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員第一還比不上男演員第十,這就是好萊塢的性別歧視?

2020-12-04 維賽迪

好萊塢存在政治正確的現象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而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所謂的女權風跟黑人風。

不過,所謂無風不起浪,儘管現在這兩種風氣很明顯已經矯枉過正,但歸根到底,它們的誕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今天就來說說其中一個,就是關於好萊塢的女權政治正確。

先來看一組數據,是由福布斯所統計的近十年好萊塢收入最高的男女演員前十。

男演員:

  1. 小羅伯特·唐尼 5.11億美元
  2. 道恩·強森 5.084億美元
  3. 亞當·桑德勒 3.72億美元
  4. 湯姆·克魯斯 2.9億美元
  5. 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 2.76億美元
  6. 喬治·克魯尼 2.745億美元
  7. 馬克·沃爾伯格 2.69億美元
  8. 成龍 2.635億美元
  9. 克裡斯·海姆斯沃斯 2.364億美元
  10. 約翰尼·德普 2.33億美元

女演員:

  1. 詹妮弗·安妮斯頓 2.005億美元
  2. 詹妮弗·勞倫斯 2億美元
  3. 斯嘉麗·詹森 1.74億美元
  4. 安吉麗娜·朱莉 1.24億美元
  5. 桑德拉·布洛克 1.13億美元
  6.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1.005億美元
  7. 朱莉婭·羅伯茨 1億美元
  8. 瑞茜·威瑟斯彭 9450萬美元
  9. 查理茲·塞隆 8650萬美元
  10. 梅麗莎·麥卡西 8600萬美元

可以看出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女演員收入第一的安妮斯頓,比男演員收入第十的德普還要少了3000多萬美元。

當然,需要知道的是資本逐利,很大程度上,男演員能拿到更高的薪酬,也是因為他們的咖位以及票房號召力要比女演員更高。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在這方面來看的話,男演員收入比女演員更高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但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市場以及機會。

在上個世紀的好萊塢影片裡,女性角色大部分都是花瓶,比如著名的IP007系列,早期的邦女郎就是純粹的工具人,甚至難聽點說一句,是裡面男性角色的玩物。

像《異形》那樣能讓女演員當絕對女主的,在那個年代簡直是異類。

而能讓大量女性演員當主角的類型片,是恐怖片,比如《十三號星期五》《猛鬼街》《月光光心慌慌》《德州電鋸殺人狂》等。

不過,大家都懂,這些恐怖片就是低成本快製作的電影,受眾面很有限,跟動作、科幻等大製作商業片子不可同日而語。

而女演員在這些恐怖片裡,主要任務也是被追殺或者賣肉什麼的,焦點依然還是在殺人魔那邊。

在這裡也可以看看近幾十年來的數據統計,女演員對各類型片的參與。

其中恐怖/驚悚片出鏡率最高,有53%,緊隨其後的是愛情片的45%,剩下的最高也就40%,特別是懸疑片連四分之一都沒有。

也就是說即使是絕大部分的群演、非主要的小角色等,也是男演員能得到更多的機會。

這代表什麼?

要知道即使諸如是阿湯哥這種級別的影星,當初也是從小角色開始做起來的,假設在另一個時空,是女演員的機會比男演員更大的話,說不定在那個時空的好萊塢巨星就不叫阿湯哥,而是叫阿湯姐了。

除了收入、機會以外,好萊塢女演員還大多都面臨各種交易。

這點大多數人也都是明白的。

而有意思的是,儘管全世界的娛樂圈都是這樣,但好萊塢作為老牌的全球娛樂中心,甚至把這一套都運營成各種特定的規則,比如沙發試鏡什麼的。

從某種角度上看,好萊塢這些規則起碼還可以算是「相對公平」的,起碼比起韓國娛樂圈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要好得多。

但本質上則依然是將女演員當成玩物。

當然,實際上男演員也會同樣面對各種交易,但由於掌控資源的資本們大多都是男性,因此女演員相對來說情況自然是更嚴重。

這點在2017年韋恩斯坦事件爆發後,業內各路女星所抖落出來的猛料也可見一斑。

薪酬低,市場窄,機會少,遭遇傷害的機會又高,從這個角度來看,好萊塢發起「整風」的女權運動,以初衷來說的確是一種進步。

而事實上就運動發起以後,以女性為主的商業大製作電影數量也比以前要多了起來。

2017年,當年女演員收入排名第一的石頭姐艾瑪·斯通是2600萬美元,尚且不及當年收入排名第十的男演員阿克謝•庫瑪爾的3550萬美元。

到了2018年,收入第一的寡姐斯嘉麗的4050萬,已經可以在男演員裡面排到第七位左右。

但隨著好萊塢各種「運動」愈發激烈的同時,這些初衷是進步的風氣,也似乎漸漸偏離了最初的路線。

比如有些資本不讓女性當花瓶了,就讓男性來當,有的就直接以女性主角為噱頭去拍爛片想著賺快錢等等。

這些操作不但漸漸將女性主角跟爛片兩字綁定,更使得這股原本正向的風氣轉變成一種可以賺錢的「名頭」,導致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且看未來的好萊塢,在這方面又會怎樣發展下去吧。

相關焦點

  • 女星身材要求嚴還遭性別歧視?戚薇稱男演員薪酬比同咖位女演員高
    當問道「有沒有覺得身為女藝人更難一些」的問題時,戚薇也脫口而出「會」,解釋稱即使是同樣咖位的男女演員,男演員的薪酬要比女演員的薪酬高很多,不過也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不僅如此,戚薇還表示男女演員在工作內容的多少上都不一樣。最簡單的就是化妝這件事,男演員每天1個多小時就可以搞定,而女演員護膚化妝整個流程下來最少2個小時。這種細微上的差別就等同於在同一個劇組,男演員平均工作時間要比女演員短一些。女演員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高,薪酬卻不及同咖位男演員高,這似乎也不符合「多勞多得」的分配理念,反而是性別歧視的變相體現。
  • 歐美性別歧視!小李子61女友直呼羨慕,黴黴7男友就是公交車
    歐美性別歧視!起碼在性別歧視上,沒有國內那麼嚴重。但要是說到在性別歧視這件事情上,好萊塢、歐美娛樂圈沒有國內這麼嚴重,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好萊塢雖然表面上光鮮亮麗,但經常關注好萊塢的朋友都應該清楚,好萊塢還有個外號就叫做老白男。
  • 女演員遭性別歧視?難出頭、收入低(看福布斯榜),趙薇為其發聲
    就在近日,有福布斯分別曝光了2019.6.1至2020.6.1的「全球年收入最高男演員」和「全球年收入最高女演員」。有人認為,是性別歧視。有網友發言:好萊塢就是男女報酬不平等,明晃晃地壓榨。打個比方說,在拍攝《了不起的蓋茨比》期間,有女明星抗議同工不同酬。
  • 柏林電影節表演獎項不再分男女,取消獎項性別之分=消除性別歧視?
    」和「最佳女演員」獎改為一個「最佳主角」銀熊獎和一個「最佳配角」銀熊獎。柏林電影節的兩個總監Mariette Rissenbeek和Carlo Chatrian稱這是為了消除電影界的性別歧視,電影界的性別歧視的確需要消除,可是取消獎項性別區分真的可以做到公平競爭嗎?【影視界的兩性現狀】性別歧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楊笠在脫口秀大會上的出圈經典段子就是女性現狀的最好展現。
  • 艾瑪·湯普森:性別歧視在演藝圈內日益嚴重
    中國網7月22日訊 據英國媒體7月21日報導,演員艾瑪·湯普森直言演藝圈中存在的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和反目不和已日益嚴重。繼瑪吉·吉倫哈爾,海倫·米倫和導演簡·坎皮恩之後,湯普森是近期再次對電視和電影業中性別歧視發表言論的女星。
  • 戚薇爆料稱同咖位男演員比女演員收入更高,且休息時間更多
    近些日子,戚薇在某雜誌採訪中透露,其實在薪酬頗為豐厚的娛樂圈裡,演員不僅看「咖位」拿工資,而且演員圈子裡也有薪酬層面的「性別歧視」。戚薇說:「比如同樣咖位的男女演員,男演員就比女演員的片酬高很多,也沒人知道為什麼。」
  • 歐美娛樂圈性別歧視!小李子61女友直呼羨慕,黴黴7男友惹爭議
    歐美性別歧視!起碼在性別歧視上,沒有國內那麼嚴重。但要是說到在性別歧視這件事情上,好萊塢、歐美娛樂圈沒有國內這麼嚴重,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好萊塢雖然表面上光鮮亮麗,但經常關注好萊塢的朋友都應該清楚,好萊塢還有個外號就叫做老白男。
  • 柏林電影節表演獎項不再分男女,是消除性別歧視還是矯枉過正?
    8月24日晚,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宣布,2021年柏林電影節將取消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這兩個按性別設立的獎項,代之以最佳主角和最佳配角「銀熊獎」和最佳配角「銀熊獎」,由此表明柏林電影節支持電影業消除性別歧視的態度。
  • 好萊塢一線女明星聲討「年齡歧視」
    但是當我們的目光依舊聚焦在這齣「史詩級尷尬」的時候,又有誰還記得主持人Jimmy Kimmel在開場時的一句調侃:「我們好萊塢一向很歡迎外來的和尚,我們一般不搞歧視和孤立,因為根據我們國家的國情,我們只根據人們的年齡和體重來選擇歧視。」
  • 吳彥祖炮轟好萊塢「歧視亞裔」,竟然是為了這件事
    但縱觀以往,好萊塢明晃晃的歧視並不是秘密。亞裔在白色主導的好萊塢中,的確生存空間狹小。最有名的一次應該就是在2016年的奧斯卡把獎典禮上,主持人洛克拿三名亞裔小朋友開種族玩笑。或許你要說這是美國社會對待亞裔的縮影,無關好萊塢的亞裔的生存現狀。那麼這個問題從演員職業生涯的現實層面上來看會更加明顯,亞裔演員的工資遠遠低於白人同行,並且工作機會也不如白人同行多。
  • 《福布斯》公布全球男演員收入榜單:道恩·強森第一 成龍第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靜北京時間8月12日,《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TOP10排行榜,巨石強森連續兩年強勢登頂。作為唯一的華裔男演員,成龍去年以5800萬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五,今年則位居第十。
  • 跨性別演員得獎了,該拿最佳女主角還是最佳男主角?
    (編者按)一旦追本溯源,便會發現當時這些獎項以性別區分終究是基於對女性的保護。這也意味著只要這樣的分類仍然存在,歧視的幽魂依然存在。隨著時代演變,現代人已經不再特別為職業前面加上性別。醫師就是醫師,不必強調「女醫師」,而各個領域的職業亦然。在表演領域、影視產業亦然,以前會有所謂「演員/男演員(Actor)」或「女演員(Actress)」的區別,現在都是統一稱作「演員(Actor)」。可以說「女演員(Actress)」這個字眼已經逐漸變為因應影視獎項分類而存在的字眼。
  • 好萊塢巨星的無性別教育
    這得從兄妹倆「前衛」的性別意識說起。在關於性別和性向的諸多討論中,薇洛不僅主張淡化性別的界限,還推崇多邊戀,力挺「一夫多妻」制。2.無性別教育在好萊塢成風:只有這樣才能做自己?其實,在好萊塢,像賈登與薇洛這樣淡化性別、大膽做自己的星二代並不在少數。很多明星們奉行「無性別育兒」的理念,試圖打破固有的性別角色限制,讓孩子們充分自由地選擇想成為的性別身份。
  • 美劇《好萊塢》揭開演藝圈的黑暗與齷齪,種族、性別歧視無處不在
    Netflix最新釋出的迷你劇集《好萊塢》(Hollywood)比照《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的拍攝手法,完全重現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新進的演員與幕後的工作人員是如何在好萊塢這個聖殿求得生存,又因為種族、性別所遭遇到的不公不義,這些演藝圈背後的黑暗及內幕將首次攤在陽光下呈現給大家!《好萊塢》的看點除了演藝圈背後的黑暗,還有場景的重現!
  • 好萊塢跨性別者:埃利奧特·佩吉
    但是在拍攝開始之前,布萊特又鼓勵另一位女性與佩吉發生性關係,還對那個女性說,「你應該上她(指佩吉),讓她意識到她是同性戀」,而佩吉當年還沒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同性戀。這一行為在佩吉看來,非常恐同。2014年,佩吉回歸出演了《X戰警:逆轉未來》(這集裡面有範冰冰),幻影貓這次在狼叔、X教授他們的「穿越」行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這一年,佩吉宣布出櫃,之後他在商業大片中的資源,就再不如前了。2016年,佩吉還為動畫片《西葫蘆的生活》配了音。2017年,佩吉開始出演Netflix美劇《傘學院》,現在播出了前兩季,已經續約第三季,佩吉屆時也將回歸出演。
  • 中小學資料涉性別歧視│默認性別標籤化,是最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
    男尊女卑的原始思想讓她從小就習慣了這一切,並主動做出合理化的解釋;因為自己是姐姐,所以要讓著弟弟。人們固有的思維裡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而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從開始籌備就陷入了輿論的漩渦,無論是閱讀原著的女明星,亦或是參演電影的女演員,都成為了韓國眾多男性攻擊的對象。有人說「金智英」是無病呻吟,有人說「金智英」是小題大做,但也有人說「金智英」就是女性群體裡的常態!然而,儘管「惡評」如潮,依舊擋不住眾多觀眾與《金智英》產生共鳴,與此同時《金智英》上映期間也成功拿下了「票房冠軍」的稱號。
  • 他們都曾遭遇好萊塢種族歧視
    前兩天,一位好萊塢華裔女演員說了上面這句話,揭穿了好萊塢歧視亞裔演員的問題。這位女演員中文名叫汪可盈,英文名是Chole Bennet。她在熱門科幻劇集《神盾局特工》中飾演了Skye一角,在美國小有名氣,常看美劇的童鞋應該很熟悉。
  • 有人分析了 4000 部寶萊塢電影,就為了搞清楚電影中的性別歧視
    最近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騷擾位女星的醜聞還在持續發酵,韋恩斯坦還史無前例地被剝奪了奧斯卡終身會員資格,好萊塢中的性別不平等話題也引發熱議。哈維·韋恩斯坦,圖自:Hollywood Rep0rter總愛倡導女權的好萊塢尚且如此,其他地區的電影行業中性別歧視的問題也不少。
  • 小豬佩奇又火了,這一次,它涉嫌「性別歧視」
    倫敦消防局指出,節目在提到消防員時,用了「firemen」這個有明確性別指向的詞,而不是用更為普遍的「firefighter」這個無性別指向的詞語。 拜託,小豬佩奇,我們已經有30年沒有用過「firemen」這個詞了。你們用過時的、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詞彙,這對孩子會產生很大影響,會讓女孩不想成為消防員。
  • 2020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成龍排名第十,與第一名差3.3億
    近日,福布斯公布2020年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Top 10榜單,雖然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但好萊塢的大部分電影都是在停擺之前完成拍攝的,明星的收入暫時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具體的排名。十:成龍以4000萬美元位列第十,2020年,成龍主演的電影有四部:《急先鋒》、《上海正午3:上海破曉》、《五人擋子彈》、《守護之戰》,但因為疫情的原因都沒有上映,和去年相比,成龍的排名有所下降,去年他的收入為5800萬,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