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棠,國家一級演員,1934年1月出生於河南開封,籍貫江蘇南京。她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是全軍影視界第一位女將軍。和王心剛一樣,王曉棠也是那個年代影迷心中的「美麗女神」,深受觀眾的愛慕和喜歡。
■ 趙丹預言她必成大名角
王曉棠至今依然記得她遇到趙丹的那個傍晚:那天她倚坐在黃宗英家客廳沙發上,正等待見黃宗江,忽見一中年男子腋下夾著一卷草蓆,從內室走出,要出門去,他眼角一瞥,發現了王曉棠,王曉棠一驚:喲,這不是趙丹嗎!她頭年剛看過電影《武訓傳》,根本不知道主演片子的趙丹和黃宗英是夫妻,更不知道眼下這部影片正受批判,趙丹是要回學習班。趙丹停步,跟王曉棠聊了起來,他極力說服黃宗江破例收下這年輕女孩,黃宗江則喃喃道:「上面指示只要名角兒。」「她今天不是名角,將來會比名角還要名角。」 趙丹擲地有聲地說。這句話,讓王曉棠記了一輩子。最終,在總政文化部部長陳沂特批下,憑著三十齣京劇和黃宗英等三人的舉薦,王曉棠參上了軍,並進入了總政京劇團。
年輕時的王曉棠
■ 初上銀幕:出演女主一炮而紅
1954年年底,林農和朱文順兩位導演正籌拍《神秘的旅伴》,需挑選女主角,但選了幾十個人的照片都不滿意。1955年元旦放假期間,兩人找到總政話劇團,求助李壬林,那天剛下過大雪,兩人遠遠看到一位穿著紅衣褲的姑娘正在雪地上練功。李壬林叫道:王曉棠!曉棠披上棉衣走進屋來,兩個導演眼前一亮,當即拍板。王曉棠在片中飾演女主角彝族姑娘小黎英,為了季節和節省成本,影片並沒去雲南,而是在東北選擇外景地和攝影棚中搭景拍攝。王曉棠在片中以傳神的眼睛,奔放的熱情,感染了觀眾,影片公映後王曉棠一炮走紅,觀眾們不僅記住了「小黎英」,還傳唱了影片中的插曲《緬桂花開十裡香》。
王曉棠在《神秘的旅伴》飾小黎英
面對突如其來的掌聲和成麻袋的來信,王曉棠表現得非常冷靜,她依然在話劇團給大戲管化妝,每天洗紗布,做好兼職工作,「我覺得,我還剛剛開始,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謙虛謹慎這個意念一直貫穿著我。」王曉棠後來回憶道。
■ 《英雄虎膽》:三個晚上學會倫巴舞
1958年初,話劇團演出隊長告訴她,馬上要調她到八一廠,角色都派好了,是個女特務,「別演,你以前演的形象多好!」3月,果然將她調到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嚴寄洲當天找她,給了《英雄虎膽》劇本。「當天就進組報到」,這個角色就是《英雄虎膽》中的女特務阿蘭。
《英雄虎膽》:于洋、王曉棠分飾男女主演
王曉棠給阿蘭的出場戲設計了揪下長長的假辮子,一下就吸引住了觀眾。但什麼是倫巴舞,她沒見過。《英雄虎膽》的日程很緊,王曉棠進八一廠就試妝、拍攝。八一廠當時緊急發出通知,尋找到三位會跳倫巴的廠裡職工到現場,從中選出一位教舞,白天拍攝的王曉棠只用了三個晚上就學會了「倫巴」,而且跳得非常完美,讓男主角于洋稱讚。她雖跟于洋只合作過一次,但于洋多年後的華表獎頒獎大會上,主持人問于洋:和你合作過的女演員那麼多,你認為最優秀是誰?于洋答:王曉棠。
《英雄虎膽》:步入老年的男女主演再聚首
《英雄虎膽》的人氣之旺,至今居高不下。王曉棠飾演的女特務阿蘭,讓人既愛又恨,她的特務身份讓人痛恨,但是美麗的她事實上洩露了機密給我方,又讓人同情。「阿蘭不臉譜化,她有自己的靈魂和追求,很真實,她事實上掩護和幫助了曾泰,使得我方清除了內奸,取得勝利。」王曉棠這樣解釋道。
■ 《野火春風鬥古城》:熟讀原著
1959年,在拍攝《海鷹》時王曉棠看到小說《野火春風鬥古城》,被深深吸引,她用兩個夜晚讀完。一開始定的金環、銀環的扮演者並非王曉棠,最終廠領導、作者李英儒和導演嚴寄洲確定王曉棠。大家認為她演「銀環」最合適,只有導演嚴寄洲和王曉棠本人認為,同樣能演好金環,事實果然如此。
王曉棠在《野火春風鬥古城》飾金環、銀環
李英儒對嚴寄洲說,「曉棠真刻苦,對我這小說倒背如流,跟我談本子說,小說第多少多少頁第幾行銀環說……我倒得現翻書找。」嚴寄洲說:「她是個創作型演員。你看她重寫的這七八場戲,多好。」是的,姐妹兩次相見,金環教育關敬陶、銀環夜訪、金環犧牲等重場戲都是善納群言的嚴導演聽了曉棠的意見後讓她重寫的。她又說,銀環失口讓楊曉冬被捕後,小說裡缺一場銀環成長的關鍵戲。編導說「你寫。」她便不分晝夜地寫了又寫。這場戲,李英儒和嚴寄洲沒改一字,成為全片畫龍點睛之筆,「導演,作者,觀眾全滿意。」
《野火春風鬥古城》劇照
早在拍《海鷹》的時候, 嚴寄洲就跟她說,你以後一定會當導演,她當時回答,「我才不,當導演累死了。」沒想到後來她果真當了導演。
■ 自小習京劇,眼睛特有神
王曉棠幼年時隨父母遷居重慶。她父親王叔惠,畢業於南京藝專,是名國畫家,母親畢業於同校,習油畫,王曉棠有兩妹和一弟。父親做事踏實,官至國民黨少將,但清廉的他看不慣國民黨的腐敗,最終辭職專心繪畫。
年輕時的王曉棠
因受家庭薰陶,她從小就拜師學唱京劇。初中時已學會「鐵弓緣」、「驚夢」等許多唱腔。1948年舉家遷居杭州。次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中專,繼續自學京劇。1952年在上海參軍,考入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京劇團,次年調入總政話劇團,1958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
王曉棠(後左一)與母親及姐妹們
■ 遭厄運,復員下放成女工
1969年12月,王曉棠被「特殊復員」到北京北郊懷柔縣北臺上林場,成為一名林業女工。邁出八一廠大門時,她回望:我一定要回來的。她落戶懷柔6年。用6年抗爭一件事:回八一廠。很難,但一定得成功。若不,便沒有後來的大事業。這是她人生又一次破釜沉舟的成功選擇。
王曉棠說,我受到懷柔縣和縣武裝部的厚待,受到北臺上林場領導和工友們的厚待。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厚待我。北京火車站的站臺職工,見我要趕末班車回懷柔,可已到了發車前的最後3分鐘,車門正要關,便揚手喊:「讓王曉棠上車,她是來落實政策的!」上了車,一個觀眾對我說,「王曉棠你好好的,還得給我們拍電影。」她扛著鐵鍬從山上收工,心裡想,以前老說要做人民的好演員,為人民服務。可什麼是人民,並不知道,只是書上寫的,以前聽領導說的,很抽象。今天我明白了,人民,是很具體的,這些人都是我的人民。若能重返崗位,我只做一件事——回報人民!
■ 愛子早逝,一生的傷痛
相比她在事業上的成功,王曉棠的家庭生活並沒有那麼稱心如意,甚至是悲情的。王曉棠的丈夫叫言小朋,是京劇鬚生言菊朋的小兒子,也是八一廠的演員,他於1992年病逝。他們的兒子降生於1956年,因為王曉棠覺得自己是人民群眾中的一員,便將兒子取名為「言群」。
王曉棠與丈夫言小朋
當記者問起她早年離世的獨生兒子,本以為她會介意,但她說「我不介意提起小群,反而覺得,經常提他是最好的紀念。」「這個孩子如果成長起來,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接班人,他是按照我的做人理念來培養的。」
1974年夏天,不到18歲的小群因肝炎導致肝壞死最終去世,其實這個病不至於沒救。但當時王曉棠的戶口在懷柔林場,人還不能回京,領不到工資,一家人就靠兒子一個人的糧票過活,還住不了醫院,後來不得不求助八一廠,最終,小群在解放軍301醫院搶救了3天後去世。在搶救中,小群還安慰曉棠:「媽媽,我們會勝利的。你吃點東西吧。」她回到八一廠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把工資條擱到小群的像前,「兒子,媽媽拿到工資了,你一定很高興。」
王曉棠與兒子言群
有人曾勸她再要一個,她拒絕,「不要。再有也不是他,他是我的唯一。」「現在遺憾嗎?」記者問,她堅定地回答「不」,「周恩來總理也沒有後代,我的遭遇,跟劉少奇、賀龍同志那時候的遭遇相比,算好的。」
■ 重著戎裝回到八一廠
1975年3月,憑著總政李德生主任頭年的批示,王曉棠滿懷深情地再著戎裝,回到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她要用影片感謝人民,可沒有這樣的劇本,歷經艱難,她就自己寫劇本,自導自演了《翔》,讓主人公女園藝學家,說出自己的心聲:「中國人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而我,受了人民湧泉的恩惠,竭盡心力,也只能是滴水之報!」《翔》得到了張愛萍、廖承志、夏衍和全國華僑界、科學家、軍界師友、四川、廣東及《羊城晚報》、《北京晚報》的鼎力支持。「我銘記著那一個個閃光的人名!」王曉棠深情地說。
重著戎裝的王曉棠
■ 女導演、女廠長、女將軍
1988年被任命為八一廠副廠長,在她帶領下,八一廠創造了第二次輝煌,拍攝了包括《大轉折》、《大進軍》系列等一大批氣勢恢弘的革命題材戰爭巨片,載入中國電影史冊。
1992年任廠長,此時她將近60歲,卻全心投身事業,八一廠幹部們這樣評價她:曉棠廠長以廠為家,總拿自己的錢物辦公家的事,跟王廠長一塊幹活可辛苦啦,但心情舒暢,她以身作則,廉潔奉公。接盤時廠裡虧有800多萬元,她拼了性命幹,第一年扭虧200萬,第二年扭虧400萬,第三年扭虧為盈,能有獎金髮給職工了,在她離任時,廠裡資金剩餘6000多萬元。1993年7月由大校晉升為少將軍銜,成為全軍影視界第一位女將軍!
王曉棠長得極美,螢屏上美麗迷人、熱情奔放,她可謂是建國後最璀璨的女明星之一,也被稱為解放軍歷史上最美的女將軍。進入晚年的王曉棠,有著自己的穿衣品味,帶著女軍人的氣質,她的穿搭有種特別的氣場,在氣質上也是偏向於豪邁大氣,雖老也颯氣十足。
王曉棠這身紫色長袍在設計上豐富且有層次美感,白色的花間刺繡與全身紫色做了深淺對比和勾芡,整體氛圍也不顯凝重。
老年人穿衣提示:老年人想要穿出高貴範與氣場,不能忽視飾品對造型潤色點睛的作用,比起穿金戴銀,佩戴珍珠、瑪瑙、玉石吊墜這類古樸又大氣的飾品會更契合老年人從容典雅的氣質。
王曉棠這件海鷗灰色的套裝材質綿厚而且線條感很硬朗,在深秋或者初冬可以當作戶外裝來搭配。穿純色套裝最容易給人留下刻板乏味的印象。有時需要製造點出其不意的亮點來讓整體造型更加耐看,像王曉棠這樣佩戴一條拼色圍巾或者胸前點綴一朵花樣飾品,都可以讓套裝穿出新意來。
老年人穿衣提示:人到晚年,沒有什麼比穿一身素衣更顯乾淨體面了。
亮片裙大多是綢緞材質,所以不用明亮色彩渲染也自帶閃耀感,之所以建議你選擇撞色處理的裙子,還是為了讓色號之間形成深淺、暗淡對比,這樣就不用擔心將鮮豔色穿出浮誇的感覺。像王曉棠老師這件粉灰相間的裙子就在基調上達到了互補平衡,所以穿粉色也不會讓人感覺不得體。
老年人穿衣提示:老年人如果一直穿深色系的服飾也會讓人審美疲勞。擔心自己穿鮮豔色駕馭不住,不妨挑選一些有撞色設計的亮片裙子來穿。
經歷了豐富人生的王曉棠,
如今已經是86老人了,
偶爾能在銀屏上看到她,
她的出眾氣質和將軍氣場尤在,
祝福這位老藝術家: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