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認賊作父」才是最大的悲哀

2021-02-13 紅旗文獻


錢昌明:

「認賊作父」才是最大的悲哀
——從「冠狀」疫情想到京劇《斷臂說書》


收到一個叫「格隆」發的帖子,看了讓人噁心。它證明:在中國,確實存在著一批鐵心投敵,甘願認賊作父、為虎作倀的洋奴。
本次「冠狀」瘟疫,來勢洶湧,危及華夏大地。正值人心惶惶之際,按理,全國人民都應同舟共濟、患難與共,一心對「疫」。然而,偏偏有人為美國籃球明星科比的意外死亡「哭得死去活來」,不知所措;而對本國疫情的肆虐,無動於衷。更有一些人,卻要不顧地翻天覆,如喪考妣地忙著去給美帝「洗地」,為霸權主義「捍衛」形象。
當今,由於對「冠狀」疫情發生原因不明,網上自然會出現種種推測。除了有「吃野味傳播」說,「海鮮市場傳播」說以外,也出現有敵對勢力發動「隱形戰爭」說(或稱「陰謀論」)。
出現上述不同觀點言論,只要不是胡說八道,原本均屬正常現象。可就是有那麼一些人急不可耐地跳將出來,矛頭直指關心國家命運的中國人,狠批「陰謀論」,硬說持「陰謀論「觀點的人都是「蠢人」、「壞人」,是「民粹」;凡屬「思維正常,道德正常的人」都不應該這樣想。認為搞生物戰,這是「駭人聽聞、突破人性底線之舉,對政客個人也是引火燒身、得不償失的反人類式犯罪」,凡思維正常的人,「根本不會相信新冠是美帝陰謀」;只有那些「自己根本沒有道德底線」的人,才會「發自肺腑相信這是美帝的陰謀」。
一句話,美國政客都是有道德底線的人。「陰謀論」的出現,猶如動了洋奴們的「祖墳」,難怪他們要把凡是懷疑美帝發動生物戰的人,都罵成是「愚蠢」的人、「沒有道德底線」的人!
這不由得讓筆者想起京劇《斷臂說書》。劇中的故事是:
北宋時,金兀朮領兵南侵,攻陷潞安州。朝潞安州節度使陸登,不願投降,與夫人一起自殺殉國。陸的三歲孩子(連同奶娘)被擄,後成為金兀朮養子。十三年後,嬰孩陸文龍已滿十六歲,練就十八般武藝,成了一個優秀將領。他常出戰攻打嶽家軍,屢屢得勝,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嶽飛部將王佐為破敵計,斷臂入金,說服奶娘,一同向陸文龍講述了他的真實身世。陸文龍知道真相後,決心為父母報仇,誅殺金賊,終於返歸宋營。
陸文龍「認賊作父」,是因為受了金兀朮之騙。當他一旦明白了真相,即能幡然悔悟。當今的洋奴們呢?
你們是否也是受騙了?還是因被「洋狗」轉基因了,因而心甘情願地要當一條地道的「洋狗」呢?
說話也好,作文也好,都應該擺事實、講道理。即擺事實不可虛妄,分析、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美帝國主義是講人道主義的國家,是不會搞生物戰的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請問:
「二戰」結束,是誰包庇了日軍的「七三一」部隊戰犯?又是誰全盤接收了日本人細菌戰的「科研」成果?上世紀50年代在韓戰中,是誰在搞細菌戰?其後在60年代的越南戰場上,又是誰在搞生物戰?憑藉美帝「前科」表現,推論其後發生的可能性,不是沒有道理的。
說美國政客都是有「人性底線」的人,他們是不會「引火燒身」,去做「得不償失」的事情,真的不會去做「反人類式犯罪」的事情?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請問:
美國霸權主義,四處挑事,不斷地發動戰爭,遠隔萬裡,打著「民主」、「人權」的旗號,屠殺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和平居民(包括惡毒地「虐囚」),這是什麼罪?難道不是「戰爭罪」?難道不是「反人類式犯罪」?
常言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如今,美國在和平時期(對方作為國賓在他國訪問),任意暗殺他國將軍。這是不會做「引火燒身」和「得不償失」事情的表現嗎?
中國疫情肆虐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採訪時,居然說中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有助於」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把危害人類的疫病當作是美國人幸災樂禍的「福音」,這是他有「人性底線」的表現嗎?
可見,其實「陰謀論」的推理,倒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反觀反「陰謀論」為美帝「洗地」的反噬,卻是蒼白無力的。既擺不出客觀的事實,又沒有嚴謹的邏輯,除了咀咒和漫罵,能拿什麼來服人?
看來,這還是一個立場問題。原來,洋奴們早已沒有中國人的立場了,他們早已成了黃皮白心的「香蕉人」!他們的親人已定居在美國,他們的財產已轉移在美國,至今他們自己雖然還保留著中國國籍,僅僅只是為了還要繼續在中國「撈」錢!如此而已,豈在他哉。

作者系崑崙策特約評論員-錢昌明

紅旗文獻郵箱:438726462@qq.com

殺腐令

動態棋譜<第一局>

抗疫必勝

【健康養生】薏米紅豆粥讓你百病不侵

中醫與西醫對話

梅林之春----梅 (天佑武漢)

剛剛法國人民身穿中國解放軍65式軍裝,高舉紅旗在凱旋門遊行

相關焦點

  • 人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人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堅持。很多人明明不笨,甚至腦瓜子很聰明,卻最終一事無成。原因何在?固然有機遇和運氣,或者個人能力限度的問題,但最根本還是不能堅持。堅持的力量還可以通過另一個故事有所反映,比如兩個和尚的故事,四川一窮一富兩個和尚,都想去南海見識,富裕的和尚卻一直嫌路途遙遠,遲遲沒有行動,等到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才羞愧不已。由此可見,堅持是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我們老想著心想事成。但不要滿足於聽好話,我們多數人不是你想就能實現,你不是神仙,通過意念就讓想法變成了實體。
  • 張博宇不叫孫海英爸爸:怕被誤會「認賊作父」
    播映片段中,呂麗萍之子張博宇在節目中一直喊繼父孫海英「孫老師」,顯得有些生分,他解釋這個稱呼的原因是怕生父張豐毅那邊誤會其「認賊作父」,在家中私下裡還是會喊孫海英「爸爸」。  張博宇喊繼父孫海英「孫老師」 怕生父張豐毅誤會其「認賊作父」  《帶著爸媽去旅行》是江西衛視打造的明星旅行孝道真人秀,即將於12月21日晚播出。
  • 人生最大的遺憾和悲哀是什麼?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錯誤的堅持和輕易的放棄;莫過於你遇到了一個特別的人,卻又明白永遠不可能在一起,不是得不到,而是捨不得;莫過於兒欲養而親不待,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人生最大的悲哀到底是什麼?當然,這些確實是人生的悲哀,但相對極端情況不說,我倒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養育了一個不懂感恩的子女。大多數人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費盡心機不讓子女輸在起跑線上,以120%的努力為子女不計報酬地付出著,想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當然,子女能成器成才也很重要,但相對成才與成人,我倒覺得成人更重要。
  • 金庸小說中的「認賊作父」
    戴錦華老師認為金庸先生文筆太差,懶得分析,那麼我來詳細分析一下:金庸小說中「認賊作父、以賊為父」還真是個普遍現象,主要表現為——主角對自己的出身、師長、父輩不認同,反而把外來者當作親人,往往體現出一種青春期的叛逆情緒,總覺得原生的一定是糟糕的、落後的,外來的則一定是文明的、進步的、充滿生命力的。
  •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幸的婚姻
    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人生最大的悲哀,便是不幸的婚姻,但最不幸的婚姻始終圍繞在一個「錢」字上。這是很多女人的切身感受!最不幸的婚姻不是婚外戀、也不是被拋棄,而是心裡沒有這個家,沒往家裡拿錢。
  • 她本是中科大天才,如今成美國院士,是「認賊作父」還是為了學術
    在美國拿下30多項科研大獎2001年莊小威成為哈佛大學物理化學雙教授,2003年,莊小威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此時她才31歲。隨後,莊小威的人生青雲直上,在美國拿下30多項科研大獎,各路榮譽接踵而至,美國《科技評論》雜誌將她選為「35歲以下100名青年創新者」之一。2012年,莊小威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女人到了中年,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也不是變老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有人說,一個女人到了中年最大的悲哀是沒錢。因為這個年紀的女人經歷了半生的風雨,本應該是享受的年紀,卻因為沒有錢而被迫繼續為生計奔波。有人說,一個女人到了中年最大的悲哀是變老。
  • 認賊作父?民進黨還能更無恥嗎(日月談)
    認賊作父?
  • 窮忙,是人最大的悲哀!
    窮忙,是人最大的悲哀。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卻不作為,或者麻木地知道。 十則黃金定律,擺脫窮忙人生。
  • 心理學:女人到了中年,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也不是變老
    女人到了中年最大的悲哀是什麼?其實不是物質上的缺乏,而是精神上的空缺,是心靈之中的貧乏。中年的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也不是變老,中年女人最大的悲哀,是做不到放下,又學不會成長。糾結過往是女人的通病01)、中年女人經歷過人生的起伏風雨,在這場人生的旅途中或許保持著長時間的幸福,又或許不幸的遭遇生活情感上的挫折,世事無常才是人生常事。在醫學中有這麼一句話:劑量決定毒性,意思是說世界上的東西沒有絕對的解藥和毒藥,全在於投入的劑量。
  • 認賊作父怎樣的一種體驗?來了來了,他來了,智障「完顏康」香港街頭實力演繹​!
    智障兒子街頭實力演繹▼人性論|本期封面人物:認賊作父的「蒙面兒子」 智障兒子完顏康(本名姓楊)認賊作父的背後,究竟都有哪些原因使然呢? 寵物成長式的洗腦馴養、「通識」教育。一如,為什麼中英爆發鴉片戰爭?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告訴你,鴉片戰爭源於中英兩國當時的所謂「政治、貿易體制和司法制度衝突」,而隻字不提英國大量輸入鴉片令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以及鴉片帶來的毒禍等。
  • 《扶搖》宗越和雲痕兄弟相認,雲痕得知認賊作父真相,徹底崩潰!
    一旦證實了自己認賊作父的真相,雲痕徹底崩潰……原來,認為一直以來對自己好的人,結果竟然是自己的仇人。
  • 電影《小丑》,為什麼說能讀懂這部電影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終的目標。我從沒想過拍漫畫電影,這是關於這樣一個人,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來自何方。所以我其實是繞了一圈,我不是想拍《小丑》而是如何做一個很棒的角色研究,讓人們想要看。《小丑》講述了一位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喜劇演員逐漸扭曲變態成為瘋狂兇殘「小丑」的過程。
  • 民進黨當局數典忘祖、認賊作父,還能更無恥嗎?
    至於臺灣博物館所推崇的長谷川謹介,他到1906年才開始接手臺灣的鐵路事務,而當時距離劉銘傳修建的鐵路建成通車已經過去至少13年的時間。偏偏有一小撮學者嘴硬說日本統治臺灣後將當初劉銘傳所建鐵路幾乎拆盡,106公裡的鐵路只剩0.8公裡可用,所以要把日本工程師長谷川謹介而非劉銘傳視作大功臣。這完全是強詞奪理一派胡言。
  • 該事件的不了了之才是最大悲哀
    有網友曝出,許可馨這次是用許麗娜這個名字回的國,或許這才是她護照上的本名吧。而我們更關心的是,許可馨事件從爆出到發酵,已經持續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並沒有任何的定性或者是調查。也難怪許可馨本人始終保持高調的囂張氣焰。畢竟,網絡上的輿論並不能給她帶來實質性的損失。面對廣大網友的質疑,顯然,相關部門始終保持「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並非明智之舉。
  • 長大後才明白,《軒轅劍》最大的悲哀,不是錯換人生,而是小雪認錯人
    電視劇《軒轅劍》播出後的反響還是很不錯的,即便已經過去8年,可大家對劇中的角色依舊是印象深刻,直到今天依舊會有人在重溫這部劇,重溫時,我們也才明白《軒轅劍》最大的悲哀,並不是
  • 紅樓夢:賈寶玉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求不得,而是愛別離
    侍者給仙草澆水是理所當然,然而,仙草卻入戲太深,以為侍者是因為愛才澆灌自己的,在矛盾與自戀中,仙草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侍者。可侍者卻因為貪戀紅塵,私自下凡歷劫,仙草為愛追隨侍者,以為能長相廝守,卻換來了淚盡而逝的結局。賈寶玉在前世欠下孽緣,註定今生要用一輩子來償還。寶黛初見的那一刻,寶玉就對黛玉一見鍾情,在長期的耳鬢廝磨下,兩人的情感也日漸升溫,直到後來深入到了骨髓與血液中。
  • 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其實,父母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與其說是父母的悲哀,還不如說是做子女的悲哀,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每當我想到老媽在我們面前的小心翼翼,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以前的老媽很強勢,我們一頂嘴她就會大眼睛一瞪,後來,她老了,我們再頂嘴,她就不吱聲。
  • 遊戲血淚史:當創意讓位給速度,這才是遊戲行業最大也是最後的悲哀
    文/手遊圈內人肥楠昨日驚聞慕和網絡CEO吳波先生病逝,在追思之餘,回首遊戲圈發展史才發現這就是一部遊戲人血淚史
  • 天妒英才:你的離開,是我此刻最大的悲哀
    當時倒也並沒有特別的關注,直到看了縫紉機樂隊,聽說裡邊的《都選C》等幾首歌是你寫的之後,我才開始為你的才華驚嘆。開始關注你的生平,關注你的經歷,漸漸的了解讓我相信,一個如此有才華的人,終將爬上巔峰。你的離開,是我此刻最大的悲哀,願我熟悉的這個陌生人,在另一個充滿音樂的世界,沒有傷病,願你,永遠有夢。 災難和明天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邊的這種事情變得越來越多。2020年10月的一天,看到我的一個高中同學為他的弟弟籌集醫療基金,那個我五年前見過的男孩,照片中卻早已是骨瘦如柴,最後,他也未曾撐到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