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的一個下午,鮑春來從音樂劇《流浪狗之歌》的巡演間隙來到人民網訪談現場,做客「我的後奧運生活」系列訪談。他裝扮休閒,一頂棒球帽反戴在頭上,五官深邃帥氣,舉止紳士親切,而1米9的身高優勢也讓他格外符合時下「長腿歐巴」的審美趨勢。從停車場到演播室的路上,吸引了不少女孩側目。
訪談演播室裡,屏幕背景停留在幾年前鮑春來參加比賽的一張照片上。照片中的他,身著一套專業運動服,雙眼如炬,注視著手中的羽毛球,發球的左手蓄勢待發,似乎,下一秒球就會如出膛的子彈,從照片裡飛出來。
而站在屏幕背景前的他,裝扮和氣質已於當時截然不同了。「今天這個造型有點改變。」他略帶羞澀地跟記者說。「畢竟我已經退役5年了,現在我是一名演員,我喜歡我的新角色。」
揮別球場再出發 掛拍開嗓做主持
主持旅遊節目、參加軍事競技真人秀、出演賴聲川監製的話劇、拍攝電影……2014年正式退役後,娛樂圈向這位外形出眾的羽毛球世界冠軍敞開大門。
但是,就像鮑春來說的,「打了二十多年球,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羽毛球上,對於其它的世界了解太少,轉型談何容易。」
他還清楚記得自己踏入娛樂圈的第一份「新工作」——主持探險類節目《我是冒險王》。「第一次面對鏡頭,我真的說不出話來。我以前就是一個內斂的、不太愛說話的人,突然要我對著鏡頭講話,還要像模像樣地介紹身邊的人事物,完全呆掉了。」
鮑春來不認輸,他開始從運動員狀態中找技巧,「我慢慢回憶以前打球時,遇到不利的狀況和困境時自己是怎麼處理的,發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為一個運動員來講,應變力是強項。」很快,在錄製了四五期節目之後,鮑春來進入了狀態,並收穫了觀眾的肯定。一年的時間裡,北至松花江畔,南到非洲小島,都遍布了「主持人」鮑春來的足跡。
護嗓心切忌「五味」 魔鬼訓練瘦十斤
運動員生涯鍛鍊出的堅強意志、樂觀狀態和挑戰精神,不斷影響著轉型後的鮑春來。「現在每次在面對觀眾、面對鏡頭緊張時,我都會回想以前參加大賽時,曾遇到過的那些特別特別緊張、激烈的局面,現在再怎麼難都不會比以前打比賽更難,所以,心態上的坎算是過去了,接下來就是表演專業的坎。」他說。
「磨專業我不怕,我是運動員,我有得是刻苦的意志。」鮑春來選擇了表演難度最高的舞臺劇作為當演員的起點。在最近正在巡演的音樂劇《流浪狗之歌》中,鮑春來飾演一隻名叫路克的流浪狗,這個角色對鮑春來的演技、唱功和舞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鮑春來接受了近一個月封閉式的魔鬼練習。同組的演員透露:「小鮑從一開始進組飲食就非常注意,為了保護嗓子,油的、涼的、甜的、辣的、鹹的他都不吃,很難想像他這麼堅持了一個月。」有粉絲心疼:「鮑鮑至少瘦了十多斤!」
巡演期跨越冬天和夏天,時長兩個小時的音樂劇,為了扮演狗狗,演員們要穿上了毛絨絨的厚戲服,一場下來,服裝溼透,鮑春來臉上的妝也被汗「吃」沒了。演出結束後,很多孩子哭喊著要帶臺上的流浪狗回家,可見,鮑春來對專業的磨練見效了。他說:「打球與演戲,有一個共通點,都是一來一回的對接。球來了,我接住;對手戲來了,我相信自己一樣也能接得住。」
羽毛球是我難以割捨的人生 但不是我人生的全部
當然,無論轉型多久,運動員經歷仍是鮑春來與眾不同的細胞,更是他心頭無法割捨的情結。鮑春來透露,現在每周會打兩次羽毛球,有時間再做做健身,「羽毛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最近我還拍攝了一部以羽毛球為主題的電影,另外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參與到跟羽毛球相關的公益活動中來。」
鮑春來出生於1983年,8歲入體校,11歲選入湖南省體工隊,次年代表長沙市贏得湖南省第八屆運動會羽毛球男單冠軍,17歲入選國家二隊,同年底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上,一路過關斬將獲得男單冠軍,成為國際羽壇上一顆耀眼新星。18歲第一次參加成年組國際羽聯賽事,便在丹麥公開賽上連克敵手奪得冠軍。
2000年,鮑春來進入國家隊,「到國家隊的意義就是你可以代表中國隊,穿上國字號的球衣,去參加很多國際性的比賽,那種榮譽感就來了。」憶當年,鮑春來依舊激動滿滿。
鮑春來隨中國隊在2004至2010四屆湯姆斯杯,實現了四連冠。2006年世錦賽,鮑春來擊敗索尼、李宗偉、李炫一等高手與隊友林丹會師決賽,最終1-2負於隊友屈居亞軍,這也是鮑春來在國際單項大賽取得的最好成績。除了團體賽世界冠軍的殊榮,成年後的鮑春來無緣世錦賽冠軍,在奧運會的舞臺也是鎩羽而歸。
他說:「沒能拿到一塊奧運金牌,不能說是缺憾吧,畢竟過去的事對於我來說已經變成一種經歷。其實拿奧運會冠軍是非常難的,只要我盡了全力就無憾。羽毛球是我難以割捨的人生,但不是我的全部人生。生命的前30年,花在羽毛球上面的時間太多了,就像挖掘機一樣已經挖得很深了,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寬度。去以前沒去過的地方,體驗以前不曾有的經歷,我想變得更加豐富。」
裡約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舉辦,鮑春來也心繫著隊友們的表現,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好兄弟林丹。「這一屆奧運會對於中國羽毛球隊來說挑戰非常大,但我還是非常相信我的那些隊友們,因為他們無論從狀態還是從實力和經驗上來講,我覺得他們現在都是最好的時候,希望他們能在裡約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人民網記者:彭心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