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經典影片《喜盈門》,80年代鄉村圖景已經成回憶

2020-12-22 寫乎

作者:齊雲軻

(一組《喜盈門》圖片)

談論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影視,1981年上映的喜劇電影《喜盈門》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它所反映出的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農村新生活中出現的變化,還有新時期帶來的新思潮衝擊下的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更是令人欣喜的。

一、開始:喜氣洋洋中埋下家庭不和的種子

影片的開頭,氛圍是非常喜慶的。在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山村裡,陳家正在辦喜事。陳仁武和薛水蓮正在被親朋好友們勸著喝喜酒,拉拉扯扯、嘻嘻哈哈中,農村人的純樸、憨厚展現的淋漓盡致。

水蓮作為新媳婦,不會喝酒,有人起鬨讓小姑子仁芳代替。作為還是大閨女的仁芳,雖然平日裡大大咧咧,跟個破小子差不多,老是一副女漢子派頭,這時候卻不去解這個圍,因為她也不喝酒。最後,還是要強的大嫂子強英看不下去了,兩步跨上前,二話不說,奪過酒盅替水蓮喝下了。

婆家兄弟與弟媳婦的交杯酒讓大嫂子搶喝了,眾人哪裡肯依?於是,大傢伙又開始去纏大嫂子,要好好的亂亂她。鬧洞房由原本應該的亂新媳婦,變成了亂嫂子。追逐、嬉笑、玩罵,給農家帶來了無限的喜慶和歡樂。喜盈門,喜慶真的是到家門了。

看到娌的新嫁妝組合櫃和新媳婦穿的滌綸綢褲子,強英羨慕極了,開始不自覺的自我對比起來:十年前,自己嫁到這個家,嫁妝可沒有這麼多、也沒這麼好,穿的衣服更是不能提,除了粗布,還是粗布,哪有水蓮的一半好!若是自己現在結婚就好了!

可是,孩子都倆了,過去是回不去了。

於是乎,羨慕在心裡發芽,逐漸長成了嫉妒,最後又成了不滿的恨。

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而就是不知足。沒對比就沒傷害,她認為自己太吃虧了。十年來,相夫教子,沒有公爹了,上邊照顧爺爺和婆婆,下邊還照護未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起早貪黑的裡裡外外忙,到頭來得到的是什麼?就像蜜蜂一樣,辛辛苦苦四處飛,「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自己的付出,卻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裳」,不甘與不忿,開始在的心裡萌生和積聚。這為後面的家庭失和埋下了伏筆。

二、矛盾:一塊滌綸褲布料和一碗餃子

強英是個風風火火,說幹就幹的人。她從娌的婚禮上看到新媳婦穿的滌綸褲子後,回去就跟丈夫仁文提,言語間充滿了羨慕與渴望。老實巴交的仁文知道家裡經濟情況並不寬裕,於是言辭閃爍,就是不表態讓她買。

勞動中,強英故意在水蓮那添油加醋說小姑子仁芳的不是,鼓動水蓮與她站在同一戰線,一起對付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姑子。可是,水蓮心地善良又明辨是非,只是想讓一家人好好過日子,不想讓她們鬧矛盾。她勸嫂子凡事多擔待些,不要與仁芳計較。強英卻不以為然。

不久,仁芳的戀人龍剛給她送一塊滌綸褲料。仁芳拿著布料想讓大嫂給做一條褲子。大嫂卻以為是婆婆給她買的,故意問她是誰買的。仁芳不好意思說是龍剛買的,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這樣就更加使強英坐實了心中的想法:這肯定是婆婆掏錢給扯的布料,不然的話,仁芳為何不敢說出來。

強英像是中魔了一樣,一邊在水蓮那說婆婆的不是,慫恿她和自己一起向婆婆施壓,讓她也給娌倆扯布做褲子;一邊在婆婆面前明目張胆的敲打,發洩著自己的不滿情緒。

婆婆無奈,只好去給倆兒媳婦去扯布。明事理的水蓮得知後,趕緊去阻攔婆婆給自己扯布,並拿出錢交給婆婆,讓婆婆給大嫂子扯布,這樣一來,大嫂子就不會再揪著這事兒不放了。

誰知道,這事兒於強英來說,還不算完。婆婆給她扯布,更加坐實了婆婆背著她偷著給仁芳扯布做褲子的事實,婆婆明擺著是偏心了。婆婆的心偏向了自己的親閨女仁芳一邊,自己這個兒媳婦吃虧大了。若不是自己查明了「真相」,豈不是又被她們給糊弄過去了?以前,以後,她們娘倆還有多少事兒瞞著自己呢?自己吃的虧還有多少自己目前尚不知道呢?

想到這,強英惱了。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敲打和挖苦小姑子。面對大嫂子的指桑罵槐,機靈的仁芳也不是省油的燈,開始還忍著,後來逐漸還擊起來。

本來想著做了虧心事的小姑子不會吭聲,沒想到她還敢還擊,這讓強英沒料到,只會徒增她的不滿和憤怒。於是,撕破臉的戰鬥打響了。水蓮去勸架,也被大嫂子給罵了,對於不站在自己這邊的娌,被強英毫不猶豫的給踢到了對方陣營裡。

因為一塊布料惹生的誤會,將這個家的平靜生活給打破了。戰爭火藥味兒越來越濃,強英和仁芳雙方互不相讓,還各有苦衷:強英認為,婆婆背著她給仁芳不知道有多少好處呢,欺負自己這個外來的兒媳婦,不把自己當人看,自己嫁到這十年了,裡裡外外少忙活了嗎?虧、虧、虧,虧死了!仁芳認為,自己的戀人給自己扯布做衣服,礙你個大嫂子啥事了?又沒花你的一分錢,你有啥不忿的?我們戀人之間的事兒,跟你有什麼關係?你跟娘要布料做衣服,明擺著是亂花咱家的錢,我還沒跟你計較哩,你倒還有理了?

家庭矛盾逐漸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狀態,最後只剩分家一條路了。婆婆跟仁武家生活,爺爺跟仁文家生活,小姑子仁芳上誰家吃飯生活都可以。可是,仁芳會到大哥仁文家,跟大嫂子強英一起生活嗎?肯定不會的。所以,明擺著仁芳也被「分」到了二哥家。

為了趕走仁芳,強英與村裡的閨蜜「呱呱鳥」密謀拆散龍剛與其的戀人關係,企圖讓她遠嫁他鄉。在一連串的誤會中,龍剛認為仁芳果真變心了,要與別人好,又氣又惱,不理她了。她不理解他為何不理自己,見他那樣也生氣,倆人相互苦惱著、折磨著。

最後,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後,二人氣得要去找大嫂子和「呱呱鳥」算帳。呱呱鳥見狀忙跑了,仁芳將呱呱鳥介紹的那個「男方」送的衣服甩給了她,也摔打在了大嫂子的臉上。

分家就分家過吧,可是強英好不該對爺爺不孝敬。趁著爺爺不在家,強英在家裡包餃子吃,丈夫吃、孩子吃、她也吃,沒吃完的藏放鍋裡,就是不想給爺爺吃。等爺爺幹活回去,她將剩窩窩頭在鍋裡餾一下,端給爺爺吃。不懂事的孩子小花卻端著一碗餃子出來,喊著:「老爺爺吃餃子!」看見年幼的曾孫女笑眯眯地端著一碗餃子讓自己吃,這位老爺爺心寒了:他們在家偷著吃餃子,卻讓我吃窩窩頭!

爺爺沒有去吃餃子,也沒有去指責孫媳婦,只是罵了自己的孫子仁文:舊社會出去要飯,爺爺要到飯總是想著先給你吃,怕孫子餓著了。現在你成家立業了,日子也過好了,就這樣對待爺爺嗎?你還不如一個三五歲的孩子啊!孩子雖小,卻也知道將餃子端給長輩吃,你呢?

痛心萬分的爺爺捲鋪蓋走了,悽悽涼涼的走在電閃雷鳴中,無限失望的走在無邊的夜色裡,到場院裡看場去了。

三、結局:烏雲散去,喜氣重盈門

爺爺走了,仁文惱了。強英認為,爺爺走了正好少了一個累贅,反正也不是自己攆他走的,是他自己願意走的。見此,一向文弱的仁文再也忍不住了,一巴掌打過去,強英哭了。強英萬萬沒想到,一向惟自己「馬首是瞻」、言聽計從的丈夫,竟然敢打自己,而且叫囂著「離婚」!她哭起來了,委屈與憤恨交加,使她的哭聲高亢而悽厲!

仁文回到獸醫站,強英攆過去,在那裡又打又鬧,最後將倆孩子甩在了獸醫站,她自己回娘家去了。她娘也不是個善茬,鼓動閨女使勁跟婆家鬧,絕對不能服軟,若是服軟了,這輩子就別想翻身了。她爹雖然有心說和,卻又不當家,只好唉聲嘆氣。

水蓮只好一邊照顧住院的婆婆,一邊又來勸嫂子回家,累得心力交瘁。儘管遭到強英娘的冷嘲熱諷,水蓮依舊沒有退卻,還是忍辱負重,以和為貴,極力勸說哥嫂倆破鏡重圓,繼續過日子。此外,她還替嫂子幹活兒,趕製大嫂耽擱了的加工活兒。

強英放心不下家裡餵養的家禽家畜,更擔心孩子。夜裡偷著回家,見孩子跟奶奶在一起睡,水蓮在替自己幹活兒,養的豬也沒有缺嘴,還是胖乎乎的。加之仁文到她娘家去接她回去,已經給足了面子和臺階讓她下。她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羞愧萬分,遂回家向爺爺認錯。

最後,影片在一家四代吃餃子時完滿結束,預示著這一家人烏雲散去,重又過上了幸福安寧的好日子。

影片中,那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仁芳、龍剛開著四輪拖拉機進行對話的場景,仁芳開著拖拉機在水中奔突的樣子,爺爺的正直,婆婆的無奈,強英的要強,水蓮的大方,仁芳的機靈,龍剛的才氣,仁文的懦弱,小花和小山的可愛,呱呱鳥的世故,獸醫站站長的可笑,強英娘的刁鑽……幾十年過去了,仍在不斷衝擊著我們的記憶神經。

喜慶盈門,家長裡短中,讓人在歡樂的觀影中反思生活的真諦,珍惜當下的生活。一幀鮮活生動的20世紀80年代鄉村圖景徐徐展開,讓我們在無邊的追憶中,去細細品味那一份真和純,任思緒在那片家鄉的天空中生出翅膀盡情翱翔,在那厚重的故土裡肆意徜徉……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近年來陸續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90餘萬字。閱讀悅讀平臺籤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一代人的記憶:的確良

《紅樓夢》裡,從金釧跳井看古代嫡子與庶子的爭鬥有多激烈?

相關焦點

  • 80年代電影《喜盈門》,一部貼合現實生活的好片子
    80年代電影《喜盈門》,一部貼合現實生活的好片子 。幾位主演都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明星。影片曾獲1982年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獎項,以同年的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這部影片由著名導演趙煥章執導,他與影片《咱們的牛百歲》和《咱們的退伍兵》,被稱為趙煥章的「農村三部曲」。《喜盈門》成了一部當時轟動全國的熱門片。
  • 她是80年代金牌配角,《喜盈門》中的仁芳,後下海經商成贏家
    洪學敏不是上世紀8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員,也難說是演技最佳的一位,但她卻是當時電影圈不可缺少的「金牌配角」,經典電影《喜盈門》《天雲山傳奇》《海霞》《南海風雲》裡,都有洪學敏的身影,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有誰還記得電影《喜盈門》?還有沒有這樣樸實無華的農村影片?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影《喜盈門》以其精彩的故事情節,生動幽默的藝術形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想來仍是那麼親切,整部影片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農村青年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影片以北方某山村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為切入點,全方位展示了鄉村風土人情。
  • 《喜盈門》:尋找回來的世界
    20世紀80年代,時逢改革開放之初的的中國電影漸入佳境,一大批優秀電影作品紛紛湧現。這其中尤以農村題材為主的影片居多。在當時,處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前沿的農村,出現了許多新氣象新變化。因此,一大批反映新時期新農村發展變化的經典電影佳作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  《喜盈門》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優秀影片。當時,在1980年代初的農村經濟改革形勢下,家庭內部的爭端問題一段時期成為了社會的焦點,而《喜盈門》的故事主題就是以此取材。  現在,當我們回過頭來再次重溫這些優秀影片的時候,似乎依舊能夠觸摸到那個火熱年代的脈搏。
  • 回望80年代那些經典電視劇和電影,歲月如梭你已經老了
    80年代經典的電視連續劇:四大名著中的兩部是在80年代播出的《西遊記》和《紅樓夢》,反映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凱旋在子夜》,王剛的經典抗日說評劇《夜幕下的哈爾濱》,周潤發的成名劇《上海灘》,最早播出的香港武打片《霍元甲》《陳真》,金庸名著最早拍成武打連續劇由黃日華和翁美玲主演的《射鵰英雄傳》,中國內地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
  •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老電影,三部必看經典影片,滿滿的都是回憶
    村裡也有不少人懷念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那時候雖然沒什麼錢,但是鄉村鄰裡街坊相處得很愉快。那個時候能看電影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小編還依稀記得村裡邊有人來放電影的時候全村人都樂開花的樣子,大家早早吃過晚飯就圍滿在放電影的場所,等待著電影的播放,那個時候別提多快樂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分享七八十年代在農村受歡迎的電影。
  • 與《喜盈門》同年的農村片,主演是倪大紅父親,還有80年代大帥哥
    在80年代的農村題材電影裡,根據取景地我們可以大致分為南方農村片和北方農村片。比起研究者們對南方農村片的大書特書(尤其是胡炳榴的《鄉情》、《鄉音》系列),以上海電影製片廠趙煥章導演的《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為代表的北方農村片則擁有更多的群眾基礎。
  • 《喜盈門》如何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農村片?
    文:宿夜花用現代的語言形容的話,《喜盈門》是80年代中國電影中不折不扣的「現象級」,它的名字自然是要與張瑜的《廬山戀》、李連杰的《少林寺》、謝晉的《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張藝謀的《紅高粱》等一同成為中國人對80年代的印象符號。電影創造大眾觀影熱潮的同時,也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 《喜盈門》如何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農村片?
    文:宿夜花用現代的語言形容的話,《喜盈門》是80年代中國電影中不折不扣的「現象級」,它的名字自然是要與張瑜的《廬山戀》、李連杰的《少林寺》、謝晉的《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張藝謀的《紅高粱》等一同成為中國人對80年代的印象符號。電影創造大眾觀影熱潮的同時,也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 《喜盈門》、《潛網》、《啞姑》……,這些影片的劇情海報你見
    (碧水青山傳「笑聲」——電影《月亮灣的笑聲》和月亮灣村)如今的月亮灣已經成了旅遊勝地,那裡的人們也早已脫貧致富。和一般影片不同的是,圖片上的兩位青年男女並不是男女主角,而是他們的父母,老演員張雁甚至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男演員獎,真的是爆了個大冷門,但也是名至實歸。
  • 能記得電影《喜盈門》的樸素家庭故事的,都已年過半百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影《喜盈門》以其精彩的故事情節,生動幽默的藝術形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想來仍是那麼親切,整部影片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影片以北方某山村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為切入點,全方位展示了鄉村風土人情。
  • 解讀80年代農村家庭劇《喜盈門》的劇情節奏,發現電影深度看點
    影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趙煥章導演根據作家辛顯令《喜盈門》劇本,在1981年攝製的喜劇故事片。喜盈門裡的故事這部電影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實現了5億人次的觀眾,這個數字在當時的電影市場完全是不敢想的,而它達到了,故事內容讓看了開頭的人不舍離席,劇情一直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 通過鏡頭、聲音、圖像,深度解讀《喜盈門》這部80年代農村家庭劇
    影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趙煥章導演根據作家辛顯令《喜盈門》劇本,在1981年攝製的喜劇故事片。而它達到了,故事內容讓看了開頭的人不舍離席,劇情一直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中國北方農村家庭中的樸實生活,大兒媳強英總是計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計,後來在家人的幫助下,她終於改正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片中的鏡頭和部分畫面運用了抒情蒙太奇的手法,女主角強英在自我反思中明白自身的問題,並在自責中悔過改變。
  • 十部80年代電視劇,全部堪稱經典,是8090永遠的回憶!
    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手機並不是人人能擁有,更別提網際網路,所以在80、90後中電視機就是童年的回憶,有的人看過黑白電視,有的人甚至悄悄躲在角落裡偷看別人家的電視機,而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疑成了這一代人心中無法抹去的回憶,從而也就在這個時代誕生了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十部80年代電視劇,全部堪稱經典,是80後、90後永遠的回憶
    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手機並不是人人能擁有,更別提網際網路,所以在80、90後中電視機就是童年的回憶,有的人看過黑白電視,有的人甚至悄悄躲在角落裡偷看別人家的電視機,而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疑成了這一代人心中無法抹去的回憶,從而也就在這個時代誕生了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80年代影星洪學敏,敢愛敢恨的「金配角」,80年代紅極一時
    1974年在影片《海霞》中飾演角色。同年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而後相繼在《海之戀》、《檢察官》、《白鴿》、《甜女》、《黃河之濱》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或重 要角色。並主演電視連續劇《張露萍》、《紅娘子》、《山杜鵑》與電視劇《無事生非》、《女子監獄》、《 霧城,人民的思念》等。1985年因在 電視連續劇《故土》中飾演葉倩如,獲第三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 《喜盈門》——家和才能萬事興
    、最佳音樂獎;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81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電影《喜盈門》是1981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農村題材的喜劇片,在當時算是一部現象級影片。喜盈門》的編劇辛顯令曾是原昌濰地區(現山東省青島市)的平度文化館的職員,所以影片也曾在他的家鄉平度農村取過景,主要是大澤山地區,是遠近聞名的葡萄之鄉,片中採摘葡萄的場景很有名,當地最有名的品種之一就是玫瑰香。
  • 80年代影星洪學敏,曾經紅極一時,如今62歲的她,近況如何?
    80年代影星洪學敏,曾經紅極一時。提起洪學敏這個名字,可能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如果說起電影《喜盈門》中那個潑辣又不失可愛的「仁芳」,那可是無人不曉。上世紀80年代初,許多觀眾都會被洪學敏潑辣又不失可愛的銀幕形象所吸引,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甜女》、《田野又是青紗帳》中,都留下了她天真無邪的身影。
  • 叻哥陳百祥80年代的幾部爆笑喜劇,影片經典,人物更加經典
    他才思敏捷,幽默風趣,還熱愛足球和賭馬,早年他主演的一些香港喜劇十分之受歡迎,他塑造的喜劇角色估計現在還有很多人記得,今天我們重點來看看他在80年代的幾部喜劇代表作品,你認為那部最搞笑呢。爛賭英雄香港人的生活娛樂方面,麻將賭城和賭馬是他們最喜歡的消遣模式,而這部電影陳百祥飾演的羅蘭度,一個愛賭博更愛美人的奇才又怎麼能不讓觀眾喜愛呢。
  • 《喜盈門》一部反映農村生活的老電影,怎麼刷都不膩
    有人說如果當你不知道怎麼去挑書籍時,你就把時間往前推三十年或是五十年,經過歲月檢驗的的一般都是值得閱讀的好書,同樣當你面對琳琅滿目的電影市場不知道看什麼時,又不想跟風追趕熱點,你也可以把視線往前推個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你會發現許多經典的影片在閃著光芒,期待著你的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