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凌晨,演員劉濤罕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條非常傷感的文字:
「當感到無力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剝開自己的內心,也許到最後只能發現,我的與眾不同也只是因為有勇氣。」
深夜的崩潰,宣洩在眾人面前,引起了粉絲們的好奇。直到16號劉濤才解釋到是因為父親去世,傷感而發。
42歲的劉濤一直被譽為娛樂圈的「賢妻良母」。巔峰時退出娛樂圈,嫁入豪門,卻沒享受過豪門的富貴。
丈夫王珂突然陷入危機,欠下上億元的債務。
為了償還巨額債務,婚後的劉濤重返娛樂圈。一邊照顧重度抑鬱的丈夫,一邊養育一雙兒女,還要拼命接戲拍戲。
幾年後,劉濤不但還清了所有債務,生活也過得風生水起。
在粉絲們眼中,劉濤永遠是「正能量的姐姐」、是他們的「小太陽」。
特殊的2020年,大家都不易。影視明星們工作量銳減,收入下滑,大家轉戰其他行業,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
最近,劉濤也開始在直播平臺賣貨,又開始了新一輪拼命,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
即便是掙錢容易的明星們,依然有捱不住的時刻,都在想辦法努力掙錢,奮力生活。各種事疊在一起,若不是崩潰到極點,誰會在午夜訴說傷痛?
明星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普通人?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都沒有容易二字。
不能肆無忌憚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能讓負面情緒影響家人。只能忍下一切,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哭的像個孩子。
人到中年,就好像一直在路上奔跑。最累的時候不是跑的時候,而是停下的那一瞬間。
偶爾的暫停,才是真情流露的時刻。
1
中年人的美好,
不過是沙灘上的城堡
曾經有人把中年比作人生最美好的階段。
事業有成、家庭穩定。看現實中有那麼多美眉喜歡大叔,足以窺見中年人的魅力了。
中年似乎被賦予了人生所有的精彩和美好,似乎成了人們眼中打不垮、擊不倒的大神。
可現實真是這樣嗎?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段視頻,一位中年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崩潰大哭。
原來是因為經常不回消息被老師點名後,感到工作生活太難,由此突然情緒失控。
這位爸爸邊哭邊說:「怎麼可能不關心!每天加班到凌晨,你們老是打電話給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總在開會沒時間接啊……」
旁邊的家長也感同身受:「我們這些當家長的,本來上班壓力就很大,還得時時關注著手機上老師發來的消息,有時實在顧不過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讓一位父親在老師和一眾家長面前失聲痛哭,只是未到傷心處。
摧毀一個中年人要比想像中容易許多。
一場病,一撥突發的裁員,一個永遠追趕不上的房價,甚至一次被老師點名的家長會,都能成為突然崩潰的理由。
看似美好的中年,就像沙灘上堆砌的城堡,一個浪打來就成了散沙。
張愛玲說: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
上有父母,下有兒女。一邊買房還貸養孩子,一邊操心著日漸衰老的父母的健康,還得時刻小心翼翼提防失業的危機。
不敢懈怠,身上背負的是一家人的生計;不敢病不敢死,頂梁柱一旦坍塌,家庭的大廈也就不復存在。
中年,就是百劫千生。
所謂美好,只不過是沒經歷過的人的期望罷了。
就像電影《怦然心動》裡的臺詞: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可真相不過是,那些住高樓、光萬丈的人,只是將一身鏽,妥帖地藏好了。
2
中年的崩潰,
大都悄無聲息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45歲的方圓突然下崗。四處找工作卻連連碰壁。不敢跟父母傾訴,更不敢跟兩個孩子說實情。
每天還得假裝正常上班下班,也無處可去,只能在商場裡瞎逛。
在一次和喬衛東喝酒時,方圓忍不住大哭:年輕的時候,我認為自己怎麼也能活成令狐衝、楊過那樣的大俠,怎麼最後卻變成了嶽不群?
成年人有多堅強,就有多脆弱。
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成年人連崩潰都是靜悄悄的,都要挑選時間和地點。
很多人說,中年人的困境,只能忍,只能熬,只能強撐。撐過去就是明朗的晴天,過不去就只能承受悲劇的結果。
年少輕狂的時候,可以大聲說不,開心了大笑,難過了大哭,因為有人撐傘、有路可退。
那些前有未成年孩子、後有年事已高父母的中年人,什麼都要咽進肚子裡。
到了為家人撐傘的年紀,只能鬥志昂揚,生活在刀俎之下。因為不知道明天會有什麼事情會悄無聲地到來。
中年是不敢揮霍的年紀。不敢揮霍健康,不敢揮霍任性,只能獨自抱著傷疤在角落裡舔舐。
中年是一個最膽小的年紀。害怕猝不及防的生老病死,害怕悄不作聲的離開,害怕變成意外的明天。
多少中年人,內心早已七零八落,臉上卻依舊雲淡風輕,崩潰都得選好時間和地點。
因為,「一睜開眼,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3
中年的堅忍,
是接受了生活的平凡
曾經在一篇網文裡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從塵土裡來的人,能理解開懷大笑背後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對不完美人生的最好辦法,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
中年人的生存法則裡,只剩下了隱忍、強撐和熬。
下班的公交車上,旁邊坐著的男性臉色憔悴,眉頭鎖成深深的「川」字,頭疲憊地仰在靠背上。
鈴聲響起,他接起電話,身體一下坐直了,額頭的「川」字立馬舒展,笑容隨之堆上臉龐:「乖,爸爸馬上就到家了,還有十分鐘,你先自己寫作業哦!」
很顯然,是孩子。掛上電話,男子無聲嘆了口氣,又恢復了緊縮的眉頭和後仰的身姿。
瞬間的變化,放大了中年人的疲憊和堅韌。
藏起自己的負面情緒,藏起真正想說的話。那些不吐不快的難過心情,都被默默關在了心裡,任其肆虐,默默承受。
人到中年,舉步維艱,這是悲催的現實。
年少時,我們總是看不慣父母的慫和喪。等中年來過,才理解了其中的心酸無奈。
為人兒女,為人父母,從年輕時的無所畏懼到中年的有所取捨,我們逐漸明白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活法。
年輕時的躊躇滿志,大都成了中年的回憶。
越是年長越明白,天不遂人願,平凡才是人生永恆的主題。我們都要學會接受和承受。
時間是有眼的。
它會告訴你,沒有什麼人是特別的,每個人都很平凡。中年人就是在時間的磨礪中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並在平凡中獲得生存的本領。
任憑風吹雨打,依然奮力向前的中年,我們都要走過。
4
白巖松曾說:在中國最幸福的就是童年和老年,中年人則很慘。掙錢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差,責任越來越重。父母一夜之間變老,孩子還未長大。
然而每個很慘的中年都在精心維護著一個個社會的細胞,推動著社會有序前行。
成年人的世界,低潮在所難免,悲歡只能自渡。
風雨中奔跑,暗夜裡自愈。
只為了「讓孩子避免我吃過的苦,讓我的父母不再吃苦」。
年輕的你,看到那個為了生活低頭彎腰的中年人,不要嘲笑他們。在他們被壓彎的腰背後,是內心的堅定和對生活的熱愛啊。
作者:原來是你,湯小小寫作班學員,縱情寄山水,搖筆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