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子魚接受採訪。記者 高科 攝
飛魚樂隊成員。
《中國樂隊》飛魚樂隊主唱倪子魚。
昨晚,上高二的倪子魚走出沙坪垻南開中學校門口時,還沒到正常晚自習的下課時間。但心情有些雀躍的他提前跟老師請假往家趕,只為能趕得上一場對自己而言堪稱提前成人禮的「盛典」——晚上10點半,江蘇衛視最新一期音樂紀實節目《中國樂隊》中,他和另外三位小夥伴組成的「飛魚樂隊」和知名音樂人袁惟仁的樂隊相繼亮相。這一刻,他們已經等了半年!
從5歲開始學鋼琴算起,倪子魚已經和音樂打了12年交道。其中既有和王源同期成為「TF家族」成員的過往,也有自組樂隊排練到深夜擠通宵公交回家的不易。從不喜歡到摯愛,這個00後男孩已經和節目中一樣,開始走上前臺,發出自己的聲音。
半途改學鍵盤找到「摯愛」
5歲時,倪子魚第一次觸摸到了鋼琴琴鍵。但和無數從小學琴的孩子一樣,時間一長,練琴的枯燥令倪子魚的牴觸情緒油然而生,「一練琴就哭」。這時,重慶資深音樂人、前碎瓷樂隊主唱黃曉嘉見到了樂感不錯的子魚,「點撥」了一下,不如讓他學鍵盤吧。
如此一改,兒子像是轉了性,「非常喜歡,他犯了錯,我們對他的懲罰也變成了『不聽話就不準學鍵盤了』。」倪子魚父親倪訓強說。
讀小學就玩起了樂隊
倪子魚是用「一發不可收拾」來形容自己改學鍵盤後的感覺的。「黃曉嘉老師讓我看到了一個眼花繚亂的全新世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另一扇門也向倪子魚打開了——TF家族在重慶選練習生,倪子魚成為其中一員,和王俊凱、王源成了同門師兄弟。
這一年,倪子魚才上小學五年級。「我們記得和公司籤約後,根據我們每個人的興趣特長制訂發展規劃時,我就提出了想組建一個樂隊。」倪子魚說,也正因如此,自己後來一度成了TF樂隊隊長。直到今天,倪子魚都很感謝那段練習生的生活,「我的唱功,手上(彈琴)的技術和颱風,都是這段經歷搭建好的。」
最大的「敵人」是排練時間
昨晚在《中國樂隊》中唱響《愛屋及烏》的飛魚樂隊誕生於倪子魚上初三時。「當時我跟著重慶藝術學校的劉艾樂老師學鍵盤。有一天他突然問我,有沒有想過做一支可以固定下來的樂隊。我當然說想。」倪子魚說,2016年,飛魚樂隊正式成立。
儘管是一個小樂隊,但維持下來也不容易。過去兩年裡,鼓手就先後換了兩任。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還在讀初中的雷樂是第三任,也是倪子魚的師父黃曉嘉介紹的。而貝斯手張莉婧和鍵盤手匡濤,也是在重慶藝術學校就讀的高中生。
因為都是年輕人,飛魚組建後,默契很容易就建立起來了。但因為都是學生,時間成了他們最大的「敵人」。「大家湊在一起排練的時間太少了。」倪子魚說,在演出不太多、大家又都還比較閒的時候,他們的排練時間通常是每周五,「我們可以練到晚上11點過,真是超級有熱情。」
也正是這樣,倪子魚不只一次在排練結束,「地鐵收班了,我要從重慶藝術學校所在地黃泥塝先坐車到解放碑,然後再擠通宵公交回沙坪垻的家。」本報記者裘晉奕
■對話
第一次報酬給爸媽買禮物了
Q:飛魚樂隊的主風格到底是怎樣的?節目中展現得完整麼?
倪子魚:我們一直沒有限定過風格。我們商議的結果是希望能融合更多的風格,可以搖滾,也可以流行、布魯斯、爵士;也可以有很個人的,都揉進來,儘可能多元化吧。
Q:樂隊日常管理、接演出之類的事是怎麼分工呢?
倪子魚:說實話,樂隊到現在為止都還談不上什么正式的推廣。再說我們4個人已經彼此非常熟悉,所以沒有太正式的分工。當然,如果有演出邀約,時間上肯定是要大家商議的。樂隊成立至今,即便有商演,更多也是人情因素,我們也更多視為是一種鍛鍊,或是去現場向其他優秀樂隊、前輩學習的。
Q:還記得第一次拿到演出報酬做什麼了麼?
倪子魚:我記得第一次有演出報酬是初三之前吧,錢不多,都給爸媽買小禮物了。後來(也是初三前)有一次在成都的演出,我去唱了兩首歌,才拿到相對豐厚點的報酬,回來就給自己買了一把吉他。當然,媽媽也幫我補貼了一點(笑)。
Q:做練習生時你和王源成了師兄弟,現在聯繫還多麼?
倪子魚:他只要一回重慶,馬上我手機上就會出現「出來吃飯」的微信。我們吃飯選的地方最首要的就是「人少」,都懂的(笑)。
Q:現在你的作息是怎麼安排的?
倪子魚:我已經確定了想考四川音樂學院的作曲系,所以現在已經開始了專業方面的學習和準備。每天下午我可以第三節課不上,晚自習也可以少上一節,但要新學四門專業方面的課程。加上正常的學校上課,我每天基本上早上6點40分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差不多11點過。至於樂隊,因為大家最近各自都比較忙,近期在一起排練的時間也很少了。
Q:節目播了,你和樂隊都可以算小有名氣了,你自己怎麼看出名這件事?
倪子魚:哈哈,我覺得我現在最多只能算網紅。我覺得出名起碼微博粉絲要超過500萬吧,並且沒有殭屍粉(笑)。我現在才幾萬。
Q:除了音樂,你還有什麼愛好?
倪子魚:運動吧,可以算是和音樂並存的兩大愛好,我尤其喜歡極限運動。跑酷、滑板我都玩。(水平如何?)像跑酷,3米以下的牆我隨便過嘛。記者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