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益,立明堂公益煥發新活力

2020-12-23 大洋網

  專題

  「弘揚公益善舉,傳遞愛心力量」。作為廣州立明堂的創始人,近年來,沈立明帶領公司上下,始終秉承「為天地立心」的使命,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救助重症患兒、捐款捐物助力抗疫、幫助留守兒童、關愛孤寡老人……迄今為止,立明堂已向公益事業累計捐贈物資金額超百萬元。

  不僅如此,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上,立明堂也傾注心血,重力打造,永春拳、中醫等公益課程都在持續進行中,希望以此為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出一份力。

  在公益之路上,立明堂始終步履不停,不斷增添新活力,在沈立明看來,「公益既是為了助人,也是為了將公益理念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傳統文化亦是如此,需要弘揚出去,才能讓更多的人領略它的魅力。」

  關注貧困家庭 播灑公益理念

  沈立明出生在福建的一個小鄉村,在他的童年記憶裡,雖然家境貧困,但父母依然力所能及地幫助鄉親們,「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總會希望得到他人的幫助,這樣換位思考一下,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沈立明父母對年幼的他說道。

  從那以後,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沈立明總會毫不猶豫地主動幫忙,這是父母教給他的重要一課:常懷感恩心,助人即助己,也是他在後來的人生路上,始終牢記的家族精神。

  立明堂成立之後,伴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在沈立明的帶領下,其公益之路也越走越遠。從為家鄉鋪橋、修路、建祠堂,到「救助廣州貧困白血病女孩慈善活動」「參與一心公益慈善拍賣」,再到「南方醫院探望白血病重症患兒」「為廣州成績優異的寒門學子提供助學金」「走進敬老院慰問捐贈」等。公益已成為立明堂企業文化中的核心精神,與企業發展的步伐一同前進,一同成長。

  在今年年初舉國上下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立明堂就活躍在助力抗疫的前線。創始人沈立明率先帶頭捐款,並以公司名義捐贈31萬元,同時組織公司員工和客戶向湖北捐款,累計捐贈59.82萬元。此外,今年二月份以來,立明堂嘗試創新多元化的公益形式,用網際網路教育助力慈善,積極開展多場工藝課程,號召學員奉獻愛心,累計捐贈2.8萬餘元,為前線醫護人員送去了生活物資。而系列公益課程還將持續助力,捐款金額也將不斷增加。

  難能可貴的是,沈立明不但自己身體力行地做著慈善,還影響到了一幫愛心人士,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隊伍中來。

  隨著冬季的來臨,中國部分地區氣溫開始驟降,天氣愈發寒冷,立明堂攜手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計劃,為貧困地區寒冬中的留守兒童送去關愛和溫暖。

  據悉,本次關愛留守兒童計劃為期三年,立明堂將去往留守兒童眾多的鄉村貧困地區,為那裡的留守兒童送去免費的文化、教育課程,學習和生活物資,並對接相關優質的心理諮詢機構,每到一個站點都有心理輔導師隨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態,對他們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不僅保障他們生活所需的充足物資,更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力求全方位地關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希望能將立明堂的公益愛心信念傳播出去,輻射到全社會,這樣形成的聯動效應將更有力量,也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立明堂未來還計劃成立慈善基金會,對企業的公益慈善項目和基金實施專業化運營和規範管理。」沈立明說道。他也希望,能夠讓慈善的信念影響到所有被關愛的留守兒童,不只溫暖他們一個冬天,更能溫暖他們的人生,為他們鋪就通往未來的通途。

  推廣永春等傳統文化課程  傳承非遺文化

  中國武術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運動之一。永春拳就是其中一種。永春拳是中國拳術中南拳的一種,源起少林,流傳到廣東順德一帶後,第一代掌門人陳華順創建了順德「永春拳」流派,並廣收弟子,形成了現在的順德永春拳派。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師葉問,正是師從陳華順。而家喻戶曉、把中國武術推向世界的李小龍,則是葉問的弟子。

  此次立明堂為傳承和發展傳統武術文化,挖掘民間傳統實用技藝,特意邀請到了永春拳第四代傳人陳績業來立明堂開設永春拳公益課程,傳授《永春拳》正宗拳法,展現中華傳統武術的風採。據了解,該項課程目前已開展了六期訓練課。截至今年10月底,立明堂的永春拳初級班已有上百位學員來到授課現場,感受永春拳的魅力。

  出生於佛山順德的陳績業,是陳華順創立的順德「永春拳」第四代傳人,李小龍是其師叔。陳績業13歲隨師父陳家新學習永春拳。他天資聰穎,頗有學武的慧根,得師傅傳授畢生絕學,至今已練武六十餘年,深得其中真諦,「小練拳」「尋橋」和「標指」等招數練得爐火純青,一雙拳虎虎生威,動作簡潔流暢。他表示,「永春拳看似綿軟,實則拳快而防守緊密,內勁很足,如果對手使出千斤之力,我用永春拳出招不能也使出千斤之力,而是需要順勢而為,柔軟一點,方能制勝。這就是永春拳裡『不頂不硬,以巧力化千斤』的化解方法,是練拳的境界,也是做人的道理。」

  多年來,陳績業致力於教授永春拳,帶出的弟子攬獲了各大武術賽事的諸多獎項,碩果纍纍,如今年過古稀的他,心中仍然有著推廣永春拳法精髓、光大永春拳的熱切願景。

  在陳績業眼中,永春拳的魅力在於它與人體的貼合性和訓練的科學性。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放大和強化了人體本身存在的防守或進攻本能,不求動作的誇張和優美,但求實用和精準。而且這種訓練是循序漸進的,相對費氣力小,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很多原本弱小的人,通過永春拳的訓練很快變得強大和自信起來。「在我的教習的學生中,有一個女大學生,在學拳之前整個人非常內向膽小,在學習了兩年永春拳之後,整個人都變得自信、剛毅起來。後來她到國外留學,有一次在機場,甚至用永春拳嚇退了要偷拿她錢包的小偷。所以,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夠通過練習永春拳,開啟人生的嶄新一面。」

  談及發起設置此次永春拳課程的初衷,立明堂創始人沈立明表示,「中國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環,中國武打動作片在全世界也是亮眼的存在。而永春拳正是其中傳播範圍比較廣的一種,同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到武術,大家心裡是好奇又嚮往,但出於不了解,很多人認為習武會受傷,見效慢,生活中用不上等原因,常常選擇遠觀。其實,學習永春拳不需要有這些擔憂,永春拳所使用的招式,都是我們日常用於自衛自保的本能反應動作,運用借力打力,巧用寸勁,無需多大力氣,反而可以改善孱弱體質,提高自信心,遇上險境還能自保自救。未來,立明堂將繼續秉承初心,通過舉辦更多優質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綻放光芒。」

相關焦點

  • 立明堂推廣詠春等傳統課程,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
    近年來,為傳承和保護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興趣,中青立明堂傾注心血,重力打造詠春、中醫等公益課,希望能為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 臺灣寫真: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臺北4月10日電 題: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董會峰  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讓鏡頭裡的九份小城聞名遐邇,幾乎成為到臺灣的遊客必去之地。而同屬瑞芳區的金瓜石、水湳洞,近年來也有了特殊風貌,讓整個老礦區煥發了新活力。
  • 青島市圖書館推出元旦主題系列公益文化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袁睿 黃煜婷 青島報導  記者從青島市圖書館獲悉,元旦假期將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推出交響音樂會、文化講座、創意科普以及時尚攝影展等系列公益文化活動
  • 700歲真如古鎮煥發新活力
    真如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韶春介紹說,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時代快車,舊時依水而建、依水而興的真如,在新時代只爭朝夕、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真如副中心正如火如荼建設中。活動現場,在羅店、南翔、大場的見證下,真如與浙江省南潯鎮結對籤訂友好合作備忘錄,切實發揮兩地經濟交流中的優勢,增進兩地合作。
  • 高山:讓實體書店煥發新活力 將實體書店打造成文化高地
    他強調,要讓實體書店煥發新活力,將實體書店打造成文化高地,不斷提升長沙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座談會現場,實體書店代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也紛紛圍繞長沙實體書店的定位、發展、創新等話題暢所欲言,為長沙實體書店的發展建言獻策。(實體書店代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也紛紛圍繞長沙實體書店的定位、發展、創新等話題暢所欲言。
  • 【精彩回顧】武宣縣總工會2020年「公益樂學」職工文化藝術公益...
    【精彩回顧】武宣縣總工會2020年「公益樂學」職工文化藝術公益培訓成果匯報演出來啦!點擊下方視頻觀看精彩內容↓↓↓武宣縣總工會「公益樂學」職工免費培訓項目從2018年開始舉辦,走過了三年的歷程。三年來,總工會始終堅持把滿足職工文化需求作為我們的培訓宗旨;始終把提高職工文化素養作為我們的培訓目標;始終把「公益樂學」作為社會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辦好。
  • 檢察公益訴訟立法要破立並舉
    進入現代社會後,傳統訴訟無力保護諸多需要維護的公共利益,公益訴訟應運而生,構建之初在傳統的私益訴訟框架中運行。回顧我國的公益訴訟實踐和立法,也是循著這一道路得以前進。檢察公益訴訟正式立法始自於民事訴訟法在第五十五條、行政訴訟法在第二十五條增加了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規定,這一立法依託於當前的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現有框架進行,把檢察公益訴訟置身於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之中,這是制度構建之初所必需的。從試點進而到正式立法之後,檢察公益訴訟迸發出巨大的制度生命力,在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得到黨和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 冬日裡的一抹溫暖 |「愛心後備箱,公益長壽山」公益活動圓滿結束
    鞏義市竹林鎮黨委副書記、竹林鎮文旅集團董事長徐衛平致辭,首先對來自鄭州的近百位愛心車主表示的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表示竹林鎮始終堅守生態和發展的兩條底線,深入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以旅遊扶貧煥發鄉村新活力,進而實現旅遊與扶貧兩促進
  • 「全國愛眼日」視立美愛眼公益活動進校園
    「全國愛眼日」視立美愛眼公益活動進校園 2020-06-06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嵐風清揚名家文化公益文化中心揭牌儀式
    嵐風清揚名家文化公益文化中心揭牌儀式1月8日上午,嵐風清揚名家文化公益文化中心揭牌儀式在品質豪宅華遠·大一山莊舉行,省人大原副秘書長姚澤源、華遠地產廣州城市公司副總經理李洪軍、嵐風清揚名家文化的聯合發起人著名主持人竺宇、巨慧文化董事長閔樂曉博士
  • 內蒙古彩色音樂節公益活動舉辦 傳遞健康理念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4日電(通訊員周秋桐)6月9至10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彩色音樂節公益活動在內蒙古青少年生態園成功舉辦,社會各界2000餘名青年參加活動。彩色跑除了繼承其傳播快樂的精髓,還煥發著年輕人追逐新鮮事物的力量。
  • 慈善公益愛心風採人物大典檯曆發行儀式暨慈善公益文化座談會召開
    中國企業報供應鏈報導: 12月24日,由新時代風採人物研究會、《新時代慈善公益愛心風採人物大典》組委會聯合主辦的《2021年新時代慈善公益愛心風採人物大典新春檯曆》發行儀式暨慈善公益文化座談會風採人物天下史館會客廳順利召開。
  • 為愛加餐,國漫《秦俠》參與公益直播,傳遞IP新力量
    9月9日上午10點,由騰訊動漫、B站共同出品的動畫《秦俠》,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參與「99公益日」項目,共同發起了「築夢未來·國漫有愛」公益直播活動!《秦俠》作為即將上線的強強聯合之作,力求打造「中式超級英雄」,備受期待。這場跨次元的直播,藉助國漫的力量,傳遞著二次元文化的熱情與活力。
  • 竇驍助力蔸蔻原生藝術基金公益畫展 共同開啟公益新模式
    2020年蔸蔻原生藝術基金公益畫展以《找尋天真的自己》為主題,希望參觀者通過觀看作品,感受到「天真者」們內心的純淨與美好。本次展畫全部由北京天真者公益發展中心提供,該機構的創辦人石原李華為策展人。公益畫展的意義,是要讓世界看到自閉症群體身上奪目的閃光點,我們的所有堅持,就是希望社會各界關注到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寬容,對於他們而言情感上的理解支持比物質資助更為珍貴。」跨界新模式 匯聚力量伴星星同行蔸蔻原生藝術基金隸屬於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用藝術療愈的方式,為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建立表達內心、緩解情緒並實現與外界交流的平臺。
  •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10月18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據了解,為積極響應教育部《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20年專門設立「美術公益專項基金」,該基金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
  •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
    10月18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一是設置公益獎學金,「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將向各省、各直轄市美術聯考成績前3名,各大美院校考成績前3名的學生提供公益獎學金;二是開展公益活動,「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將每年從全國每個省份和國家美術院校徵集選拔 「美術公益大使」,基金組織「美術公益大使」參與社會公益,帶領美術公益大使參與或舉辦各類美術公益活動。
  • 石獅祥芝:喪事簡辦立規矩 捐資公益成風氣
    現在好了,村裡都會來引導,規矩立在那裡,一碗水端平,大家都不用攀比了。」近日,談起移風易俗,石獅市祥芝鎮祥漁村的村民老蔡說道。這不,村裡剛有村民簡辦喪事,捐資公益25萬元,成為村民間的一件美談。走街串巷勤入戶,移風易俗正當時。
  • 金輝·玖瓏雲璟「7天煥新大公館「城市公益行動啟幕
    近日,金輝·玖瓏雲璟項目發起「7天煥新大公館」城市公益行動,攜手重慶知名平面設計師袁瑜及其設計師團隊,走進重慶大公館的老街巷陌,將目光鎖定在那些不起眼的老街小店。據悉,他們將用7天的時間,完成對5家門店的煥新工作。攜手知名設計師 用設計改造大公館5家老店金輝·玖瓏雲璟攜手袁瑜及其設計團隊,先後走訪了大公館20餘家店鋪。
  • 白雲山星群:以時尚中藥「四化」推動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為推動廣藥集團中醫藥大會精神落地,促進白雲山星群老字號煥發新活力和傳承創新發展,正值白雲山星群開啟中醫藥現代化70周年之際,10月26日上午,在白雲山星群公司內,召開了星群老字號新活力發展大會暨白雲山星群貫徹全市、廣藥集團中醫藥大會精神動員會
  • 公益P2P丨「讓世界聽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公益音樂會
    他是禁止刺墨令後廢止出現的臺灣第一位以文化獵人身份紋面的青年。他與愛人建立了葛都桑音樂工作室,努力於建構流失的賽德克文化,為本土文化盡一份心力以流傳後世。我們計劃通過網信理財公益標籌集2萬元,將用於寶島臺灣民間藝術家往返機票費用。該項目在眾籌網公益眾籌同時上線,集合多方力量,促成這次公益演出。同時,我們也在接洽愛心企業,爭取捐贈資金。希望集眾人之力,「讓世界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