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0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定海路街道在129、130舊改徵收基地
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聯誼會。
來自中聯村、沈家灘、波陽三個居民區的
30多名舊改先進居民
歡聚一堂,歡慶基地生效,
共話美好新生活。
暢談舊改徵收圓夢
129、130舊改徵收地塊是停滯十多年的「毛地」項目。今年,區委、區政府重新激活了這塊楊浦最大的「毛地」項目,讓3600餘戶居民看到了舊改的陽光。
在定海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相關部門單位全力推進下,129、130街坊「二次徵詢」籤約首日,籤約率達到98.65%,近期,134街坊也啟動徵收籤約工作,涉及居民700戶。
在此輪徵收工作中,許多居委會幹部、社區黨員、居民群眾在助推舊改、搭平臺、調矛盾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甚至為了大局犧牲個人利益,為徵收工作的順利推進做出了積極貢獻。
「楊樹浦路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馬路之一,幾十年前,楊樹浦發電廠那兩根巨大的暗紅色煙囪,高度超過國際飯店,是上海市區最高的天際線。」「苦苦期盼了幾十年,終於夢圓在今朝了!」「分開後老鄰居要多聯繫、多走動」參與活動的居民,在聯誼活動中回憶往昔、暢談當下、展望未來,有的開懷歡笑,有的流下激動的淚水。
「非常開心,講不出的高興!」中聯村84歲的老黨員徐阿馨,充分發揮餘熱,不但動員家人率先籤字同意徵收,還積極動員街坊鄰裡儘快籤約,幫助有矛盾的家庭做思想工作,為徵收工作做出貢獻。為慶祝大喜事,她特意準備了兩件紅色上衣每天輪流穿,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共繪「定海橋畔」美畫
129、130街坊的住戶,大部分是楊樹浦路沿線產業工人,祖祖輩輩生活在定海地區。隨著舊改徵收的加快推進,定海地區的弄堂煙火將成為幾代人的記憶。
「最近這段時間,踏進基地一線天的弄堂裡,隨處可以看到房產中介、回收廢品的黃魚車等,不少居民已經陸陸續續搬離,有些離開定海,有些遠離楊浦。」聯誼會主持人李瑾介紹說,為幫助徵收居民留存老弄堂的美好回憶,活動特別策劃了「定海橋畔——弄堂煙火情」水粉畫創作環節。
居民代表們踴躍參與文創手工活動,在畫布上共同描繪定海橋、發電廠大煙囪、紅太陽等記憶中的「定海橋畔」,留下人生中值得紀念和回味的記憶。畫作完成後,居民們紛紛籤名留影,將作品贈送給定海路街道辦事處留存。
隨後,居民們在「香飄四鄰」活動中一起品嘗餛飩,共同回憶舊時光、重溫鄰裡情。
記者:周琳
攝影:周琳
原標題:《「非常開心,講不出的高興!」歡慶基地生效,他們歡聚一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