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二零七
前腳騰訊領投快手,後腳土豆就搖身一變,重新定位為短視頻平臺。騰訊與阿里重裝上陣,讓2017年的短視頻行業顯得尤其瘋狂,風口之名當之無愧。
短視頻的爆發對網絡影視意味著什麼?上回骨朵曾推測,短視頻平臺日漸成熟壯大,已成為小眾劇、段子劇的一大發行渠道。當它們開始發力內容上遊,自主孵化IP,還會給短劇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戳這裡回顧)。事實真的如此嗎?骨朵採訪了一下科技副總裁景梁與秒拍副總編輯張文華,探討了秒拍在自主孵化內容方面的規劃,特整理於此,供各位看官參詳。
初級「自製」,視頻平臺的十年老路?
眾所周知,長視頻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幾大主流視頻網站,大多數是靠UGC起家,後來一步步轉向了版權與自製,那麼,自製是否也將是短視頻平臺發展的必經階段?至少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短視頻平臺——秒拍已經有過自製內容。「現在,秒拍自製方面有兩種情況,第一類是自己的IP孵化,第二類是對潛力IP進行投資參股,通過這些方式去實現。」秒拍副總編輯張文華說。
2016年,一下影業成立。據一下科技副總裁景梁介紹,其內容戰略主要是:通過以點帶面,尋找並孵化有價值的IP,並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和一系列專業運作將其培育成一個大IP,再去實現IP自身的流量價值和商業價值。「優質的自製內容產品,既是公司自有平臺的一個內容風向標,也是公司進行整合運營時的重要一環。它既可以為平臺吸引用戶帶來流量,也可以打通幾個不同的平臺產品,實現整合營銷;也因為是自製的內容,更能夠準確把握平臺用戶的需求和商業客戶的需求,做到兩者相結合。」
目前,一下影業自製出品的節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綜藝類節目,如「暴走街拍」和「尋味手札」等,一類是系列短劇,包括《實習俠》《套路你妹》《亞當與夏娃》《活該你單身》《大熊小夕》、《裝嗶學院2》。「這幾部都是我們出品或聯合出品的用戶反響比較好的片子,但我們也不會局限在這一類作品上。」景梁告訴骨朵。
從片名就能感覺到這些作品的特質——草根團隊、體量短小、接地氣的「屌絲喜劇」。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沒錯,不知是否是巧合,這些作品簡直與網絡自製劇初期的主流內容如出一轍。模式上也是以PGC為主,平臺以出品或聯合出品的方式選擇團隊與IP進行扶持。
當「油管」和「臉書」蠢蠢欲動,自製也會成為短視頻的未來?
一直以來,國內視頻行業都喜歡在海外找對標,眼看著,主流視頻網站大多走向了hulu模式或Netflix模式,主打正版與自製,反倒短視頻平臺中更有可能出現中國的Youtube,主打UPGC。好,那我們來看看近些年Youtube做了些什麼。
Youtube是目前僅次於Google和Facebook的全球第三大網站,擁有雄厚的UPGC資源,是影響力最大的網站之一。不過,十幾年過去了,Youtube模式遭遇了優質內容不足等問題,入局視頻業務的社交巨頭Facebook也對其形成威脅,廣告收入出現頹勢。於是2015年開始,Youtube開始在自製內容與付費業務上發力。
2015年7月,YouTube大量籤約網絡紅人和內容製作者,其中包括「Fine Brothers」、「Prank vs.Prank」、Joey Graceffa等團隊,還有夢工廠的Awesomeness TV。據稱,這些內容製作者生產的內容佔據了YouTube網站90%的瀏覽量。與此同時,Youtube開始吸納影視人才,從MTV挖走了電視內容製作總監Susanne Daniels。同年10月,Youtube推出了付費會員服務Youtube Red。會員可以享受無廣告、離線播放合Google Play音樂等服務,並優先觀看YouTube的自製劇節目。
2016年2月,YouTube正式推出了四部付費觀看的自製劇:《獨角獸島之旅》(A Trip to Unicorn Island)、《拉澤團隊》(Lazer Team)、《驚嚇PewDiePie》(Scare PewDiePie)和《舞蹈營》(Dance Camp),涵蓋電影、劇集以及帶有實驗色彩的體驗式節目,皆由旗下網絡紅人擔任主創。
有趣的是,2016年底,Facebook也宣布將對原創視頻創作進行投資,涉足原創影視版權領域。原因很簡單,Facebook是從社交媒體起家,視頻在其平臺上零散分布在不同的帳號、主頁上,由用戶自發上傳。這樣的內容已經無法滿足Facebook視頻業務快速拓展的需求。打造原創視頻內容,起碼可以保證內容質量的穩定性與發布的連續性,進一步培養用戶,讓他們習慣到Facebook看視頻。
社交屬性加持,短視頻平臺成「非主流」分發渠道
今年一月秒拍發布的《2016年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中稱,秒拍視頻日均播放量由年初的3.4億增長至20.4億,漲幅超過6倍。秒拍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短視頻平臺,其數據亦可視為全行業井噴式發展的寫照。
另外,短視頻市場的活躍,現象級網紅的出現,引來了資本的關注,2016年一年內,短視頻內容創業方面已發生超過30筆融資。
在秒拍副總編輯張文華看來,短視頻行業今年會處於一個躍升期,整體市場將越來越繁榮。「因為進入到這個市場裡的人越來越多了,以前把精力更多放在圖文領域的創作者,轉移到了短視頻行業,很多傳統媒體人、比如成熟的電視臺編導,也開始投身到短視頻創業的浪潮裡來。我個人覺得,現在這些創作者的質量是遠遠強於前兩年的。當你整個內容的水平在提高,加上資本也比較看好,短視頻行業今年應該能從一個臺階躍升到另外一個臺階。」
而在短視頻行業爆發的同時,長視頻平臺們正在版權與自製的領域廝殺,越來越多流量與推介資源向頭部內容傾斜,成本低、體量小的PGC(特別是段子劇)在傳統視頻網站實在很缺愛,流向A站、B站、秒拍、美拍等「非主流」分發平臺也是情理之中。
秒拍、美拍等短視頻平臺因其短平快的特點,在創意短劇的傳播上尤其有效。特別是秒拍,背靠社交平臺微博,強調視頻的互動、分享、話題傳遞與討論,在推廣擴散上有著極大優勢。2015年的現象級短劇《國產大英雄》走的是全網發行,覆蓋二十餘家平臺,在秒拍的表現就相當突出,每集點擊量達上千萬。
張文華告訴骨朵,網絡短劇在秒拍上流量可觀,不過目前還沒有一個單獨的分區,而是歸到搞笑類。搞笑類的整體流量僅次於娛樂類與現場類,網絡短劇又是搞笑類中的主力。「網絡短劇是這個類型裡邊最具有穩定流量的一個方式,它的整體創意與質量是要強於一些片段式的搞笑內容的,而且它的發布也比較連續、比較穩定,所以粉絲也會更固定。」
目前,在秒拍等短視頻平臺上最成功的搞笑短劇莫過於《陳翔六點半》。它單集時長在1-3分鐘,從2015年7月開始每天更新一集,在騰訊微視、美拍、秒拍、快手、微信公眾號等短視頻平臺播放。其製作團隊爆笑江湖文化地處雲南,作品「屌絲氣質」濃厚。在現如今的主流視頻網站,比如愛奇藝,這樣的網劇多半排不上號,但它在秒拍、美拍、今日頭條等平臺的排行榜上卻是高居榜首。
2016年7月,爆笑江湖文化獲得了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的數千萬A輪融資。當時,《陳翔六點半》已經實現了覆蓋四十多平臺,全網每月累積播放量達十億次,並通過植入廣告等方式實現盈利(每個月有150萬左右的營收)。2016年底,該團隊還打造了同名網絡大電影,也是十分勵志了。
不過說實話,該劇勝在內容平實接地氣,緊跟網絡熱點,在表演與製作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如果能夠在精品氣質或者細分題材方面下功夫,後來者還是很有機會的。另外,如若短視頻平臺真的依據自身的平臺優勢、開始在自製內容上發力,它們會否成為「後繼之狼」,逼近長視頻平臺們的內容大戰,也未可知。
1.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 轉載事宜請聯繫郵箱:jgd@jinguduo.com或聯繫QQ:3243763083;
3. 獲得授權後轉載請註明:作者:XXX|來源:骨朵網絡影視|公號ID:guduo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