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浙江長樂錢氏家族的一群人來到了浙江省博物館,拿出了一塊鐵牌,經專家仔細辨認後,斷定這塊鐵牌就是大名鼎鼎的「錢鏐鐵券」,即唐昭宗賜給錢鏐「金書鐵券」,也就是免死牌。
想不到,坎坷流落了一千多年的免死牌又重現了。
以鐵券封贈功臣,史書中多有記載,但存世的鐵券卻極為罕見。現在保存下來的鐵券實物,僅有次一件,可謂是國寶了。
錢鏐,唐末臨安人,年輕時以販私鹽為生,後當兵,由於打仗十分勇敢,逐漸做了將領,先後敗王郢,破黃巢,平劉漢宏,擒董昌,戰功赫赫,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封為鎮海、鎮東兩節度使,並賜以鐵券。
券上刻唐昭宗的詔書,詔書全文共 333 字,全部用黃金鑲嵌。清代文人錢泳是錢鏐的後裔,他目睹了這一祖輩珍藏,在其所著《履園叢話》一書中寫到:「唐昭宗乾寧四年,賜先武肅王鐵券,當為吾家至寶。蓋熔鐵而成,鏤金其上者。文二十四行,行十四字,鐵色如墨,並無鏽爛,而金書燦然,光彩射目,尚如新制。」記述可謂翔實。
公元1276年,元軍攻破臨海,錢氏後嗣錢叔瀤背上鐵券南逃,慌忙中意外落水而亡,鐵券也跟著沉入水底。直到元代,鐵券才被漁夫撈出。,錢氏後人重價購回保存。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調閱鐵券時,錢尚德將其上獻,朱元璋看完後,又還給了錢家。
938年,日軍佔據長樂鎮,為了避免鐵券丟失,錢家人把它藏在了井裡。抗戰成功後從井中取出,鐵券無缺如初。1951年,錢氏後人將它捐獻給國家,先歸浙江省博物館,後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實際上,在各個朝代,都會有「免死牌」,稱呼有多種,比如「丹書、鐵契、金匱、石室」等,是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憑證。隋唐時期,皇帝為功臣頒發鐵券已成常制,凡開國功臣、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的領袖皆賜給鐵券。
宋代帝王御賜臣僚鐵券的事也不少見。趙匡胤保護柴氏,頒發柴氏「丹書鐵券」,憑此券,柴家子孫犯罪永遠免死。《水滸傳》裡小旋風柴進就是因為有丹書鐵券,所以才活得那麼滋潤。連當時酒店打雜的夥計都知道:「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孫,自陳橋讓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賜於他誓書鐵券在家。」
柴進自己也承認:「為是家間祖上有陳橋讓位之功,先朝曾敕賜丹書鐵券。」有了這東西在家,便「無人敢欺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