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孤獨的16首詩詞,道盡滄桑,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2020-12-24 全民悅讀

你在什麼時候感到孤獨呢?

有人說:逢年過節回不了家時,感到孤獨。

有人說:下班回家後面對空蕩蕩的房間時,感到孤獨。

有人說:滿腔心事無人訴說時,感到孤獨。

……

孤獨,是生命的常態,總有那麼一瞬間,洶湧而至。

正如網上說的:逃得過醉酒當歌的夜,逃不出四下無人的街。

有一種孤獨,叫夜深人靜,輾轉反側

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說:孤獨就和發燒一樣,在夜晚最盛。

夜深人靜時,孤獨最愛冒出頭來。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宋·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後所作,萬籟俱寂的時刻,蘇軾滿懷心事,在月光下孤獨地徘徊。

人生會有多少個無眠的夜晚?眼看著外面的世界漸漸沉寂,鐘錶聲滴滴答答地清晰可聞,卻依然輾轉反側。

孤獨,也就油然而生。

一如李白筆下的「舉杯邀明月,對影稱三人。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唐·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一如武元衡筆下的「寂寞銀燈愁不寐,蕭蕭風竹夜窗寒。

空山搖落三秋暮,螢過疏簾月露團。

寂寞銀燈愁不寐,蕭蕭風竹夜窗寒。

——唐·武元衡《宿青陽驛》

一如郎士元筆下的「寂寞舟中誰借問,月明只自聽漁歌。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連雲秋雁多。

寂寞舟中誰借問,月明只自聽漁歌。

——唐·郎士元《夜泊湘江》

夜深人靜時,孤獨最刺骨

那些夜不能寐的夜晚,總是顯得特別漫長,勾起無數思緒。

林語堂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

真的無須害怕孤獨,因為那是你靈魂最自由的時刻。

有一種孤獨,叫身在異鄉,獨自流浪。

日本學者三木清說: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

孤獨,永遠是一個人的孤獨,沒人可以感同身受。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漂泊的遊子,最是容易被孤獨包圍,尤其是逢年過節之時。

故鄉的人和事,山和水,回想起來總是那麼美好。

而今孤身在外,越思念,就越孤獨。

一如崔顥筆下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顥《黃鶴樓》

一如納蘭性德筆下的「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清·納蘭性德《長相思》

一如杜甫筆下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身在異鄉時,孤獨最濃鬱。

多少次回頭望,也望不見故鄉的一草一木,怎不叫人悲戚?

三毛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我們這一生,就仿佛一場流浪,但無論去到多遠,故鄉才是我們的根。

有一種孤獨,叫情到深處,相思入骨。

張愛玲說:在這城市裡,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著同樣的事情,懷著相似的頻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與我相遇。

正是因為有了遇見,才更懂孤獨。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境遇悽涼,孤獨無依。

尋尋覓覓,卻只尋得一份冷冷清清,何其悲戚!

孤獨,使時間變得漫長;漫長,又使孤獨深入骨髓。

一如蘇軾筆下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一如晏殊筆下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晏殊《玉樓春·春恨》

一如杜甫筆下的「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唐·杜甫《月夜》

情到深處時,孤獨最纏綿。

有人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可實際上: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

塵世間,很多事經歷過,便無法回頭;很多人錯過了,便再也見不到,唯願珍惜。

有一種孤獨,叫知音難覓,話也無人說。

海明威說: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布公地談心。一個人儘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

人生一世,總是需要陪伴與鼓勵,誰也不能活成一座孤島。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裡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夜深人靜時,最易激起人的感慨。嶽飛想建功立業,卻年華漸老,朝廷議和聲起,壯志難酬。

滿腹的心事,想找人傾訴,卻找不到一個懂他的人,只能默默咽在心底。

所謂孤獨,就是有的人無話可說,有的話無人可說。

一如李煜筆下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一如黃公紹筆下的「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年年社日停針線。

怎忍見、雙飛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

點點行行淚痕滿。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宋·黃公紹《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知音難覓時,孤獨最刻骨。

納蘭性德說:「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人生在世,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如果一生中有幸遇到知己,一定要懂得珍惜。

有一種孤獨,叫做《江雪》。人生縱有萬千姿態,唯中年得千萬孤獨。

雪路茫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地之間,只有一人、一輕鉤。

人世間最深的孤獨,莫過如此。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有人說,沒有比《江雪》更孤寂的詩了。

一身寂寞、千萬孤獨,像極了中年以後的你、我、他。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寫道:「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一個一個的日子,也許我們只能與寂寞相伴。但也請始終相信,歲月不會薄待任何一寸時間,同樣,也會在適當的時候溫暖每一顆人心。

時間染白了青絲,歲月讓我們嘗遍孤獨。

人生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真正的遠方,往往都是一個人走出來的。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風景只能一個人欣賞,但無論走過多少繁華,終究還是要回歸平靜。

這世間的孤獨,也終將越過千山,歸於萬水。

願你在細水長流的平淡中,心懷安寧,品味孤獨,靜觀人間冷暖。

*作者:詩詞天地·見三,見天見地,見眾生。本文首發詩詞天地

相關焦點

  • 詩詞丨史上最孤獨的16首詩詞,道盡滄桑,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林語堂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日本學者三木清說: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漂泊的遊子,最是容易被孤獨包圍,尤其是逢年過節之時。一如崔顥筆下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史上最孤獨的一組詩詞,道盡滄桑,令人愴然涕下……
    當孤獨來襲時,古代文人常以詩詞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例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寫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簡單二十二字,寫盡了詩人理想無法實現的無奈與苦悶。剛健的筆觸,開闊雄渾的意境,鏗鏘有力。小編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古代文人的一些關於孤獨的詩詞。期望大家喜歡!滿腔熱血報國無門,含冤入獄遙想壯志,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 唐宋元明清,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
    唐宋元明清,一人一首成名作。古人之才,令人望塵莫及。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一,唐代: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謂千古絕唱,前路茫茫又如何?
  • 孤獨乃人生常態,10首詩詞將孤獨描繪到極致,每一首都是一種修行
    點評:王績的這首《野望》,可以說是唐詩裡極其孤獨的一首,即使是身處在鬧市,如果你的心是孤獨的,那麼你也就孤獨。在這首詩中,詩人充分地表達出了自己一種非常孤獨的心境,他是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不願意與那些農夫、牧人一同生活在一起,即使是他們時常,但是詩人,也從來沒有和他們打過招呼。因為對於詩人來說,他的內心早已麻木,非常的孤獨。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你最喜歡他的哪句詩詞呢?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李煜特殊的君主身份,讓他的詞作和尋常人比起來更多了一種家國情懷,尤其是在滅國之後他的作品中更是透露出一種無人可體會的哀愁,這讓後世不少文人騷客都為之拜服,更是爭先模仿。像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喻愁就引領了文人騷客間一種時尚,當他寫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又成為文人之間爭相詠誦的對象,足以見得李煜在詞壇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對後世詞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但有一首詞,自李煜寫過後600多年來竟無人效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尤其是在詩詞領域。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比如蘇軾在被貶黃州之時,便感受到了人生的孤獨和無助,並因此而寫下了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對於這首詞,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彎彎月亮掛在梧桐樹梢上,沙漏走完了,而夜夜深了,世界處於安靜的狀態之下,幾乎沒有人聲。
  • 這可能是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唐詩,只有20個字,卻響徹千古
    孤獨,大概是人類史上永恆的命題。 你讀過最孤獨的一首詩是什麼?99%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吟出這首唐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兩首最具霸氣的詠月詩,一首兩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書生寫就
    而古代一位帝王的詠月詩作卻別開生面,大氣磅礴,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令人耳目一新。這位帝王就是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但很遺憾,趙匡胤的這首「詠月」詩卻只有「半首」。據說趙匡胤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其中一首是「詠日」詩。據《庚溪詩話》記載,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前,有一天晚上和一幫弟兄在靈山寺聚會,眾人觥籌交錯,興致很高,不知不覺已經天亮。當朝日升起時,金色的光芒灑向大地,讓人頓時心生萬丈豪情。面對此情,趙匡胤隨口吟出了一首「詠日詩」。
  • 王安石最經典一首詞,句句絕美顯大家風範,最後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頂著千古第一才女之名的李清照,平生所作詞目前確定的只有45首,加起來不到一萬字,有人說這個才女的寶座坐得也太容易了吧!但《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被模仿了那麼多次,卻無人能超越,還能說什麼呢!或許是才名太盛,李清照的膽量和脾氣也是不小的。
  • 宋詞中的十種相思境界,最後一首無人超越!
    詞句巧妙借用「萱草﹑修竹﹑芭蕉」三個助愁添恨,觸目傷懷的物象寫女子憂思綿綿﹑寂寥況味的一股淡淡的孤獨和對情人濃濃的思念,這是一種孤寂之思。此為李清照婚後所作,重陽佳節獨守空閨思念丈夫,發出人不如菊的感慨,創造一個悽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傳說作者將此詞寄給丈夫,趙明誠三日廢寢忘食仿寫五十首,亦不如此,這是一種纏綿之思。
  • 詩詞丨杜甫最孤獨的一首詩,末尾兩句蒼涼無奈,道盡人世心酸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 這大概是史上最孤獨的詩,僅僅22個字,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我們也許知道詩歌有三種境界,第一種「看山是山」,許多詩人都可以達到 ,第二種「看山不是山」,很少有人達到,第三種「看山還是山」,只能說望洋興嘆了。」這個詩人就是張祜,他的這首詩寫得很文藝,「兩三星火」將孤獨寂寞的感覺表達得很別具一格。但這種孤獨卻還不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衝擊感,它還處在「看山是山」這一層次。在這之上還有「看山不是山」這一層次,而這個層次一位大神他做到了,他就是詩仙李白,貌似這也在情理之中。
  • 一校一書|佳文賞析《詩詞高格源自「境界」》
    編者言:此篇文章中,將先生評析詩詞類比老師評點學生作業的角度已是新穎,但此文更佳的在於文章層次。此文從先生本人至其以「境界說」評點詩詞,逐步總結出詩詞高格源自「境界」的結論。再至反觀先生所處之時代與現在之時代作對比,從中為吾中華之崛起而驕傲,也謹記其中之不幸。文兮,辨兮,嘆兮,悟兮,願共勉之。你可曾見過這樣一個人?
  • 悽涼的夜,孤獨的心,五首悽美的詩詞告訴你寂寞的時候最該思念誰
    (《思念誰》)有時候總覺得語言很蒼白,難以表達心中的淚,但在悽涼的夜晚,孤獨的你讀著這段歌詞,好似鐵杵重重敲打著心扉,傷心往事湧上心頭,寂寞的時候你在思念誰?我不知道你是誰,我也不知道你在思念誰,但下面五首詩詞告訴我在孤獨的時候思念的美,在寂寞的時候最該思念誰。浣溪沙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把那種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全唐詩》裡就有很孤獨的作品,其中要數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名氣最大,也是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通篇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這首詩正是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委屈,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孤獨到了極致,只能和雲談天
    ,所以「看」原來是遙望的意思,最準確的就是李白說的「遙看瀑布掛前川」,就是「遙看」的意思,但為什麼我們會讀「遙看(kān)瀑布掛前川」呢?包括「草色遙看(kān)近卻無」。其實按照詩詞格律的音韻,這個「看」字在詩詞裡頭大多的時候,是讀平聲的看(kān)字。這裡應該有兩個原因,第一,唐音中大概本來就是以讀看(kān)字為主。
  • 連歌壇高手都承認難唱的6首歌,最後一首無人能翻唱,不服不行
    周杰倫的《以父之名》,當時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這首《以父之名》,並有八億人收聽,在網絡媒體還沒有那麼發達的2003年,這個傳播度可謂驚人,在華語樂壇到目前為止還是空前絕後,因此每年的7月16日定為「周杰倫日」。
  • 王維的三首詩,孤獨的三個境界
    在王維臨近三十歲的時候,頃刻間,孑然一人,他的孤獨,是失去。不像旁的文人那樣,會將悵然的愛恨融入詩詞,在王維流傳的名句中,似乎也難尋關於他感情的蹤跡,但他有一首名詩,叫《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王勃唯一一首入選教材的詩,其中一句堪稱傳世之經典,無人能超越
    王勃僅活了二十七歲,卻留下許多不朽的佳作,令人讚嘆其才華之餘,又感慨天妒英才,作為「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如若不死,必然會以其才華和寬廣的胸懷躋身入李白、杜甫之列。在他為數不多的詩作中,有一首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如今人人都會背誦!是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