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骨科的《以家人之名》背後:情感線上的男男女女們

2020-12-25 犀牛娛樂官方

犀牛娛樂原創

文|冷罐頭 編輯|樸芳

偽骨科來了。

五個月前,預言家張雨劍在快樂大本營的神造句:「我的哥哥一開始是我的男朋友,後來變成了我的老公」,如今在正在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成為現實。

劇中,三兄妹擠在同一間臥室裡,打地鋪的李尖尖(譚松韻飾),拉著哥哥凌霄(宋威龍飾)的被角,小聲地說著:哥我睡不著;劇外,彈幕上滿屏都是「以後就是老公我睡不著了」,豆瓣、微博等評論區中,對這對異父異母親兄妹的偽骨科上頭的聲音,比比皆是。

儘管近兩年出現了《全職高手》等,完全剔除感情線的劇作,但不可否認,對於「嗑cp」這件事,許多觀眾依然是樂此不疲的。但大勢cp的構成要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霸總與灰姑娘、到男男cp、女女cp、再到偽骨科。男、女這兩個元素,已經自由衍生出了多套排列組合。

借著影視劇中新生力量偽骨科的到來,不妨對影視劇進行「剖膛開肚」,將情感線單獨放置在聚光燈下,接受審視的目光。

名利場中的耽改劇

腐文化曾經盛極一時,耽改劇甚至成為過一條捷徑。

2016年的一部《上癮》,成為了國內耽美小說影視化的第一部大熱作品,而且成功帶著兩位主演「一飛升天」,躋身流量前列;其實在這之前,耽改劇的彎道超車特質,就已經有所顯露。《類似愛情》、《逆襲之愛上情敵》等耽改劇,儘管沒能成功破圈,但在當時帶給孔垂楠、黃禮格、王青、馮建宇等主演的熱度,也是肉眼可見的。

在這樣的鋪墊下,《上癮》、《鎮魂》等小而美耽改劇的大爆,更加堅定了入局者的信心,迅速吸引大體量資本入場。2019年大爆,走出國門、出海遠航的《陳情令》便是開先河者,由企鵝影視注資、總投資超兩億。

剖析耽改劇相對而言更具競爭力的緣由,無非兩點。一方面,是耽改劇帶著潛藏著的龐大腐女圈層,從二次元「舞」到三次元的紅利;另一方面,是新鮮感帶來的衝擊。

即便與腐文化的鼎盛時期相比,如今有些式微,但是待播作品依然不少,《皓衣行》、《撒野》等頭部耽美小說,仍然是「劇群」中的焦點。今年四月,陳飛宇、羅雲熙主演的《皓衣行》剛剛開機,幾十個cp站就已成立,即便人人喊打,商業代拍也自巋然不動。腐圈層的消費力,依然被許多人「覬覦」著。

但這並不意味著,耽改劇進入了保險箱。在同質化泛濫,且受眾口味逐漸刁鑽的情況下,小打小鬧的作品不僅激不起水花,而且躲避不了被下架的炮灰命運。在這之中不難發現,耽改紅利在慢慢消散,頭部IP+顏演兼具+資本入場,耽改劇與傳統題材的「求生公式」,正在慢慢趨同。

野「百合」也有春天

回看耽改劇這幾年走過的路,頗有從小眾到大眾,再回歸小眾圈層的意味。當耽改不斷被限制著、新鮮感在同質化中耗損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百合,漸漸露出了苗頭。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姐圈」是這樣構成的:俞飛鴻、陳數、曾黎、周迅、周濤等氣質又A又颯的中生代女藝人,佔據著姐圈c位,與此同時,她們也是網友口中的「姬圈天菜」;今夏大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也被網友拆解為幾十對cp,李斯丹妮和張雨綺的「綺趣蛋」、萬茜和李斯丹妮的「千斯萬李」、孟佳和鄭希怡的「佳裡瓊」……

在影視劇版圖中,女女cp的風向標,也在頻繁轉動著。倪妮與劉詩詩主演的《流金歲月》,未播先火,與「為妮寫詩」這四個字緊緊相連。倪妮在晚會上為劉詩詩提裙子的動作,在網友的口口相傳中,演變為了極具路人緣的大勢cp;嗅覺敏銳的「弄潮兒」於正,也率先進入百合劇領域,打造的女殺手x女作家的雙女主劇,剛一官宣就激起千層浪。

與耽改劇身後,實力雄厚的腐女圈層不同,百合劇的受眾,顯得有些零散,且尚未經受過市場的檢驗。

儘管近兩年,是女性向題材蓬勃生長的窗口期,但需要明確的是,女性向與百合劇之間,並不是等號或是包含的關係。顧名思義,女性向劇作主打女性受眾群體,但百合劇的受眾,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女同構成的姬圈、二次元宅男及女同構成的二次元百合圈、萬物皆可嗑cp的部分觀眾。

當影視劇真正落地時,網友的腦補與口嗨,能否轉化為真實的觀眾黏性還尚未可知。但可預知的是,這股百合風已經刮進了影視劇中,得到的到底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紅利,還是槍打出頭鳥的悲遇,答案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小眾中的小眾、零碎的圈層構成,百合劇受眾圈層,迫切需要的是一股凝聚力。

衝擊倫理的骨科?

多元並存的cp文化

德國骨科,起源於2012年,用來形容兄妹間的不倫戀。

而關於骨科cp的概念,卻與德國骨科,有著一定的出入。骨科cp並不囿於狹隘的愛情範疇中,畢竟在常態的認知裡,兄妹戀是有悖於傳統價值觀念的,所以即便有極少數人真正享受著骨科的快樂,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還是接受無能的。

三次元語境中的骨科cp,更傾向於兄妹、姐弟間毫無隔閡、美好純粹的情感關係。在上周結局的《二十不惑》中,給弟弟塞銀行卡、哭著對弟弟說「我不和你搶家產,一分錢我都不要」的段家姐弟cp,就有許多觀眾在暗戳戳地嗑。《以家人之名》中的假兄妹、偽骨科,更戳中了許多觀眾的cp萌點,而這也成為了該劇的一大賣點。

剝去層層花哨的外衣,三次元中的骨科cp,更像是對溫暖親情的嚮往與歌頌。

不難發現,男男cp、女女cp也好,傳統意義上的男女cp、新奇的骨科cp也罷,都是相同的情感線上,不同的表達形式。

多元的cp文化,歸根結底是多元圈層不同口味偏好的體現。儘管形式各異,但在本質上,都是隨著大眾認知的逐漸深厚,開始駛進小眾題材的藍海,情感線賦予新的生命力。

圈層的被接受度,是決定能否出圈的第一關。當小眾在同質化下變為大眾,那麼相關題材從火熱回歸常溫,也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感情線上的新生,不過是在一次次突破小眾點,又一次次在大眾化中歸於常溫的循環往復。

相關焦點

  • 偽骨科的《以家人之名》背後:情感線上的男男女女們
    五個月前,預言家張雨劍在快樂大本營的神造句:「我的哥哥一開始是我的男朋友,後來變成了我的老公」,如今在正在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成為現實。劇中,三兄妹擠在同一間臥室裡,打地鋪的李尖尖(譚松韻飾),拉著哥哥凌霄(宋威龍飾)的被角,小聲地說著:哥我睡不著;劇外,彈幕上滿屏都是「以後就是老公我睡不著了」,豆瓣、微博等評論區中,對這對異父異母親兄妹的偽骨科上頭的聲音,比比皆是。
  • 《以家人之名》「偽骨科」讓人不適,這樣的感情線著實辣眼
    《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按照這個一天兩集或一集的更新速度」兄妹情在其他國家的劇中也不少,國產劇中也不是沒拍過,為什麼《以家人之名》中的這個就這麼讓人不適呢?有網友提出,這本質上是因為這部劇的類型和「偽骨科」不搭調。
  • 以家人之名搞偽骨科三角戀,啊這……?
    這不,接檔《二十不惑》的芒果臺新劇《以家人之名》又火了。《以家人之名》暖起來很暖,痛起來又很痛。也難怪觀眾追劇追出了「又哭又笑」的分裂感。《以家人之名》的煙火氣,還來源於豐富的食物特寫、密集的吃飯場景。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凌霄吻尖尖,「偽骨科」爭議怎麼解?
    我的副業是看電影電視劇,順便琢磨一下劇情背後的深層原因。本來我對國產劇《以家人之名》中能出現「兩個爸爸」樣式的「另類」家庭還蠻欣慰的,因為這代表了大眾對於「非傳統家庭」的包容與認可。3, 要對影視作品的內容更寬容《以家人之名》明顯不是一個寫實的劇集,我們看的也不是它的寫實,畢竟誰家會經歷3個媽媽都「消失」的奇葩的事件呢?
  • 《以家人之名》凌霄送李尖尖內衣很正常,不是劇情刻意埋的情感線
    由譚松韻、宋威龍和張新成合作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在8月10日晚上正式開播,這部電視劇圍繞三人年輕主角以及他們的家人,講述了一個溫馨且治癒的故事。要說偽骨科,小妹小哥這種一個戶口本上的才算吧),三人從小一起長大。兩個哥哥高三的時候,親生父母分別找上門來,與此同時李爸長期操勞過度終於倒下了,為了給李爸減輕負擔,兩個哥哥最終決定跟著親生父母離開。
  • 濃濃「咪蒙味」,《以家人之名》要爛尾?
    上半年,以《隱秘的角落》為代表,多部國產劇衝上口碑和流量的高峰,成為熱搜榜常客。進入8月份,《三十而已》收穫的132個熱搜餘溫尚存,另一部新劇《以家人之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握緊了爆款的接力棒。僅僅播出三天時間,《以家人之名》就開啟了霸屏。
  • 偽骨科、禁忌之戀,全員人設崩塌,《以家人之名》這是要爛尾?
    要說當下最火的國產劇,一定是《以家人之名》,劇情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觀眾的一片熱議。劇中尖尖和凌霄的愛情線,前期還有鋪墊。可賀子秋對尖尖情感的轉變,來的可就太突兀了,不知道編劇腦子裡在想什麼?就目前預告來看,小編很擔心《以家人之名》也會淪為狗血劇,害怕
  • 《以家人之名》為什麼讓觀眾「恐骨科了」?
    《以家人之名》口碑滑坡,「骨科」觸雷並不是唯一的原因。前10集備受好評的親情戲中,就已經出現了爭議。比如不少觀眾敏銳地指出,《以家人之名》人物設定有一定程度的「厭女」傾向。劇中的完美家長是身為男性的李海潮;另一位爸爸凌和平忙於工作、讓伴侶面臨喪偶式育兒,但編劇為他設定的職業是警察,忙到年三十也吃不上一頓囫圇飯。
  • 《以家人之名》為什麼讓觀眾「恐骨科了」?
    影視作品中「骨科」、「偽骨科」橋段並不少見,比如《以家人之名》臺詞裡提及的《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經典韓劇《藍色生死戀》《天國的樹》、臺劇《薔薇之戀》等等……這種通過背德感賦予愛情以張力的故事模式屢試不爽。 但為什麼《以家人之名》偏偏讓觀眾「恐骨科」了?
  • 《以家人之名》豆瓣跌至7.5,「偽骨科」可以拍,但不是這麼拍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在最近這幾集播出後,從原本8.6分叫好叫座的爆款劇,直降到了7.5分,讓不少劇粉大跌眼鏡。而且把李尖尖比作「肉」和「肥水」,女性同胞們是不是應該抗議一下:當爹的有問過女兒的意願嗎?然而微博下評論出奇的一致:好甜,爸爸說得對...
  • 《以家人之名》爛尾?國產劇為什麼逃不出「咪蒙味」
    但這部劇卻重新定義了「家人」和「家庭」:家人之間的羈絆不一定是血緣,情感才是更深的羈絆——「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以家人之名》創造性將「偽骨科」概念由腐圈移植到普通家庭劇的創作,這對網文讀者和腐圈女孩來說,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對於家庭劇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的創新。看完前兩集,有點被不自覺地帶進了這「一家五口」的生活裡。
  • 凌霄子秋表白李尖尖,齊明月暗戀,《以家人之名》迎「四角戀」?
    今天妖姐就來跟大家侃一侃當下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與其他自帶IP的甜寵劇不同,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是一部實打實的原創作品,故事講述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人因為家庭變故生活在一起,歷經種種困難和坎坷,學會用愛治癒彼此並收穫家人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從黑馬走向爛尾,「三小無猜」能不狗血嗎?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上線之初,以黑馬的姿態衝進大眾視野,隨著劇情的發展,評分卻逐步走低,目前豆瓣評分已從開播的8.6分滑落至7.4分,而由於劇情顯現出的爛尾趨勢,評分還有進一步走低的可能。年輕一輩的角色之間突然發展出「你愛我,我愛他」混亂CP線,被網友稱為「北鬥七星戀」,而三兄妹也從「三小無猜」變成了「三角戀」。有大量網友表達了對「偽骨科」(無血緣兄妹相戀)劇情的不適,但其實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談戀愛在道德上或法律上都是沒有問題的,很多經典電視劇裡也有「偽骨科」的劇情。令人不適的不是「偽骨科」本身,而是編劇的寫法。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
    昨天《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下降這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第一,從剛開始的8.6下降到現在的7.6(還有下降的趨勢)。很多觀眾吐槽編劇亂改編劇,劇情俗套。《以家人之名》劇情簡介就是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以家人之名相互治癒,清醒無畏的生活, 成為更好的自己。
  •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有兩個爸爸?兩個爸爸太像老夫妻了!
    不過,從《以家人之名》當下播出的內容來看,這一隱患已被拆除,同時,本劇也在傳統親情格局上,也延伸出了一些有趣的看點。愛情仍是大方向,但基本脫離狗血作為國劇最依賴的故事取向,言情仍舊是《以家人之名》的核心內容之一,早前的片花也隱約暗示三兄妹中會出現「偽骨科CP」。
  • 《以家人之名》:國產劇離《請回答1988》最近的一次?
    隨著凌霄、賀子秋出國,長大後的李尖尖與哥哥們關係逐漸疏遠,劇中由五人之家打造的親情線開始被弱化。從預告來看,在這部劇中,凌霄、賀子秋都愛上李尖尖,而李尖尖與凌霄將成為情侶,治癒動人的親情終將走向「偽骨科」式三角戀愛情。 相信不少觀眾和網娛君一樣擔憂:開始搞愛情線之後,《以家人之名》會不會高開低走?
  •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宋威龍吻戲被上百人圍觀,心理素質太強
    8月11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開播了,上映之初獲得一眾好評,同時拍攝現場主演們的花絮也隨之曝光,其中情節引來廣大網友的圍觀。《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主演,它與當下網上一眾講述男女互撕、曠世之戀的情感劇都不一樣,而是以家庭倫理為中心,在眾多電視劇中可以稱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 以家人之名電視劇免費觀看 以家人之名1-40全集高清完整版
    《以家人之名》誰是誰的爸爸《以家人之名》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奇特的小家庭裡,在這個家庭裡有兩個爸爸,一個是小麵館老闆李海潮,一個是好警察凌和平。兩個爸爸把幾個孩子供到了高中畢業,兩個哥哥就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過了五年之後,三兄妹再次重逢,在人生的奮鬥長河中,演繹了真實的成長記錄。
  • 《以家人之名》受追捧,但劇本需規避一個隱患,才能力爭今夏爆款
    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還未上線,便因定檔片花受到熱議,迅速吸引了觀眾眼球。溫暖的親情主題《以家人之名》,顧名思義,本劇主打的是親情基調。這是《以家人之名》故事的核心虐點,不過這種虐也是被濃鬱的情感包裹,家人分開之後的重聚,又能延續出新的看點。
  • 盤點4部偽骨科假兄妹熱爆劇,《以家人之名》《爸爸好奇怪》
    趁著《以家人之名》這股熱播風,偽骨科假兄妹的設定也是蘇點滿滿的吸引人,近幾年已經有四部假兄妹的熱播劇引發熱議。今天來給大家盤點推薦這四部蘇帶感的劇。《以家人之名》2020年中國由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主演,三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前期主要講述的是兩家三個娃的家庭生活內容,直到李尖尖(譚松韻飾)高一,而賀子秋(張新成飾)和凌霄(宋威龍飾)高三高考結束這一年,由於原生家庭被各自的親爸親媽各種名義接到身邊,從而出國了,九年沒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