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陽明山上大學

2021-02-11 柴瑞亂語

各位看客可直接按上方這個藍色的字體「柴瑞亂語」或者點屏幕右上方的三個點,選擇「查看公眾號」,就可以關注這個微信號啦!

戴佩妮有一首歌《一個人的旅行》裡有一句歌詞:「我要一個人去陽明山上看海芋,拍偶像劇。」

這個歌詞裡的陽明山不僅有海芋,這裡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是風景。秋季,可以看芒草,可以賞楓葉;冬季,可以看雲霧,泡溫泉;春季,可以看櫻花,看海芋;白天,可以看草原,看各種人文景觀:書屋、教堂、故居、官邸;黑夜,可以俯瞰全臺北的夜景。

我在臺灣交換之前,我在新聞學院的老師Peter Arnett給我一本臺灣遊記。在這本遊記裡面的Yang MingMountain講的是這個地方是全臺北最富裕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非常昂貴。整座山都布滿了許多景點,士林官邸(蔣介石的故居),陽明書屋,竹子湖,擎天崗草原……

迷你傳統中國風小校園

為了這些美景,在挑選交換的學校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挑選了這所在臺北陽明山上的學校,中國文化大學。在山上住的好處就是空氣清新,我很少能夠在平時看到彩虹,但是在臺北的陽明山上,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不止一條的彩虹同時出現在天空:美名雙彩虹。這是空氣品質要好到什麼程度才會有雙彩虹啊!

文大超級迷你,從校園的任何一個地方,能夠在八分鐘以內到達另外一個地方。而雖然學校很小,建築的風格卻非常的傳統中國style。

而其中,我非常喜歡的地方是文大的體育館。六樓的室內跑道有一側是落地窗戶,文大原本便建在山上,而六樓的高度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臺北的景色。在傍晚夕陽西下時,我常常會和印尼的好友們一邊在那裡跑步,一邊聊自己的國家。

在文大上的最喜歡的一門課:英詩

在文大除了上自己選的課之外,旁聽總能夠有意外的收穫。

我是新聞系,但我對外文系的課程很喜歡。在文大有許多來自大陸學校的交換生,其中我們和Bob混得很熟。他是深大法語系的學生,也交換過來讀法語。這門課Bob又有修,所以我會常常跟著他一起去修英詩的課。我們兩個的聽課方式可謂是截然不同,我大概是認真吃力地做著筆記型,而bob則可以做到一邊聽,一邊寫自己的英語詩歌,而且對詩歌的理解超級地道。

在文大旁聽英語詩歌這門課,漸漸發現詩歌並非是我想像中的那麼隨意爛漫的題材。詩歌有豐富的想像,有時候一首歌下來甚至比一篇激情跌宕的小說更令人回味無窮。

其中有一次讀了一首詩讓我不禁想對比下中國和西方文化中對於忠誠的觀念差異。所以寫了一篇文《誰是誰的甜心》,摘錄幾段和諸位分享下。

--《誰是誰的甜心》----

雖然西方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如此爛漫的故事,但是他們的爛漫多於忠誠。我並不是說孰是孰非,但是在東方成長的環境的浸潤下,我們更加接受忠貞。但是這種忠貞古今又有差別,程度也有異。古代的有些忠貞很變態,丈夫死去夫人們要陪葬,再到後來畸形的貞潔坊。但是有些忠貞卻在某種程度上是痴情,是感人的,就像《孔雀東南飛》裡殉情的男女。「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痴情男女一起殉情。還有詩經《上邪》裡「長命無絕衰」的誓言將忠貞,將男女之前誓言演繹的極致。這也是東西方的差異所在。
當劉氏殉情,焦仲卿隨著妻子而去時,另一頭,有人的甜心成為了另一個人的甜心。今天讀的一首詩很好玩,叫做《Is my team plowing》。從字面上很難說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但是聽了老師的解說之後明白了一些。摘抄一段詩歌,來讀一讀。
Is football playing
Along the river shore
with lads to chase the leather,
Now I stand up no more?
講話的人已經死去,但是他不能安眠,岸邊那群踢球的小夥子,在我死後是否還能踢球呢?
Aye,the ball is flying,
The lads play heart and soul
是的,他們仍然盡全力在踢球。(即使你不在了)
Is my girl happy,

That I thought hard to leave,
And has she tried of weeping
我的女朋友呢?我覺得我的死去會讓她難過,她會一直哭泣
Aye,she lies down slightly
不會,她睡得很好(女朋友沒有因為你的死去而難受)
然後,最後的幾句才是更重要的。
他的朋友在最後有一句獨白:I cheer a dead man『s sweetheart 我讓這個死去的男人的甜心開心,也就是這個死去的男人掛念的女朋友已經成為了他的朋友的女朋友。
我不禁為死者感到可憐,他一直以為他是足球的主力,足球隊沒有他卻仍然可以踢得很好;他一直以為她的女朋友會因為他的死去而哭泣,可是他的女朋友在哭了幾次之後就有了新歡,而且新歡是他的朋友;他一直以為世界沒有他會停止運轉,可是世界從來沒有停止向前邁的腳步。而人也總是在自我放大自己的功效,雖然不能妄自菲薄,可是很多時候還是把自己看的太重。人死以後,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停止而有所改變,這是讀了《Is my team plowing》之後很深的感觸。

這是一年半前寫的隨筆,如果你能看完。。好有耐心。。好佩服----

其實在旁聽的過程中總有驚喜。除了聽本科生的課程,有時我也有去旁聽國際研究生的新聞課程。在這個國際研究生班上是沒有臺灣或者大陸的學生的,當教授看到我是本科生去聽時很驚訝。在這個班上,有來自法國,東南亞等地區的研究生,由於這個班,我交了不少可以聊得來的好朋友。

其中就有我的印尼好友Harry。他的祖先是中國人,我們在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他對中國的了解甚至比我多更多。他是印尼幸運的一代,因為前代的印尼華人被排斥,被壓榨,而這一代的他更多的是看到了政府的改變。他從碩士開始的學費就全部由印尼政府資助:無論是在臺灣讀研究生,還是在杜拜開學術會議,在日本開學術會議,都是由政府出資。

由於與國家的合同,他結束了研究生學習後則會回到印尼當三年的教師。當然,等到他結束了三年的合同後,只要他master能夠拿到好的學校的offer(當然他的dream school是哥大的新聞),他的政府就可以幫他支付昂貴的學費。哥大的學費……全部cover……我開玩笑問我可以移民嗎,從碩士到博士全cover確實不是蓋的啊!

不過Harry也很羨慕我的學校,因為我一進學校,教我的老師就是普立茲獎得主的戰地記者Peter Arnett,他人還特別好,常常請我們吃飯,又很喜歡傾聽學生的想法。而我從臺灣回來後,又是另外一個普立茲獎得主的記者倪青青當我的老師,還帶著我們去美國採訪交流。汕大新聞的老師們很牛掰,下學期又可以修美國艾美獎得主Farland的課。而老師們許多都是哥大新聞畢業的,所以Harry說很「嫉妒」我們的好老師,哈哈,扯平。我們達成的共識是在大學裡能夠修自己很感興趣的課程,是一種幸運。

聖誕節的迷你小樂隊

而在聖誕前夕,我們宿舍的臺灣妹子美女Winnie想去參加文大的聖誕singing contest。於是會彈吉他的bob還有會唱歌的winnie就組成了超級養眼的迷你小組合。

這一段排練是在臺灣交換時難得的記憶。在比賽前winnie把歌詞寫在手上避免會遺忘,我們宿舍的人全體出發給他們助威。

其實當時唱什麼歌我都幾乎快忘記了,但是只是當時一群人一起看他們排練,一起笑,一起享受這個過程回想起來還是一陣溫暖。

在一個月以前,臺灣的宿友winnie和teresa還飛過來這邊找我們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還在聊天,winnie提到她之前寒假的時候也曾經來過河南一次,去探親。Winnie的爺爺是從河南被抓壯丁到臺灣的,而到他爺爺去世之前,都沒能回去大陸探望自己的親人。等到winnie這一代,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他們終於問到了在河南親人的聯繫方式。Winnie的媽媽找到了自己在大陸的姐姐。

關於抓壯丁這件事情,在當時許多地方常常發生。聽老爸講,當時他們的村莊裡也有人過來抓壯丁。當時有兩個人在河裡抓魚,突然抓壯丁的人來了,用槍聲警告他們別跑。一個勇敢的人就不顧槍聲遊走了,另外一個膽小的就被抓走了。但是後來也等到了能夠探親的時候,回到自己的村子裡看看。

也有許多被抓的壯丁,以為自己有一天能夠回去自己的家鄉,而終身未娶,但是怎麼等,等到臨終時也回不了家鄉,這些都是許多悲傷的故事。好吧,我發現我又出神入化地從聖誕扯到了壯丁……

陽明山的秋天和冬天

陽明山的芒草,和其他地方的芒草在顏色上還很不一樣。因為陽明山是火山,硫磺氣的作用下,芒花的顏色呈現的是粉紅色。

秋天是陽明山的芒草還有楓葉季。秋日,看廣闊的草原,享受著爽朗的陽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擎天崗草原真是舒服的世外桃源。

我非常喜歡去陽明山的擎天崗草原,在文大坐公車過去很方便。這個地方有其獨特的人文史,日本人在這裡植草,讓這裡有了一片漂亮的草原。但是由於近年遊客越來越多,即使草原有護草的計劃,也仍然無法阻止這個草原的退化。我的專題攝影課期末作業做的就是關於這個草原的故事。這裡常常有許多劇組在拍電視劇或者MV。

而在冬天的陽明山山頂上,雲霧繚繞。冬天會常常下雨,天氣稍微有些陰冷,從文大出發,再坐公車往上走,更是煙雨朦朧,有一種暮光之城中被霧霾籠罩的幽森的森林的感覺。

陽明山是火山地貌,所以溫泉很多。

我常去的地方是冷水坑,因為那裡有冷水坑溫泉,雖然叫冷水坑,溫泉的溫度並不低,在40度左右,冬天去泡剛剛好。冷水坑的地勢周圍都是山的阻擋,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陰天。雖然冷水坑的高度比擎天崗草原要低,但是就是由於這個位置原因,它的陰天時間更長。

這個冷冷的天氣,放學後去泡溫泉是最合適的了。收拾下衣物,坐上公車,先爬下山,然後到冷水坑裡泡裸湯,超級暖和! 冷水坑的溫泉是免費的,室內的裸湯。裡面的建築是模仿日式的風格。當時,我一開始進去的時候,就嚇到了。因為一進去就發現都是歐巴桑們在泡,而且許多人都光著身子走來走起。再加上我一個人去,又是年輕人,他們也總忍不住多看我幾眼,剛開始,我還超級不習慣。後來他們教我先沐浴,然後再怎麼泡溫泉,也就漸漸習慣了。

臺灣話和潮汕話都是屬於閩南體系,所以他們在講臺語講的慢時,我也能夠聽得懂,覺得很親切。臺北有許多可以泡溫泉的地方,這個到時候再分篇介紹,因為我超級喜歡溫泉,所以在這裡呆得特別享受。溫泉過後出來,整個人就像是一個熱乎乎的包子,即使在山上溫度底,卻不覺得冷。

小Tips For Future Travelling

1. 要上陽明山,可以在臺北劍潭站坐紅5,或者在臺北車站坐260,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到中國文化大學這一站下車。建議可以在文大的後山,看看全臺北的夜景,或者進到文大校園的體育館裡看夕陽。

2. 陽明山上的景點很多,可以沿著車的站,選擇好玩的景點下車,例如士林官邸,或者是其他的地方,這條上山的線路很美,窗外都是漂亮的樹林。白天和黑夜是不同的感覺。

3. 倘若要去擎天崗草原,或者是去冷水坑,竹子湖等其他的景點,可以在中國文化大學這個站搭乘小15再往上走,只要15分鐘就可以到達冷水坑泡溫泉了。

4. 陽明山上風很大,即便是夏季風也很大,所以記得帶風衣或稍微厚點的衣服。

好啦,陽明山就說到這裡啦,陸續如果有補充,再補上。


再次謝謝各位的關注,好多問我為啥叫黃柴瑞,因為我的可愛的英文名叫Cherry,可是有一天,英語辯論的女神Joy開始給我的英文名翻譯成城鄉結合部的中文柴瑞,既然土就這樣土下去了!本名黃藝琳,但是以後就用黃柴瑞好咯!

接下來有一個想法,想收集去過臺灣的童鞋最喜歡或對臺灣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或一個人,可以附圖,只要簡短的寫一段話給我就好了!柴瑞會挑好玩的感人的嚴肅的質樸的等等看看是否匯成一個帖子啦!

還有, 註明下圖片的來源:夜景的那張,taken by 親愛的Wanda,我在跳的那張,taken by 美女Winnie,還有我最後一張做作的很假的照片,是印尼好友Bobie照的。其他的照片,就是黃柴瑞用能夠照出一個人最醜陋一面的技術,照出來的啦!請勿噴,謝謝。

更多遊記和分享,敬請關注微信號:UnusualDayDreamers

或掃描以下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陽明山上盛開的芭蕾之花——記中央芭蕾舞團在中國文化大學舉辦《走進芭蕾》公益普及演出
    11月7日下午,劇團到訪位於臺北陽明山上的中國文化大學,為全場1400多名熱情師生奉獻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芭蕾普及之旅。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陽明山上,這所創建於1962年的中國文化大學以發揚中華文化與學術為宗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文學、史學和哲學,近代西方文明的優點在科學與民主,而中國文化的振興必須「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達到東方與西方、人文與科學、藝術與思想、理論與實用的全面結合。
  • 永州陽明山上的人體攝影活動
    那是陽明山盤山公路旁的一片竹林,林子裡格外的幽靜,雨後的空氣也是特別的新鮮,在竹林裡拍人體,剛性的竹子襯託出模特柔潤的肌膚,模特依靠著挺直的竹子儘量展現人體的曲線,一種高度的和諧,一種強烈的對比,引發了現場幾十位攝影愛好者們創作激情。
  • 臺灣陽明大學交換心得
    ,內心充滿著緊張和興奮,抵達陽明大學以後,醫務管理研究所寧怡老師細緻的幫助我進行註冊手續,讓我一到學校就感受到了陽明大學濃濃的人文關懷,熱情、有禮是我對臺灣人民的第一印象。當日下午在老師的悉心幫助下,我順利的入住了陽明大學女生二宿舍,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桂香居。桂香居的旁邊種植著幾棵清新自然的桂花樹,一打開窗,桂花飄香夾雜著泥土和梔子花的淡淡清香就飄進宿舍,怡人心脾,使人心情愉悅。宿舍裡面設施齊全,乾淨整潔,室友們友好和善,這一切使我對陽明大學的交換生活充滿了期待和激情。
  • 陽明大學交換心得 by 人文學院楊慧敏
    >「山腰上的家」是臺灣陽明大學一個學生服務社團的名稱,想來發現用來概括陽明校園簡直再合適不過。因為我交換的視覺文化研究所和我分到的女三舍樓都位於第三梯隊,上山下山的步道成為了我陽明生活記憶深刻的一部分。
  • 臺灣陽明山上水牛離奇死亡,臺北市動保處:系長期營養不足致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臺灣《自由時報》消息稱,陽明山上的水牛近期接連離奇死亡,臺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12月21日日公布初步調查死因,稱應與食物來源成分與品質不佳有關,導致牛隻長期營養獲取不足致死。報導提到,陽管處表示,因今年牛隻族群數量較多,加上連日下雨導致食草缺乏微量營養元素,現依專家建議,已聯絡供應商儘速提供可補充營養的草料、舔磚,經2至3天準備後提供山上水牛補充養分,另也提醒遊客,山上水牛屬野生動物,勿擅自餵食或幹擾牛隻。
  • 臺灣: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將合併,QS提升100名!
    @公視新聞網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推動合併
  • 專題★醫學院師生訪問臺灣陽明大學圓滿歸來
    20位學生前往臺灣陽明大學進行了為期6天的交流學習。此次交流活動,陽明大學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師生們都深刻了解了兩校醫學教學、醫療環境和醫療理念異同。陽明大學學生精心準備的一場歡迎晚宴拉開了交流活動的序幕。晚宴上,陽明大學國際長蔚順華對我校師生的到來予以了熱烈歡迎,對兩校長期交流的意義表示了肯定,也提出了期望。
  • ...脫貧不怠前行——寧波大學陽明學院「扶貧路上有我在」大學生...
    在2020這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寧波大學陽明學院15位學生在團委老師的帶領下組成「扶貧路上有我在」暑期社會實踐隊走到脫貧工作的最前線,通過人物採訪、線上教學、1+1助農幫扶等方式,聆聽最真實的基層聲音,以青年人的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寧波大學陽明學院學生正在線上連線。
  • 預告 | 臺灣陽明大學教授李丞華:臺灣地區醫保現制與問題
    【主講嘉賓】李丞華  臺灣陽明大學教授【主 持 人
  • 青島大學商學院Q29 精進成長班 | 「陽明心學與商業本質」
    2020年12月13日上午8時30分,青島大學商學院Q29精進成長班(第2期)第五講在青島數碼科技中心智誠靈動心學堂正式開講,王誠瑩老師授第五講「陽明心學和商業本質」。導師介紹
  • 聚焦|終南陽明書院第十二期靜修班精彩實錄
    終南陽明書院執行院長王海峰在開班儀式上致辭。他說:「陽明心學是珠穆拉馬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今天學習陽明心學,就是了解陽明先生其人、其書、其思想。通過不斷的學習,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從而指導幫助我們的事業、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讓心學在實踐中發揚光大,為打造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鑄就文化新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的力量!」
  • 陽明故裡的文化盛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舉辦
    在10月31日舉辦的「陽明心學與良知善治」主題峰會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發表了題為《陽明心學與書院教育》的主旨演講,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吳光以《關於王陽明研究的若干問題與王陽明<傳習錄>的思想解讀
  • 走近陽明精舍| 範必萱
    席間,那位領導舉杯對蔣老師表示敬意,並且說道:「現在從修文到貴陽的公路修好了,王陽明紀念館也動工了,修文的陽明文化受到上級重視,這些都是蔣老師您的功勞啊!我代表修文人民感謝您!」蔣先生笑了笑,低聲回答說:「不能謝我,如果要感謝,應當感謝陽明先生,是陽明先生四百多年前來到修文龍場,在這裡悟道,使陽明文化聞名於天下。
  • 今天是陽明醫院建院七十周年,電視傳記片《陽明醫院》正式開播、上線了!
    翻開陽明醫院這一張張珍貴的檔案,猶如看到了一顆顆陽明醫者的慈懷之心。陽明醫院「博施濟眾,慈愛為懷,加惠群幼」,伸出了濟世扶困之手……如此不勝枚舉,無數貧困民眾感德無已。陽明醫者的仁心,是向陽明心學「致良知」「知行合一」精神的致敬,誠無愧於「陽明」之命名。
  • 「外行」鄭貞茂正式掌舵陽明海運
    董事會期許鄭貞茂帶領陽明海運開創新局,再締佳績。 鄭貞茂自2018年起擔任陽明董事,至今已經超過2年。陽明海運指出,鄭貞茂對公司營運已有相當程度了解,加上鄭貞茂學經歷與財經專業,全體董事一致認同並推選擔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一職,期許帶領陽明海運開創新局,再締佳績。
  • 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隆重啟幕!
    、市長裘東耀,民盟中央宣傳部部長曲偉,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董軍社,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新華,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軍,寧波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施惠芳,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戎雪海,寧波市副市長許亞南,寧波市政府秘書長朱金茂,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浙江省儒學學會會長吳光,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湖南汨羅屈子書院院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貴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
  • 陽明文化滋潤寧波
    金秋時節,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在王陽明的出生地——浙江寧波餘姚如期啟幕。每年在王陽明的誕辰紀念日期間舉辦的陽明文化周活動,已經成為寧波餘姚的一項文化盛事。 「舉辦陽明文化周,大力實施『陽明故裡 心學聖地』建設工程,深入開展陽明文化的傳承弘揚活動,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充分展現了陽明思想的現代意義,對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也具有獨特的作用。」
  • 陽明小學:我是憲法踐行者(圖)
    陽明小學全體師生於這一天開展了「憲法在我心中」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全校24個教學班分別以我來晨讀、教師講座、交流學習體會、隊員誦讀等方式,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網絡上線,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特別是六年組選出的學生代表來到了木材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宣傳憲法,發放宣傳手冊,更有幸與陽明司法局的警察互動交流,聆聽了一堂生動的法律講座。
  • 臺灣陽明大學圖書館贈書書單
    每年,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都會與臺灣陽明大學圖書館交流,互訪。兩館之間還會互相贈書。
  • 一部陽明文獻珍本重見天日
    新民教授長達三萬多字之序(是序又以《明代黔中地區陽明文獻的刊刻與傳播:以嘉靖貴陽本〈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為中心的研究》為題,揭載《孔學堂》〔中英雙語〕2020.3)所論陽明先生與貴州、陽明先生著述版本考源,見微知著,令人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