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命運》中的愛情 夜讀

2021-02-13 看理想

我分明記得當我讀到這段話時心中一緊,接踵而至的五味雜陳,就像我自己失去了所愛一樣的心痛。

這是書中的主角Vic,他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苦,太多的矛盾和折磨。他被政治的高壓、沒有言論自由折磨;他被自己對母親一生的愧疚折磨;他被自己不夠勇敢不夠正義的良心折磨;他被自己敏感而脆弱的內心折磨;更讓他折磨的是他發現自己居然愛上了鄰居(也是朋友)的老婆,他要如何面對多年陪伴自己受苦的太太?

這看似狗血的劇情,卻被格羅斯曼寫得如此真實,讓人動情。在這樣一個歷史的大背景下,我本以為是痛苦和挫折促成了他們的愛情,就連Vic自己也曾這麼認為,然而作者又否定了我的猜測,他寫道「但當他功成名就了,希望看到Mar的心情卻沒有減弱」。她是唯一可以理解他的人,他們內心都藐視榮華和權勢,他們都嚮往自由。他受的一切折磨在愛情面前都不重要了,他覺得只要有她在,他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有她,他可以永遠幸福。

格羅斯曼是不是在表達愛情可以替代一切,超越所有呢?.沒有人知道答案,他們有沒有在一起呢?還是永遠沒有再見面?《生活與命運》中的愛情都沒有結局,就像沒有人知道「生活」與「命運」究竟是怎樣,究竟會在哪裡。而作者筆下的愛情,即使在戰爭、死亡、強權的重負下,看來如此的痛苦、糾結,但本質又讓人覺得是那麼的美好。 

6-1號樓裡的三角戀

比如在書中著名的6-1號樓中,據守著一小隊勇敢的戰士,因為是前線中的前線,已經看淡生死的他們卻成為了書中最有生命活力的一群人。突然有一天這裡來了一位話報員姑娘Ca,她的到來撩動了這些年輕小夥子們的心。大家開始不斷地開她玩笑,叫她「樓長夫人」,每個人都認定她喜歡的是6-1號樓的老大G,一個聰明、勇敢、敢作敢當的男子漢,格列科夫也從不掩飾對卡佳的「心意」。只有卡佳自己心裡知道,她喜歡的是那個讀詩的小夥子S。S與Ca偷偷的相愛了,他們相擁著在地下室睡著了,G發現了他們。

第二天黎明時分,他們手挽手被叫到樓長面前,S用仇恨的目光望著這個要拆散他們的長官,G命令S要派去團部離開這裡,然而下一秒,這鐵漢柔情便流露出來,G逞強而又憂傷的望著他們,說讓他把話報員同志也送回團部,連調派信也寫好了。送走他們不久,6-1號樓便失守了,這些戰士也永遠消失在戰爭的硝煙中。誰也不知道S和Ca後來怎麼樣…… 

德國軍官的禁忌之戀

再比如一段禁忌之戀,一個德國中尉與一個蘇聯女子的愛。中尉巴赫曾因傷被送進軍醫院,他在史達林格勒的情人季娜居然摸黑走了很遠的路來找他,要知道即使一個德國女子也未必敢來。但他在大家的嘲笑聲中拒絕了見面。當德國戰敗後故事再回到他們,這整段都非常精彩,短短一千字述盡了他們內心的波折和掙扎。以下直接引用原文:

這會兒他們在一塊兒躺著,沒有說話。他的一生——朋友、書籍、他和瑪利亞的戀愛、他的童年、他出生的城市裡的一切、他上的中學和大學、轟轟隆隆地遠徵俄羅斯,這一切都已失去意義.這一切成為一條道路,通向這張用烤糊的木板拼成的床板.他一想到他可能失去這個女子,就覺得十分害怕。

他找到了她,他上她這兒來了,在德國、在歐洲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他能遇到她……以前他不懂得這一點,他常常把她忘了,他覺得她可愛,正因為他和她的關係絲毫沒有什麼認真的成分。現在除了她,在這世界上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沉沒在雪裡……只有這張很美的臉、這微微向上翻的鼻孔、奇怪的眼睛和這使人著魔的、孩子般的可憐而又慵懶的神情。她在十月間在戰地醫院裡找到了他,步行去看他,可是他不願意見她,沒有出來和她見面。

她看到他沒有喝醉。他跪下來,吻起她的手,又吻起她的腳,然後抬起頭來,把額頭和臉頰貼到她的膝蓋上,他很快、很急切地說起話來,可是她不懂他的話,他也知道她不懂他的話,因為她只懂保衛史達林格勒的士兵說的那種可怕的話。

他知道,這場戰爭使他遇到這個女子,現在這場戰爭就要使她和他分手,使他們永遠分開。他跪著,摟住她的腿,看著她的眼睛,她聽著他說得很快的話,很想明白、很想猜出他說的是什麼,他是怎麼一回事兒。 

她從來沒見過德國人的臉上有這樣的表情,她原來以為,只有俄羅斯人才會有這樣痛苦、這樣懇求、這樣可愛、這樣失魂喪魄的眼神。

他在對她說,他在這地下室裡,吻著她的腳,第一次不是從別人的話裡,而是憑自己的心靈懂得了愛情。他覺得她比他過去的一切都可貴,比母親、比德國、比他今後將和瑪利亞過的生活更可貴……他愛上了她。國家築起的高牆、民族仇恨、重炮的彈幕射擊都算不了什麼,都抵不過愛情的力量……

他感謝命運,是命運讓他在死亡的前夕懂得了這一點。 

她不懂他的話,只懂得德國人常說的一些要東西和罵人的話。

但是她猜到他是怎麼一回事兒,她看出他的慌亂神情。這個德國軍官的飢餓而輕浮的戀人帶著寬容而愛憐的心情看出他的軟弱。她明白,命運就要使他們分手了,她比他要平靜些。這會兒她看著他的絕望神情,感覺到她和這個人的關係正在變為感情,這感情的強烈與深厚使她十分吃驚。這是她在他的聲音中聽出來,在他的狂吻中感覺出來,在他的眼睛裡看出來的。

她帶著沉思的神情撫摩著巴赫的頭髮。在她的機靈的頭腦裡卻出現了一種擔心的想法:這股模模糊糊的力量可別把她抓住,把她捆起來,把她害死……她的心緊張地跳著,跳著,她不想聽那狡猾的、使她覺得有危險、使她害怕的聲音了。

——《生活與命運》第三部三十九節結尾

前夫與未婚夫

還有讓人最看不懂的葉妮婭的愛,她的未婚夫和前任,一個在戰爭前線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一個在安全後方被思想警察逮捕入獄備受折磨,而兩個人都深愛著她。她究竟愛誰呢?也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她終究選擇了她被困入獄的丈夫,放棄了一個可以給她美好未來的愛人。是同情憐憫?還是蘇聯女人體內就流淌著選擇苦難的血液?一個百般折磨後收到愛人包裹時的希望(前夫),和一個勝利慶祝之時撕毀分手信的絕望(未婚夫),究竟哪個更讓人同情呢?


愛、愛、愛,說不清也道不明。書中描述了太多種的感情,愛情、親情、以及陌生人之間甚或是敵人之間所產生的那讓人動容的感情,哪怕是人性中的一絲絲的同情,都說明「愛」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意義,人總歸是因為情感才稱之為真正的人!正如格羅斯曼所說的:

「他們悲慘的、永恆的、人性的勝利正在於此,他們以此戰勝這世界上過去和將來的,已經來臨和即將逝去的,宏偉而非人的一切」。

一千零一夜·夜讀計劃

由[看理想]微信發起、共讀[一千零一夜]中的讀本計劃,每月選取三本書共讀,每周不定期分享讀者們的讀書筆記或書評、讀後感,每月每本書將選取1-3名「夜讀者」,贈送理想國圖書。

點擊回顧前2期

《楊牧詩選》:海風吹打他們尋覓的眼 | 夜讀

《生活與命運》:唯有太息,終不能言 | 夜讀


本月書目


《生活與命運》《被淹沒與被拯救的》《楊牧詩選》

投稿地址:zhdy@imaginist.com.cn

如果你正在看[一千零一夜]提到的其他作者和書,也歡迎分享

長按-掃描二維碼

可購買瓦西裡·格羅斯曼《生活與命運》


相關焦點

  • 【夜讀】背叛得來的愛情,保質期能有多久?
    前段時間看電影版的《晝顏》,電影講述的是一段有關婚外情的故事。
  • 夜讀|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
    圖片來源千庫網泡茶聊天,朋友言談中透露出職場勞累及家庭生活中背負的壓力。所有的這些,若非至交,想是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年頭,朋友越來越多,話卻越說越少,況且中年人越來越沉默,每張臉的背後都有心事,但心事又像一件內衣,誰都不會隨意掀開、對外展示。人到中年,表面風光、內心彷徨,痛苦誰人知?時下流行一句話,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兩個字。
  • 夜讀·一本好書|擺渡人:無所畏懼!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聊城臺主播燕紫。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
  • 夜讀 | 人生活到極致,就是加減乘除
    每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都會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自己的認知,從而融入這個世界。遨遊浩瀚的書海,增加自己的知識;觀賞寬廣的天地,增多自己的閱歷;歷經世事的滄桑,增添自己的能力。人生的上半場,總是在用加法奮力拼搏。有時難免失敗落寞,愛而不得。失意落魄時,別忘了給快樂做一點加法:多想想那些溫暖的人,多想想那些真誠的情,多想想那些開心的事。林清玄說:「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
  • 【夜讀】蔣雯麗: 「我想和你交朋友.」「我同意!」
    我們再也沒有了那樣的時代,我們再也沒有了那樣的愛情。作品介紹全書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上個世紀70年代,作者與自己的姥爺相依為命的童年生活,從出生、成長到成熟,生命在親情中傳承,在溫情中延續。文中瀰漫著濃厚的懷舊情懷,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其中對於親情的描寫極具感染力,動人心扉。
  • 「夜讀·小說」夢中的婚禮
    大學期間,他們一直定期堅持交流學習生活情況,互相鼓勵支持。4年後,王梁畢業分配至大山深處某飛彈旅。本以為工作後會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可隨著訓練任務增多,有時兩三天都通不上一次話,還經常失聯。都說距離產生美,但距離過長卻會形成陌生感。又是一次兩個月的駐訓。王梁回到營區,並未像往常一樣立即跟李月聯繫,他做出一個決定。躊躇良久,終於拿出手機,撥通了李月的電話。
  • 英文夜讀 | Insomnia
    月亮從妝檯鏡子中 望出一百萬英裡 (或許也帶著驕傲,望著自己 但她從未,從未露出微笑) 至遠遠超越睡眠的地方,或者 她大概是個白晝睡眠者。1934年畢業於瓦薩學院後,在紐約文學圈裡的生活為其事業奠定了基礎。朗讀者陳彥青,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口譯專業學生。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 【夜讀】我的攝影師同學——寧非
    【導讀:一個人的意志力可以影響命運。你無法想像,從一個門外漢到一個職業攝影師,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 夜讀|老家的電影院
    抬眼望去,除了樓頂上「建甌電影院」五個字仍是舊物,樓下成了超市、KTV,記憶中的電影院早已物是人非。作者供圖上世紀70年代,老家的電影院,內設三十排二十列座位,二樓還有部分座位,大概能容納700多人。對少年時代的我們而言,看電影無疑是樂事。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安排看兩次包場電影。
  • 【有聲夜讀】別走太近,只因距離產生美
    那在生活中,具體如何去保持合適的距離呢?        ◆和伴侶之間,給彼此留一點空間        夫妻相處之道,也就是把握夫妻間距離之道。夫妻之間,關係很親密,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就不能有些小秘密。        特別是在興趣愛好上有差別的夫妻,不能強求對方要和自己有一樣的愛好。
  • 夜讀|曼陀鈴,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
    人生中第一次上臺演奏曼陀鈴,那情景我至今仍忘不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二年,我有幸考上了大學。欣喜之餘,我突然有種說不清的不舍——我保管和彈奏了幾年的曼陀鈴要還給學校,我真心難捨,辦理移交手續時,我竟因為捨不得而淚流滿面。到大學報到前,學校專門為我舉辦了歡送會,校長對我過往的工作給予肯定,最後宣布:經研究,將那把曼陀鈴贈予我留作紀念。
  • 高原夜讀|心向高原
    主播簡介:西藏軍區文工團節目主持人,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並先後於中國傳媒大學、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深造,主持過千餘場大型晚會,錄製紀錄片50餘部,曾參加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獲全國一等獎、擔任中央電視臺《幸福帳單》特邀評委、現擔任《高原夜讀
  • 夜讀 | 生活越忙亂,你越要沉住氣
    因為生活的忙亂,情緒大開大合,不僅影響了正常生活,也白白浪費了本來美好的時光。 去年有一段時間,我也有跟朋友類似的經歷。 新工作十分忙碌,幾乎每天都要加很久的班,剛到陌生城市又遇到不靠譜的房東,說好的租期一年,結果才住了三個月就藉口要收回房子。
  • 【有聲夜讀】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
    因為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背景下。  我發現,人的這種以自己的好惡為尺度來判斷事情的特點,幾乎可以上《笑話大全》。一個母親從寒冷的北方出差回來,就會張羅著給自己的孩子添加衣服;一個父親騎自行車回家騎得滿頭大汗,就會急著給孩子脫衣服。
  • 【夜讀】史鐵生: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我們,夜讀與你一起砥礪前行!21君:看完這篇文章,21君就想到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不過看史鐵生的文章,如果沒有母親的默默幫助和後來的陳希米,或許人生也會有些不同,生活中需要自己帶著自己,也少不了周圍人的幫助。帶著期許、帶著感恩過好每一天。
  • 林虹雨 | 水穿石——夜讀懷特海感想
    在這「慢慢」的與懷特海相伴的學習生活中,我發現慢慢的在8:30到10:00這一時間段,再也沒有晚上聚餐的電話,沒有朋友們的相邀,甚至到這一時間段寢室的聲音分貝也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在這「慢慢」的夜讀時光中,慢慢的我們感染到了許多人,慢慢的生成了許多的事。還記得有一天室友問道:「咦,今天怎麼不讀懷特海了?」我還打趣的回答:「怎麼,還不許懷特海也過個節,放個假!」
  • 【夜讀】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告訴我們:成熟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夜讀與你一起砥礪前行!21君:前幾天一個讀者問我一個問題:如何理解真正的成熟?我思考良久回答:一個沒有經歷過黑暗和風雨的人不能稱之為成熟,一個了解了世間的黑暗,歷經風雨就怨聲載道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弱者。
  • 夜讀|咖啡的味道
    我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來自鄉村供銷社櫃檯裡小黃紙盒包裝的鵝牌咖啡。十來歲的女孩好奇心甚強,不知咖啡為何物,卻千方百計攢零花錢買來一塊品嘗。記得那是一個充滿了神秘感的白色小方塊,投入盛了開水的杯子,白糖粉末溶化,露出黑乎乎的咖啡,輕輕攪動,散發出一種特別的香氣,從此我對咖啡一見鍾情。許多年後,家鄉連城開了第一家咖啡館,裝飾簡單,店主是在外打工回鄉創業的小夥,留著長捲髮,笑容安靜。
  • 夜讀 | 人生立志須趁早
    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時代就志向篤定,於23歲時自題對聯以明志:「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風家教,告誡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堅」「小時志趣要遠大,高談闊論固自不妨」。縱觀左宗棠的一生,從辦理洋務、主持船政到收復新疆、抗擊法軍,他一以貫之地踐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長大後能夠報效國家、不辱使命,也與其早立志、立長志的教導密不可分。
  • 「夜讀·散文」父親的一壺老酒
    父親說,當年他們連隊只有一個入黨名額,因為自己在執行任務中表現突出,黨支部把這個唯一的名額給了他這個新兵。當時還引起了一些老兵不服,為此,團裡還專程做過調查,但經過調查後,名額還是給了父親。父親覺得這是組織對他最大的認可。記得小時候,夏天摘菸葉,在田間地頭休息時,母親跟父親開玩笑:「人家黨員都當幹部去了,你這個黨員可倒好,天天『修地球』。」「那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