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本書時,每一筆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過我敲打的一個字句,直接、完整地傳達到我的內心。——蔡崇達
《皮囊》是福建作家蔡崇達的經典之作,看過這本書的人會覺得心情異常沉重,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是那麼熟悉,離我們那麼近。
蔡崇達將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人物和經歷,都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在這部《皮囊》中。
剛開始閱讀蔡崇達的《皮囊》時,翻開數頁就忍不住一個個故事看下去,文字樸實無華,人物形象生動飽滿,內容更是貼近生活。
或許因為都是福建人的緣故,閱讀時候會看到很多作者文字刻畫的細節很熟悉,有的故事會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內心無法平靜。
那麼,《皮囊》究竟寫了哪些內容?
《皮囊》這部作品中一共撰寫了14個和作者息息相關的故事,這其中包括了友情、親情以及對於生活的描寫。
芸芸眾生,每一個人都擁有著一副獨有的皮囊,蔡崇達想要通過自己的筆尖戳破這些偽裝的皮囊,用文字描寫出這副皮囊之下的肉體和真心。
整部作品就以阿大的一句「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開始。
書中《母親的房子》一共有兩個章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篇幅之一,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蔡崇達的筆下刻畫出了一個自私任性、脾氣倔強的母親形象。
在這個故事中,主要是以「母親建房子」為主要線索,貫穿了整個故事情節。感性的人看過這個篇幅,一定會忍不住想哭。
也會有人看過之後,問道:母親為什麼一定要建起四層小樓?
一、為了丈夫的臉面、為了這個家站起來
母親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樓的房子,因為這附近沒有人建到四樓,我們建到了,就真的站起來了。——《皮囊》
那時候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也沒有多大的能耐,被周遭的人看不起。而在那個年代,能夠建起新房子的家庭,就能意味著是村裡有本事的人,讓人羨慕又嫉妒。
這位沒有什麼文化水平的母親執著地認為,只要能夠建起一座四層房子,就能夠贏回丈夫的臉面,讓這個家驕傲地站起來。
而也就是這樣一位沒有文化水平的母親,自己親自畫圖紙,設計戶型,似乎突然間成為了一個守護這個家的「女戰士」。
二、完成丈夫許下的承諾
在將來,我會把這塊地買下來,然後我們建造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皮囊》
這曾是父親給予母親的一個承諾,也是他們奮鬥一生的目標。
父親和母親是通過媒人介紹認識的,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父親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後來為了家庭,獨自一人出去闖蕩,幾年之後才回歸家庭,晚年又疾病纏身,將家庭的積蓄花費得差不多。
即使是這樣,母親依然保持著對這個粗狂男人的愛。女人總是這樣單純,認定了就是一輩子,為了讓丈夫在離世前,看到他們之間約定的那一棟房子建起了,母親拼勁全力。
她去做多份苦工,撿別人不要的菜葉回去煮,要強的她冷漠地拒絕了所有人的同情和幫助。就算是得知,房子建成後也可能被拆掉,她還是堅持要把這個目標實現。
想要擊潰一個成年人,其實很簡單!
無法想像,一個女人是如何能夠有這麼大的能量支撐,骨子裡的那份堅強和執著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房子建成之後,母親淚流滿面,哭著像個孩子一樣。
建房子就是母親內心最大的支撐,這裡面包含了母親對於自己的丈夫、孩子、家庭深深的愛。當房子建成之後,母親的內心就想被人抽去了精神支柱,一下子心態就崩了,這是一種隱忍許久的釋放。
成年人的生活經歷著萬千苦難,如果失去了力量的支撐,可能一個小小的舉措,就會讓人失聲痛哭。
《皮囊》這一本書中除了《母親的房子》一文之外,還有《皮囊》《殘疾》《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我的神明朋友》《張美麗》等14篇作品。
每一個故事都包含了最真實的情感,你從頭到尾去細細品讀,會發現這些故事離你真的很近。
一部優秀的作品,最難得的就是能夠讓讀者感同身受。蔡崇達做到了!
蔡崇達的這部作品被很多讀者評價為「每一篇都是一顆催淚彈」。
一位80後的優秀作家,將自己年少的滄桑歷經全都通過文字一一訴說,字字句句,真情實感,記錄的不僅是他的回憶故事,也是這一代人難以忘懷的生活體驗。
小編強烈推薦的一部作品,其中有幾個故事篇幅真的好感人,仿佛見到了一個深知自己已經泥足深陷的卻決定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的人。
好書推薦給愛閱讀的你們!相信你們也會喜歡這本代入感很強的《皮囊》。
點擊下方連結獲取正版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