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 90後佔據社會更各行各業的主導地位,從年前的新冠病毒的醫療救援隊中就可以發現一個個年輕的面孔, 他們在對病毒傳染性,危險性未知的情況下 就敢於把自己置身於一線 戰鬥中,他們活力無限, 勇敢上陣, 用實力 默默撐起社會的標杆。在與病毒持續鬥爭中,也有一幕幕讓人感動的 可愛人兒和事。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些可愛的小姐姐小哥哥, 在防護服背後 「大膽「 相親 ,讓國家分配個男朋友/ 女朋友」 渴望得到甜甜的戀愛。
說到愛情,從街頭採訪,網絡調研,現實生活的交流中可以發現, 現代男女交往:不是太快 ,就是太短 ,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被 「速食」 式交往磨滅內心裡期盼的長久的浪漫的愛情。甚至在追求甜蜜愛情中遇到渣男迷失自己,陷入自我否定之中。
01 速食愛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快節奏的生活 :
普通工薪族面對房貸車貸 ,信用卡、花唄等帶來我無形壓力, 以及工作996充分佔據著他們每天大部分的精力,「麵包「施與的壓力 「推阻」了 追求「愛情」 的那份動力及執著。對愛情的奢望只能在夜晚睡覺前, 刷著抖音,默默地期待 感嘆 及 帶著那份「渺茫」去憧憬自己未來甜甜的戀愛」。 最後安慰自己 一句「一切隨緣「。 快節奏的生活浮躁的內心讓越來越少的人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全心全意去了解,去陪伴,去經營, 去維持。走進的人不抗拒,離開的人不挽留。
交際圈受限,社交平臺泛濫:
由於行業性質原因, 男女比例在一些企業中失衡,導致工作圈的男女們很少有機會去認識異性。只能寄託於身邊朋友家人及各大相親平臺及社交軟體 來擴展自己的異性交際圈。
隨著科技更新進步,各式社交APP 層出不窮,緣分隨之而來,微信聊聊天 說我喜歡你,線下見幾次面感覺不錯就可以成為男女朋友。正所謂千裡姻緣網絡一線牽。 就像那句歌詞:「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短暫交往不合適之後便分手, 最後只能失落感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愛不能相逢」 刪除、拉黑、拜拜、繼續下一位。
戀愛太短,分手太快,都不應該是愛情的最佳選擇。這種條件式利益化的交往也淡化了愛情的本質。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轉型 觀念的也在轉型
阿德勒在書中給婚姻和愛情做了這樣一個定義:「在婚姻中實現的愛情,就是對一個異性伴侶最親密的情感,表現為外貌吸引、伴侶關係,以及生育兒女的決定。
老一輩的『革命』愛情 已經成為戀愛博物館 ,但是現在的愛情需要人們從新來理解和認識。不能固有思維去詮釋愛情了。如今似乎一切都變得快節奏,人們的內心也愈加浮躁,離婚率逐年遞增,疫情緩解,各大城市復工初始,登記處的離婚預約已經爆滿。疫情期間,兩個人的朝夕相處可能濃厚了親密關係,也可能暴露出人性的本質,劍拔弩張的爭吵之後似乎只能通過「離婚」來解脫自己 ,恢復自由!不委曲求全,是當代人對愛情的現實定義。
好的愛情大概是:兩雙眼睛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好的婚姻大概是 一半親情,一半愛情。
02 你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嗎?
很多人說愛情就是「 始於顏值 識於愛好,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在進入關係之前,除了享受與對方給你帶來甜蜜,也要思考在這段關係中對於自我的定位是什麼?
有沒有給對方提供「情緒價值」
一段可持續性關係一定是平衡對等的 並且 雙方給與彼此的價值一定是對方所需要的。其中提供情緒價值必不可少。很多日劇中會提到「察言觀色」。當你不能「察言觀色」對方的心裡狀態時, 沒有給與對方期待安慰及回應,恰到好處的找到你們之間切入心靈的溝通點,那你也就沒有提供對方所需的「情緒價值。久而久之 對方會覺得 你不是他的「soulmate」 而離你而去。最後留下「這個季節很乾淨,沒有故事沒有你」的傷感說說。
是否保持吸引力
《卡耐基寫給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中有一句話:」世界上最顛倒眾生的,不是美麗的女人,而是最有吸引力的女人」。 相對於外表,持續保持吸引力很重要。
在感情中,女人的外表永遠是俘獲男人最強大的武器,隨著交往的繼續, 女人由內而外的自信,更可以讓整個人都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如果交往一段時間 就覺得進入「感情穩定期「 不再繼續改變 自己 提升自己,讓他捕捉到不一樣的你,慢慢就會失去對你的需求及興趣度。畢竟「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新鮮感是有時限的。
一個人的內在狀態,會嚴重影響周圍磁場,時刻保持吸引力很重要。
是否錯誤高估自己在對方心裡的地位
遇見對你好的容易,可始終待你如初的人很難,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一段感情中的很多失望 往往來源於我們錯誤的高估和強求,強求了錯誤的人,強求了錯誤的感情, 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太過高估你與別人的感情,只會賦予別人傷害你的權利。
03 他真的就是「渣男」嗎?
很多女人會說自己是「吸渣」體質 對每段感情很容易認真,也很期待有一段長久的戀情。但每次都是不到2月, 男生就慢慢冷淡 離開自己。然後總結這些渣男的各種現象,林林總總,不盡相同,簡直是萬物皆可渣,只要對方做了任何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都是渣。
世界上最大的語言綁架就是「我以為」。一切的判斷標準都來源於「我以為,我覺得」。
對於「渣」,可以用這三個要素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渣男:
第一個要素,真誠 誠信
誠信,就是一個人說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並且許下的諾言是不是能夠兌現等一系列的行為,這是判斷渣男最重要的一點。
比如:下周末我帶你去吃那家火鍋,月末一起遊樂園,情人節給你準備了驚喜, 結果一個都沒有兌現,
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言行不一,出爾反爾,如果我們都沒有辦法相信他說的話,那怎麼可能說這個人不渣?
「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堪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
第二個要素,知情
在交往的整個過程中,有些圓滑的人會說一些白色謊言,或者包裝了部分的真實。
可能等到你放下對他的警惕 時, 跟他已經發生了很多故事,最後才發現對方其實有過婚史。當你質問的時候 對方會鑽邏輯空子來讓你啞口無言。這就叫:沒有披露個人的重要事項。
在涉及到兩個人關係層面的重大事項,比如,婚史、負債、重大疾病史等等,這一類型的叫做知情權,這必須要保障。
第三個要素,自願
兩個人建立一段關係,不應該存在任何形式的強迫。
有時候,確實對方是誠信的,互相對對方也知情。
但是,如果一個男人強迫一個女人發生一些事情,不管這種強迫是在生理層面的傷害,心理層面的威脅,又或者隱蔽的操控,讓對方不由自主做出一些決定,這就不是出於真正自我的同意。
只有雙方都是自願的,一段關係才是合理的。
如果一段關係建立在非自願或者脅迫的情況下,那就一定會產生剝削。
如果一段關係是誠信的,並且有足夠多事項的披露,各種情況都被告知,關係中的人又有能力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
符合這三個前提條件,這段關係裡就誰也別說誰渣。
一些女孩為什麼會形成吸渣體質。
首先,絕大部分吸渣體質,就是因為他們並沒有直接在信息披露的層面做對話。
這種長短期的目的,其實在一開始就應該去排除清楚。
第二點,雙方的三觀沒有對接過,沒有真正交流過。
女生剛開始很少深入交流,大部分話題都在談論關於打扮、親密關係、性格,她並沒有真正向這些男生表達清楚自己的三觀,也沒有好好了解男生的這些三觀。
第三點,比較缺愛。
很難拒絕別人的熱情,情緒被別人牽著走 自己沒有辦法填補自己內心的空缺,沒有辦法穩定自己的情緒,所以需要很多外部的元素進來,這是導致容易吸渣的第三個原因。
所以,如果交往的目的講清楚了、彼此的三觀聊清楚了、自己的情緒又是穩定的情況下,吸渣是不太可能的。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旅程,不可能在一開始就能遇到那個對的人,我們總是要經歷一些過程,才能夠走到那個對的人面前。
想要減少被渣的概率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提升對方行使渣行為的成本。
03 是體面分手還是冷漠離開?
面對分手,很多時候 「渣男」 都不會體面的跟你表達分手的原因,那種不涉及「人設」 傷害成本最低的方法才是他們第一時間採取的。
坦坦蕩蕩的分手不丟人,那些明明已經在找下家或者找好下家的人,對你冷暴力逼你說分手,甚至你問他還愛我嗎的時候他依舊堅持說愛你的男人真的才可怕。就為了自己「深情」的人設沒良心的折磨你。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失戀的人走不出來,正是因為分手的虛偽藉口一度讓你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狀態。對方把「人品正直」的形象一鍋端走,讓你覺得分手是自己導致的, 任你自由猜忌假設幻想憂慮。這就是渣,然而他並不覺得。
人心都是慢慢打開的,建立在足夠多的陪伴和信任上,但人心也是一瞬間關閉的,有過任何一次失望,就再也不會如開始那樣無條件信任了。
若重要,總會想辦法, 若不重要, 總會找理由!
愛情讓我們成全自己,在準備迎接愛情之前,要多要求自己,寧願花時間去修煉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費時間去期待完美的別人。因為自愛是最基本的愛,別人的愛是附加的愛。足夠自愛 才能夠坦然接受愛情的顛簸。「你來了,我歡迎。你走了,我變的更加完整, 仍然可以繼續愛自己」。
最後 ,在踏上愛情追逐的旅程中,希望我們依然能夠滿懷期待 大膽去愛 不卑不亢 保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