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方靜老師「罵」醒了…

2021-02-21 以琳星家園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 自閉症家長/教育者學習、成長和分享、互助的心靈家園。歡迎給我們投稿並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附上我們的二維碼。

12月2日,星媽王建麗女士帶著兒子小馮去北京宣武醫院就診。在候診時,因為小馮勸告一個小女孩在看手機動畫片時應該設靜音或帶上耳機,以免在公眾場合幹擾他人,竟被該小女孩的媽媽和姥姥破口大罵「弱智」,「神經病」,」傻X」等等不堪入耳的髒話,把小馮嚇得呆坐在椅子上不能動彈,王建麗女士上前解釋並保護小馮,也受到辱罵,推搡和肢體攻擊。

王女士的文章在一發出,立刻引起全國各地自閉症家長群熱傳議論。方靜老師特邀行為分析大咖周立明老師對此事給出了專業建議,小馮和媽媽心情平復了嗎?小馮以後遇到這種事他自己能合理處理嗎?小馮媽媽給我們發來了這篇後續文章~

(小馮和媽媽)

我跟小馮在宣武醫院被罵的文章發出後,家長和同行們紛紛留言聲討,方靜老師沒有跟大家一樣罵那對母女,竟然毫不留情地把我罵了一頓:建麗你沒有把小馮訓練好,他不服從,他的警察行為是一種問題行為,你卻做得不好……在我情緒還比較崩潰的時候,聽到她這麼說,眼淚都下來了。我這麼努力,小馮這麼有進步,方老師為什麼還要罵我?我真想懟她!

(方老師畫外音:冤枉啊。我明明說得很溫和,我還拍馬屁拉她進以琳一個重要的群。我承認我是說了我們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人人接納的環境中,我們要教孩子不去「惹」別人,因為垃圾人太多。這傢伙還要懟我,這沒良心的。

但是冷靜下來後,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這件事是不是能避免?這次沒有避免下次是不是能避免?下次我是不是可以幫小馮做得更好?經過思考,我的答案是「是的」。既然這次前事控制沒有做好,那就趕緊補救,在後事策略上下功夫。小馮已經受到懲罰了,他被罵得完全不知所措。雖然我保護了他,離開醫院時情緒還算平穩,但他顯然是體會到了巨大的挫折,回家痛哭了整整一下午。

(方老師畫外音:你現在的補救其實不是後事,而是教導。)

第二天下午,我被方老師罵過後,覺得必須做些什麼,就試著跟兒子聊:

以前爸爸媽媽不讓你管人家手機和IPad外放聲音,就是擔心遇到垃圾人,你總不信,非得堅持自己是對的,這次果真遇到了,咱倆被罵得這麼慘。有些人就跟垃圾一樣,又髒又臭,你碰它就會搞得自己臭烘烘髒兮兮心情不好,可垃圾還是垃圾,不會因此變成乾淨的東西。你說咱家的垃圾是趕緊倒掉還是帶在身邊呢?

小馮說倒掉啊。

我接著說:再比如爛香蕉是趕緊扔掉還是揉搓著玩搞得滿身都是爛香蕉泥呢?

小馮說當然趕緊扔掉了。

我說:對啊,今天咱們遇到的人就跟垃圾和爛香蕉一樣,一定躲得遠遠的。

小馮問:是不是爛蘋果就要趕緊扔掉呢?爛菜葉也得扔掉啊!

我說:對啊!兒子太棒了你又想明白了!

小馮:那怎麼判斷誰是好人誰是垃圾人呢?垃圾人是不是長得很醜?

我說:垃圾人沒有標籤,但是如果有人跟你說話很兇很難聽,就像今天遇到的人那樣,你就趕緊躲開,這是為了保護自己。你別管閒事比如別人外放音樂,就不會遇到這樣的人。違法亂紀的事自然有警察去管,你不是警察。外放音樂又不是違法亂紀的事,再說看病的小朋友年齡小,不像你這麼大了很聽話,能做到安靜地候診,可是小朋友等得不耐煩就哭鬧,他們爸爸媽媽只好用手機哄他們,如果沒有手機遊戲,他們哭鬧起來會更吵……

討論持續了一段時間,中間爸爸和爺爺奶奶時不常幫腔,四個大人一唱一和配合得不錯。小馮不斷動搖,一會兒豁然開朗想通了,一會兒又義憤填膺想不通。好在他終於開始放下執念,事情開始有了轉機。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小馮的問題上時,竟也不再怨恨那對母女了。(後來我想了想,似乎邊討論邊畫圖效果會更好,比如畫上垃圾和爛香蕉,孩子更容易理解不易忘記)

後來幾天,我們天天帶小馮去醫院輸液。遇到人多時,爸爸陪小馮坐在遠處的位子,遠離其他小朋友,我聽著護士叫號,輪到時再去診室。去輸液室前,先跟小馮講好規矩:不要管別人外放聲音,否則遇到不講理的人就會被罵得很慘。小馮一開始還不太情願,卻較之以前的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的氣勢減了大半。

護士給他紮好針走進輸液室,屋裡輸液的小朋友十有八九在用手機和iPad打發時間。我因有點兒事出去一趟,只剩下爸爸在陪他,回到輸液室時聽見屋裡充滿手機遊戲和動畫片的聲音,小馮竟然很安靜地坐著輸液。我驚喜地看著小馮:「發生什麼事了,你咋這麼懂事啊?你真的能做到了!」爸爸跟我示意,悄悄說:「回家再說。」小馮看到我一直欣賞地看著他,臉上閃過不易覺察的自豪。

回到家,爸爸告訴我:「一開始兒子只是要求人家把聲音弄小一些,沒有非得讓人家關聲音或戴耳機,我就跟人家商量,說孩子聽力有些敏感,能不能麻煩您小點兒聲音,家長挺不錯就把聲音調小了。後來又進來一個孩子在手機上看動畫片,聲音挺大,兒子就沒再管了。」以後的幾天輸液,小馮沒有管過一次閒事,每天5個小時的輸液時間安靜順利。困擾了我們大半年的事情竟然戲劇般地解決了。

(方老師畫外音:多好教的孩子!就是小馮媽你的問題,哈哈。)

記得今年暑假我們三口坐動車去了趟南方旅遊,小馮突然開始管教車廂裡、候車室裡手機和pad外放聲音的事情,見到一個揪出一個,搞得我倆一度束手無策,想了很多辦法:讓他坐最裡邊座位我倆坐外邊不準他出去,他說上廁所,在上廁所的過程中就會揪出外放聲音的人。他再說上廁所時,我倆不準他去,他就原地站起來指著人家喊話:不準外放聲音!這樣不文明!我使勁兒按他坐下,他就跟我吵架。

我上火車前總求上天保佑不要有外放聲音的人。絕大多數人其實很配合小馮的督查,即便不情願也乖乖戴上耳機,其實這種做法反而強化了小馮的警察行為。我最怕遇見帶小孩子的家長,他們對小馮的行為非常氣憤,即便我們把小馮拉走,他們還是很生氣,但彼此都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

(方老師畫外音:你們原來做的都是控制他,而不是事前的教導。事前的教導是讓孩子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如果發生來該如何做。關鍵是不能光講講講,而是要演練。還有間接教更重要,那就是提升他對環境的理解能力,提升他的表達能力,提升他對衝動行為的管理能力。)

宣武醫院的激烈衝突發生得如此猝不及防。現在回過頭來想,假如不是因為罵人的這對母女,小馮管閒事的行為可能依然得不到糾正,這次只是被罵,如若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下次可能就是挨打了。這次他栽了一個大跟頭,家裡人趁機跟他充分討論,立規矩,強化恰當行為,竟然以這樣一種意外的方式解決了。從這個角度講,我還得謝謝那對母女呢。

只是這個解決過程有很大隨機的因素和經驗的成分在裡邊,不夠專業不夠系統,假若小馮提前受到專業系統的訓練,或許這件事情可以避免。

我還要感謝一位大恩人——方靜老師,若不是她罵我一頓,我可能還沉浸在情緒當中,還認為小馮的這種行為很難解決,若不是她潑我冷水,我可能不會如此積極地想辦法並付諸行動。最令我沒想到的是方老師竟然請了行為分析大咖周立明老師點評了這件事,讓我汗顏,讓我感動,周老師提出的建議讓我如獲珍寶,若有跟周老師進一步探討的機會,我很渴望進一步請教。

當然,誰都不是先知先覺,能夠提前料到所有的事情。ABA說得都沒錯,但不是說用了ABA就能避免所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ABC分析中,能在前提事件A做足文章,給予行為B恰當及時的輔助,然後有一個完美的C,這當然是極好的一個回合。但真實社會中總有意外,有意外沒有關係,ABA還有後事控制策略,能夠起到亡羊補牢的作用,對於孩子下一次出現預期行為依然有效。

因此,把孩子放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從小事做起,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件事,把發生的好事、壞事、平常事都當是訓練孩子的機會,孩子學到的技能才能得到很好的泛化,孩子才會不斷進步。

還有人提出,我不應該理這母女,理他們就是強化了她們的辱罵行為。從ABA的消退原理來說,確實如此,任何的理睬都是一種強化。可是,如果您當時也在現場,就知道這真不容易做到,需要太高的修為,我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她們那種暴戾、罵的髒話之不堪入耳的程度令人髮指,推搡的行為也讓我怒火中燒,我能夠做到沒有揮出拳頭已實屬不易。

從這個角度上講,ABA不僅僅是一門技術,也不僅僅是行為科學,而是一種修為了,有一雙善於抓住契機的眼睛、做到恰到好處的強化、給予力道適當的輔助、還能不動聲色的消退……真正做到這些何其之難!

(方老師畫外音:提這樣的建議,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說的話。如果我當時在場,梅花針飛出去,給這對潑婦母女一針封喉。

因被罵而解決了小馮的一個嚴重的問題行為,因被罵得到那麼多讀者的共鳴和聲援,因被罵得到業內黃埔軍校領袖方靜老師的點撥,因被罵得到行為分析大咖周老師的指導,壞事變好事,因為我們有ABA。愛上ABA,用好ABA,在真實的世界中解決自閉症孩子的真實問題。

 寫在後面(方靜)


這兩天和建麗溝通,她說:方姐你能再罵罵我嗎?

,喜歡找虐啊。

從ABA角度是她強化了我罵她的行為,同時也是我強化她來獲取我罵的行為,因為每次罵了之後我一定有甜果子給她,呵呵

在國內自閉症幹預方面有個很大的誤區,覺得要把孩子放到真實的社會場景中去學習,覺得在這樣的場景中孩子是能學會如何社交的,但是當孩子沒有準備好,也就是說他還缺乏必需的社會技能,簡單的放進去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懲罰。

小馮去糾正別人的不合適行為招辱罵,表面看是對方太沒有教養,但事實是小馮沒有社交技能,他的適應性行為沒有過關。因為他只是簡單看到在公眾場合弄外放聲音等是不合適的,沒有看到很多時候事不關己是需要高高掛起的,尤其是當別人在你提醒後已經生氣了,你就要一走了之。

每個自閉症孩子在小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出現這樣的「國際警察」行為,所以家長們都要重視,因為我們孩子的特點就是把握不好分寸。所以要教!教!教!我是特別強調教,不是說防和控不重要,但是不教就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近期以琳培訓正在火熱報名和進行中...(點擊查看)

以琳自閉症家園

家長QQ群信息群名稱適應年齡群號大齡群11歲以上孩子的家長
283890653小學群9歲---11歲孩子的家長
429752654幼小銜接一群5--8歲孩子的家長
399520778幼小銜接二群5--8歲孩子的家長469169527低齡一群2---5歲孩子的家長259333477低齡二群2---5歲孩子的家長2764007832---5歲孩子的家長468530949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以琳論壇學習更多幹預知識

相關焦點

  • 方靜家人悼念方靜的長文
    方靜家人悼念方靜的長文投稿郵箱:zsxc888@126.com學術俱樂部QQ群:412272128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世人皆曉方靜的美豔、知性,但罕有知曉她精神世界的特立獨行。她生而有異,一歲已能與人言語溝通,兩歲多便能一個人去便利商店幫家人購物。三歲半已登臺演出。
  • 每逢教師節,尤為感謝三位把我罵醒的老師,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在成長的關鍵期,三位老師給我指點迷津,讓我走在理想之路。雖然老師用罵的方式讓我覺醒,但我仍然感激!初中時,雖然我的學習成績很好,不用老師和家長擔心,但我時不時也會惹是生非。比如說,不喜歡哪個老師就會跟老師對著幹。
  • 怎麼罵醒一個高三不想學習的人
    〔漢〕劉安個人認為高三想罵醒一個不想學習的人,雖然有點困難,但最好還是要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那麼,怎麼罵醒呢?個人認為「真誠地罵+實時的懲戒」的效果比較好。說實話,面對這一個自暴自棄者,老師們既替他惋惜,又非常不滿,頭疼。一次,我的課,他小動作不斷,嚴重影響了身邊的人聽課。一見此,我氣不打一處來,衝到他身邊罵道:「為什麼不好好學?自己不學,還影響別人學,像什麼話!不知道影響別人是非常不好的麼?
  • 前央視著名主持方靜:被傳是間諜被抓,客死臺灣年僅44歲
    2004年,在央視當了10年主持人的方靜回答的非常肯定:「我想我會,儘管30年後也許我已經成了一個老師,或是做別的事,但是不管我在做什麼,我想主持這個職業,是我非常熱愛的。」方靜是郭蘭英老師的弟子,她4歲就能夠登臺演出。
  • 《焦點訪談》走出來的方靜,因「間諜門」抱憾隱退,44歲客死異鄉
    「雖然有掌聲有喝彩,我卻覺得不快樂。童年應該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但我與其他同齡人幾乎是隔離的。在舞臺上,別人看到的是風光,而我感覺那只是一個牽線木偶。」方靜回答:「我想我會,儘管30年後也許我已經成了一個老師,或是做別的事,但是不管我在做什麼,我想主持這個職業,是我非常熱愛的。」
  • 5年前,央視主持方靜深陷「間諜門」客死他鄉,為何至今仍沒被放過?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位叫方靜的央視著名主持人,因為一個傳言,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1971年,方靜出生在北京,從小她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名列前茅,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父母心中的乖孩子。
  • 央視主持方靜,因涉嫌「間諜門」前途盡毀,今客死他鄉已五年
    在母親的教育下她從小就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學後更是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歡而方靜也是一個十分熱情,開朗的女孩子,在學校她會踴躍參與各種節目,並喜歡擔任主持人。:「雖然有掌聲有喝彩,我卻覺得不快樂。童年應該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但我與其他同齡人幾乎是隔離的,在舞臺上,別人看到的是風光,而我感覺那只是一個牽線木偶。」但是父母為方靜鋪好的道路非常順暢的,當別人還在起點的時候她已經開始起步。
  • 方靜,為啥輸了
    方靜,為啥輸了 職場宮鬥劇《正青春》,劉敏濤扮演的SW公司中國區總裁舒婉婷辭職,按慣例推薦總裁人選,一個是她一手帶出來的徒弟
  • 揭秘央視主播方靜身陷「間諜門」去世內幕
    方靜家人訃告中寫道:「我們的親人方靜於2015年11月18日上午10點26分因癌症醫治無效去世。在患病期間,方靜以頑強的毅力和達觀的態度配合治療,她的家人朋友也盡了最大努力為她尋求醫療救治。尊重方靜生前的意願,我們儘可能不給大家增添麻煩,所以,一直在最小知情範圍內處理她的後事。我們萬分悲痛親人方靜的芳年早逝,在此,和那些熱愛她的人們一起哀悼。」
  • 原《焦點訪談》主持人方靜,因涉嫌「間諜門」隱退,44歲客死臺灣
    也是如此:「因為我總是去做一個已經形成自己固定風格和收視群的節目,我總是面臨著別人對我的裁判是像還是不像,我從業以來最大的幸福是總是能夠做一些優秀的名牌欄目,無論是《中國新聞》、《東方時空>》,還是《焦點訪談》、《國際觀察》,但是最大的痛苦是從來沒有做過一個讓我自己來確立它的風格的節目。
  • 前央視知名主持人方靜,傳涉嫌「間諜門」被抓,今已客死異鄉5年
    方靜出生於北京,很小的時候她就憑藉唱歌好,被郭蘭英老師收為弟子。上大學時方靜放棄被保送進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機會,選擇考北京廣播學院。雖然當時她的這個決定看起來有點不保險,但是事實證明優秀的人就是有底氣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
  • 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傳因涉嫌間諜門'被抓,客死他鄉年僅44歲
    在後來有人問方靜,「你認為在30年後的某一天,你還會自信地說一句:我永遠熱主持嗎?」方靜非常回答的非常肯定:「我想我會,儘管30年後也許我已經成了一個老師,或是做別的事,但是不管我在做什麼,我想主持這個職業,是我非常熱愛的。」可見,她在歲月的流逝之中,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一份工作。
  • 還記得白巖松搭檔方靜嗎?因「間諜門」退出央視,客死異鄉已5年
    天資聰慧的方靜從小就愛好唱歌,《白毛女》《南泥灣》《一條大河等這些頗具難度的歌曲,方靜唱起來遊刃有餘,正因為如此,她還被歌唱家郭蘭英收為關門弟子。而方靜不只是在唱歌方面很有天賦,學習上更是非常的優異。在上高中的時候,方靜就因成績優異而被保送北京外國去大學的英語系,可是沒想到在別人眼中望塵莫及的大學,卻被方靜放棄了。
  • 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傳涉嫌「間諜門」被抓,現已客死臺灣五年
    提示方靜,相信大家都記得她曾主持過的《焦點訪談》節目,在節目中,方靜成熟穩重的主持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方靜從小就十分聰明,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班級學霸,每次考試班裡老師都以方靜為驕傲。高中還沒畢業的時候,方靜就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外國語大學破格錄取,但是此時的方靜已經有了自己的夢想。她想要成為一名播音員,而外國語學院與自己的理想有差距,所以在很多人詫異的眼光中,方靜謝絕了北京外國語學院拋出的橄欖枝。
  • 原央視主播方靜患癌病逝,一篇舊文感懷她當年風採
    12月6日下午15:12微博名為「陶景洲」的用戶稱「驚聞央視前女主持人方靜英年早逝。她當年主持晚間新聞的明快的節奏使人耳目一新。」據了解,方靜是11月月底在臺灣去世。而早在11月24日當天有網友也在微博爆料過方靜去世一事。據知情人透露,前段時間44歲的方靜的身體確實出現了問題,由胃癌轉到肝癌。而其也有近一月未更新微博。
  • 央視主持方靜44歲臺灣離世,被阿憶誣陷"間諜"為何選擇沉默?
    2009年方靜被阿憶誣陷是&34;,上演了一場鬧劇,可方靜卻選擇了沉默。如果真的是誣陷,那又為何不選擇狀告阿憶?然而,方靜沒有想到,自己後面會因為被人誣陷&34;而退出了央視,既沒有成為一名老師,也沒有繼續當主持人。
  • 央視方靜:被北大副教授阿憶誣陷「間諜」,為何到死都保持沉默?
    說娛圈秘聞,關注我!帶你吃最熟的瓜!因為是阿憶所曝光出來的,這讓無數網友們都不會懷疑這消息的真實性,就是因為這個事情,方靜才離開了央視,離開那個熱愛的主持事業。放心,方靜並不是間諜,只是一個烏龍事件,方靜也做出了回應,阿憶後面也發文道歉,儘管如此,方靜的事業還是大受影響,從而離開了央視。
  • 原央視「名嘴」方靜:因身陷「間諜門」前途盡毀,44歲客死異鄉
    網絡暴力就是我所認為網絡所存在的弊端之一,正如《諺語手冊》中所說「最危險的野獸是惡語中傷者,」這些在網絡上惡意中傷他人的就是「野獸」一般的存在。毫不誇張的說,網絡暴力有時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 方靜悲慘人生:23歲成央視主持,38歲深陷間諜案,44歲癌症病逝
    1971年,方靜在北京出生,她從小就是眾人眼裡的驕傲。她在唱歌方面很有天賦,還因此被著名的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郭蘭英看中。郭蘭英主動跑到方靜家裡,收她為徒。後來方靜去做了央視主持人,郭蘭英老師還曾惋惜到:「如果方靜不轉行,中國將多一個歌唱家」17歲那年,方靜就拿到了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資格,可是她卻放棄了這個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選擇了參加高考,方靜一舉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作為一名主持人,方靜認為熱愛這門職業,這就是她最大的優勢。
  • 原央視主持人方靜客死異鄉,生前被北大教授爆是間諜
    因此她從小就要比同齡人優秀一大截,但是從小的鮮花和掌聲,並沒帶給她快樂,她在長大後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說道:「雖然有掌聲有喝彩,我卻覺得不快樂。童年應該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但我與其他同齡人幾乎是隔離的。在舞臺上,別人看到的是風光,而我感覺那只是一個牽線木偶。」因為成績優異,方靜在高中的時候被保送進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