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來出書(ID:ipphlaichushu)
很多人都有看小說的經歷,或言情或玄幻或同人,每個人的愛好不一,選擇自然也不同。儘管看過的小說眾多,但心裏面肯定不會忘記自己第一本看的小說,就像初戀也是最難以忘懷的。
最近,我的「初戀」--看的第一部小說被翻拍成電視劇播出了,它就是《夏至未至》,郭敬明早期的一部作品。
漫步在長滿香樟的街道上
微風拂過,時光回眸
陽光在午後透過香樟樹
描繪了屬於他們的風景
火車的鳴笛聲
渲染了
支離破碎的那個夏天
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
那個女孩教會我愛
----《夏至未至》
和很多人一樣,我對裡面的角色也有很多的不滿,比如男主角。剛開始知道這個事實我是崩潰的,甚至一度想不看,不過我還是忍不住了。
這部《夏至未至》可以說是裝載了許多我的回憶,因為從初二開始接觸至今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在那個還沒有零用錢買書的年代,前後問媽媽同事的女兒以及同學借過幾次,裡面關於香樟樹的句子抄了整整一小本本子,作品的文字我真的超級喜歡,早期的小四還是不錯的(最近還去二手書店把第一版給買了回來,打算一輩子珍藏)。
年少的我不知道何為陽春白雪、下裡巴人,只知道文字故事直入我心,多年後也難以忘懷。
得知被翻拍時確實有些驚訝,因為這部作品畢竟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了,擔心會跟現在水土不服。就如同豆瓣某網友留言那樣,「10年前的小說放到現在來拍,實在讓人感覺老套,證明這是一部作品是經不起時間的推敲的。」我認同這句話,這部作品拍成電視劇,如果不加以修改,效果確實與初中時看的《一起來看流星雨》般的水平。
它不像最近好評超高收視卻不高的《白鹿原》那樣,故事即使是發生在上個七八十年代,拍出來還是非常的有味道。
當然,劇情、演員演技、畫面呈現都是考驗。
當小說情節搬到電視熒幕上,多少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畢竟文字的天馬行空搬到現實的時候就會顯得無力。文字給人以很大的空間進行想像,而熒幕卻是展現給人們現實的,當二者相融合勢必會引起一番衝突。
可如今「IP」熱不斷,是時代所趨,更是利益所趨。
如果在選擇作品和劇本撰寫的時候,能夠結合時代現實進行適宜的改編,更多考慮到呈現在熒幕的效果,對於文字與熒幕的融合會不會好點,有時候生硬照搬真的令人生尷尬之感。
隨著《夏末未至》的熱播,同樣得過新概念作文大獎的作家 —— 韓寒,似乎跟郭敬明有著不解之緣。同樣是80後,同樣進軍影視業,兩人的文筆風格雖然截然不同,但是喜愛的人卻不少,把兩位作家的文案,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郭敬明《夏末未至》
時光究竟帶走了多少個無法丈量的年華,以至於在回首時,瀰漫的大霧幾乎隔斷了天。
郭敬明《小時代》
沒有人能夠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著。
是青春的底蘊就是孤獨,抑或是孤獨瀰漫了整個青春。
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掉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裡.被我們遺忘了。
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麼多,你能給的也只有那麼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裡,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
我們平凡而又微茫的生活裡,並不是只有輕鬆的歡笑和捧腹的樂趣。在時光日復一日的緩慢推進裡,有很多痛苦就像是圖釘一樣,隨著滾滾而過的車輪被扎進我們的心中。
當青春變成舊照片,當舊照片變成回憶,當我們終於站在分叉的路口,孤獨,失望,彷徨,殘忍,上帝打開了那扇窗,叫做成長的大門。
韓寒《乘風破浪》
男人至死,是少年,赤心不改。
紛紛萬事,直道而行,這就是我們的追求。
任世界滄桑變化,仍希望保留著自己內心的不變。
最好的事情,最差的時光,我在雨中,混世追夢。人私奔偶像,春光乘風破浪。空城計。
明天起床後,我努力工作, 沒有尊嚴,也沒什麼, 就算風和浪,總是迎面過, 也要與你,迎歲月蹉跎。
也許過去的一年, 你曾被風浪拍得頹廢失意, 但新的一年, 願你乘風破浪。
韓寒《後會無期》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
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後來,你發現只得到了一個明白的人,那就夠了。
也許過去的一年, 你曾被風浪拍得頹廢失意, 但新的一年, 願你乘風破浪。
其實吧,在大家的心目中,肯定會有自己喜歡的作家,無論是郭敬明也好,韓寒也罷,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帶來好作品給大家不就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