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神鵰俠侶》,男主角楊過可謂是蹉跎不斷。先是在桃花島,黃蓉只教他四書五經,根本就沒有傳授武藝。到了全真教,趙志敬只教他口訣,招式是一點也沒有教過。當他遇到了孫婆婆和小龍女之後,終於是正式開始習武了。
小龍女先教他天羅地網勢,也就是抓麻雀,並且讓他睡在寒玉床上。小龍女說「這床是用上古寒玉製成,實是修習上乘內功的良助」。但楊過還是冷得不行,小龍女便「傳了他幾句口訣與修習內功的法門,正是她那一派的入門根基功夫。」
然後,小龍女和楊過一起練習「玉女心經」,這玉女心經其實就是專門克制全真劍法的招式。「一招一式,恰好把全真劍法的招式壓製得動彈不得,步步針鋒相對,招招制敵機先。」然後他們開始練習「玉女心經」內功,也就是克制全真內功心法的功夫。
練到緊要關頭的時候,尹志平和趙志敬出現了,小龍女差點走火入魔。然後,因為李莫愁師徒前來,導致古墓大門關閉。小龍女和楊過在洞外搭了一間茅屋,「數月過去,先是小龍女練成,再過月餘,楊過也功行圓滿了。」
所以,楊過是練了內功的,而且還功行圓滿了。但是,這時的楊過單打獨鬥還不如尹志平,也不是李莫愁的對手,最多算個三流角色。雖然在年輕一輩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但離高手還有很大的差距。
後來,楊過碰到黃藥師,得到了「彈指神通」,碰到了洪七公歐陽鋒,得到了「打狗棒法」招式。但真正讓楊過成為高手,則是他碰到了神鵰,得到了玄鐵重劍。後來,在等待小龍女的十六年中,楊過自創了「黯然銷魂掌」,這才使得楊過成了新五絕之一。
楊過在練習玄鐵重劍的時候,是沒有內功心法的,在神鵰的逼迫之下,他在瀑布中練劍,顯然這應該屬於外功。後來,他又在大海的浪濤中練劍,劍聲「從輕而響,從響轉輕,反覆七次」,應該還是屬於外功。
楊過自創黯然銷魂掌之前,「除了內功循序漸進之外,別的無可再練」。他在思念小龍女的過程中,「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竟然威力奇大,「他由此深思,創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這就是「黯然銷魂」。顯然,黯然銷魂掌也只是武功招式,屬於拳腳功夫。
由此看來,楊過的玄鐵重劍也好,黯然銷魂掌也罷,都應該歸於外功一列。黃藥師曾說:「若以剛猛而論,只有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可以比擬」。而「降龍十八掌」被稱為天下第一陽剛掌法,是外功的極致。黃藥師將黯然銷魂掌和降龍十八掌相對比,也表明了黯然銷魂掌是外功。
但是,「黯然銷魂掌」卻又不全是武功招式,其威力大小與心情有很大關係。只有心中悲苦,黯然銷魂,這掌法的威力才能發揮出來,否則並沒有什麼厲害之處。楊過與金輪法王相鬥時,覺得沒有了活下去的可能,與小龍女生離死別的時候,使出了一招「拖泥帶水」,將金輪法王打敗了。
楊過的武功,內功主要就在「玉女心經」,而後來在瀑布中練劍、在雪花中練劍、在浪濤中練劍,都應該屬於外功。這雖然練的是力量,但不應該屬於內功。所以,總體來說,楊過的武功應該歸於外功。
在金庸先生筆下,內功才是根本,外功只是技巧。《易筋經》、《九陽真經》、《神照經》等等有名的武功秘籍,都重點在於內力的修煉。外功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洪七公的水平了,想要再提高,基本是不可能的。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竟然能達到降龍十八掌的高度,與他奇遇不斷有很大關係。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外功雖然也能增加力量,而且身強體壯,肌肉隆起,但和內功相比,終究還是差了一些。外功的練習有盡頭,而內功的練習卻永無止境。自楊過之後,玄鐵重劍和黯然銷魂掌便在江湖中絕跡了,就是世上再難有第二人與他一樣有那些奇遇的原因,也就是這種外功,是很難「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