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走路。
-東野圭吾《白夜行》
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生於大阪。1985年,以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獲獎作品《放學後》出道,開始揚名立萬。20年作品逾60部,幾乎囊括日本所有大獎: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第120屆直木獎;2000年,《白夜行》入圍第122屆直木獎;2001年,《暗戀》入圍第125屆直木獎;2004年,《幻夜》入圍第131屆直木獎;2006年的《嫌疑人X的獻身》,獲得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
《白夜行》出版之後引起巨大轟動,使東野圭吾成為天王級作家。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與圖書一同為作家帶來了如潮好評,使他成為日本、韓國與臺灣等地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內容簡介: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小說於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間連載於期刊,單行本1999年8月在日本發行。故事圍繞著一對有著不同尋常情愫的小學生展開。1973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內發現了一具男屍,此後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與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卻在底層遊走,而他們身邊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奇死去,警察經過19年的艱苦追蹤,終於使真相大白。
小說將無望卻堅守的悽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2006年,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一舉囊括第48屆日劇學院賞四項大獎。
讀後感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這句話是白夜行的較為貼切的描述。可能與其他的女生不同,在讀大學期間,對於讀書的偏愛總是流連於較為重口的懸疑推理類小說,無意中在圖書館發現了令我比較著迷的寫作風格----東野圭吾的畫風。
第一次閱讀《白夜行》是在大二,也許是對於這種黑暗絕望唯美調不是很理解,很遺憾並沒有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後來也許是個人心境的改變,重新拿起這本書的時候,體會到對於男女主角的各種細節的微妙之處。男女主角謎一般的感情線耐人尋味,女主角女神般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無比扭曲的心,這種巨大反差下的病態美,以及男主角一次次的高智商無破綻的犯罪讓我讀得特別過癮。亮司的結局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伏筆了,東野圭吾聚焦人性的陰暗面,所以我們壓抑的看完又都會忍不住有所思考,這是作者的高明之處,雖然作者採用的是時間上由前而後的故事敘述順序,但這種順序卻被作者運用分章的手法人為地打斷了。作者截取了十三個時間片斷用來講述故事的發展,這種截取並不是突然的、生硬的,而是被作者通過巧妙的視角切換完成的。也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過程也許是比較疲憊又有些負能量存在,但對於這種扭曲人性下愛情的力量最多的還是驚嘆,驚嘆於無望卻堅守的悽涼愛情,而雪穗對於亮司的愛情是否真的存在,又或只是她的一種依託和依賴,也許作者也無法說明。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白夜行》的讀後感只是個人愚見,最後引用一個較為精彩的書評:「絕望的念想,悲慟的守望」,是對《白夜行》最好的評價,當然也是對愛情最殘忍的凌遲,願你讀完此書後,懂得如何去守望,如何守住光明,哪怕錦衣夜行也好。
投稿人:劉芳冰 編輯:賈麗華 審核:廉彥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