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兩年前,中國觀眾都不太了解什麼是嘻哈。今年,《中國有嘻哈》火了。在以前的選秀節目裡,嘻哈歌曲可能只是一道菜的兩撮蔥花,現在,它便成了一道主菜。從一開始的調侃「你有freestyle嗎」到賽事白熱化之後觀眾秒變選手迷妹,嘻哈文化在國內徹底火了起來。
即便關注者甚多,當今天的人們說到「嘻哈」這個詞的時候,他們更多想到的仍然只是在過去的20多年裡,逐漸成為佔領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並被一些家長視為洪水猛獸的說唱音樂。
但其實,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嘻哈文化不僅體現在說唱、DJ等音樂領域,還對舞蹈(街舞)、藝術(塗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天我們來聊聊嘻哈的歷史。
1.嘻哈的萌芽
嘻哈文化影響音樂領域大約興起於上世紀60年代末,代表事件是紐約布朗克斯區的街頭幫派「Black Spades」開始用「Ghetto Blaster」大錄音機放震耳欲聾的音樂。
16歲牙買加男孩Kool Herc在布朗克斯Sedgwick街道的家中組織派對,他把許多大音響和喇叭帶到街上,很多人會來參加他的盛大聚會。
他開創性地將當時流行音樂的鼓點從歌曲中剝離出來,用手撥動兩臺唱機中的唱片,製造出了反覆播放一段音樂的效果。
這便是嘻哈的萌芽。
在派對上,舞者們總是等待歌曲的間隙(「Break」)來展現他們最牛的動作,所以Herc就將他們稱作「Break boys」或「B-Boys」,後來這種舞蹈越來越受歡迎,發展成為了如今「Break Dancing」。
1973年8月11號,Herc為籌集校服費用舉辦了一個名為「返校音樂會」(Back to School Jam)的派對,這個著名派對被銘記的原因是,它首次集合了嘻哈相關的所有元素:B-Boy盡情舞蹈,Herc整晚為他們打碟,Herc的朋友Coke La Rock作為MC活躍派對氣氛。儘管那時還沒有真正的Rap Music,但那場16歲男孩舉辦的返校派對卻成為了它的開始。
2.嘻哈名稱的由來
儘管Hiphop四大文化元素——說唱、DJ、街舞、塗鴉在很早就有了名字,但Hiphop在形成的早年卻只有個籠統概念,而並沒有名字。直到後來,一位MC在開朋友玩笑的時候,給了它一個名字。
Keith 「Cowboy」 Wiggins是傳奇Hiphop團體「Grandmaster Flash and Furious Five」的一員,也是最早的MC之一。有一天,他嘲笑入伍的朋友齊步走時發出的聲音,想到了「Hiphop」這個詞。後來他的「Furious Five」團體和迪斯科樂隊一起表演的時候,他們就被迪斯科樂隊戲稱為「Hip-hoppers」了。後來,這個詞漸漸開始出現在出版物上,用來形容這種文化。
Wiggins本人在1989年不幸去世,但他開玩笑無意中發明出的詞語「Hiphop」將永存。
3.意外帶來的嘻哈大發展
1977年7月13日,紐約發生了大停電事件,5個區都出現了混亂,數個居住區發生了搶劫。到恢復電力供應時,紐約超過1700個店鋪遭到搶劫或破壞,共有3000多人被捕,財產損失估計在1.5億美元。
大停電期間,無數窮孩子衝進電器商店裡哄搶價格昂貴到他們根本買不起的DJ設備。1977年之後,Hiphop文化得到了驚人的大爆發,大停電事件顯然是爆發的原因所在。
雖然說搶劫是一種違法行為,但事實上如果沒有紐約大停電事件造成的哄搶機會,可能Hiphop文化永遠都沒機會衝出紐約,影響世界。
4.嘻哈精神KEEP IT REAL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嘻哈歌手是一個帶有攻擊性、愛說髒話、穿著奇裝異服的群體。
因為嘻哈起源於貧民區,所以早先的文化裡帶有拜金、大男子主義、黃賭毒等元素。但Lab君認為那並不是嘻哈文化的初衷。
嘻哈文化最看重的是「Keep It Real」。
就像90年代青少年對港片《古惑仔》系列的迷戀,有30%的地下Rapper在模仿美國匪幫說唱,就好像不這樣就顯得不專業、不正宗一樣。但模仿黑人的歌詞其實並不是在踐行「Keep It Real」。
參加《中國有嘻哈》的Rapper Jony J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黑人在過黑人的生活,他們歌裡面在唱我的朋友販毒被抓了,我在夜店天天把錢往空中撒,他們有人確實是在過那樣的生活。有段時間我很聽不得中文說唱裡面說我來自街頭,然後你看他是那種小康家庭長大的那種。你是在街頭幹嗎了?可能最多在街頭玩玩滑板。除非你是真的在街頭,你有灰色收入,然後你想為這個族群發聲。我覺得只要是你在過的生活,沒毛病。
現在的嘻哈文化,是一種表達自我感受,追尋自由公平,釋放壓抑個性的方式。
但我們知道,一種文化的流行,本身就是一種資本運作。商業化永遠是音樂的一部分,《中國有嘻哈》已經永遠地改變了中國嘻哈,不論結果是好是壞,我們還是希望中國的嘻哈人可以保持初心,做出好音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