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和塗女士是一對結婚十六年的再婚夫妻,一談起這段婚姻塗女士就很鬱悶,她告訴我們,她現在很累很累,經常一整晚睡不著覺。究竟是什麼讓塗女士徹夜難眠,對婚姻頻頻喊累呢?
周先生和塗女士此刻面臨的矛盾是不少再婚家庭都普遍存在的一個焦點問題,關乎兒女。按照塗女士的說法她所有的痛苦來源只有一個,在她和兒女之間丈夫的心總是偏向後者。
節目一開始塗女士就告訴我們,原先和繼子女的關係很不錯親如母女。既然曾經親如母女為何塗女士後來會對繼女耿耿於懷,這一切都源於當年的一個誤會。塗女士告訴我們,繼女不知道為什麼跟丈夫說她作風不好。
曾經對繼女全心付出,繼女卻聽信口口相傳的閒話,這激怒了一向要強要面子的塗女士。她寄希望於丈夫和繼女澄清誤會,可周先生打太極般的處事方式,讓大家的誤會越積越深,母女倆的感情也越來越疏離,而之後因為繼女結婚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母女倆的關係更加惡化了。
塗女士告訴我們,繼女結婚也不通知她,只是來到家裡要錢,這讓她感到十分的傷心。周先生解釋道,女兒結婚通知了他,但是他並沒有告訴妻子,因為跟妻子說了她也是不會去的。為了不讓妻子生氣周先生寧願自己不參加女兒的婚禮,想必他心中有著很多的無奈。
當時的塗女士因為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可以說自打那以後塗女士和妓女的關係就徹底僵了。她不解為什麼自己為繼女做了這麼多好事,卻落不到一點好呢?更讓她想不明白的是不光是繼女,在繼子的問題上她也是吃力不討好。
當年繼子需要租房她二話沒說拿出了自己的房子給繼子免費使用,繼子一住就是三年。不曾想當她老家建房急需用錢時,繼子前腳借的錢給她,兒媳後腳又催著她還錢,讓她心裡很不是個滋味。
塗女士告訴我們,繼子很怕兒媳,兒媳就怕她沒錢還給他們,於是一直打電話過來催債,等到兒媳上門要錢的時候,塗女士徹底火了,她拿著從閨蜜借來的錢還給了兒媳,並且把他們趕出了當初借給他們的房子,而從那以後和繼子也鬧僵了。
此刻的周先生有些哽咽,對他來說老伴走得早,他再婚後對兒女又照顧不多,心裡一直很內疚,本就性格柔軟的他實在不忍心過多批評兒女。而他的這種不忍心在塗女士看來,就是偏心無原則地袒護。
今年丈夫老家房子拆遷,丈夫為了關照兒子,竟放棄了屬於自己的利益不顧她的感受。後來丈夫生病住院急需用錢,繼子竟依然不肯付出,這讓她為丈夫感到很不值。
這時觀察員李金萍拿起了話筒,周先生缺乏擔當,沒有積極去解決家庭矛盾,這只會讓這個家變得更加不和諧。觀察員徐晨剛認為,周先生如果能好好引導兒女,就能避免很多的誤會。觀察員廖喜玉認為,女方要理解丈夫的為難,不要逼著丈夫做選擇。
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雙方同意去公證機構共同辦理遺囑公證,雙方均同意將任何一方百年之後產生的遺產歸到對方名下。雙方承諾不談離婚之事,今後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女方尊重男方與子女的正常交往。男方主動關注女方的感受,嚴格教導晚輩,共同營造和諧家庭,安度晚年。
調解結束了,此前眉頭緊鎖的塗女士此刻露出了微笑,因為她已經感受到丈夫的溫暖和愛意,放下了許多焦慮和芥蒂。這個結果讓我們很欣慰,相信時間能夠慢慢融化塗女士和繼子女之間的隔閡,這對再婚夫妻要走的路還很長。但願他們在未來用一顆理解包容的心,愛護對方相互扶持相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