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寫意畫「書貴於意,表而非形」。水墨寫意攝影也崇尚脫離現實,講究飄逸虛緲的筆墨趣味,追求形似神似的自我藝術境界。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將水墨寫意引入攝影肯定是跨界的藝術行為,雖無師可法,無徑可途,也要遵循畫意攝影宗師們的理論:「畫大於攝,攝大於做,意大於畫」。
寫意後期已有多種流行方法。但不想重複別人,他人方法其實不適合我的思想。「心中有畫,畫從心出」只有自己的方法,才能寫出自己的內心。
後期PS是枯燥的,學步驟不如思路,講方法不如講想法。
工具準備:
水墨寫意PS的工具是各種畫筆、減淡加深、橡皮、模糊等。在全套筆刷工具中能適合作水墨效果為少部分,還有根據畫面的處理來靈活應用。個人習慣用八種筆頭:通用筆頭、幹介質、溼介質、書畫筆、M畫筆等(見附圖)。
畫筆設置
1、橡皮法
方法步驟:
1、拍攝二張焦距不同,主體差異大的照片。圖中A片:前景主體為盛開花枝的全景,亮白色為主色調;B片:背景是樹幹為主體的中景,灰、藍、黑色為輔色。二片編號疊加。
2、B片作色彩降飽和與模糊處理,使用筆刷工具模糊,模式:正常。強度參數10%、25%調節,按近實遠虛規則,由近及遠,由淺及深,細心對枝葉塗抹出模糊狀。
3、A片作「亮度與對比度」圖像處理,提高亮度,稍微的色彩降飽和處理,以淡化色彩鮮豔程度。橡皮擦拭工具,象素大小按擦拭範圍需要自由定值,透明度從5%、10%、45%過渡。也按近實遠虛規則,由近及遠,由淺及深的寫意繪畫原則進行。
4、合併圖層,加入文字印章完成。
2、減淡法
原理簡單,操作稍複雜。適合大留白的寫意製作。
步驟:
1、複製新建A圖層。簡化圖像,調整疏密,營造大留白。對花葉局部減淡色彩。工具次序:套索→筆刷→減淡。
2、在圖層A基礎上複製新建映射B,C圖層。工具次序:圖像調整→漸變映射。繼續在圖層B上作黑白轉換,使用工具漸變命令,獲得圖層漸變灰的減淡。
3、圖層B由淡淺入手,擦拭出底層荷花、荷葉色彩。荷葉擦出色彩濃度要淡於荷花。工具次序:橡皮擦調整筆刷象素、不透明度。10% 、25%、30% 值遞增。
4、圖層C。調整減弱顏色強度,進一步削減淡化荷葉色彩。目的是用色彩拉開陪體與主體的距離。工具次序:圖像調整→匹配顏色→筆刷減淡 。
5、圖層C調整,荷花紅色由色階增加藍。筆刷模糊花瓣輪廓,保留花瓣中心紋理的銳度,減淡花朵與蓮花座間的色彩。工具次序:套索→圖像→曲線、色階→銳化→減淡→模糊。
6、圖層C進一步減弱葉子色彩,添加文字、印章,蓋印完成作品。工具次序:圖像→匹配顏色→文字。
3、筆刷法
上述二法綜合應用,加入筆刷工具效果,使畫面呈現水墨味。操作程序較繁瑣。
步驟:
1、設立2 個新圖層,命名為1「修底」、2「漸變」。
2、在圖層2(漸變圖層),打開「圖像窗口」→調整→漸變映射。
3、點開「漸變映射」→漸變編輯器→建立新漸變圖層模板,命名為「國畫色」。
參數設置:1)實底:平滑、31%,不透明度50%
2)漸變滑鼠欄:下色標位置,黑色28%,棕色58%,白色85%,透明度89%。
4、用新建圖層2(漸變圖層)的映射蒙版,把圖層紅色變為棕灰色。
5、點擊圖層1(修底圖層):選擇筆刷、選區工具,用純白塗抹掉雜亂枝節與背景色斑塊,調整疏密與虛實。
7、回到圖層2(漸變圖層),選擇橡皮擦工具,調整參數:橡皮擦主直徑8%、硬度100%、模式畫筆,擦除時視情況而論,不透明度從10%、30%、50%向100%遞增、流量也是從10%、30%、50%向100%遞增。由淡至濃擦出桃花。注意桃花濃淡度與所處枝條色澤濃淡的匹配,一般位於畫面主體的花要濃,陪襯的花要淡,才能形成由遠及近的透視感。
每擦一處時,需要不斷關閉當前圖層窗口的「眼睛」,來觀察擦拭效果與判斷擦除桃花的位置。
8、合併圖層1、2,筆刷工具減淡陪襯部分枝條,突出主體。
9、模糊工具修飾部分淡化的枝節,增加畫面焦深。
10、用吸管取色,色彩選區、筆刷等工具塗抹掉需要刪繁就簡的枝葉,增加畫面的留白空間。圖像合併。
11、「詩、書、印、畫」是國畫不可缺少元素。文字工具,配上草體詩文和印章,合併圖層完成。
4、渲染法
上述各法綜合應用,加入畫筆工具的渲染效果,使畫面更具寫意水墨的韻味。
步驟:
1、素材圖水平翻轉,設立2 個新圖層,命名為1「原底」、2「留白」。
2、在圖層2(留白)圖層,圖像選區、筆刷工具,塗抹出留白區域。
3、複製圖層2(留白),命名為圖層3 「水墨」。轉為黑白,調整亮度、降低反差。橡皮工具擦拭出色彩明淡漸變的花朵,枝幹部分擦出淺色紅作為虛化的遠景。
4、圖層2、3合併。合併圖層上用筆刷減淡枝條,透明度10%、20%、30%漸進。筆刷加深花朵顏色,曝光值依次選用20%、60%的中間調、陰影進行加深。增強色彩原則:按照繪畫色彩遠近視感規律靈活進行。
5、畫筆工具應用:打開畫筆工具窗口,選擇書法畫筆、溼介質畫筆、基本畫筆。顏色為黑白灰。正常模式,不透明度10%、15%、流量70%。細心勾畫枝幹邊緣,形成筆刷暈染紋理。
6、圖層2 :橡皮工具,擦掉多餘的色斑,調整枝幹疏密與虛實度。筆刷工具模糊枝幹邊緣淡墨過渡區,加強浸染的效果。
7、文字工具,配上詩文印章,蓋印完成
5、繪疊法
繪疊法有三種後期方式:
1、合成渲染法,拍攝水墨畫,與荷花疊加PS渲染處理合成,這種方法較為成熟,也很簡便。
2、手繪疊加法,用圖層複製,減淡、留白、簡化畫面,在圖層上用畫筆工具在圖像上繪製出水墨影像。難度相對大,需要有強大後期技術與水墨畫功底支持。
3、手繪線描疊法,也是用圖層複製,減淡、留白、簡化畫面,在圖層上用鉛筆工具在圖像上繪出類似白描圖像。難度絕對更大,需要更強大後期技術與美術功底。熟手沒一天功夫也完不了作品。(操作很複雜,不作討論。)
手繪疊加法步驟:
1、新建圖像文件,背景白色,命名圖層1:「背景」。複製荷照片,粘貼圖層並命名為2:「繪畫層」。
2、圖層2套選主體,方法有多種,有的需要建立新的圖層。
A 套索荷花反選,筆刷塗白選區。
B 套索荷花反選,背景橡皮擦除選區圖像。
C 套索選取,拷貝選取,粘貼背景圖層,建出圖層3,圖層2工作關閉。
3、選用畫筆工具(要安裝水墨書畫套筆工具),繪製時調整筆頭大小,在荷花連接處畫出荷葉形狀,由淡至濃,不透明度從5%遞增,按「近重遠淡」 (國畫的積墨畫法) 層層加深。
葉梗可全墨繪製,梗上尖刺用鋼筆工具點染,用減淡工具擦拭出葉梗的濃淡虛實水墨效果。按潑墨畫法章法來刷繪。國畫水墨繪法傳統技巧不詳講,有興趣找資料或拜師求藝。
4、畫筆預設選擇45號等筆頭;橡皮擦出荷葉邊緣形成筆叉斷墨紋理;工具模糊修飾開叉紋理,按近輕遠重進行。
5、筆頭多次反覆換用,如噴槍、減淡、橡皮擦、液化工具彎曲、圖形工具變形、乾濕、水彩、腊筆、模糊等等介質工具,進行水墨韻味及色彩渲染修飾,最後蓋印完成。
選用畫筆重點在不斷調筆頭參數,如「噴濺」是強化溼潤浸染效果,「雜色」產生畫筆的輕重頓錯感覺,「溼邊+雙重」讓柔邊筆頭加大擴散,形成潑墨效果等。
總結:
1、構思要考慮後期如何處理,拍攝要從主體、形態、留白、色彩等方面按國畫布局,構圖儘量簡約。
2、無論採用哪種後期處理方式,都是從簡化、淡化入手的。強調表現寫意畫在構圖、筆墨、敷色、浸染等藝術特徵。要「心中有畫,畫從心出」。
3、浸潤、渲染要遵照水墨的各種畫法,「墨不歁筆,色不歁墨」,寫意畫注重用墨的書寫韻味,墨色的多變性,注重表現個性美的主觀情緒和審美雅趣。遵從「不求形是,但求神似」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