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這部電影稱作「爛片」,只是因為有劉德華

2020-11-15 閒人電影

有這樣一句話:

能紅一兩年的,是有運氣;能紅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紅三十年的,叫做劉德華。

這樣的評價並非謬讚,而是一種公認的肯定。

提及劉德華總離不開三個詞,一個是努力,一個是勤奮,一個是恩惠。

王晶說:「劉德華一定會紅的。從沒見過比他更努力的人。他真的是不斷修正自己,不斷把自己打磨得更好。

有些人付出一點點就想得到巨大的回報,但劉德華不是這樣。劉德華反而可以為了一點點回報,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他的努力是不會停的。」

《熱血合唱團》就是他對香港電影的又一次回報。

只是這次的恩惠有些一言難盡,劇情像極了流水線產品。

電影中,凡是入選熱血合唱團的學生,每個人都有悲慘的背景。

自閉、家暴、拮据、單親,只要是平常人最痛苦的遭遇都可以加在他們身上。

有了這份「佐料」,電影基本就成型了,開頭加點慘,中間渲染淚點,最後熱血勵志,套路得不能再普通。

另外,電影中充斥著口號式加油打氣,自我感動式淚流滿面。

可這些漂浮的東西終究是一場空夢,就像夢想又做夢又亂想,無論過程怎麼樣,結果都是不可實現。

因為在夢裡想,天馬行空可以,天花亂墜可以,但那僅僅是一場夢,看似美好卻很虛幻。

既然夢想是空想,那為什麼還要做夢,因為要相信過程呀,這樣的模式化電影,之所以不把它稱作「爛片」,只是因為有劉德華。

《熱血合唱團》是一部勵志片,可它卻空有勵志的殼。

所謂的奮發向上只有幾聲生硬的啼哭和乾澀的眼淚,但這種努力看不到力量,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勵志片,尤其是青春勵志片,最重要的共情,通俗一點說,就是要有煽動性,讓人看了之後有立馬行動的衝動。

即使這份衝動三兩天之後會褪去,但這就是勵志片的意義,讓你產生不顧一切都要去做某件事的念頭。

舉個例子。

周星馳《喜劇之王》中的勵志,就是面對大海的四個字「努力、奮鬥」,卻讓人記住了尹天仇是一個追夢的演員。

《阿甘正傳》中的勵志,是珍妮對阿甘說的一句「Run,Forrest」,卻讓人記住了即使生命有殘缺,也要勇敢奔跑。

《士兵突擊》中的勵志,是鋼七連每一個兵都會牢記地「不拋棄,不放棄」,卻讓人記住了別讓生活混了你。

由此可見,勵志的形式《熱血合唱團》中都有,卻唯獨缺少了這份簡單的內涵,成了形式主義的假把式。

不過,《熱血合唱團》也並非一無是處。

它最大的亮點,也許是合唱版《you raise me up》,以及那份可惜。

曾經的香港,是娛樂的盛世,不止有電影,還有音樂,遺憾的是,香港的音樂隨著香港電影一起日漸式微。

《熱血合唱團》中的雷頌德、盧冠廷,是香港電影配樂和流行樂的中流砥柱。

他們製作過眾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一生所愛》、《好心分手》,也幫助很多歌手走向巔峰,如黎明、陳慧琳、郭富城等。

尤其是在電影配樂方面,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青蛇》、《梁祝》、《大話西遊》、《歲月神偷》等電影,有了他們的音樂變得錦上添花。

與他們同一波的音樂人,還有黃英華。

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是肯定有許多人用過他的音樂。

凡是看周星馳、杜琪峯、徐克的電影,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電影配樂這一欄基本都是黃英華。

《喜劇之王》中周星馳獨自傷神,《少林足球》中眾師兄弟歸位,《功夫》中周星馳和黃聖依相見,這些場景中出現的配樂全部出自黃英華之手。

比他們高几個檔次的,是黃沾和胡偉立。

只要看TVB的電視劇和香港武俠或古裝電影,都不能跳過胡偉立的名字。

他創作的那些極具中國風的配樂,都是用傳統樂器,如笛子、古箏、二胡等,搭配西洋樂器結合而成,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就算在流行歌曲方面,胡偉立也有流傳至今的經典,劉德華的成名曲《一起走過的日子》,每每聽到都會眼眶溼潤。

黃沾自不用說,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單是傳世之作就有好幾首。

如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一句「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鼓舞了不少中國人。

還有江湖快意恩仇、瀟灑浪漫的《滄海一聲笑》,縱觀華語樂壇,能夠和這首歌相媲美的,恐怕只有《上海灘》。

以及代表了香港人精神的《獅子山下》,歌曲一問世,就在尚處於創業階段的香港地區引起了廣泛的共鳴,鼓舞了香港市民的士氣。

隨著神舟系列載人航天飛船上太空的《男兒當自強》自然不能落下,歌中的「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兒漢,比太陽更光」,更是勵志經典語錄。

單憑這四首歌,黃沾就足以在華語音樂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能夠超越它的人屈指可數。

只是讓人感到惋惜的是,這些經典俱往矣,如今的香港音樂早已不是華語音樂的風向標,只剩回憶記在心頭。

由這些遺憾也能看出劉德華的堅守,他肯出演並監製《熱血合唱團》,實屬對香港電影盡心盡力。

有他這樣的大明星加盟,電影方便招商,香港的那些名氣不大的演員可以開工,從業人員有飯吃。

而且現在的香港電影真的很小,小到轉角就能遇到熟人,《熱血合唱團》的後期團體又是古天樂的公司。

也許這就是香港電影至今還被人喜歡的原因之一。

那些老一輩的演員們,總在用各種方法提攜後輩,讓整個產業煥發生機,劉德華如此,古天樂亦是如此。

像他們這樣的人,《資治通鑑》裡有云:「作之不之,乃成君子」,用這句話來形容他們,最合適不過。

香港電影有他們是幸運,我們沒有經歷他們的巔峰是遺憾,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品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也是一種幸福。

畢竟,人心浮躁,社會殘酷,生存不易,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這麼久,很難。

相關焦點

  • 這部電影是劉德華的封神之作,卻因為刪減的太多,從經典變成爛片!
    劉德華的演技也是很好的,在千禧年憑藉暗戰獲得影帝,但是劉德華最早的封神之作卻不是暗戰,而是另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很奇特,因為它本來完整版是一個經典,但是卻在剪輯的時候,把關鍵的部分剪掉了,變成了爛片,這是為啥呢?
  • 這些年劉德華一直爛片不斷,今年他可能憑這部電影為自己正名
    在香港的四大天王中,劉德華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他被稱為「靚仔華」,不但有顏值有演技,唱歌還可以振音、假音自由切換,出道至今已出演過一百多部電影」,以往,再爛的影片也會有人看好,但劉德華的這部作品,幾乎是一邊倒的差評,這種事情發生在劉德華身上,顯得非常的不可思議。
  • 劉德華不是「爛片王」,他是很優秀的演員,也是很優秀的電影人
    這部電影就是小眾化的文藝片,劉德華最初只是答應參與投資並監製,後來又被「騙」來主演,真是出錢又出力,對於香港電影華哥也算是鞠躬盡瘁,可此片最終的結果卻配不上華哥的努力,劉德華很無辜也很無奈。仔細一算,劉德華出道至今已經參演了150多部電影,拍出了很多經典作品,也產出了不少的爛片,但劉德華對於每個角色都是認真對待用心演繹的,也一直遵循著演員該有的敬業與素養,所以罵電影爛的人很多,罵劉德華「爛片王」的人卻並不多。
  • 劉德華曾拍過很多爛片,卻直言只後悔拍一部,因為被逼得沒有辦法
    在這些「爛片」中,有些一聽名字,就感覺有一種喜劇色彩,不太符合劉德華的形象,不知道劉德華是因為人情難以推脫,還是因為確實沒有辨認清楚呢?但要說到劉德華最後悔的,則是《愛情夢幻號》。這部電影,是愛情片,但是劉德華並不是看好它才拍的,而是因為他可以獲得1200萬的片酬。
  • 劉德華自曝演了那麼多爛片不是自己本意,只是因為有了向太的存在
    ,不惜與親姐姐鬧翻,只是因為她做了一件讓劉德華最反感的事情,劉德華剛出道時,沒有多少錢但她還是盡力讓姐姐過得更好,但他姐姐不僅不知道感恩,而且把他當成搖錢樹貪婪無度,打著劉德華的名氣公開向粉絲兜售高價演唱會門票,事情曝光後,氣的劉德華茶不思飯不想,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與姐姐絕交!
  • 劉德華未來有四部電影待上映,最後一部就算是爛片也願意捧場
    劉德華在業內一直有著勞模之稱,如今即使已經58歲,也仍然很拼工作量排得滿滿的。這不,他在未來還有四部電影將上映,最後一部就算是爛片,也表示願意捧場。一.《熱血合唱團》由劉德華擔任投資人並主演的一部勵志片,題材十分熱血,其他主要演員還有李麗珍、吳岱融、關禮傑、謝君豪等等。這部電影在2017年劉德華墮馬受傷前就已拍完,距今已經兩年了,每隔一段時間都傳出即將要上映的消息,傳來傳去2019年都要過完了,也只有坐等明年上映了。二.
  • 就算周潤發+張學友+劉德華也救不了這部電影了
    (文/顏值審片室 白主任)賀歲三大片說了兩部,只剩最後這部——《澳門風雲3》。說回電影,陣容都是超強懷舊組合:周潤發+張學友+劉德華+張家輝……至於故事,很難用語言形容。幾乎全都是段子拼湊而成,販賣港片情懷。然而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致敬」。不知道故事,對於觀影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實在是,毫無邏輯可言。
  • 世上的爛片賺得盤盈缽滿,劉德華的心血之作卻無人問津?
    11月13日將上映一部劉德華的最新電影:《熱血合唱團》。如今華仔已經近60歲,還活躍在大銀幕。而且這部新片,劉德華不僅擔當主演,還是影片的監製。可以說是出錢出力又出人,為這部電影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這種感覺,真的是一言難盡,讓我們這些熱愛電影的人,心中有苦說不出。而華仔新片的預售,卻還苦苦掙扎在"萬"字頭,實在令人唏噓。我們都知道,劉德華職業生涯很少拍爛片。遠一點的神片有《無間道》系列,《旺角卡門》《天下無賊》等等。
  • 頻演"爛片"男星:劉德華、鄭中基、郭德綱皆上榜
    、佟大為、林志玲、張靜初、斯琴高娃等大牌明星,有觀眾譏諷,難道這些明星是因為缺錢才去接演了這部爛片嗎?  劉德華  佳片爛片都不少鄭中基一不小心成了「爛片王」  佳片爛片都不少  上榜指數:★★★  在《天機·富春山居圖》裡,作為絕對男一號的劉德華表演實在賣力,可錯亂的劇情令他再如何表現,都不能改變這部爛片的本質
  • 一部讓劉德華成功的電影,卻因為刪減7分鐘,被人認為是「爛片」
    小編覺得或許這次刪減改動便是這部電影在當時被認為是爛片的主要原因吧。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銀河印象為數不多的失手,據說當時是集聚了不少優秀編劇一起努力的成果,作品內容也是具有濃厚的佛教氣息,作品內容主要是圍繞著佛教的因果來進行,或許是因為動刀太狠,以至於在內容表達上太過直接,使人無法一時接受?
  • 梁家輝黑幫電影《江湖告急》:一部看著很過癮的「爛片」
    無間道》抄底前在影壇留下一席之地——這部電影名叫《江湖告急》,主演梁家輝。梁家輝自己也納悶,我記著這部電影的主演好像是華仔,怎麼演著演著自己就成了主演呢!或許劉德華事後也在反思,黑幫片本來我常演大佬,怎麼一演警察就變成了男二?
  • 一部讓劉德華成功的電影,卻因為刪減7分鐘,被人認為是「爛片」
    但,這部電影在進軍大陸市場時,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對電影內容進行刪改,大約刪減了7分鐘,使得本就不是特別容易理解的電影劇情,在經過刪減後,第一次看完可以說是不明所以,不用多想在,口碑肯定是不好。  《大隻佬》在電影情節上可以說動刀的很嚴重,在小編看來,這《大塊頭與大智慧》怕不是操刀的人他自己的內心想法吧。
  • 23年前,這部電影給劉德華1200萬片酬,窮到連群演都請不起
    在香港娛樂圈中,劉德華是很有地位的。在年輕的時候,他演過很多經典電影,還唱過不少好聽的歌。對於新人導演和演員,他都會盡力地給予幫助,此外,他還會幫助一些老演員,讓他們能參演更多電影或電視劇。雖然他現在老了,但他還是很受觀眾歡迎,他去年的《掃毒2》有不錯的票房,壓過了周潤發和郭富城參演的電影。劉德華演過不少經典好片,還演過不少爛片。很多人看到那些爛片以後,都抱怨他挑劇本的眼光不好。其實,他也知道那些電影的劇本不好,不過,為了還人情以及還錢,他不得不演那些電影。
  • 1999年的劉德華拍了五部電影,一部被稱為爛片,還有一部拿了影帝
    劉德華在99年拍了五部電影,有一部拿了影帝,還有一部卻被稱為爛片一.《龍在邊緣》劉德華和古天樂首次合作,兩代楊過同場飆戲是最大的看點。劉德華顏值巔峰,表演也很老成,洪興飛龍哥氣場太強了,有一幕在醫院的場景,笑容瞬間凝固面露兇光,你敢說他沒有演技?古天樂已經曬黑了皮膚,他這個時候就開始演臥底了,特別有型。最可惜的是譚耀文,絕對的實力派,演壞蛋堪稱一流,但就是一直沒大紅。三.
  • 《愛情夢幻號》是劉德華公開承認的爛片,看中1200萬片酬才演的
    「天王」劉德華,不用介紹,大家肯定都認識。劉德華是全能型藝人,不僅唱跳俱佳,演戲還特別好,出道39年演了無數經典影片,拿下無數榮耀。然而,人無完人,劉德華也拍過很多爛片,但總體來說他是功大於過的。  劉德華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最為遺憾的事情是為了貪圖天價片酬而接了一部爛片,那個電影是首部對他開出1200萬高價的作品,他接下邀約不是因為劇本寫得有多好
  • 劉德華又出爛片,為何他從影40年,拍了幾十部爛片,原因有四個
    翻開劉德華的履歷,就會發現,從1981年進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算起,他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已經40年了。這40年裡,他拍了一百六七十部電影和上千集劇集,其中大約有一半可以稱為精品,這個成績,放眼整個華語影視圈,恐怕也極為罕見。
  • 《墨攻》是爛片?票房失利都怪劉德華?你可還記得裡面有範冰冰?
    聚焦娛樂,今天要更加簡單直接,不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今天就要聊一下2006年上映的一部古裝戰爭大片《墨攻》。這部投資過億的大片,邀請了以劉德華為首,安聖基範冰冰王志文崔始源吳奇隆等一眾明星陣容的戰爭大片。最終這部《墨攻》只獲得6000多萬的票房,口碑現在豆瓣評分也只有6.2分的分數。那麼這部在2006年上映的大片《墨攻》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 這部電影十九年前被人罵作是爛片,現在看來,它只是生不逢時
    回到19年前,那一年的國產電影很多,可以說是高產的一年,有舒淇主演的《千禧曼波》和《絕色神偷》;梁家輝、蔣雯麗主演的《 刮痧》;成龍主演的《尖峰時刻2 》和《特務迷城》;周迅主演的《十七歲的單車》和《香港有個好萊塢》;梁詠琪、姜武、夏雨主演的《我的兄弟姐妹》;張達明主演的《買兇拍人》;劉德華、鄭秀文主演的
  • 這部電影不該是5.4分的爛片
    《爆款誕生》,這部聽上去好像真是爆款的爛片,卻並非名如其劇。電影不是爛片,但卻一直與爛片,產生著化學反應。但一個星期拍出一部電影,依然是一種挑戰。看看這三個主角,你就會明白這個電影製作的該多麼艱難。倒黴的事,就連整部電影唯一的主場景都因為場地拆遷。攝像機也在這場拆遷中喪生了。相機沒了,場景沒了。本來就是爛片了,現在更加慘了。沒辦法,那就拍穿越片。可相機沒了,錢怎麼辦?
  • 劉德華沒有淪為爛片王,得感謝兩部電影
    有種說法是他想避免和香港黑幫扯上關係,而根據2006年的一次電臺採訪,他表示是想給香港影壇輸送更多的優質作品。他想讓大家知道,他成立的天幕電影公司,一出品,就是精品。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開山之作《九一神鵰俠侶》雖然表現不錯,至少是賺錢的,但劉德華沒想到,天幕影業很快走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