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每節體育課的運動密度要達到75%以上,每天在校內參與不少於60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12日,《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在上海發布,旨在為全國的學校、家庭、社區提供一整套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強身健體策略。(新華社 2020年12月14日)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少年兒童「吃得好,動得少」的現象已經成為常態;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少年兒童「學好知識最重要,體育運動可有可無」的現象日益增多。
眾所周知,健康是人們擁有幸福生活的首要前提。對兒童青少年來說,擁有健康體魄是他們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更是他們今後走向社會、擁有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們卻發現,個別家長過分追求分數而忽視了孩子的體育運動。從這個層面來說,如何讓「動起來」,如何讓他們「有效動」……這都是推進兒童青少年強身健康所要探討的問題。在筆者看來,國家、學校、家庭等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多措並舉,為兒童少年強身健體保駕護航。
據中國新聞網12月14日報導「教育部今日召開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王登峰在會上透露,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的省份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國家從教育考核制度方面加大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這為提高學校、家長和孩子自身對體育的重視起了引領作用。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不僅把體育包括進去,而且從分值上有了提升。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以往學校、家長和孩子自身對體育的忽視。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要切實承擔起自己應盡的體育教育教學功能,要改變以外的「體育為語數英」騰課的現象,切實將體育教學納入學校常規教育教學體系並落實到位,對於師資、運動器械等存在短板的,要及時補齊,切實為孩子提供體育運動場所和器材,為孩子上好體育課做好後勤保障;除此之外,不斷提高師資水平,提高體育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讓孩子們真正愛上體育課,真正融入體育課。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家庭教師,要善於引導孩子從思想上重視體育課程,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們要和孩子一起動起來,讓孩子感受運動樂趣,培育運動興趣。
多措並舉,共育少年強健體魄。我們期待著兒童青少年能真正動起來,感受運動美麗,享受幸福人生。(廈門文明網 陳美園)
【來源:福建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