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訊 由張立嘉執導、成龍監製兼主演,羅志祥、歐陽娜娜、夏侯雲姍等主演的動作科幻電影《機器之血》將於12月22日公映。導演張立嘉表示,影片設定在未來,加入了動作、科幻元素,是一部動作科幻電影,張立嘉坦言壓力很大,「我覺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被毒死,就是香死,它對我來講前者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我說那我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突破。」
影片的槍戰爆破場面都採用了實拍。為了拍攝一場巔峰對決,成龍還登上了70米高的雪梨歌劇院頂,成為全球首位在雪梨歌劇院屋頂打鬥的動作演員。張立嘉說「就為了拍出真實的感觀,不想做太多特技,這些都是非常有挑戰的戲。」
談電影:做科幻題材難度大 真槍實彈拍攝有挑戰
騰訊娛樂:《機器之血》這種國產動作科幻題材電影是不曾有人拍過的,為什麼會想要拍一個這樣的作品呢?
張立嘉:這個電影的前身其實是一個動作片,而且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成龍式電影。
大哥其實是一個蠻喜歡嘗鮮的人,他自己也很想去嘗試,有些突破、有些改變。我也是動了這個心思,所以我跟資方說我要重新構思一個劇本,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個作品。
騰訊娛樂:這部電影對你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
張立嘉:說實話,科幻這個概念對於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講已經是難度了,我們觀望了這麼多年,才跨出這一步。
我覺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被毒死,就是被香死,它對我來講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們劇本的最初版本是一部硬科幻,最後我又把它拉回軟科幻,算是忐忑的一種嘗試。
另外一個我覺得就是動作。機器之血裡有七場打戲,大場面打戲有三場,裡面使用的武器和子彈全部都是軍用、警用的真槍實彈,炸藥也是在美國進口的。我不想做太多特技,就想拍出真實的場面。所以這些對我們都是比較有挑戰的。
談到演員:成龍大哥超級敬業 羅志祥更是有驚喜
騰訊娛樂:在雪梨歌劇院頂上拍大場面動作戲是種什麼感受呀?
張立嘉:主要還是因為"成龍"這兩個字,雪梨政府和歌劇院才答應給我們拍,不然再死磕估計也不行。
雪梨歌劇院的人覺得成龍以往在世界各地所拍過的建築物不僅沒有毀壞,有些還變成了旅遊景點。比如說阿姆斯特丹的那座玻璃大廈,還有巴黎鐵塔等,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歌劇院的人說如果真的能像我們說的那樣沒有損壞、破壞的完成歌劇院頂上的打戲,他們願意給我們用,也算給自己的建築物留個紀念。以後他們也不會再給別人拍了。所以大哥應該是第一個登上雪梨歌劇院屋頂拍戲的人,也可能是最後一個。這還蠻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的。
騰訊娛樂:你覺得電影裡最最值得被期待的是哪一場戲呢?
張立嘉:我最喜歡的還是開篇的槍戰吧,持續打鬥了13分鐘。全是真槍實彈,大哥拍了幾十年電影他說幾十支槍同時開火的現場他都有些怕,後來我們把半個階梯村和一個加油站都炸了,爆炸物炸飛了8米多高,這是很大場面的爆炸,非常過癮。
騰訊娛樂:所以你跟成龍大哥一起拍戲,最大的感覺是什麼?
張立嘉:大哥不只是非常敬業,他對電影依然真誠。不管對資方、導演包括每一個工作人員,他總是說工作人員比演員更不容易,每一個崗位大家都更多難處,他在現場一直跟其他演員講,要努力完成工作,拍好每個鏡頭。
騰訊娛樂:其他演員呢?
張立嘉:羅志祥在我想要的基礎上,給了我很多驚喜。開始羅志祥的壓力很大,他是從小就很迷大哥,視大哥為偶像,他見大哥之前緊張了兩天,每天都到我房間來,問我大哥好不好接觸呀,我要怎樣怎樣之類的。
我們前一段時間做了150人的放映場,看片的人都很喜歡羅志祥的角色,沒有一個人說不喜歡這個角色,羅志祥的表演賦予了這個角色特殊的魅力。
騰訊娛樂:《機器之血》定檔12月22號,為什麼要選擇在一個廝殺這麼慘烈的賀歲檔上映呢?
張立嘉:發行公司已經給了我們很高的票房保底,應該是覺得這部電影夠強吧。
談規劃:為個人情懷計劃拍攝北漂電影 希望行業多多尊重編劇
騰訊娛樂:除了《機器之血》,接下來還有什麼工作計劃嗎?
張立嘉:科幻動作驚悚片《隔離區》是我明年要拍的。
今年還有一部我監製房祖名導演的作品叫《北京晚九朝五》馬上就開機了。劇本寫了五年多,從2012年就開始弄,這片也算是我個人的一個情懷吧。我想拍北漂,外來人,這個城市給了我們太多實現夢想的機會,給我們希望和動力,也給我們殘酷的現實和遺憾,我一直想表達這樣的題材。
其實就是想做點不一樣的東西吧。不能老是為商業去拍東西。現在我們看到市場上的很多電影真的都是把票房當成金字塔尖的爭奪戰,然後在金字塔尖上碼元素,為了取得高票房需要什么元素,就去碼什么元素,這樣是很不利於電影產業健康發展的。
騰訊娛樂:現在的電影市場大家都比較追求票房?
張立嘉:我是覺得大家應該慢慢把眼光和關注點,放到編劇身上,再放到導演身上,再放到製作人的身上,然後才是演員。什麼時候是這樣一個排序了,中國電影才會有質的提升。現在正好相反。現在是演員、導演,製作人,就是沒人願意寫劇本,因為編劇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越來越沒人願意做編劇,導演做編劇大都也是被現實形勢逼出來的,特別希望大家在一部電影作品裡把編劇放在中心,把關注放在集體創作出來的作品上,而不是全行業都為演員打工的這種悲涼狀態。
騰訊娛樂: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看紀錄片裡成龍大哥說給你這部電影打90分,他怕給你打100分你會太驕傲。你給自己打多少分?
張立嘉:我是個強迫症和挑剔症患者。我給自己打60分。我覺得這個分是很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