親的冤案真相,結識了多年前因不明原因殺人後隱姓埋名的神秘少年。這位神秘少年,就是王俊凱要飾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