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的一眼,以為看錯了。周杰倫什麼時候去了快手了。微博用了11年都沒有搞定的明星,難道被快手搞定了?
掏出手機,點開快手,輕輕一搜。
周同學,映入眼帘,下面的認證信息是:周杰倫。簡介寫著,周杰倫首個中文社交媒體,全網唯一,只在快手。
果不其然,快手,快人一步。在這裡,看見每一種生活。這一回,我們在這裡看見了周杰倫的生活。
眾所周知,快手給人的感覺就是土味,開口老鐵來了,閉口雙擊666。細數身邊看快手最多的人,那必須是我媽、我大姨、我姥姥。
但是,6月1日起,我再也不覺得快手土味了。因為,我最喜歡的愛豆來了。沒錯,我第一時間就把他的帳號推給了一個比我更喜歡周杰倫的人。我相信,她如果手機上沒有快手的話,肯定第一時間會下載。因為在微博的評論裡,這樣的歌迷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
這一步,快手贏了。
不可否認,快手和抖音在風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抖音給人時尚潮流的感覺,後浪的聚集地,而快手給人鄉土氣息十分濃重。
但是,有了周杰倫以後的快手,我覺得它一點都不土味了。這大概就是愛豆能吸引力或者是偶像的影響力吧。
那麼,周杰倫為什麼會選擇入駐快手呢?我想大概有這幾種原因:
首先,周杰倫的旅行類節目《週遊記》的最大冠名商就是快手,有了這層關係,那再進一步合作可謂水到渠成。
其二,周杰倫在合作品牌的選擇從來都是有自己的定位,絕對不會跟著其他明星走,有時候是反其道而行。舉個例子,微博最開始就是走明星帶動的路線,於是,籤了一大波明星來撐場面,但是周杰倫似乎從來不鳥。再看隔壁抖音,同樣是明星眾多,最多的一個大概是陳赫,粉絲已經達到了六千萬。但是,周杰倫就是周杰倫,永遠都做自己。從奶茶,到電動車,再到網際網路平臺,他一直都是在改變品牌,而不是品牌改變自己,這大概就是真正厲害的人吧。
第三,周杰倫的音樂是其選擇合作平臺的另一個考慮的因素。眾所周知,很多歌曲都是被抖音捧紅的,抖音的歌曲生態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但是,周杰倫的歌不需要被捧,而是需要一個在音樂屬性上有更高的契合度,這一點上,那莫過於是快手這個平臺了。
無論怎樣,不管是和對手抖音廝殺,還是在召喚用戶方面,快手這一步可以說是走得相當完美。有了亞洲天王周杰倫的加持,可以說對快手風格和生態的改變,那絕對是大有改觀,這也是快手一直在努力出圈的成果吧。
現在打開快手,滿滿的周杰倫,還有他的《週遊記》。你看,對於周杰倫雖然是小小的一步,但是對於快手和快手的用戶,這絕對是跨越的一步。
不寫了,我要去看愛豆的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