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有答案:許褚敢打關羽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

2021-02-07 影視流水

評選三國悍將,許褚許仲康絕對有資格進入前五名,或許他的不如拔矢啖睛的夏侯惇狠辣,也不如刮骨療毒的關雲長神武,但是他的強悍程度,是可以跟典韋並駕齊驅的。

許褚身高八尺腰大十圍,其形象跟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有一拼,他能倒曳雙牛,勇氣和力氣都足以自豪。但是我們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許褚敢截擊關羽,也敢赤膊戰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許褚的氣勢都壓了馬超一頭,那場惡戰,也是許褚主動下戰書挑起來的——馬超被許褚嚇退之後,並沒有想找回場子,是許褚不依不饒,這才把馬超逼到了牆角。跳牆的馬超很不好對付,許褚的表現讓我們想起了鸚鵡大戰老鷹的笑話:不脫了外套,我還真打不過他!

許褚到最後也沒輸給馬超,他撅斷了馬超的槍桿,拿著有槍尖兒的半截跟馬超毫無章法地亂打,時間長了,就有可能亂拳打死老師傅。如果兩人都滾落馬下,許褚就贏了:身穿數十斤鎧甲的馬超離開戰馬,邁步都費勁,就更別說近身肉搏了——當年江東小霸王孫策大戰東萊太史慈,兩人把戰袍都扯得粉碎,很可能就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重。

許褚不懼馬超,當然也不怕關羽,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中,許褚曾經掄起大刀截殺關羽,雖然最後被關羽擊退,但是畢竟他是敢打的:「只聽得一聲炮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兩隊軍截住 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伏兵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 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廝殺。」 

看了上面的描述,我們就知道為什麼關羽為什麼信心滿滿地想入川挑戰馬超了:「你馬孟起跟許褚大戰二百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許褚和徐晃聯手也打不過我,我打你還不是小菜一碟兒?」

許褚跟馬超不分勝負,被巔峰狀態的關羽殺退,但是許褚並沒有弱了氣勢,許褚跟關羽的大戰,也許並沒有使出全力,這是因為曹操有言在先:「吾素愛雲長武藝人材,欲得之以為己用,不若令人說之使降。」

程昱設計圍困關羽,張遼也已承諾去勸降,所以關羽跟許褚兩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關羽要殺出一條生路,自然是使出了十二分本事,而許褚的任務是攔截而不是擒斬,後面還有夏侯惇接應,他打一陣子就算完成了任務,此消彼長,許褚自然打不過關羽。

許褚是一員無所畏懼的悍將,他跟呂布也曾大戰三十回合不敗,如果曹操不派典韋幫忙,許褚也能再堅持一段時間。

但就是這位三國一流悍將,在當陽長坂坡之戰中,卻顯得有些孱弱,他既沒有單挑張飛,也沒有截殺趙雲,結果讓趙雲「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趙雲已經突出重圍,許褚才姍姍來遲,在長坂橋前遇到了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的張飛張翼德:「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見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

劉備兵微將寡,就是有伏兵也不可能把曹營這九位大將包了餃子,但是這九個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上前,說他們是懼怕諸葛亮的伏兵,恐怕是沒有誰會相信的。

既然演義中的描述難以令我們信服,而趙雲保護甘夫人和幼主阿鬥在正史中有記載,張飛據水斷橋,「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也有記載,那麼我們就只能去正史中找答案了。

許褚為什麼沒有截擊趙雲,在《三國志·卷九》中有答案:當時劉備帶著大量百姓和輜重搬家式撤退,被曹軍打得星飛雲散,曹營諸將分頭追殺,曹純帶著虎豹騎抓了劉備的兩個女兒,並繳獲了大量輜重,許褚是曹操貼身保鏢,並沒有參加追擊,自然也就沒碰上趙雲。

許褚追到長坂橋,是替曹操打前站,而且有曹仁夏侯惇夏侯淵這些人在場,也輪不到許褚說話——許褚雖然勇悍,但並不缺心眼,曹仁夏侯惇夏侯淵都不動,他自然也不會強出頭。

許褚當然是不怕張飛的,在漢中之戰,護送糧草的許褚就沒把張飛放在眼裡,喝了點酒就誰也不怕了:「吾有萬夫之勇,豈懼他人哉!」

許褚敢在漢中對戰張飛,雖然因為酒駕而落敗,但他畢竟敢拍馬舞刀單人獨騎迎戰張飛,按理說不應該在長坂橋前縮頭——曹軍人多勢眾,張飛再有本事,也未必強過呂布,當時的曹營九將一起出手,呂布也只能落荒而逃。

許褚為什麼在長坂橋前不挑戰張飛,我們看《三國志·卷九》及裴松之注引的《魏略》九什麼都明白了:當年兗州豫州大亂,夏侯淵家裡也沒了餘糧,他只好拋棄了自己的小兒子,而養活了亡弟的孤女。建安五年,那位孤女已經長到十三四歲,在本郡出行樵採的時候,被張飛得到(怎麼得到的,讀者諸君可以去想一想,應該不是和顏悅色請去的)。

「飛知其良家女」,說明張飛認識這位夏侯姑娘,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耐人尋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

張飛成為夏侯家姑爺,是建安五年,當陽長坂之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張飛和夏侯姑娘已經過了比鐵更堅韌且不易生鏽的銅婚,進入了如陶瓷堅硬美麗的陶器婚,八年婚姻生活,應該是連大小兩位張皇后都生出來了。

劉備拖家帶口而逃,夏侯姑娘也在軍中,讀者諸君試想一下:有夏侯姑娘在前面,曹仁夏侯惇夏侯淵還能對張飛痛下殺手嗎?如果張飛也像趙雲一樣,懷裡抱著孩子,諸曹夏侯手裡的紅包給還是不給?如果不給紅包而且打張飛,夏侯姑娘還不得在正月裡給女兒剃頭?

諸曹夏侯都不肯出頭,許褚自然也不願意去得罪人,後來許褚在漢中敢對張飛出手,那就是因為身邊沒有夏侯家的人,打主動挑事兒的張飛一頓,誰也說不啥來。至於許褚公平單挑能不能打贏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那就只能提請讀者諸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趙雲最大的功績,是在長坂坡保護甘夫人和劉禪突出重圍。但是熟讀三國正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當時兵力並不多,真正大殺四方的是曹純帶領的虎豹騎。曹純已經抓獲了劉備的兩個女兒和全部輜重,戰利品過多,遲緩了行軍速度,趙雲才有機會在曹營諸將的結合部突圍——真正被包圍的話,別說還抱著孩子帶著女子,就是趙雲單人獨騎,也跑不掉。
  • 張飛敢打呂布關羽趙雲,卻不打另外三人,他是不敢打還是不想打?
    董卓其實也是個高手,連曹操行刺的時候都兩腿打顫,但是張飛才不管董卓有多雄壯,你惹我,我宰你,半點都不含糊。呂布號稱三國第一高手,連一向眼高於頂的武聖人關羽,也從不主動跟他單挑。關羽一生只跟呂布在虎牢關有一次交手,而且還是張飛先衝出去的。張飛在虎牢關挑戰呂布,打得很不痛快——《三國演義》原著中寫的是「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 張飛長坂坡大喝:誰敢來決一死戰?許褚,張遼為何全都認慫
    其中張飛在長坂坡的一戰著實讓人佩服,那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嚇得曹軍中一個士兵吐血而亡。張飛怒吼: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許褚, 李典, 張遼, 為何全體沉默?呂布可以說是三國第一戰神,但呂布最怕的一個人就是張飛。張飛屢次向他發起挑戰,偏偏因為他背後的關羽和趙雲所以呂布屢次吃虧。搞的三國第一戰神看見張飛就跟看見瘟疫一般躲著跑,可見張飛當然是何等的厲害。
  • 看三國正史而生疑:排名第三的勇將典韋,真的打不過呂布趙雲嗎?
    至於趙雲,三國正史中沒有單挑記錄,他在長坂坡並不只是懷抱阿鬥,還有甘夫人也一起被救了出來,抱著孩子拉著甘夫人的趙雲,根本就不可能跟別人單挑,肯定是在曹軍結合部找到空隙,大家趁亂衝了出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當然是沒影兒的事,華雄也不是關羽斬殺的,但呂布被袁紹手下三十個小兵嚇跑,確有其事。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漢末英雄記》中有記載:「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
  • 如果葭萌關出戰的不是張飛,馬超能否打贏關羽?會不會輸給趙雲?
    這時候後我們就要問了:如果馬超在葭萌關單挑的不是張飛,而是關羽或者趙雲,他能打贏哪一位?分析之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不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因素,就是一對一單挑,那麼馬超對戰關羽趙雲,有兩個優勢一個劣勢,還真有可能將其中一位打落馬下。
  •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誰才是許褚的最大剋星?
    但是許褚都爆大招了,脫光上身,最後刀都扔了,貼身肉搏,死纏爛打,而且曹操還恐怕許褚有失,趕緊鳴金。可見,繼續打下去,許褚應該會吃虧。總而言之,馬超的武力,應該比許褚要高。 不過許褚從來不怵馬超,還曾經瞪眼將他嚇退,所以馬超也談不上是許褚的剋星。
  • 如果馬超趙雲死戰關羽張飛,最終結局將會怎樣
    按照演義中描述,他們四位是蜀漢頂梁柱,不可能對戰,更加不會死戰不退。現假設「五虎上將」中的這四位虎將,關羽、張飛死戰馬超、趙雲,並且死戰不退,分析下這兩組超一流武將誰勝誰負。演義中只有張飛和馬超巔峰對決過,是平手,剩下的兩人之間都沒對戰過。如果想要分出勝負,只能進一步分析這兩組選手之間的實力。依據演義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如下。
  • 葭萌關之戰張飛打不贏馬超,如果換成趙雲,他能打贏馬超嗎?
    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鬥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三國演義中,五虎上將是其中的戰力代表,他們武功高超,戰力卓絕。其中,張飛和馬超還爆發過大戰,不過一向勇猛的張飛,在兩百回合之後還是沒能打贏馬超,令人遺憾,畢竟張飛可是敢於挑戰呂布的主。那麼如果在葭萌關之戰中,把張飛替換成趙雲,他能打贏馬超嗎?
  • 張飛大戰長坂坡,張遼想要殺回去,許褚為何沉默不語
    在這裡趙雲展示了「七進七出」的英武場景,「萬人敵」的張飛,一嗓嚇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這當中曹操身邊的夏侯傑,當場被嚇得吐血身亡。這當中的情節,雖然有羅貫中老先生為了故事情節杜撰的因素,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張飛的膽魄與實力,在曹軍的陣營中相當具有震懾力的。那麼就在張飛的陣前叫喊,為什麼曹營當中的大將沒有一個趕出來應戰的呢?張遼本想殺回去,但是為何許褚沒有出聲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那段故事。
  • 張飛長坂橋大叫三聲,為何許褚張遼夏侯惇這些一流武將不敢戰?
    但提起張飛,最先想到的事情應該是他在長坂坡上的表現,一人擋住曹操百萬大軍的能力唯獨張飛才有了。當時劉備放棄新野逃亡江夏,曹操派遣精銳騎兵追趕,追到了劉備並且把劉備的軍隊衝散了。在張飛守長坂橋之前,趙子龍七進七出救出劉禪已經讓曹軍大將聞風喪膽了。在趙雲體力不支的時候正好在長坂橋遇到張飛,立馬向張飛求救,趙雲成功脫險了。
  • 張飛在長坂橋「橫矛立馬」,許褚夏侯惇等一流猛將為何不敢應戰?
    後來,曹軍手下大將文聘、夏侯惇、張遼、許褚等曹營眾將相繼追殺而來。面對長坂橋「橫矛立馬」的張飛,文聘、夏侯惇等諸多曹將為何不敢應戰呢?具體分析如下。(本文純屬三國演義,與正史無關)文聘為何不敢應戰文聘是第一個追殺趙雲來到長坂坡的曹將。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比呂布馬超還強悍的三國七位勇士:排名第一的,是張飛還是趙雲?
    水滸傳中李逵殺弱者如砍瓜切菜,見強者就磕頭作揖,那不是勇士,他只能算混混。水滸傳是演義小說,雖然正史中確有宋江三十六盜,但是他們只折騰一兩年就被剿滅了,李逵是暴戾還是懦弱,在正史中已經找不到記載。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三國正史中的七位無畏勇士:關羽也許能排第三,太史慈也許能排第四,呂布馬超都難以入選——儘管寫網文的都喜歡說「三國勇士前有呂布後有馬超」。
  • 這位名將很特別見到馬超就逃跑,遇到張飛敢死戰曾追著趙雲打
    其實魏國也有很多的名將,比如張遼、徐晃、典韋、許褚、張郃等。仔細看看原著會發現有位名將很特別,他見到馬超就逃跑,但遇到張飛卻敢死戰,尤其還曾追著趙雲打。不過這位張郃卻有些特別,他的狀態似乎有些起伏不定:他見到馬超就逃跑,遇到張飛敢死戰,還曾追著趙雲打。張郃見到馬超就逃跑。當年馬超為報父仇,與韓遂一起領著二十萬西涼兵前來討伐曹操。馬超英勇非常,曹操曾讚嘆:「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潼關一戰,馬超殺得曹操大敗,還嚇得曹操「割袍斷鬚」。在馬超討伐曹操的過程中,曾經與張郃有過交手,可是張郃只與馬超打了二十回合就嚇得逃跑了。
  • 三國一流猛將前十位,典韋難進前5,趙雲位列前3,呂布僅排第2
    正史中的孫策年紀輕輕就率兵平定江東,堪稱少年英才。但在《三國演義》中,他跟一流猛將交手很少,只跟太史慈打過,100回合打平。而張遼曾經80回合戰平太史慈,說明孫策比張遼強不了太多。孫策的巔峰戰績就是瞬間秒殺了兩位無名之輩:於糜、樊能,這個水平在猛將如雲的三國中算不上一流。於糜樊能這樣的,馬超可以秒五個。綜上所述,孫策的武藝在十大猛將中只能墊底。
  • 有人說,曹魏八虎將之首的許褚非常怕趙雲,演義中兩人曾戰過一次
    之所以有「五虎上將」、「八虎將」,以及「五子良將」的說法,是因為他們在《三國志》中,都位列同一傳。蜀漢的「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他們同在「關張馬黃趙傳」。曹魏的「五子良將」,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和徐晃,他們也同在「張樂于張徐傳」中。
  • 五虎上將單挑絕技:關羽三刀,黃忠神射,張飛趙雲馬超擅長什麼?
    細看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發現,即使是像馬超那樣的名將,槍桿也是木頭的,所以才會被許褚折斷,最後兩個人像混混一樣各拿著半截槍桿,全無章法地亂打。即使是北方的鐵樺樹做成的槍桿,也禁不住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猛劈,所以關羽與人單挑,在兵器上是很佔便宜的。但是關羽力大刀沉,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持久戰不行——任關羽有天神一般的力氣,那麼沉的大刀掄上一兩個小時,也會把力氣用光。
  •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之死,正史和傳說不一樣:趙雲是被誤殺的?
    其他四位虎將先後凋謝,他們最後的日子,在演義小說和正史記載中,張飛被範疆張達殺害、馬超鬱鬱而終基本一致外,關羽、黃忠的死因都有兩種說法,趙雲離世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甚至在傳說中他是被妻子誤殺的。張飛和馬超就不用說了,咱們按照先後順序來說一說其他三位虎將的死因。
  • 馬超和趙雲誰更強?諸葛亮不小心說漏了嘴
    在呂布之後,趙雲和馬超的武力值無疑是當時最強的。一個單槍匹馬,奪少主於百萬軍中,七進七出,視曹軍將士如草芥,一生無敗績。另一個渭水六戰,直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乎喪命,令曹操懷疑人生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關於此二將排名,古來就流傳「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的說法,當然了,也有人認為趙雲更強,應當是「一呂二趙三典韋」。二人誰更勝一籌?其實書中早已說明。
  • 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既然沒有五虎大將,也沒有五子良將,那我們就只好稱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為季漢五大將了:劉備劉禪從來就不承認自己的王朝為「蜀」,按照西漢、東漢排列下來,劉備肇基的應該叫季漢,《三國志·卷四十五》中,楊戲表揚劉備及其麾下文臣武將的那篇文章,就叫做《季漢輔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