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初冬,還有比《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原班人馬如期歸回更讓人興奮的事嗎?
有。
就是第四季竟然比想像中還精彩。
《明星大偵探》前三季目前的豆瓣評分分別是:9.0分,9.0分,9.1分。打分人數最少一季2.8萬,最多一季超過5萬。
絕對稱得上是大陸網絡綜藝的No.1。
做一個好的網絡綜藝也許並不難,但難的是連續幾季能越做越好。
從第一季到第三季,無論是節目組還是嘉賓,都在不忘初心的同時拓展更多的可能性,也許有的嘗試很成功,有的嘗試卻受到詬病。
畢竟,當觀眾對節目的期待越來越高的時候,當最初因為節目獨一無二的特質而引起的新鮮感逐漸被習以為常的時候,節目的口碑很難不走下坡路——沒有進步,就是退步。沒有驚喜,就是失望。
尤其是在明偵3過後,原班製作團隊推出了上星綜藝《我是大偵探》,被稱為明偵的姊妹版。
作為明偵老粉不免擔心,原本經典網綜的口碑變成了更能盈利的上星綜藝的墊腳石。製作團隊在嘗到上星綜藝的甜頭之後,拋棄相對小眾的網綜,把《明星大偵探》第四季變成《我是大偵探》第二季。
因此,很多人甚至對第四季的回歸不抱期望。
知乎提問「明偵4還能延續前三季的輝煌嗎」下面,也是唱衰多過叫好。
沒想到,第四季第一案「逃出無名島」一出,一片「真香」打臉。
第四季開畫得分:9.4
有一說一,這一期節目想找的話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問題。
比如開頭比較沉悶無聊,不夠吸引人;
比如線索太多太冗雜,有些信息交代不完整(也可能是剪輯的問題);
比如綜藝感不是很夠,在我看來應該是從第一季以來笑點最少的一期……
但我還是想以一個三季老粉的身份為這個節目瘋狂打call!
因為這期節目告訴我們,先導片裡被狗頭偵探撒貝寧吐槽很土的口號「偵心不改」並不是一句空話。
這是輕微劇透的分割線
這一案發生在無名島上的無名藝術館(不得不說節目組的實景搭建得越來越逼真,即使在屏幕之外都能感同身受)。
幾個在現實生活中互不相識,但卻在網絡中「共同奮戰」的人都被約到了這個神秘的地方。
他們同屬於一個叫做「好漢聯盟」的組織,自以為打著「正義之名」,卻做著「鍵盤俠」的事。
他們跟隨一個叫「甄相諦」的自媒體人的節奏,對那些所謂的「壞人」進行網絡暴力,甚至將這種暴力演變成線下的整蠱。
而當他們發現自己之前一直被「甄相諦」帶的節奏欺騙,又加入到了這次對「甄相諦」的惡作劇——每個人按照指令做一件小事,最終形成了這個「殺局」。
就像很多人平常在網絡上做的那樣:你以為只是隨便發表了幾句「自由」的言論,卻不知道對別人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而在每個人上島的時候,都各自遇見了已經在之前的網絡暴力中死去的人,而且是兩遍。
為什麼?
一方面這肯定是為下集揭開無名島之謎做鋪墊;
另一方面,正如小白所說的,這也預示著每一件事情的兩面性。
而「鍵盤俠」們選擇攻擊自己認為的正義的方向。
這多麼像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一件事發生之後一股腦地去批評指責,然後在有新的反轉之後再被啪啪打臉。
光是這個立意,就已經贏了。
更別說這一期是少見的所有人推理都在線的一期,以至於觀眾在看的時候都要按下暫停反覆回味,稍不注意就跟不上嘉賓的節奏。
這一點,也是我很佩服節目組的一點:他們敢於在這季第一期就啟用這樣一個全員沒有綜藝咖的陣容演繹一個本身就如此複雜的案件。
明偵作為一個推理真人秀,雖然嚴肅推理是核心,但笑點也是必不可少的。
前三季的很多名場面真是讓人每看必笑,笑到噴飯。
畢竟很多觀眾看綜藝最主要的目的是放鬆。
這也使得評價明偵嘉賓還有一條標準:能不能接梗。
楊蓉在明偵的表現備受爭議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有時過於「較真」——只關注案件而忽略跟其他嘉賓的「接梗」互動。
因此,基本上每一期都會配備「綜藝掛」的嘉賓負責在緊張的推理中貢獻笑點,比如:鬼鬼、大張偉、魏大勳、王嘉爾……他們的推理也許不是強項,但有他們在的節目絕對不會無聊。
而在這一期裡,除了開頭的四十分鐘進入節奏較慢之外基本全程高能燒腦,六名玩家裡沒有特意活躍氣氛甚至有時在狀況外的「綜藝咖」。
同時,這期的案件又是本身很複雜的。
這種複雜並不來源於實景環境帶來的「設定」上燒腦,畢竟這種揭開謎底都要出現在實景的下期。
比如「玫瑰酒店」的隱藏實驗室帶來的靈魂交換;
比如「整形醫院」的節目導播室帶來的「楚門的世界」的設定。
按照預告,「逃出無名島」的下期環境上的設定應該是「盜夢空間」:所有的一切都是某個人的一場夢。
而本期案件的複雜來源於情節本身。
尤其是作案的手法:所謂的兩個「兇手」。
有一個人布置安排了一切,讓每一個人都完成一個環節。
可其中的一個環節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布置了另一個「兇器」。
這中間就涉及到有人一直知道自己是兇手,有人以為自己是兇手但後來又發現自己可能不是。
同時,真正的死因也由於「兇手們」對自己身份的認知而經歷了「確認-推翻-再確認-再推翻」……
這種設置是有風險的。
我也看到不只一個老粉表示:看了明偵這麼久,第一次覺得自己的智商配不上這個節目。
但我覺得,這展示了節目組的態度,告訴所有人,明偵是有初心的。
這看似提高了節目的門檻,但實際上是用行動表明了對觀眾的尊重。
這才是我一如既往愛這個節目的原因。
最後,奉上今日的「偵探能量站」:
「在今天這個網絡時代裡,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鍵盤俠攻擊的對象。」
「當一個人僅僅用情緒來思考和表達問題,而不是用理智和理性來分析和判斷問題的時候,往往可能不知不覺中加入了鍵盤俠這個行列。」
「我們不去聽外界的聲音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聽任何的建議或者說指責。」
「不要在乎那些與你的生命沒有關係的人對你的任何評價。因為他不需要對你的人生負責任,而你要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圖片均來源於截圖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