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島主
來源:軲轆島(ID:guludao)
「醉打金枝」這四個字各位想必耳熟能詳,無論是戲曲界經典的《打金枝》,還是香港TVB的電視劇《醉打金枝》,當年都是紅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這些藝術作品取材來源是大唐時期駙馬爺郭曖和昇平公主這對歡喜冤家的一些生活瑣事。
然而真實的歷史之上,唐朝一代名將郭子儀與當朝皇帝唐代宗也都牽扯其中,整個天下的安危都繫於一線之間。「醉打金枝」背後的真相,遠不止小兩口吵架這般簡單。
郭子儀何許人也,《資治通鑑》這樣評價他:「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
郭子儀是一代戰神,堪稱是大唐最後的救世主。在大唐王朝陷入空前危機時他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率軍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 擊敗吐蕃、党項的入侵。立下不世之功,再造大唐乾坤。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大唐不可一日無郭子儀。郭子儀的威望在整個天下到達極致,出將入相,位極人臣。連唐代宗都主動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昇平公主下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以期通過政治聯姻鞏固君臣之間的關係。然而也就是這次聯姻,險些釀成了天大的災禍。
昇平公主是金枝玉葉,貌若天仙,郭曖也是青年才俊,兼資文武。此二人郎才女貌,本該是一對令人稱羨的神仙眷侶。然而問題就出在昇平公主這脾氣上。她自小含著金湯匙出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仗著父親是皇帝,自然是目中無人,刁蠻任性,非常難伺候。
而郭曖呢,也是天之驕子,年輕氣盛,誰也不肯讓著誰,在生活中與公主多有摩擦。還是郭子儀出來調停,他這一生歷經宦海浮沉,深諳為人處事之道,多次規勸郭曖學會忍讓,郭曖也只得謹遵父親教誨,默默忍受著公主的任性。小兩口在磕磕碰碰中勉強維繫著生活。直到那一天。
郭子儀大壽那一日,郭曖尤其重視,父親在他心中,不僅是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的英雄,更是為他指點迷津的人生導師。因此這一天郭曖早早起床,精心準備了壽禮,想要帶著公主前去給郭子儀拜壽。
然而公主當時真因為前幾日一些瑣事不順心,鬧起了脾氣,不肯前去拜壽。這是郭子儀的大壽,郭曖不想發生任何意外,於是他低聲下氣,好說歹說,總算是請動了公主的大駕。
結果到了郭子儀府上,公主又以自己是皇室為由,不肯向郭子儀行下拜之禮,當著眾人的面揚長而去。這一下可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觸及到了郭曖的底線,他可以忍受公主在家中對自己頤指氣使,卻不能容忍任何人對自己的父親有所不敬。
這一天郭曖喝了很多酒,回到家中與公主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忍無可忍的郭曖抬手打了公主一個耳光,這也是醉打金枝的由來。這之後情緒激動的郭曖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了,說出了一句足以顛覆天下的話:「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受此屈辱,怒不可遏,立刻起駕回宮,向皇帝狀告郭曖言行。
大事,就要發生了。
郭子儀名滿天下,手握重權,並且功高震主。這一路走來多少奸邪小人緊緊盯著他,想要置他於死地,更重要的是他與皇帝之間的微妙關係,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郭子儀是靠著自己無與倫比的政治智慧,始終保持者謹小慎微的性格,才能在危機四伏的宦海浮沉中走到今天這一步。想不到卻因小兩口的一次爭吵,這麼多年的努力即將毀於一旦。「你仗著自己的父親是皇帝麼,我的父親不稀罕當!」這句話,可是要誅九族的啊!
就在公主進宮向唐代宗哭訴的同時,郭子儀也知道了這件事,他第一時間就把郭曖囚禁了起來,痛打了一頓板子,自己則親自趕宮中請罪。事情會如何發展,郭子儀心中也沒底,大唐好容易才從戰亂的摧殘中恢復過來,自己和唐代宗是這個天下的頂梁柱,一旦垮了,後果不堪設想。
而另一邊,唐代宗聽完了公主的哭訴,沉默半晌,回答道:「他說的沒錯,要是郭子儀真想當皇帝,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唐代宗說完,淚眼朦朧的公主此刻也懵了,她自小刁蠻任性,天不怕地不怕,就因為自己的父親是皇帝,沒人敢得罪她,平日裡整個郭家都要讓她三分,想不到今天竟然聽父親親口說了這番話。
也就在此時,郭子儀趕到,不顧高齡向唐代宗叩首請罪。唐代宗連忙攙扶起郭子儀,這麼多年過去,有無數人進過詆毀郭子儀的讒言,曾經他也對郭子儀有所猜忌,但郭子儀用自己的赤膽忠心與行動證明了自己,他明白,大唐不可一日無郭子儀。
唐代宗與郭子儀兩位站在唐朝頂峰的人物,共同化身情感糾紛調解員,給小兩口好好上了一課。公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該仗著自己的身份胡作非為,應該多體諒對方,改正自己的壞脾氣,郭曖也明白了衝動是魔鬼,無論如何不能動手,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家暴是大錯特錯,更不該口不擇言,辜負了父親的苦心。小兩口摒棄前嫌,和好如初,從此相敬如賓,孝敬父母,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傳為了一段佳話。
「醉打金枝」的故事不僅是夫妻相處之道,這背後隱藏的君臣博弈,唐代宗與郭子儀的大智慧,更是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