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江南春、李湘群:認知的質量 決定了競爭成敗

2021-02-17 財經國家周刊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作者 | 李湘群 江南春筆記君說:「定位之父」傑克·特勞特與艾·裡斯合著的《22條商規》中專門有一條「認知定律」(The Law ofPerception)——「市場並不存在客觀現實性,更不存在更好的產品。存在的只是顧客或者潛在顧客心智中的認知。只有這種認知才是事實,其他的都是幻覺。」

「認知定律」指出:商戰是一場各種認知之間的較量。企業定位的第一法則就是「成為第一」,這樣才能在顧客心智中佔據一個強有力的定位。

2020年,各行各業的「第一」企業獲得了更多的顧客選擇、更大量的資本追捧:茅臺市值過2.5萬億元、農夫山泉市值超過7000億港元、分眾傳媒市值超過1600億人民幣。

一些從大賽道中分化出來的細分品類的頭部企業也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如2020年銷售規模30億左右的「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市值近230億人民幣,動態市盈率320倍;「玻尿酸第一股」愛美客2019年營收僅5.58億元,但市值超830億元,動態市盈率215倍。

商戰不是產品之爭,而是認知之爭。

企業如何理解「認知」、運用「認知」,乃至學會「在認知的大樹下撿果實」?

近日,36氪首席內容官李洋邀請到了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李湘群與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流量廣告是私定終身,品牌廣告是廣場求婚


因為疫情,整個2020年似乎是灰色的,但是我們卻在分眾身上看到了一個非常不同的一年。從Q2開始,我們發現分眾的業績、市值開始猛烈抬頭。

1.從分眾看趨勢

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當然,疫情對很多的企業造成了衝擊,但是疫情對一些頭部企業可能是好事。

因為頭部企業很多人會採用踩油門,不是踩剎車的方法,踩油門之後清掃了市場,更向頭部聚集了。

第二種是創新型企業,它的獨特的創新性價值開始被消費者知道,這種公司也會抬頭。

而這兩種公司恰好是分眾的最主要的客戶,因此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頭部客戶一路猛進,創新型客戶全面發力。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前兩天我正好看了江總的一個視頻,就是見證中國新經濟的十年,恰恰在這個裡面,所有這10年崛起的品牌都會在分眾出現,換言之,分眾可以看到整個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因為消費者的選擇更趨向謹慎,一方面是對於自己的支出更加謹慎,另外一個是大家更關注健康。所以這個時候消費者的選擇一定會趨向於頭部品牌。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年分眾的業績會越來越好。對於消費者,用江總的話來說,信息獲取的方式原來是碎片式的,現在是粉塵化的。只有在一個地方集中把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才能進入心智並建立品牌。其實分眾這些年的崛起,到現在市值1600億,原因就在於它擔負了新一代打造品牌的平臺責任,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一個基礎設施。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有兩個階段,業務測試期可以主要集中在各種流量平臺,去獲取你的流量,測試你的業務,獲取精確的反饋。但是真正要建立品牌發力的時候,就不應該那麼精確,目的是要讓更多、更廣普的人知道你,要出圈,這個時候可以用分眾這樣的一個媒體去引爆品牌。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我覺得流量廣告和品牌廣告不太一樣,流量廣告有點像私定終身,只有兩人知道,分眾廣告有點像廣場求婚,大家都可以見證。廣場求婚之後成為了社會共識,形成了一種社會場能,這是引爆的感覺。品牌經常講要引爆,不到一定程度不引爆,不在消費者心智中固化,很難成為一個社會的共識,就很難爆發出巨大的生命力。所以我認為,品牌廣告和流量廣告兩個其實不矛盾,品牌認知越強的公司,在流量型廣告上的轉化率越高。現在雙11看都是傳統的大品牌佔據榜單。為什麼?不是大品牌玩流量的水平高,是大品牌認知足夠強,所以它做流量水到渠成,在認知的大樹下撿拾勝利的果實,流量效果就很好。由品牌建立出有效的認知,流量精準推送的雙向組合,品效是不可能合一的,但是品效是可以協同的。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我更願意把流量廣告理解為渠道,它的本質是渠道,在這裡面做的傳播,就像我們以前在超市裡做試吃、促銷一樣,所以你會看到整個在阿里、快手、抖音等流量型平臺上,所有的廣告都帶有促銷性質。但一個本質不會變,消費者是根據品牌來選擇的,品牌才是真正持久的流量。促銷是單次的,而品牌在你的頭腦建立認知之後會持續很長時間,下次你在渠道看到這個產品的時候,就會更傾向選擇它。所以企業一定要分清楚,流量廣告和品牌廣告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要讓流量更有效,流量成本降低,你必須建立品牌,不建立品牌也運營不下去,因為流量成本會越來越高,無法持續。創業一開始要儘可能地小,先佔據一個第一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新銳品牌的崛起一定看到了新人群和新需求,比如元氣森林,我一直問唐彬森怎麼把元氣森林做大的?他先是做了幾十種飲料反覆在網際網路上測試,最後發現「燃茶」的概念很好,元氣森林「零卡零脂零糖」這個概念非常好,消費者有這個喜好,試銷了兩、三億的時候突然發現元氣森林會爆。去年5月份在分眾上投放了第一輪廣告,瞬間眾人皆知,一個月的銷量趕上了前一年全年的銷量,到了8、9月份銷售額都是三、四億元級別/月,元氣森林就進入了高速循環期。第二部分,他會先抓住新流量新渠道,之後逐步在各大傳統渠道上鋪貨,滲透率也很高。同時,他一定抓住了品牌爆發的紅利,以及像分眾這樣的媒體紅利。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我們更看重的是創業家,他看到了這個機會,然後把事業開創出來,引領整個行業發展。例如,如果沒有郎酒的開創,就不會出現醬香熱。放眼整個中國,創業家都在成長,成長過程中要更多的掌握更新的知識,例如定位的知識,通過定位在消費者心智中去建立起品牌,成為行業的頭部,這是很重要的。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比如特勞特也做妙可藍多。這家企業的前身是位於吉林賣牛奶的廣澤股份,早期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處境,為什麼?賣牛奶大家馬上想起誰?蒙牛、伊利。一個地方的牛奶公司如何能擋住一個規模比你大數百倍的全國巨頭?所以這家企業跳到了「奶酪」這個沒人關注的戰場上。現在它的奶酪銷售額已經接近30個億(元)了,明年可能到50、60億元,這個市場就被一個遙遙領先的品牌引領出來了。因為行業裡面的人是非常懂的,你搶佔了一個核心要道,如果我越不過去,我不如投資你,蒙牛入股說明了這個行業的戰略投資者對妙可藍多所佔據的奶酪頭部位置的認可。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而且我們主張一開始儘可能地小,佔據第一後可以把它做大,如果沒有佔據,這個紅利是不持久的,而且通常會把這個紅利還回去。所以小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控制權。當你佔據第一的時候,你要考慮怎麼樣去擴圈,下個第一在哪裡,我要不斷去把它拓展、做大。妙可藍多做細分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做大,而不是為了做小,在奶酪棒取得第一之後會迅速擴展。細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的標準是你能不能成為第一。想從熱門賽道出圈,千萬不要跟著領導者跑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汽車是一個巨大的行業,車企的品牌營銷費用非常高,但其實在我們看來,很少有汽車品牌廣告做得好的,大家都停留在建立形象這一階段。當然大家都這麼做格局也是比較穩定的,恰恰特斯拉的崛起打破了這種局面,所有的車企都面臨著新的挑戰。現在電動汽車已經分為兩個陣營,一邊是特斯拉,特斯拉的強勢就跟當年iPhone在手機領域一樣,可以說在心智中是一家獨大,大家會有比較嚮往的感覺;另一邊是新勢力,如小鵬、理想、蔚來,它們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去強化哪方面的技術,而是要找到一個跟特斯拉差異化的概念,然後把這個概念做大。傳統車企面臨的挑戰會更大,但是機會也更大。它們有很多忠實的用戶,而且品牌也很強,所以這個時候領導品牌要迅速地攻擊自己,同時也要找到和特斯拉的差異,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任何企業在時代變革時都有自己的機會,一定不要跟著領導者跑,或者站在某個單點去攻擊它,而是要走不同的道路,這樣才會有出路。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我覺得其實往往是相反走帶來的機會。特斯拉是往高端走,蔚來就把服務做得很深,用戶也非常喜歡。蔚來在分眾做廣告是找4000個車主自己代言,它的車主是可以主動幫助它來推薦的,就像把服務做到極致的海底撈,因為對用戶特別好,用戶就會希望你好,希望你千萬不能倒。現在蔚來市值很高,用戶也就特別高興。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行業好的時候恰恰要小心,要去分析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迅速集中資源做大優勢,而不是說市場好的時候什麼都可以做,恰恰這個時候要做少,把自己的優勢做出來,等到市場不好的時候,就突出出來了。譬如郎酒,它原來有1000多個SKU,分析下來整個郎酒最大的優勢是醬香酒。郎酒的生產基地在赤水河的南岸,自然條件非常好, 郎酒在那裡建了一個白酒酒莊,它「生長養藏「的工藝都這個酒莊裡面得到了充分展示,獨特的醬香酒工藝使得它的酒質非常地好,它就決定要集中資源做大醬酒。這幾年郎酒對行業最大的貢獻就是推動了醬酒熱,最近大家好像都在喝醬酒。分眾和特勞特都只選擇最終能打贏戰爭的人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我們既不是諮詢公司,也不是投資公司,我們開創了一種稱為「創業夥伴」的全新模式,形成長期相互內外雙打的合作,基本上現在我們都會擁有合作企業的股權。其實特勞特在普及定位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進化和創新。我們將定位知識注入企業,承擔起企業戰略定位功能,企業家負責戰略配稱和運營的實施。把這兩個知識結合起來,形成長期的內外雙打的合作模式,這種新的模式我們稱為創業夥伴。一是長期護航企業戰略,一起走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二是我們還會持有企業股權,與企業一起共創大業,打造行業典範。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第一,我們是看賽道,我們會把重兵壓在那些行業崛起的過程當中。第二,賽道中的人不一樣,我們會把核心資源放在能打得贏這個戰爭的人當中。商戰中分眾只是一個必要元素,絕對不是個充分元素。一個企業能不能成功,主要還是企業家自己。我們公司內部特別喜歡兩個詞,一個叫雄心,一個是定力。雄心就是你相信這件事,就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就要把一條道走到黑,幾乎所有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這樣的。但是我們在近距離觀察這些企業家的時候,你可以發現在關鍵時候他不會為一些表象或者一個短期的東西所動,會堅持長期主義,做可以被累積、可以享受時間複利的事情,這個非常重要。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綜合來看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 2003年SARS之後,中國迎來了黃金的五年。2020年,很多壓力之下,還疊加了一場疫情,這反而激發了中國人的創造能力和鬥志,我覺得一方面內部有巨大的信心,另一方面外部環境給我們留有一個很好的緩衝,別國的供應能力、製造能力在一定時間中衰退。在這一時間窗口當中,我覺得中國經濟一方面會持續高成長;第二方面,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不能因為今天出口膨脹,低端產能就可以繼續維持下去了,一定要從同質化轉為差異化,要從價格維度走向價值維度,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品牌。每個品牌在自己的人群中形成獨特的優勢,提供獨特的價值,最終讓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都得到滿足,企業在消費升級和滿足人民美好嚮往的同時得到長足增長。

李湘群(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我們一直都是非常樂觀的,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企業的挑戰永遠會越來越大,無論有沒有疫情,它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追逐紅利的時代已經過了,只有梳理好自己的優勢、建立好自己的品牌,才是企業長期、持久的紅利。

(結束)覺得內容不錯
來個「一鍵三連」——分享、點讚、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給我們留言吧
留言點讚多有驚喜 

相關焦點

  • 金錯刀飯局 千億江南春
    事實上,在他演講過後,競爭對手已經不敢拿稿子上臺了。 就算這樣,江南春還是「不知足」。他提前讓13個同系同學準備好最尖銳的問題,提問自己的競爭對手。結果560張投票,江南春得了520票,以壓倒性的優勢,在大學一年級下半學期就當選了當時華東師大的學生會主席。
  • 貴賓來了江南春:新舊
    本期節目「貴客」-分眾傳媒董事長和創始人江南春先生看看這樣一位70後企業家如何在商戰思維中詮釋詩意世界。江南春,成立於分眾傳媒。他以最多的影響力,APEA2010中國中國入選《財富》中國亞太企業精神獎「年度青年企業家」,《中國廣告》「影響中國廣告人物榮譽大獎」。
  • 江南春:關鍵時刻給你捅刀子的是真朋友
    貴州珍酒,珍酒·珍十五獨家冠名新浪財經重磅打造的高端人物訪談節目《至少一個小時》獨家對話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江南春。面對評價什麼才是真朋友的提問時,江南春認為關鍵時刻給你捅刀子的是是真朋友。人的一生中,和諍友相交是江南春極為看重的,「我覺得可以在關鍵時候給你捅刀,關鍵時候指出你很多問題的時候,我覺得這是真朋友。」
  • 企圖心決定成敗!
    今天金玲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企圖心決定成敗!」這是一句被我一直當做座右銘的一句話,經常給予我無窮的能量,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小夥伴們。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都渴望成功,但現實是成功總是屬於少數人,大部分人都與成功無緣,還有一些人整天生活在抱怨、失望甚至貧窮中。為什麼人與人有這麼大的差別?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企圖心的不同。
  • 江南春,詩意的名字,強硬的商人
    江南春此人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小康家庭,1992年在大二的時候,他為了競選學生會會長,挨個的找學生代表進行溝通,還諮詢了6位老師,還花了160塊錢收買了16位投票人,最後高票當選
  • 細節決定成敗,什麼決定細節?
    沒有「魔鬼」這一靈魂,所謂的「細節」只是一個海市蜃樓的空殼。  按照「錯層」的思路想來,只有錯開表層,才能發現本質。細節肯定是外在表現,那麼,到底是什麼細節.又是什麼決定細節呢.  「細節決定成敗」已經成為一句流行語,我在這裡不想批駁這句話,另外提出像什麼「戰略決定成敗」的口號。
  • 北大案例大講堂報名|江南春:企業提升品牌力的道與術
    應對危機 的免疫力 是商戰中的 護城河 活動介紹 在如今的市場中,創新不斷,模仿不止,如何穿越同質化競爭
  • 《哪吒》,細節決定成敗
    前天,陪閨蜜去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情節每一次都在反轉,電影中的親情和友情都讓我們有感觸,讓我們倆有笑有哭;看完她說了:「《哪吒》沒有讓她失望,真的是太好看了,特效做得好,而且教會她最重要的道理——細節決定成敗。」
  • 江南春的庚子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020年伊始,面對新冠疫情,新潮傳媒的目標是活下去,江南春則稱,好日子結束了,死命慢慢爬的日子開始了。魔幻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迎接分眾傳媒及江南春的是什麼呢?分眾傳媒和江南春的庚子年作為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算是「70後文青」的代表,以一顆詩人的心看世界,後蛻變為成功的商人或是企業家,屬於「文青」中的「異類」,從詩歌的角度看,有點「黑化」。企業家的性格特質,往往決定企業文化的特質。
  • 為什麼說態度決定成敗?
    有的時候,我們在企業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地方總會聽到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態度決定成敗」,為什麼說態度決定成敗呢?其主要原因如下:1.既然是態度決定成敗,那麼我們該保持一種怎樣的態度去處理事情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生活必備的三大態度,相信學會了這些,你的目標會離你越來越近哦!1. 積極做事需要積極的態度,那麼生活也同樣需要!
  • 江南春的庚子年: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2020年伊始,面對新冠疫情,新潮傳媒的目標是活下去,江南春則稱,好日子結束了,死命慢慢爬的日子開始了。  魔幻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迎接分眾傳媒及江南春的是什麼呢?  圖片  分眾傳媒和江南春的庚子年  作為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算是「70後文青」的代表,以一顆詩人的心看世界,後蛻變為成功的商人或是企業家,屬於「文青」中的「異類」,從詩歌的角度看,有點「黑化」。  企業家的性格特質,往往決定企業文化的特質。
  • 工作中,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
    「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是美國羅曼·文森特·皮爾的一句名言。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直接影響工作的質量;而對細節的重視程度,則一定程度上,決定能否成功。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是在某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助理,拿著100一天的工資,投身於某局產權登記項目。
  • 江南春:品牌力才是企業真正的免疫力
    江南春在不止一個場合強調過,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疫情是個彎道超車的機會,要用匠心品質和創新理念開創差異化價值,並把握時間窗口引爆品牌。結合本次主題演講,小編為你分享江南春的「品牌十二問」。
  • 細節決定成敗,什麼決定細節?魔鬼藏在細節中~
    沒有「魔鬼」這一靈魂,所謂的「細節」只是一個海市蜃樓的空殼。按照「錯層」的思路想來,只有錯開表層,才能發現本質。細節肯定是外在表現,那麼,到底是什麼細節?又 是什麼決定細節呢?「細節決定成敗」已經成為一句流行語,我在這裡不想批駁這句話,另外提出像什麼「戰略決定成敗」的口號。
  • 晨間三小時決定一天成敗
    晨間三小時決定一天成敗原文:This Morning Routine will Save You 20+ Hours Per Week作者:Benjamin P.頭三個小時決定一天成敗根據心理學家Ron Friedman的理論,高效與否取決於每天的頭三個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每天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做到全神貫注。在那段時間裡,我們能在計劃、思考和表達等方面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Friedman對《哈佛商業評論》如是說。
  • 初中命題作文:心態決定成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命題作文:心態決定成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前見古人,後觀來者。忽察覺心態決定成敗。毛澤東曾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大雕。心中只有雕,毫無雜念,成吉思汗射中雕不成難事,但毛澤東認為共產黨要發展不能單靠「射鵰」(武裝暴力)伎倆而已,兩者各有不同心態,各有所思罷,但都是成功的典例。
  • 江南春:為何很多企業重金砸廣告,就是沒效果?
    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認為:打造品牌其實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在《中外管理》「管理百家大講堂」上,江南春分享了思想精華:一個好品牌的定位要具備三點——一是產品本身的優勢點;二是與競爭對手的核心差異點;三是用戶需求的痛點。只有「三點合一」,廣告才能迅速引發消費者的關注和共鳴,從而促成轉化。那麼,如何提升品牌廣告的轉化率?品牌廣告與流量廣告如何品效合一?
  • 【初心悟語】王兵:態度決定成敗——《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初心悟語】王兵:態度決定成敗——《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2020-06-18 0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酷愛「足浴」的江南春和他錯失的「足浴第一股」
    對話框回復「趙丹陽」,查看「私募教父」最新演講作者:白金蕾,來源:全天候科技(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