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過度精緻,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2020-08-29 腔調電影

《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尤其是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在即的時刻,討論這個話題真的太有意義了。關於節目中正反方選手的辯論,我就不重複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節目。我想談談我的對這個辯題的看法,因為我覺得消費主義的問題,遠比我們想的要嚴重,一點不誇張地說,某種程度上,「精緻窮」,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其實這個辯題概念比較模糊,因為精緻窮這個詞兒可以拆分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

第一種意思是:窮,還要追求精緻,應不應該?

對此,我的答案是,窮,當然有權利追求精緻。就像黃執中在辯論中拿詹青雲作為例子,他說詹青雲留學時欠了很多錢,但是在地鐵上,她卻在讀著《莊子》。窮,但不妨礙她追求精神上的精緻。還有一個例子是說,有一個人,兩個月沒換過衣服,但是衣服卻非常妥帖乾淨,這也是在追求精緻。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就算是窮人,也有權利為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買單。不是說窮,我就非要接受自己的設定,把自己過得苦哈哈,什麼也不買,吃最差的,穿最差的,用最差的,得過且過。說句扎心的,如果一輩子都翻不了身呢?一輩子都很窮呢?你就想一輩子這麼過嗎?

歐亨·利有一篇小說,叫做《麥琪的禮物》,就講述了一個窮且追求精緻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對夫妻非常的窮,可是聖誕節,他們都想送對方一件珍貴的禮物。女生想為男生唯一的一塊金表買一個表鏈,而男生則想為女生買一個「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好讓妻子去梳理她那瀑布一樣美麗的頭髮。為了買這份禮物,他們賣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男生賣了自己的金表,而女生賣了自己的頭髮,他們最終買來了禮物,卻發現,和禮物相匹配的東西卻沒了!可這個故事依然感人,感人之處就在於,夫妻窮得叮噹響,卻都願意拿自己最珍貴都東西,去讓對方精緻那麼一小下!

但這個故事如果換一種寫法,女主拿著這個月的生活費去給男主買表鏈,那,就一點也不感人了。因為如果拿著生活費去買禮物,去追求精緻,會讓生活陷入困境,變得更糟糕。

所以說白了,窮人也有追求精緻的權利,但不是透支自己的生活,去追求精緻。精緻雖好,但要量力而行。

「精緻窮「的第二層意思,可以理解為:因為追求精緻,我把自己變得很窮,應該嗎?換句話說,為了買我想要的東西,我月光,甚至於欠債、借貸,應該嗎?

看看那些拍裸照和裸露身體視頻去網貸消費的人,看看那些因為還不起貸款而選擇自殺的人,摸著自己的良心說,毫無節制地追求精緻應該嗎?顯然,不應該!

追求精緻沒錯,但因為追求精緻而去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把自己陷入一種人生的困境,就不應該了!你追求精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糟糕。

我前兩天在知乎上的一個話題下看到一個回答,說一個非常漂亮的大學生,借了一大筆網貸,最後還不起,不得不去當了小姐。她本來是可以有很好的人生的,然而,她卻幾乎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這就是為什麼肖驍說人要隨心所欲,並沒有說服力。事情很簡單,看到喜歡的,就說,不管我有多少錢,買它!

最後活到了一定都年齡,當你覺得有更重要更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比如說房子,卻會發現自己銀行卡裡一毛錢都沒有。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齡人去付首付、住進自己的家裡,你卻只能在自己的出租屋裡,拿著精緻的高腳杯,喝著精緻的紅酒,品味自己的辛酸!

消費主義的最大陷阱就是,不斷地告訴你「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無酒還能賒著喝!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要緊呀!可是他們沒告訴你,財富是要靠一點一點的積累的,很少人能夠像傅首爾,幾年前幾百塊的西裝是最好的衣服,幾年後想要的衣服能隨便買。大多數人不可能一夜暴富,所以就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把錢花在刀刃上,把錢存在腰包裡。

消費主義最壞的地方就是,讓你沉浸在精緻的幻夢中,然後一點一點掏空你。

最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活著》,男主角是葛大爺飾演的富N代福貴,他是一個賭棍,整日遊手好閒,在茶樓裡跟人賭錢。倪大紅飾演的龍二就每天陪他賭,和茶樓的老闆,一起算計著什麼時候能把福貴家的祖宅給贏過來。而福貴則完全蒙在鼓裡,也不算計自己究竟輸掉了多少,總是記在帳上,於是日積月累,不知不覺之間,福貴就把自己的祖上的唯一的豪宅輸給了龍二。

龍二的套路和消費主義毫無區別,就是不斷慫恿你放縱自己的欲望,在不知不覺間掏空你。這樣的結果是,你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發現自己除了親手搭建的精緻的空中樓閣,錢財、房產、青春都將蕩然無存。

最後說說我自己吧,我從幾個月前,就關閉了支付寶花唄,也不再用信用卡,並同時開始了「計劃經濟」。也就是說,每個月我會拿出固定的一筆錢去支付生活各項開支,然後把剩下的錢存起來。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我發現用花唄和信用卡時,我每個月都在還債,每個月10號左右的時候,各種提醒和簡訊,讓我陷入了極大的焦慮。更可怕的是,工資一入我的銀行卡,就接著要還花唄。每每還的時候都會大吃一驚:我上個月怎麼花了這麼多?都花到哪兒去了?

花唄和信用卡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一個陷阱,它們容易讓你產生一種錯覺,讓你在買東西的時候,覺得仿佛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似的,於是你無拘無束,想買就買。但最後你就在不知不覺之間,花掉了你想像不到數額的錢,你或許都體會不到自己的生活究竟精緻在了哪裡,你只是在越來越多的花唄使用數額的催眠下,放縱自己的購買慾,你每個月都在花錢、還錢的循環中度過,甚至很多年過去,存下的錢仍舊寥寥無幾。你發現,你努力在大城市奮鬥,忍氣吞聲跟客戶陪著笑臉,最後的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堆額度嚇人的支付寶和信用卡帳單,以及一堆並不能帶給你安全感的所謂精緻物品。

就像詹青雲所說,「這個時代最傑出的頭腦,都已經毀於過度的精明,那我們期待,這個世界那些最可以改變,最傑出的頭腦,不要再毀於過度的精緻」。

而事實上,過度精緻,正在透支,甚至是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開始「計劃經濟」。首先是因為窮,其次是,消費主義是放縱你的欲望,而「計劃經濟「就是去遏制自己的欲望,每個月就這麼多錢,你具體花在哪個部分,就得去好好規劃了。如果你想精緻一把,那你就買自己想買的,但需要在其他方面更節儉。這樣連續幾個月後,我發現我的幸福感反而提升了,因為每個月再不用為還花唄和信用卡而焦慮了,還可以看到自己存錢的數額在不斷增長。

話雖這麼說,不過我還是承認,就算再窮,都有權利追求精緻,就像楊超越說的,拿800一個月的月薪,看上一條700的裙子,買不買?如果你做好了吃泡麵的準備,當然可以買,因為你如果不買,可能等到你有足夠多的錢了,你也許就沒那份買的心情了。你過了那個階段,就算買7萬的裙子,也買不到那種開心和自己很美的感覺了。

總之,人有追求精緻的權利,再窮也有這個權利,但不能因為追求精緻,把自己搞得越來越窮,生活變得越來越糟。追求精緻是權利,而克制欲望是能力。

相關焦點

  • 土豪病——過度消費正在毀掉年輕人
    在債務的壓力之下,她不敢跟家裡說,也不敢隨意購置東西,只能一步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為自己的過度透支消費來買單。在上個月的時候,催債的電話終於找到她媽媽,也就是我同事。這時她媽媽才知道,她在外面已經欠各種欠款總計有7萬多了。花錢爽,一直花錢一直爽。這也使很多年輕人養成了過度消費的習慣。
  • 「縱慾過度,到底有多可怕?」它正在毀掉一代年輕人
    縱慾,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常態! 自媒體人「桌子的生活觀」的一篇《縱慾,正在毀滅這一屆年輕人》,引起很多人共鳴,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太容易被摧毀了。」 這樣的毀滅,是對超前消費的渴求,對手機的欲罷不能,對垃圾食品的過量攝入......
  • 《奇葩說》辯論精緻窮:我們精緻的生活,不必窮
    《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在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即將來臨之際,討論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有意義了。對於一個正在學習理財知識的我來說,早已按耐不住這顆躁動的心,特別想站出來問一問:追求精緻為什麼會讓自己變窮?精緻只能通過付費的代價來實現嗎?
  • 郭德綱正經說相聲,觀眾不買帳:是什麼在毀掉中國年輕人
    當代人,需要的已經不是藝術,而是娛樂;毀掉年輕人的不是外在影響,而是初心的泯滅。02 一直有個熱議話題,那就是:抖音是否正在毀掉中國的年輕人?網上眾說紛紜,答案人口不一。我不知道抖音是不是正在毀掉中國的年輕人,我只知道,許多大學生是被抖音和遊戲毀掉了。手機裡有個遊戲和抖音,就像民國時期人們抽的鴉片一般,不刷不玩就難受,雙手無處安放。一旦關掉抖音和遊戲,人們就開始像漂浮的蒲公英,沒有定根,那偽裝的快樂如泡沫一般瞬間就消失,被壓制的孤獨和空虛立馬冒了出來。
  • 「過度消費」是一種病,毀掉的是你自己的家庭
    這讓我想起《奇葩說》關於年輕人是否應該精緻貧窮地爭論,這不僅消耗了他們未來地生活質量和巨大地壓力,也讓整個家庭為她承擔了過度消費帶來地「爛攤子」。婚姻生活地真諦就是夫妻攜手度過命運地艱難與人生地荊棘,而這需要耐心和理解。丈夫扮演「賺錢養家」地角色,妻子負責「勤儉持家」地角色。但丈夫工作很辛苦,熬夜加班,在領導地指責下賺地錢被妻子輕輕揮霍。
  • 縱慾過度,正在榨乾中國年輕人
    我們不是被短視頻毀掉的一代,也不是被外賣、奶茶、重口味毀掉的一代……而是被自身欲望所拖垮的一代。年輕人,不要再縱慾過度了!01「短視頻上癮」,似乎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普遍的生活現狀。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現實世界的人情越來越淡漠,不光不愛發朋友圈了,連點讚都省去了。
  • 你說奶茶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健康,請問肉包子同意嗎?
    我忍不住用「奶茶毀掉」搜索了一下,結果令人啼笑皆非。網上無數的媒體自媒體,發了數不清的「奶茶毀掉」系列文章:《奶茶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健康》、《奶茶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健康》、《奶茶,正在毀掉中國的三代人》、《被奶茶毀掉的中國女孩》---,諸如此類。
  • 「虛擬戀人」正在慢慢毀掉當代年輕人
    2020的今天,仿佛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得到,正應了馬雲之前說過的「未來70%的生意都將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可是最近卻出現了這樣一種「另類」的生意。在各大電商平臺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年輕人的青睞。經調查,「虛擬戀人」正在成為當下青年熱衷的網絡消費方向之一。在部分網購平臺,以「虛擬戀人」為關鍵詞並不能搜索出相關的店鋪,但是以「小哥哥」「小姐姐」「戀人館」等關鍵詞進行搜索,頁面便會出現不少相關店鋪與商品。
  • 經濟學家陳志武:年輕人可以享受 但不能安於「精緻窮」
    陳志武:年輕人可以享受 但不能安於「精緻窮」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黃孝光  發於2021.1.11總第980期《中國新聞周刊》  消費金融自誕生之日起,伴生的爭議從未停止。最近幾年,年輕人因陷入網貸而釀成的悲劇不斷上演,使輿論對借貸消費的負面印象愈加濃厚。
  • 「上海名媛」私生活被曝光:縱慾式精緻,正在毀掉你!
    在經濟基礎尚且不牢固的年紀,背負上這種不小的債務,都是過度追求物質搞的鬼。有太多的年輕人,用欠債作為代價,一味享受名牌帶給自己的體面,導致自己外表耀眼奪目,實際上舉步維艱。25歲的男孩勇仔,在近些年「球鞋文化」的薰陶下,開始沉迷於購買名牌球鞋。一雙鞋少則幾千,多則上萬,這對於月薪6000元的他來說,絕對稱得上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 放縱,毀掉3000萬日本年輕人!
    雖然世界上有很多過國家,但受全世界關注的並不多,中國就是其中一個。畢竟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還是一個領土面積相當大的國家。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很多鄰國,那最受關注的國家是哪個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應該是日本,畢竟自古以來日本和中國都淵源頗深,大家對日本的關注度自然相當高。
  • 可怕的「中國式」審美,正在毀掉三代人
    當今社會的美盲現象,正在毀掉三代人。 02 前段時間,一條關於新版《倚天屠龍記》的微博上了熱搜。有人從靈魂深處發出了迷惑:比如,化著精緻妝容的唐嫣,貼著一條假鬍子,就可以男扮女裝騙過所有人; 04 中國式審美,曾經真的美過。我們的祖先焚香飲茶,插花制香,既美麗又浪漫。恐海棠睡去便燒紅燭,懂得體會畫船聽雨眠,懂得欣賞微雨燕雙飛。
  • 《奇葩說》隊長戰肖驍落敗,下場那刻他精緻的臉上,表情讓人心疼
    《奇葩說》第6季如約而至,老奇葩的離開讓不少觀眾"痛心疾首",但也有不少新奇葩的加入,讓人倍感驚喜。在最新播出的一期《奇葩說》中,他們兩人都獲得了爭奪隊長一職的資格。與老奇葩黃執中、肖驍、傅首爾、詹青雲,一起爭奪僅有的4席隊長席位。
  • 過度消費正在透支著我們:你有過度消費的經歷嗎?理性消費去哪了
    賣腎買iphone,以前看的時候只是一笑了之,現在在看,才發現了其中的含義—過度消費。1、過度消費正在慢慢地侵蝕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那麼何為過度消費呢?過度消費,是指不符合國情,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費,是一種扭曲的、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
  • 小心,過度依賴手機正在毀掉你!
    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忌矯情,專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新浪微博@林宛央。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原標題:《世界正在懲罰「刷朋友圈」的人》圖片來源 | yestone.com我今年的計劃,是想要個寶寶,可是大半年下來,沒什麼動靜。
  • 被亞健康毀掉的年輕人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嚇了一跳:一個18歲的美國青年,由於過度吸菸,造成肺部不可逆損傷,肺功能衰竭到70歲老年人的水平。這個剛成年的小夥子,再也不能像同齡人一樣活蹦亂跳,連爬個樓梯都很困難,更別提找份穩定的工作。
  • 《奇葩說6》「放榜」詹青雲加冕BBKing
    此外,在《奇葩說6》播出期間節目相關話題也成為各領域媒體的熱門選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網節目相關內容稿件已超13000篇,其中130篇微信稿件閱讀量超10萬。同時,節目還獲得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中國青年報等多家權威媒體認可。走過六季,《奇葩說》再一次激發各年齡段受眾的思辨熱情,引發更多人生思考。
  • 《奇葩說》:年紀輕輕「精緻窮」的我錯了嗎?
    而為了享受更加精緻的生活,王曼妮用一半的收入支付昂貴的租金,一個季節買一雙打折產品的名牌鞋,因為「二十歲要講究款式,三十歲要講究質量」。在《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的我錯了嗎?「精緻窮」 ,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在使壞,楊超越說在她工資800的時候,花了700去買了一條裙子,剩下的日子就是度日如年了。 這是一種削減你的食物,把你的錢花在袋子和衣服上的方式來切斷你自己,這應該是你這麼窮的原因。
  • 年輕人過度消費如何破局
    近年來,年輕人未富先「負」,正在成為社會顯性話題。這種超前或過度消費導致的後果背後,存在諸多社會隱患。如何有效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理性的消費觀,多位法律專家及行業從業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不久前,這一某網絡綜藝的辯題迅速登上熱搜。
  • 《奇葩說》第六季收官 詹青雲加冕BBKing
    此外,在《奇葩說6》播出期間節目相關話題也成為各領域媒體的熱門選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網節目相關內容稿件已超13000篇,其中130篇微信稿件閱讀量超10萬。同時,節目還獲得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中國青年報等多家權威媒體認可。走過六季,《奇葩說》再一次激發各年齡段受眾的思辨熱情,引發更多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