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影片本身在中國就是一個「艱難」的符號。在嚴格的管制之下,極少的該類型影片能夠出現在電影市場上。
而今年《地獄男爵》的出現,從排片設定上看,大概率是基於疫情期間的電影市場的低迷,以及在國慶檔和春節檔之前,作為填補尷尬空白期的代替品。
早在2019年上映的《地獄男爵》從漫改的角度來講,其實是很成功的影片。因為電影在各個方面,包括鏡頭,整體風格,角色性格等等,都對漫畫做了非常忠實地還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大量的漫畫粉。
但是從電影院的真實探訪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的中國影迷並不熟悉這個身高兩米多,長著斷角,噴著火的男性英雄。似乎對他們來說,除了鋼鐵俠和蜘蛛俠,其餘的都有些小眾。
不過幸運的是,更可以看出,許多坐在電影院最前面的觀眾滿心期待,激烈的和鄰座討論這劇情,這也足以說明,雖然《地獄男爵》系列在中國的粉絲不如復仇者聯盟那樣多,但是忠誠度高,票房購買力也是存在的。
而這也正是小眾作品的魅力所在。
而更值得說道的在於演員的表現也十分出色。曾經在《怪奇物語》中出演霍珀緊張的大衛·哈伯將地獄男爵在漫畫中寥寥幾筆勾勒的呆滯感,一絲絲黑色幽默,以及對自己出身的自卑和對父親的質疑都完美體現了出來,這也正是良好的「一人千面」的演員的良好例子。
其次,電影本身的美式黑暗風格非常具有魅力,比如形如PS4主機遊戲《新戰神》中奎爺與巨型敵人戰鬥的運鏡來表現地獄男爵對抗食人魔時的壓迫感等等。
最重要的是,影片的鏡頭流暢度相當之高,拍攝手法顯然也是經過了推敲的。值得一提的是地獄男爵hellboy和巨人搏鬥的一場打戲。
觀眾跟隨著鏡頭,隨著地獄男爵投擲標槍、奔跑,在巨斧砸地的連續技之間躲避穿梭,以360度循環的視角,仿佛自己開了上帝之眼一般,配合影院巨幕效果,產生了驚人的視覺效果。
拋開鏡頭感不談,電影延續了美國英雄公路片的傳統習俗:美式幽默。而本片中,這種幽默感作為線索貫穿始終,對塑造人物完整性,凸顯人物情感變化來為情節做鋪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最後,影片大量採用搖滾音樂,通過音樂場景的切入來烘託影片節奏,帶動觀眾情緒,依筆者在影院親測,在沉悶環節中,激揚的音樂起到了卡點,煽動等等非常良好的作用,觀眾的反饋也相當積極。這一點,在結尾的打戲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豆瓣給出5.8低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部R級影片雖然對於R級元素做得非常完美,但是對於劇情,顯然處理得不夠熟練,有些陷入狗血。
但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這部影片在中國本土能夠上映,顯然可以成為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刻畫了中國電影視角的不斷開放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