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媒體教民眾戴口罩 走出「口罩無用論」

2020-12-27 中國青年網

  法國《費加羅報》6日從頭版起用整五版報導口罩防疫相關新聞,還教民眾如何佩戴口罩,顯示越來越多法國人逐漸走出「口罩無用論」。

  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耶·韋朗4日說,未來禁足令解除後,可能考慮要求全民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距離。

  《費加羅報》提出佩戴口罩的五點注意事項。

  一,口罩要完全覆蓋口鼻。調整口罩避免縫隙漏氣,特別是在鼻子、下巴和面頰兩側。

  二,勤洗手。戴口罩和摘口罩前、摘下口罩後都要洗手。

  三,佩戴和摘取口罩時手只接觸系帶,避免碰觸口罩上與口鼻接觸的部分。

  四,一次性口罩最多使用3小時,口罩溼了要儘早更換。用完口罩需裝入專門的垃圾袋裡密封,這類垃圾袋獨立放置24小時後才可扔進生活垃圾箱。對於織物口罩,60攝氏度水溫機洗或烤箱70攝氏度烘烤30分鐘足以殺滅病毒。酒精和漂白劑消毒可能破壞織物結構,影響過濾病毒效果。

  五,佩戴口罩全程不要動口罩。比如不要在街上戴著口罩,可是進商場或與人交談、喝水時又摘下。

  報紙特別提醒:出門可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可反覆清洗的織物口罩;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要用手肘或手帕遮擋;手帕一次性使用,用過即棄;打招呼不要握手,避免擁抱;和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

  《費加羅報》說,許多歐美國家在經歷了前一段「口罩無用」甚至有害的宣傳後,近來開始轉向。法國醫學權威機構近日建議普通民眾佩戴口罩預防疫情,預計接下來政府也將調整相關政策。

  此外,圍繞口罩的系列亂象令法國反思本國口罩生產企業的外遷政策,法國有必要對業已全球化並大部分遷移外國的醫療物資生產重新部局,爭取在年內實現自給自足。

  法國不同地區多名官員上周證實,美國方面人員在機場截留本應發往法國的口罩,「美國人在停機坪上直接付給對方現金,價錢是我們出價的三四倍」。

  報導提醒,法國應認真反思將一些應急物資生產留在本土和日常保持一定數量庫存的必要性。(彭夢瑤)(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悄悄地,歐洲人戴起了口罩
    奧地利:民眾進入超市必須戴口罩當地時間3月30日,奧地利政府宣布強化防疫措施。根據新規定,奧地利從4月1日起在超市門口發放口罩,民眾進入超市購物時必須戴口罩。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表示,奧地利是西歐第一個要求民眾戴口罩的國家,今後可能還會要求大家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
  • 口罩做成尿不溼,一戴包住整張臉?價格質量參差不齊,法國口罩防疫槽...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法國版報導,當地時間4月28日下午看完了總理的講話,條條詳細的解封措施是不是讓大家又多了幾分底氣呢?其中小編最關注的還是口罩問題:總理不僅建議大家解封之後佩戴口罩,甚至明確規定了大家未來在乘坐公共運輸、校車、計程車等交通工具時,必須佩戴口罩!從一開始被誤解、被「官方蓋章」的「口罩無用論」,到現在法國政府的「全民口罩」防疫措施,沒有想到短短兩個月裡,口罩的地位在法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5.11法國解封後,這些人必須戴口罩!但,去哪兒買呢?
    昨天的國會大辯論裡,總理不斷強調:法國人要學會和病毒共存!無論什麼形式的解封,最基礎的共存法則,就是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雖然曾經對口罩愛理不理,雖然曾經對口罩嗤之以鼻,奈何在生命面前,高傲如法國人也得陷入真香定律。
  • 「沒口罩,圍巾來湊」……歐洲各地口罩措施有點玄
    不知道是不是和埃斯特羅西市長本人於3月16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有關……(法新社圖) 法國:專家口風變化太快 媒體大呼「閃到腰」 法國官方以及專家對口罩的態度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 川普回應不戴口罩:不想讓媒體看到我戴口罩而感到快樂
    來源:央視網圖源:美聯社美國總統川普21日在密西根州福特工廠視察時被媒體拍到仍未佩戴口罩,而此前,不管是福特公司還是該州官員都提出了希望他戴口罩的要求。當被記者問及為何不戴口罩,川普自稱在鏡頭外曾戴口罩,「我不想讓媒體看到我戴口罩而感到快樂」。福特工廠本周早些時候就告訴白宮方面,該工廠規定所有人必須佩戴口罩,不過「白宮有自己的政策,並將自行決定」。
  • 口罩,有沒有用?為何世衛組織官員一再建議,普通人不戴口罩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加強自我隔離是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有效手段。其中,戴口罩可以防止「新冠病毒隨飛沫,傳染他人」。因此,中國專家一直建議我們出口要戴口罩。
  • 借問口罩何處有?遙指藥局排隊等!臺灣清明連假,民眾還在排隊買口罩
    借問口罩何處有?政府遙指回家蹲。這樣一首改編後的《清明》,這兩天在臺灣社交平臺流傳,大家轉發留言直呼「太貼切了」。今年臺灣清明假期從4月2日開始,放到4月5日,總共四天。連假期間,更多人真的只能選擇「回家蹲」,因為他們想出門,還不一定有口罩戴——目前的限購政策是7天買3片,4月9日之後將「升級」成14天買9片,還無法實現每日能買到一片。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這段時間,口罩成為中國人必備品,而在有「口罩大國」之稱的日本,也出現口罩緊缺情況,以至於專家上電視教民眾自製口罩。 (視覺中國/圖) 一人一年用掉43隻口罩 就在不久之前,口罩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也是經過媒體報導,我們才知道原來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2019年中國大陸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佔全球一半。不過,在疫情爆發前,我國口罩大部分供出口,國內年需求約8億隻,人均也就半隻多些。
  • 法國扼止疫情復燃 銀行商家強制戴口罩
    巴黎在7月15日的街景,戴口罩的女子從百貨公司促銷廣告前走過。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爾維蘭(Olivier Veran)表示,為防止新冠病毒COVID-19再次升高,將在7月20日起,所有室內的公共場所(包括銀行、商店和室內市場)都必須強制戴口罩。路透社報導,在一連串的疫情資料,都表明新冠病毒有可能再次升溫,法國政府加快了「強制戴口罩」的計劃,尤其是在法國西部和南部地區。
  • 歐洲人:別再問為什麼不戴口罩,這是我最後的倔強
    義大利成為重災區,確診病例破萬,西班牙、法國、德國病例也已經破千,多國採取措施加強了疫情防控。然而,歐洲各國均不提倡出行戴口罩,街上也少有當地人戴口罩,這是為什麼呢?口罩是歐洲人發明的,對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等種類的精細劃分也是由歐洲人完成的。但是,這片經歷過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中東呼吸症候群等嚴重時疫的大地,卻未形成戴口罩防疫的傳統。
  • 口罩:文化差異還是文化偏見
    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小辛在談到疫情初期英國人拒絕戴口罩時解釋說,英國人認為戴口罩只能防止感染者傳染給別人,並不能保護自己,而勤洗手被認為最有效,因此商場裡洗手用品一直脫銷。在德國學習工作多年的房先生強調,「絕大多數德國人沒有戴口罩的經歷,在他們看來,只有醫院裡的醫生護士,或從事油漆或農藥噴灑工作的人員,才有戴口罩和穿防護服的必要。在公共場所戴口罩,若非政府強制,對普通民眾而言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 西方政要紛紛戴上口罩說明了什麼
    經過一番調整,亨特一邊快速數著「一、二」,一邊再次把口罩遮在了眼睛上。等到他好不容易戴上口罩並調整好位置,還沒來得及捏鼻夾,他就匆匆離場了……就衝這位衛生部長的直播表現,便不難推知其平常佩戴口罩的頻率。就衝戴口罩還需要專門示範,便不難推知澳大利亞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整體狀況。據澳媒報導,依然有部分民眾沒有警惕起來,甚至還對戴口罩一事持懷疑態度。
  • 拜登計劃要求民眾戴口罩100天:「並非永久戴」
    「只需戴100天,並非永久戴。我想到時候我們會看到新冠病例明顯減少。」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周四(3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計劃在就職當天要求公眾戴口罩至少100天。
  • 美國、德國、法國……多國計劃解封,有人不戴口罩上街,世衛最新...
    當地時間4月22日,蒙大拿州州長史蒂夫·布洛克在社交媒體發布聲明稱,蒙大拿州的居家令限制將於本周日結束。4月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兩名戴口罩的女子坐在國家廣場草坪上。圖片來源:新華社 沈霆攝法國總統馬克龍22日也表示,法國將根據各地區和各行業的實際情況逐步解禁。20日起,德國各州陸續開始「解封」此前實施的社交和商業禁令。
  • 口罩裡有5G天線?美國民眾這猜想真有才!在美國,口罩太難了
    在美國,口罩太難了!近日,口罩在美國又一次被「冤枉」!部分美國民眾認為,口罩裡有5G天線!由此引發的「天才猜想」讓全球各國民眾哭笑不得。近日,在美國傳出一段謠言,部分美國民眾認為,那個小小的一次性口罩中,有金屬天線,在這根天線的引導下,美國會控制和跟蹤民眾,由於天線接收電波,最終還會致癌!
  • 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臺當局終於改口
    (觀察者網訊)在全球疫情擴散之際,昨天(4日),臺灣當局終於建議民眾「密閉空間要戴口罩」,此前,他們一直堅稱「不用戴口罩」。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消息,截止目前,臺灣累計確診42例,死亡1例。
  • 不戴口罩自拍引民眾不滿,智利總統被罰3500美元
    據報導,12月5日,皮涅拉與陌生人不戴口罩在海灘玩自拍。照片在網上傳開後,引起不少民眾憤怒,有人抨擊皮涅拉違反自己政府制定的防疫規定。  照片曝光不到一天,皮涅拉就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道歉聲明。聲明說,「當然我應該戴上口罩,但由於事情發生得太快,我沒有這樣做,這是個錯誤,我後悔,我道歉……毫無疑問,個人防護對於避免新的感染而言非常重要,我們都必須遵守規定。」  報導說,皮涅拉還提交了一份「自我投訴」,向有關部門報告了自己的違規行為。
  • 戴烏鴉面具口罩剪破洞 英國爆發「反口罩」示威
    當地時間7月19日,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進行「反口罩」示威活動。按照英國政府此前公布的計劃,自7月24日起,英格蘭地區的所有商店將強制顧客戴口罩。19日下午,數百名「反口罩」示威者聚集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著「我將不戴口罩、不接受檢測、不被追蹤」等字樣的標語,抗議英國政府的相關防疫措施。在抗議現場,有示威者戴著被剪破的口罩,有人穿著寫有「拯救人權、不要5G、不要疫苗」字樣的背心,有人戴上象徵「瘟疫醫生」的烏鴉面具,甚至有示威者將丁字褲戴在臉上表達不滿。這項活動由一個名叫「保持英國自由」的組織發起。
  • 面對疫情,為什麼外國人不戴口罩,卻搶衛生紙?
    外國人其實知道口罩能隔絕病毒,然而他們似乎只知道口罩能隔絕病毒,所以在他們的文化中,戴口罩意味著生病了。而在亞洲國家,戴口罩有很多理由,比如:保暖,沒有化妝戴口罩,防霧霾等用途,所以即使是平常,也會有人戴口罩。 因為文化差異,所以外國人很難接受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戴口罩。
  • 法國:建議人們用文胸代替口罩,附現場教學視頻
    戴口罩不僅可以保護我們自己,也可以保護我們周圍的人。法國專家則認為戴口罩沒有必要。其中一個想法是,如果你戴錯了或者因為戴了口罩而放鬆警惕是更有害的。因此,好多朋友都在說是政府不讓戴口罩。為什麼?因為產能不行,沒有那麼多的口罩讓人戴?本虎感覺雖然說公開電視節目中幹這I些事,帶有一些搞笑的成分。但是,也能感受到法國對於疫情所需醫療物資短缺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