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雲軻
(一組《喜盈門》圖片)
談論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影視,1981年上映的喜劇電影《喜盈門》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它所反映出的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農村新生活中出現的變化,還有新時期帶來的新思潮衝擊下的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更是令人欣喜的。
一、開始:喜氣洋洋中埋下家庭不和的種子
影片的開頭,氛圍是非常喜慶的。在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山村裡,陳家正在辦喜事。陳仁武和薛水蓮正在被親朋好友們勸著喝喜酒,拉拉扯扯、嘻嘻哈哈中,農村人的純樸、憨厚展現的淋漓盡致。
水蓮作為新媳婦,不會喝酒,有人起鬨讓小姑子仁芳代替。作為還是大閨女的仁芳,雖然平日裡大大咧咧,跟個破小子差不多,老是一副女漢子派頭,這時候卻不去解這個圍,因為她也不喝酒。最後,還是要強的大嫂子強英看不下去了,兩步跨上前,二話不說,奪過酒盅替水蓮喝下了。
婆家兄弟與弟媳婦的交杯酒讓大嫂子搶喝了,眾人哪裡肯依?於是,大傢伙又開始去纏大嫂子,要好好的亂亂她。鬧洞房由原本應該的亂新媳婦,變成了亂嫂子。追逐、嬉笑、玩罵,給農家帶來了無限的喜慶和歡樂。喜盈門,喜慶真的是到家門了。
看到娌的新嫁妝組合櫃和新媳婦穿的滌綸綢褲子,強英羨慕極了,開始不自覺的自我對比起來:十年前,自己嫁到這個家,嫁妝可沒有這麼多、也沒這麼好,穿的衣服更是不能提,除了粗布,還是粗布,哪有水蓮的一半好!若是自己現在結婚就好了!
可是,孩子都倆了,過去是回不去了。
於是乎,羨慕在心裡發芽,逐漸長成了嫉妒,最後又成了不滿的恨。
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而就是不知足。沒對比就沒傷害,她認為自己太吃虧了。十年來,相夫教子,沒有公爹了,上邊照顧爺爺和婆婆,下邊還照護未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起早貪黑的裡裡外外忙,到頭來得到的是什麼?就像蜜蜂一樣,辛辛苦苦四處飛,「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自己的付出,卻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裳」,不甘與不忿,開始在的心裡萌生和積聚。這為後面的家庭失和埋下了伏筆。
二、矛盾:一塊滌綸褲布料和一碗餃子
強英是個風風火火,說幹就幹的人。她從娌的婚禮上看到新媳婦穿的滌綸褲子後,回去就跟丈夫仁文提,言語間充滿了羨慕與渴望。老實巴交的仁文知道家裡經濟情況並不寬裕,於是言辭閃爍,就是不表態讓她買。
勞動中,強英故意在水蓮那添油加醋說小姑子仁芳的不是,鼓動水蓮與她站在同一戰線,一起對付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姑子。可是,水蓮心地善良又明辨是非,只是想讓一家人好好過日子,不想讓她們鬧矛盾。她勸嫂子凡事多擔待些,不要與仁芳計較。強英卻不以為然。
不久,仁芳的戀人龍剛給她送一塊滌綸褲料。仁芳拿著布料想讓大嫂給做一條褲子。大嫂卻以為是婆婆給她買的,故意問她是誰買的。仁芳不好意思說是龍剛買的,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這樣就更加使強英坐實了心中的想法:這肯定是婆婆掏錢給扯的布料,不然的話,仁芳為何不敢說出來。
強英像是中魔了一樣,一邊在水蓮那說婆婆的不是,慫恿她和自己一起向婆婆施壓,讓她也給娌倆扯布做褲子;一邊在婆婆面前明目張胆的敲打,發洩著自己的不滿情緒。
婆婆無奈,只好去給倆兒媳婦去扯布。明事理的水蓮得知後,趕緊去阻攔婆婆給自己扯布,並拿出錢交給婆婆,讓婆婆給大嫂子扯布,這樣一來,大嫂子就不會再揪著這事兒不放了。
誰知道,這事兒於強英來說,還不算完。婆婆給她扯布,更加坐實了婆婆背著她偷著給仁芳扯布做褲子的事實,婆婆明擺著是偏心了。婆婆的心偏向了自己的親閨女仁芳一邊,自己這個兒媳婦吃虧大了。若不是自己查明了「真相」,豈不是又被她們給糊弄過去了?以前,以後,她們娘倆還有多少事兒瞞著自己呢?自己吃的虧還有多少自己目前尚不知道呢?
想到這,強英惱了。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敲打和挖苦小姑子。面對大嫂子的指桑罵槐,機靈的仁芳也不是省油的燈,開始還忍著,後來逐漸還擊起來。
本來想著做了虧心事的小姑子不會吭聲,沒想到她還敢還擊,這讓強英沒料到,只會徒增她的不滿和憤怒。於是,撕破臉的戰鬥打響了。水蓮去勸架,也被大嫂子給罵了,對於不站在自己這邊的娌,被強英毫不猶豫的給踢到了對方陣營裡。
因為一塊布料惹生的誤會,將這個家的平靜生活給打破了。戰爭火藥味兒越來越濃,強英和仁芳雙方互不相讓,還各有苦衷:強英認為,婆婆背著她給仁芳不知道有多少好處呢,欺負自己這個外來的兒媳婦,不把自己當人看,自己嫁到這十年了,裡裡外外少忙活了嗎?虧、虧、虧,虧死了!仁芳認為,自己的戀人給自己扯布做衣服,礙你個大嫂子啥事了?又沒花你的一分錢,你有啥不忿的?我們戀人之間的事兒,跟你有什麼關係?你跟娘要布料做衣服,明擺著是亂花咱家的錢,我還沒跟你計較哩,你倒還有理了?
家庭矛盾逐漸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狀態,最後只剩分家一條路了。婆婆跟仁武家生活,爺爺跟仁文家生活,小姑子仁芳上誰家吃飯生活都可以。可是,仁芳會到大哥仁文家,跟大嫂子強英一起生活嗎?肯定不會的。所以,明擺著仁芳也被「分」到了二哥家。
為了趕走仁芳,強英與村裡的閨蜜「呱呱鳥」密謀拆散龍剛與其的戀人關係,企圖讓她遠嫁他鄉。在一連串的誤會中,龍剛認為仁芳果真變心了,要與別人好,又氣又惱,不理她了。她不理解他為何不理自己,見他那樣也生氣,倆人相互苦惱著、折磨著。
最後,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後,二人氣得要去找大嫂子和「呱呱鳥」算帳。呱呱鳥見狀忙跑了,仁芳將呱呱鳥介紹的那個「男方」送的衣服甩給了她,也摔打在了大嫂子的臉上。
分家就分家過吧,可是強英好不該對爺爺不孝敬。趁著爺爺不在家,強英在家裡包餃子吃,丈夫吃、孩子吃、她也吃,沒吃完的藏放鍋裡,就是不想給爺爺吃。等爺爺幹活回去,她將剩窩窩頭在鍋裡餾一下,端給爺爺吃。不懂事的孩子小花卻端著一碗餃子出來,喊著:「老爺爺吃餃子!」看見年幼的曾孫女笑眯眯地端著一碗餃子讓自己吃,這位老爺爺心寒了:他們在家偷著吃餃子,卻讓我吃窩窩頭!
爺爺沒有去吃餃子,也沒有去指責孫媳婦,只是罵了自己的孫子仁文:舊社會出去要飯,爺爺要到飯總是想著先給你吃,怕孫子餓著了。現在你成家立業了,日子也過好了,就這樣對待爺爺嗎?你還不如一個三五歲的孩子啊!孩子雖小,卻也知道將餃子端給長輩吃,你呢?
痛心萬分的爺爺捲鋪蓋走了,悽悽涼涼的走在電閃雷鳴中,無限失望的走在無邊的夜色裡,到場院裡看場去了。
三、結局:烏雲散去,喜氣重盈門
爺爺走了,仁文惱了。強英認為,爺爺走了正好少了一個累贅,反正也不是自己攆他走的,是他自己願意走的。見此,一向文弱的仁文再也忍不住了,一巴掌打過去,強英哭了。強英萬萬沒想到,一向惟自己「馬首是瞻」、言聽計從的丈夫,竟然敢打自己,而且叫囂著「離婚」!她哭起來了,委屈與憤恨交加,使她的哭聲高亢而悽厲!
仁文回到獸醫站,強英攆過去,在那裡又打又鬧,最後將倆孩子甩在了獸醫站,她自己回娘家去了。她娘也不是個善茬,鼓動閨女使勁跟婆家鬧,絕對不能服軟,若是服軟了,這輩子就別想翻身了。她爹雖然有心說和,卻又不當家,只好唉聲嘆氣。
水蓮只好一邊照顧住院的婆婆,一邊又來勸嫂子回家,累得心力交瘁。儘管遭到強英娘的冷嘲熱諷,水蓮依舊沒有退卻,還是忍辱負重,以和為貴,極力勸說哥嫂倆破鏡重圓,繼續過日子。此外,她還替嫂子幹活兒,趕製大嫂耽擱了的加工活兒。
強英放心不下家裡餵養的家禽家畜,更擔心孩子。夜裡偷著回家,見孩子跟奶奶在一起睡,水蓮在替自己幹活兒,養的豬也沒有缺嘴,還是胖乎乎的。加之仁文到她娘家去接她回去,已經給足了面子和臺階讓她下。她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羞愧萬分,遂回家向爺爺認錯。
最後,影片在一家四代吃餃子時完滿結束,預示著這一家人烏雲散去,重又過上了幸福安寧的好日子。
影片中,那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仁芳、龍剛開著四輪拖拉機進行對話的場景,仁芳開著拖拉機在水中奔突的樣子,爺爺的正直,婆婆的無奈,強英的要強,水蓮的大方,仁芳的機靈,龍剛的才氣,仁文的懦弱,小花和小山的可愛,呱呱鳥的世故,獸醫站站長的可笑,強英娘的刁鑽……幾十年過去了,仍在不斷衝擊著我們的記憶神經。
喜慶盈門,家長裡短中,讓人在歡樂的觀影中反思生活的真諦,珍惜當下的生活。一幀鮮活生動的20世紀80年代鄉村圖景徐徐展開,讓我們在無邊的追憶中,去細細品味那一份真和純,任思緒在那片家鄉的天空中生出翅膀盡情翱翔,在那厚重的故土裡肆意徜徉……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近年來陸續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90餘萬字。閱讀悅讀平臺籤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一代人的記憶:的確良
《紅樓夢》裡,從金釧跳井看古代嫡子與庶子的爭鬥有多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