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有十幾個人拿著各種視頻,截圖,聊天記錄,來問我這是不是真的,義大利是不是變成地獄了?
有的朋友孩子在義大利留學,怕孩子是太懂事不想讓家裡擔心,也拿著那些消息來問我,有的當媽媽的都快急得抑鬱症了,還有的問是不是要給那邊的孩子快遞生活物資。
可憐天下父母心,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義大利到底有多亂這個話題。
首先,我得大寫加粗地說:義大利目前疫情非常嚴重是事實,但醫院之外的社會非常平靜有序而且物資供應也有保障,這也是事實。
朋友們發給我看的各種恐怖消息,基本都是假的,或是誇大其詞的。閒話少說,上證據。
雖然我因為中意兩國先後爆發疫情而被打亂了回義大利的計劃,目前呆在國內,但可以看看還在義大利生活的那些朋友們的朋友圈啊!
這是兩位生活在倫巴第的朋友的「封國」第一天的記錄。
那天我在義大利的華人朋友一半都在拍超市發給國內的家人看,好幾個朋友的感慨都是「怎麼我媽發來的關於義大利的消息,讓我懷疑自己是生活在另一個國家?」
事實上,剛開始除了極少數疫情極端嚴重的地區,居民為了降低風險減少出門,同時也擔心自己萬一確診在家隔離沒吃沒喝而突擊採購(義大利的外賣和網購沒法跟中國比啊),可能暫時買空一些貨架(第二天這些貨架又會補充滿的),大多數地區的物資供應一直是豐富的。
全義大利封城之後,突擊採購的地方多了起來,貨架暫時空了的畫面也多了,但是很快也又被補充上。
現在義大利除藥店和超市等生活必須的店外,其他的店鋪都奉命關門了。
朋友告訴我,今天超市裡出現的新情況是,所有人排隊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選購的時候大家也儘量拉開距離。
但物資供應還是沒有變化,依然非常豐富。
至於「全民大逃亡」則是誇大其詞,一方面義大利領土很小,很多人都有周末趕火車回老家的習慣(十個義大利人九個半都認為自己媽媽的飯天下最好吃), 另一方面,倫巴第等「紅色區」率先被封的消息提前走漏,也導致那個周末離開米蘭回自己老家的人比平時更多。
但如果你看過那天晚上完整的米蘭火車站的視頻,就會發現其實還是很有秩序的。
關於醫療:疫情在義大利的發展的確非常快,尤其倫巴第等重災區, ICU病房和醫護人員都嚴重不夠用。
▲醫護人員正在轉移病患
義大利已經召回了一萬多已經退休的醫護人員,而且一些護理學院的學生們都提前畢業,疫情如戰鬥,這些老老小小都一起上戰場了。
很多畫面我們都似曾相識, 比如下面這個:
米蘭一家醫院的護士摘下口罩滿臉勒痕 發文稱:很累,但不會放棄
但是義大利的醫療秩序一直維持得相當好。
義大利政府一直宣傳的是,感冒發燒咳嗽的人不要去醫院看病而是打電話給你的家庭醫生。
如果醫生建議你去醫院了,再到醫院裡用帳篷搭出來的專門發熱門診就醫,被確診為新冠患者的走專門的特殊通道去隔離區,不經過醫院其他區域。
由於平時在義大利大家看病都是找家庭醫生而不是直接去醫院的,所以這一條被義大利人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在米蘭的一些重點大醫院,的確所有科室都停了下來只對付新冠這一個病了。
但是也有很多醫院依然象正常時一樣運作,你看我這在倫巴第的朋友「封國」之後還去醫院打治療花粉病的針呢!
我已經看了N個版本的視頻說義大利人不願被封城上街打砸搶鬧事的,那些全都是假的。
最初只有11個小鎮被封的時候,某小鎮居民的確舉行了小規模的「不要口罩要自由」的抗議,但也是和平甚至是喜劇色彩的。
但隨著疫情的擴散,生性熱愛自由熱愛運動愛湊熱鬧的義大利人也終於醒悟過來,對於現在全國封城的命令,按我朋友的話說「從來沒見過義大利政府這樣被人民集體點讚過!」
要知道義大利人是最喜歡嘲笑自己政府的,連警察在我抱怨他們效率低下的時候都曾經自黑說「小姐你不知道義大利是非洲國家嗎?」
當然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對熱鬧慣了的很多義大利小青年來說,呆家裡真是度日如年。
所以出現了網上流行的那個可愛的南部老奶奶給孩子們的建議,讓他們在家讀書追劇。
義大利奶奶的抗疫建議:世界要團結,但要保持至少兩米的距離
我的臉書裡,前幾天還沒有一個義大利朋友在談疫情,都是花花草草美食美景,自從「封國」令頒布之後畫風大變,很多朋友表示「這是前一陣某些人不負責任的行為帶來的後果,面對沒有常識的人,只能硬來」。
還有一位上了年紀的畫友,平時是個優雅的女士,發了一條硬核動態,把我都嚇住了,她用巨大的粗體字寫到: 「如果呆在家裡讓你覺得心慌, 那我告訴你,有意識的時候被插管堪稱恐怖(難以磨滅的人生經歷)」。
哎呀媽呀,估計那些還想趁著停課出去浪的義大利孩子看到,都給嚇得把邁出門的一條腿又抽回來了。
我在倫巴第的朋友說,現在街上空蕩蕩的,大家就是上班,回家,超市,這三個地方。
在橙色區域,除了超市藥店之外的店鋪雖然關門了,但生產企業還是可以工作的。
包括意甲聯賽在內的全國所有體育賽事、文化、宗教活動被叫停
我在科莫的一位開絲綢廠的朋友,決定給員工帶薪休假兩周, 算是為自己也為僱員的安全考慮,盡一份社會責任吧!
一位去義大利交流半年的小朋友說,她實在難以想像她的義大利同學們如何一夜之間完成從」不自由毋寧死「 到」每天絕不出家門一步「的大拐彎的。
我覺得,一是形勢逼人,大多數人都在反思和轉變,二是義大利人雖然散漫但還是敬畏法律的,當年法律規定禁止在公共場所的室內吸菸, 一夜之間大家都到戶外吸菸了。
在倫巴第大區,垃圾分類做得非常細, 居民們也是一夜令下乖乖遵守。
不過義大利人永遠是義大利人啊,今天維羅納的朋友發來消息:
「看看意呆利人民是怎麼抗疫的吧!睡了午覺醒來,發現手機上有條在同一城市的美國老朋友發來的簡訊,裡面有張傳單。
上面邀約今天3月13號下午6點,大家一起打開窗戶,到陽臺上一齊放聲歌唱,讓城市歡樂起來。
多好的迎接周末的方式,需要宅在家裡,但沒必要讓自己壓抑和不開心。
需要保持距離,那就在各自的陽臺上歌唱吧!剛才出去跑步時,還真見到有個小哥把豎琴搬到陽臺上奏起來了!」
哈哈, 這太義大利了!
義大利歌劇演員封城期間宅在家,在陽臺上免費為大家演唱《今夜無法入眠》
3月13日,義大利米蘭一個街頭樂隊發起「陽臺快閃」,呼籲義大利人當天下午6時到陽臺演奏樂器、唱歌,為所在城市加油鼓勁
前面說了,醫院以外的義大利社會秩序良好,生活平靜。
但疫情嚴峻也是不爭的事實。物資短缺也是巨大問題。畢竟,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的製造業能跟中國比,他們的很多物資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加上前一陣國內疫情吃緊,很多愛國華僑買空義大利各大城市的口罩捐贈國內,也導致義大利口罩等物資很緊張。
就在昨天,我的義大利老朋友阿爾貝託向我求助,他實在買不到口罩,上網訂五個,過了一周才收到一個。
而他女兒在衛生局工作,每天要接觸很多不同的人,都沒有口罩。
他讓我幫他從中國買,但現在國內寄給義大利私人的口罩有可能會被義大利海關徵收,所以我拐彎抹角聯繫到在義大利的華人朋友送給他十幾個口罩。
甚至米蘭救護車隊前些天都沒有防護服和口罩,他們還要每天東奔西走接送病人。
義大利青田總商會、義大利北部麗水同鄉會聽到這個消息,專門給他們捐贈了物資。
米蘭救護車隊為此專門登報感謝。上圖就是捐贈的場景。
很多人問我圖中的人怎麼不戴口罩,前期口罩緊張,義大利政府呼籲把口罩留給醫護和患者,健康人不要戴,所以當時大家都沒戴。
現在義大利的輿論導向也變了,戴口罩的也比原來多了,但很多人買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政府雪中送炭了。
義大利是西方七國中唯一一個參加了一帶一路計劃的,同時今年也是中意建交五十周年,兩國關係一直很友好,就像一篇文章說,當年汶川地震義大利是歐洲國家中第一個來支援的,也是全世界國家中首批來支援的,當年義大利專家帶著物資來四川,現在四川專家們帶著物資去還情了!
現在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的主頁下, 都被一個詞刷屏了,那就是GRAZIE,謝謝!
義大利女孩作畫感謝中國
除了國家層面的援助,我想提提浙江朋友們。在義大利的華僑朋友絕大部分都是浙江人。
國內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在意浙江朋友們組織了大批物資捐贈國內。
現在國內的浙江朋友又大批捐贈義大利。他們組織的物質總量比國家援助還多。
未來幾天,將有大批浙江朋友們從國內發送的防護物資到達米蘭,為義大利人民和在意華人抗疫助一臂之力。
自從疫情爆發,義大利人民的愛國熱情也變得爆棚。我的義大利朋友不斷給我發各種義大利的愛國視頻,我常常被裡面那些熟悉的畫面所感動。
新冠病毒總有一天會被擊敗的,義大利卻有一種「病毒」 讓人無法抵禦, 一旦沾上,影響終身。
這種病毒就叫做——「美」。
看看我在維羅納的師兄的朋友圈吧
他在日本做教授,到義大利做訪問學者,剛去沒幾個月就碰上了疫情。但他依然會在黃昏走去人少的地方,感受那一份動人心魄的魅力。
這兩張是師兄3月11日黃昏拍的維羅納。
即使疫情的陰影籠罩著義大利,但它的美依然讓人難以抗拒。
中國義大利,一起加油!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作者微博@sofia,其餘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意猶未盡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學齡前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27
小學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8
初中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1
高中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