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2020福建教師資格中小學面試備考資料,希望各位考生能夠認真備考。考生們可以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獲取更多福建教師資格考試資訊。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地圖分析十六國與北朝的空間位置,了解該時期政權的更替,理解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趨勢。
2.通過利用史料,分析概括民族交融的史實,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體內容及影響,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意識,提高史料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認識到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難點】
孝文帝改革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電影《花木蘭》片段,並提出問題:劉亦菲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花木蘭是古代著名的巾幗英雄,她生活在北魏時期。
教師追問:花木蘭所生活的北魏又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十六國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東晉十六國形勢圖》,提出問題:在東晉統治南方時期,北方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北方先後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它們中的大部分由內遷少數民族建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追問:具體有哪些民族融合的表現?
學生回答:它們都採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在長期混戰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亂,各族彼此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
教師補充:到了4世紀下半葉,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了北方。但是前秦在與東晉的淝水一戰中被擊敗,之後前秦迅速崩潰。到了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師出示史料《北朝時期龍門石窟與洛陽歷史文化》節選,提問北魏統一後採取了哪些措施鞏固統治。
學生分析回答: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朝中禁鮮卑語,改說漢語;改鮮卑姓為漢姓;將新改姓的部分鮮卑貴族定為一等高門,並鼓勵他們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
教師補充:除此以外,遷到洛陽的鮮卑貴族一律將籍貫改為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史料《隋唐政治制度史》節選,進行小組討論:這些措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歷史趨勢,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
教師總結:這些措施為以後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三)北方政權的更替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百家講壇《大隋風雲》片段,提問:什麼是北朝?北朝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學生回答:6世紀前期,北魏發生動亂,兩名皇族被軍閥擁戴,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稍後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這5個王朝合稱北朝。到後期,北周滅掉北齊,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統一全國。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
2.作業:課下搜集資料,了解現在當代漢族姓氏與古代少數民族的關係。
四、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2020福建中學教資面試:淺析學校開展防疫知識和生命教育
2020福建小學教資面試:談談你對啟發式教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