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也有人說順其自然換句話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因上隨緣,勢必留遺憾;果上努力,勢必生煩惱。
也有人說順其自然,是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符合道,遵循道,按著道的軌跡在行持,在為人處事。
我覺得,無論如何都是順其自然。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在順其自然,求與不求,舍與不舍,順與不順,都是自然。
無論是徒增煩惱也好,還是隨遇而安也好,我認為都是順其自然。兩者唯一的不同,只是是否接受結果而已。無論是竭盡所能也好,還是無所作為也好,也都是順其自然。兩者唯一的不同,只是是否付出努力而已。按照順其自然是符合道的方面考慮,我們自身本就是「自然」的,遵循自身,也意味著遵循道。我們生於自然,屬於自然,也終歸於自然。我們可能所謂的順其自然,只是求得心安。
心安,難得,難得心安。每個人都有欲望,欲望就是索取和掌控、改變,求得心安本身也是一種欲望。唯有放下,方可心安;可放下放不下之事,更添煩惱。若無法絕對心安,但求一個更好的心安。執念是人痛苦的根源,任何不棄的追求都是執念,一味求得心安,又何嘗不是執念?問心無愧,便已心安,無愧,無愧於他人,無愧於自己。問心無愧,又談何容易。
順其自然,是順己,順世界,順著自己之於世界。我們的一生,無論有無意識地思考,我們都是在進行一個判斷:自己對於世界的定位。我們窮己一生,都在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的就是清楚自己對於世界的定位。只有順應這個「自己對於世界的定位」才能夠心安。
順其自然,似乎總帶著一絲無奈的酸臭氣味,帶著一絲不爭不求的腐敗味道。我們總是用順其自然來讓自己心安理得地墮落,酒醉金迷;我們總是用順其自然來安慰自己求而不得的嫉妒心理。可順其自然,不應該帶著這些氣味,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是順其自然,這是無味的。順其自然,是沒有目的的,既不是用來遮羞,也不是用來遮醜。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