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講 | 美國媒體背後的貓膩:新聞如何扭曲了我們的世界觀?

2021-02-08 TED英語演說優選
hello大家好,我是達達。國際公共廣播電臺(PublicRadioInternational)負責人艾莉莎·米勒(Alisa Miller)談到,儘管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想更多地了解世界,但媒體實際上向我們展示的卻更少。她還向我們展示令人大開眼界的統計數據和圖表,揭開「言論自由」的美國媒體背後的「貓膩」。

 

演講者:Alisa Miller

演講題目: How the news distorts our worldview

How does the news shape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ere's the world based on the way it looks -- based on landmass. And here's how news shapes what Americans see. This map -- (Applause) -- this map shows the number of seconds that American network and cable news organizations dedicated to news stories, by country, in February of 2007 -- just one year ago.

新聞是怎樣塑造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呢?先看一張世界地圖,再看看如果按新聞報導數量劃分,美國人看到的「世界圖景」。在這張地圖中, 各個國家的報導比例是按照美國新聞機構報導世界各國新聞的秒數來劃分的,時間是2007年2月,也就是僅僅一年前。

 

Now, this was a month when North Korea agreed to dismantle its nuclear facilities. There was massive flooding in Indonesia. And in Paris, the IPCC released its study confirming man's impact on global warming. The U.S. accounted for 79 percent of total news coverage. And when we take out the U.S. and look at the remaining 21 percent, we see a lot of Iraq -- that's that big green thing there -- and little else. The combined coverage of Russia, China and India, for example, reached just one percent.

那個月發生的新聞包括:朝鮮同意拆除核設施。印度尼西亞大海嘯。聯合國政府專門委員會在巴黎全會上證實了,人類活動與全球變暖的關係。全部新聞中,美國新聞佔79%。除去美國,看看其餘的21%構成的「地圖」,其中大多新聞是有關伊拉克的,就是圖中的大塊綠色,其他國家佔的很少。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的新聞僅僅佔1%

 

When we analyzed all the news stories and removed just one story, here's how the world looked. What was that story? The death of Anna Nicole Smith. This story eclipsed every country except Iraq, and received 10 times the coverage of the IPCC report. And the cycle continues; as we all know, Britney has loomed pretty large lately.

如果再分析一下這些新聞,然後僅僅排除掉一類新聞,世界看上去是這樣的。那個新聞是什麼呢?Anna Nicole Smith之死 [Smith為《花花公子》玩伴女郎,07年2月離奇猝死] 。從新聞報導數量上看,除了沒有超過伊拉克,Anna Nicole Smith之死超過各個國家,而且是報導IPCC報告數量的10倍。這種情況還在繼續,大家都知道布蘭妮最近很火。

 

So, why don't we hear more about the world? One reason is that news networks have reduced the number of their foreign bureaus by half. Aside from one-person ABC mini-bureaus in Nairobi, New Delhi and Mumbai, there are no network news bureaus in all of Africa, India or South America -- places that are home to more than two billion people.

為什麼我們聽到的世界新聞很少?原因之一是,新聞機構已經將他們的國外通訊分社數量減少了一半。除了美國廣播公司在奈洛比、新德裡和孟買的微型分社,非洲、印度和南美洲都沒有新的通訊社網絡,而這些地方的人口有超過20億。

 

The reality is that covering Britney is cheaper. And this lack of global coverage is all the more disturbing when we see where people go for news. Local TV news looms large, and unfortunately only dedicates 12 percent of its coverage to international news.

現實情況是,報導布蘭妮成本更低。如果看看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全球新聞報導量的缺失情況就更讓人擔心了。人們大多通過本地電視獲取新聞,而不幸的是本地電視新聞中只有12%是國際新聞。

 

And what about the web? The most popular news sites don't do much better. Last year, Pew and the Colombia J-School analyzed the 14,000 stories that appeared on Google News' front page. And they, in fact, covered the same 24 news events. Similarly, a study in e-content showed that much of global news from U.S. news creators is recycled stories from the AP wire services and Reuters, and don't put things into a context that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ir connection to it.

那網際網路呢?最流行的網站也不見得做的更好。去年,皮尤研究中心和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分析發現Google新聞首頁上的14000個報導。其實只是在重複24個新聞。同樣,一份有關網際網路內容的研究表明,美國新聞機構報導的世界新聞,都是在重複美聯社和路透社的報導,而且還試圖隱藏轉載的痕跡,讓描述語氣不至於讓人看出來。

 

So, if you put it all together, this could help explain why today's college graduates, as well as less educated Americans, know less about the world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did 20 years ago. And if you think it's simply because we are not interested, you would be wrong. In recent years, Americans who say they closely follow global news most of the time grew to over 50 percent.

所以,想到所有這些,就能理解為什麼比起20年前的同輩們,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還包括一些教育程度較低的美國人反而對世界了解的更少。如果認為大家只是對世界新聞不感興趣,那你就錯了。近幾年來,研究表明正一直密切關注世界新聞的美國人數比例已上升至50%。近幾年,一直密切關注世界新聞的美國人數比例已上升至50%。

 

The real question: is this distorted worldview what we want for Americans in our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world? I know we can do better. And can we afford not to? Thank you.

真正的問題是:在世界愈發互聯的今天,這樣歪曲的世界圖景是我們美國人想要的嗎?我相信我們能做得更好。否則,後果我們能承擔麼?謝謝大家!!

Remark:一切權益歸TED所有,更多TED相關信息可至官網www.ted.com查詢!好消息又來啦!達達最近開通了視頻號,歡迎你們識別二維碼關注哦~我會發一些一分鐘的小視頻,可以提高聽力又能鍛鍊口語,來玩吧!

PS:為了能幫助到更多小夥伴,我還開了新個人微信號▼
ID:NiceNINE81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魂淡

相關焦點

  • TED演講精選:攝影專題(50部高清中文字幕合集)
    language=zh-cn《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總監大衛·葛林芬堅信攝影有一種力量,能夠將我們與所生存的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在TED演講臺上,葛林芬通過他雜誌旗下攝影師拍攝的一系列經典攝影作品,向我們講述了如何用照片來敘事。http://www.ted.com/talks/david_griffin_on_how_photography_connects?
  • 這個演講簡直太透徹!@TED演講
    每一次我在一個角色中的時候,我總是非常的驚訝,驚訝於大多數我扮演的角色充滿了男子氣概,魅力以及力量,當我看著鏡子的時候,我想這不是我如何看待我自己的。我沒有說我們所有學到的都是不好的。對嗎?我不是說你或我有什麼內在的毛病,男士們,我不是說讓我們不要再成為男人。但是我們需要平衡,對嗎?
  • TED盤點2017年最受歡迎的演講TOP14 你都看了嗎?_申請指南_中英網...
    ,這一演講聚焦了世界最前沿的思想觀點,演講嘉賓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TED的演講簡短且深刻,參加者們稱它為「超級大腦SPA」。近日,TED出了一份官方清單,排名14個演講是2017年最受歡迎的演講,而第一個居然是在年初爆出大新聞的Elon Musk的TED演講&專訪視頻。
  • 美國媒體切斷川普的演講,認為他的演講虛假而充滿怨氣
    而且,川普再次批評媒體。他呼籲CNN沒有報導代表點名投票,批評MSNBC參加國會關於郵政服務的聽證會,並指責福克斯新聞在計票過程中讓主持人發言。 在他的演講中,川普還繼續對他的競爭對手喬·拜登大加嘲諷,因為他現在從選民那裡獲得了同樣程度的熱情。
  • 央視世界觀|美國10000000背後的「完全可控」
    2020-11-11 07:33:36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 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撰文丨呆妹編輯丨凌峰導讀:美國媒體最近針對中國的新聞報導進行了令人「費解」的翻譯,這種情況接連不斷,而且大多出現在美國的主流新聞媒體上美媒想要針對我國的「香港問題」對我們進行抹黑,認為我國對待「香港問題」上「無視規則」。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美國主流媒體「扭曲」翻譯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港澳辦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張曉明針對該問題表示「這是對中國內政的幹涉」。張曉明的話語義正言辭,鏗鏘有力,聲稱「當然我們也不是嚇大的。
  • 回顧| 當IDGF與TED-TALK相遇
    --席勒《隨筆》我們在上個星期進行了一個緊張刺激的ted talk比賽,每個選手都用自己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ppt來打動每一位觀眾,那麼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ted talk的精彩瞬間吧!本次主持ted talk 的兩位主持人分別是來自S2-1班的 林珈S1-3班的 陳宏奧 比賽開始前,國際部主任張同老師介紹了廣附國際部舉行英語演講比賽的歷史和意義,是為了讓國際部所有學生鍛鍊好公眾演講能力,因為這是美式高中教育和美國大學需要的核心學術技能,並鼓勵當晚參加選手大膽發揮。
  • TED演講 | 新時代的「狂野女性」!
    Sunni Patterson來自於美國紐奧良,是一位現代詩人。她結合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與精神世界觀,創造了強大的音樂與詩歌,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本期的TED演講!看,她們如何撕裂。Oh, who can understand her, this winding Niger river of a woman one who is unafraid to tear away only to roam and then become the wind.
  • Ted Talk的總教頭Chris Anderson:如何讓演講變成影響力
    正是這樣的決定使得TED從小眾的精英們聚會,變成了全球範圍內思想的盛宴,更是讓演講成為了最好的傳播思想工具。Chris Anderson在《演講的力量:如何讓公眾表達變成影響力》中寫道:我們正步入一個所有人都需要花更多時間「互相學習」的時代。
  • 我們的機器狗能送快遞!波士頓動力創始人TED演講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身穿夏威夷大花襯衫帶著一隻會跳電臀舞的機器狗🌚就來TED演講的波士頓動力公司創始人Marc Raibert和一家來自未來的公司的前世今生趕緊戳開視頻吧時長15分鐘 帶有中文字幕👇以下為演講精華內容:我很喜歡製作機器人。
  • TEDxHangzhouLive 活動發布 —— TED2020: Uncharted
    在微巴士上,我們一起破冰,結識一同前往探索之旅的夥伴。玉皇山上有什麼值得探索的秘密?自然教育研究工作者餘海瓊老師團隊將帶領大家一起探索「玉皇山」裡藏著的未知。為了保證安全和體驗感,TEDx杭州具有豐富戶外經驗的志願者和攝影師也將全程帶隊。所以,只要你帶上想認真探索自然的心,就會收穫無窮樂趣!插播小預告,餘海瓊老師同時也是8月16日TEDx杭州沙龍的演講嘉賓。
  • TED演講:如何用英文介紹十二生肖?
    TED演講:如何用英文介紹十二生肖? 如何用英文生動形象和通俗易懂地向外國人介紹我們中國人熟知的屬相
  • TEDxHangzhouLive 活動發布 —— TED2020: Uncharted(文末有福利)
    在微巴士上,我們一起破冰,結識一同前往探索之旅的夥伴。玉皇山上有什麼值得探索的秘密?自然教育研究工作者餘海瓊老師團隊將帶領大家一起探索「玉皇山」裡藏著的未知。為了保證安全和體驗感,TEDx杭州具有豐富戶外經驗的志願者和攝影師也將全程帶隊。所以,只要你帶上想認真探索自然的心,就會收穫無窮樂趣!插播小預告,餘海瓊老師同時也是8月16日TEDx杭州沙龍的演講嘉賓。
  • TED上的華裔面孔|譚恩美
    TED Speaker我們深深愛著的這些書:《喜福會》、《灶神之妻》和《靈感女孩》的作者——譚恩美
  • 下次疫情的暴發,我們準備好了嗎?N0.8-TED演講
    1、中文版TED演講視頻,了解演講大致意思。
  • 《像TED一樣演講》:打造頂級演講的9個秘訣
    它是美國的一家私有的非盈利機構,以「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 Ideas Worth Spreading)為宗旨。 TED即Technology(技術)、Entertainment(娛樂)、Design(設計)的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能在TED大會上演講的人,都是在各行各業深具影響力的人物,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到雜技演員都有。它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力,啟發了無數人。
  • TED英語演講:如何有效地求同存異
    想想該如何改變我們的公共交流方式。想想如果我們的新聞媒體 幹過的同樣事情會如何。教我們如何去有效地爭論。想想該如何改變我們的公共交流方式。想想如果我們的新聞媒體 幹過的同樣事情會如何。
  • 關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10個TED演講
    最近的一系列TED演講表明了人工智慧從投機到實際應用的轉變:人類和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將如何共存?人工智慧在現在和以後會帶來什麼好處?人工智慧將如何改造行業?   以下匯總了10個TED演講,將以發人深省的方式探討這些和類似的問題,將討論人們現在和將來真正面臨的人工智慧問題。
  • TED英文演講:如何高效利用你的碎片時間
    TED英文演講:如何高效利用你的碎片時間 新浪微博/TED 2020-09-04 09:45
  • 演講視頻 |李崇建老師TED演講: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他是亞洲久負盛名教育專家,臺灣著名教育家,薩提亞模式資深教育專家、多家媒體的專欄作家;「臺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擔任多所大學教授,長期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臺灣、美國、大陸各地等地舉辦各類大型教育講座,被譽為「最優秀的華人講座大師」。創辦薩提亞心靈成長工作坊以及「千樹成林」、「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