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活躍在山西晉南農村的專職參加各種民間表演活動的樂隊,他們酷愛音樂,熱愛表演,興趣所致,他們自發組織在一起成立了鼓號表演樂隊。他們大多數是爺爺奶奶輩的上年齡人,無法外出務工,農閒時間聚集在一起參加表演活動,用自己的辛苦換取零花錢補貼家用。圖為戴眼鏡的男子姓任,是樂隊的牽頭人,正在指導隊員排練。
他們這支樂隊成立10多年,人員來自附近村莊,由於生活變化人員不斷更替,為了讓新加入的隊員能夠和大家配合默契,再著,又要不斷更新演奏曲目,只要有時間大家在任領隊的組織下,從不同村莊匯聚在這遠離村莊的空地邊,一起練習樂器吹奏。
這是2017年9月的一天下午,攝影師看到他們在空地邊的泥溼地上一起在練習樂號吹奏,隨手拍的照片,精細辨認,他們成員中,現在攝影師只見過三個熟悉的面孔。任領隊說,有的女同志因孩子長大不需要再照顧,就隨丈夫外出打工。有的因家裡老人需要伺候沒時間再參加樂隊,有的是新隊員加入,樂隊的人員變化很大,從方方面面來說,都要不斷地排練。
12月份的晉南地區氣溫低下,天氣乾燥寒冷,這個時節氣溫常常是平均每天的氣溫才3攝氏度,在戶外凍得使人縮手縮腳,他們為了不擾民,不顧天氣寒冷,開著車拉著樂器匯聚在一起精心練習吹奏。
這位大姐是樂隊的「老字輩」,參加樂隊已有5、6年時間,為了能夠有精彩的吹奏表演,她幾乎沒有空缺過每次的練習。從興趣開始,剛接觸長號,她連號聲都吹不響,不斷地請教不斷地練習,現在已是樂隊的骨幹。
他們從下午3點多來到這裡,直到太陽落山天色漸黑才能停下來,攝影師發現在練習過程中,一位女同志悄然離開,經了解,這位女士是要回家接孩子放學。
任領隊說,現在條件都好了出門有車,在前幾年出來時,不是電動車就是摩託車,再在這寒冷中練習幾個小時,把人凍得手疼腳麻、鼻涕長流,冷了,就喝口熱水暖暖身子。
他們以前計劃在附近村子邊練習,後來考慮到樂器的聲音會吵鬧村民,影響村民生活,最後,就決定把練習地點選擇到這裡。大家在這裡已經練習了10多年了。圖為隊員喝水暖身子。
攝影師和一位隊員聊天問及他們的收入「一天能收入200元嗎?怎麼聯繫業務?」「有專門的人聯繫演出,這是個集體團隊,隊員能聯繫到演出更好了,幹個這總比在家閒著好,不但能掙點零花錢,主要是生活充實些。」夕陽西下寒氣逼人,他們還在不停地吹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