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人一聽到「結紮」這個詞,就會聯想到閹割、雄風不再等等。
如果聽說某個人做了輸精管結紮手術,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對方,覺得某方面肯定存在缺陷。
朋友小陳今年就遭遇了這種尷尬。小陳今年42歲,結婚七年,有兩個孩子。前兩年,老婆經歷了一次小產後,身子越來越虛弱。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他和老婆宅家的時間久了,膩膩歪歪的情況也增多了,老婆開始擔憂萬一避孕措施百密一疏,再次意外懷孕身體會吃不消。
老婆打算去做結紮手術,但是身體狀況也不適合做這個手術。小陳思前想後,決定乾脆由他去結紮吧。
小陳向主管請假做手術,主管一聽說他要結紮,主管看他的眼神帶著一絲克制的憐憫,像在看一隻即將被去勢的雄性家貓。
更讓小陳意想不到的是當地的三甲醫院拒絕幫他做這個手術,接診醫生還表示,現如今願意做結紮手術的男的實在太少了,很多醫院已經不做這個業務了。
還勸他放棄這個手術,強調說這雖說是個小手術,倒也不是一點風險都沒有的。比方說,有的患者在術後會可能會發生感染。一些長期併發症,比如慢性局部疼痛,還有附睪淤積之類的,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小陳和醫生聊完後,也開始焦慮起來。但是轉念一下自己的父親也做過這個手術,至今沒有任何問題,各種資料也顯示出現併發症只是概率問題,發生的機率非常小,又安心了不少。
今年8月份,小陳打聽到市人民醫院可以做這個手術,考察一番後就定了下來。
老婆在籤同意書的時候,擔心不良反應真的出現,突然反悔不願意小陳做這個手術,兩人甚至大吵了一架。
吵歸吵,最後結紮的大任還是小陳擔了。手術只進行了20分鐘就結束了,術後下體會出現輕微酸疼,剛開始的兩天,也會感覺腰酸背疼的,休息一個星期後,做了複查一切正常。
現在術後幾個月了,小陳各方面如初,狀態挺好。
對於這件事,我覺得避孕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每個家庭都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尋找最優解,並完成夫妻雙方各自應盡的義務。
男人結紮有風險,難道女人沒有?女人做絕育手術出現的併發症也好多哎?為什麼好少得到關注呢?
女人結紮之後,出現月經不調、腰酸背疼、婦科炎症等情況非常普遍。其實相對而言,男人做絕育手術安全性更高,而且很簡單,出現後遺症的概率也非常小。
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男人結紮存有偏見?只是因為世俗的觀念,男人的自尊被放大,難以接受這個手術而已。
推薦閱讀:
41歲未婚男博士拒絕和大齡女博士相親,稱:我要找20多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