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結束的中國桌球國家青年集訓隊和國家少兒集訓隊第二階段選拔賽中,來自渝北區金鵬實驗小學(西政附小)的四年級學生任小軒以9戰全勝的成績打進16強,成功入選中國桌球少年隊。他不僅是重慶市唯一入選國少隊的運動員,也創造了重慶市直轄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
12月14日,正在重慶市桌球隊集訓的任小軒在父母、教練的陪同下來到學校,一起接受了上遊新聞獨家採訪,分享了他的成長故事。
5歲半開始接受桌球系統訓練
今年9歲的任小軒是渝北區金鵬實驗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從5歲半開始接受正規訓練。
「我是一名桌球愛好者」,任小軒的父親任海濤介紹,一開始帶著孩子學習桌球,只是希望幫助他鍛鍊身體、培養一項興趣愛好。
剛接觸桌球時,任小軒並沒有表現出太大興趣,面對枯燥的啟蒙訓練反而有些牴觸情緒。在每天一個小時的學習中,任小軒總是找準機會偷懶,或者乾脆亂打一通。
「這時只有更嚴厲一些,才能逼他進入積極狀態。」教練石旭贊介紹,在經過大半年訓練以後,任小軒才開始對桌球訓練產生興趣,也變得更積極了。「因為我們同住一個小區,我發現他從那時起,每次出發去球館訓練都走在我前面,訓練態度更積極了,變化就是從這裡開始。」
另一方面,經過系統訓練後,任小軒已經掌握了不少基礎技能,開始積累實戰經驗。從2018年開始,他在多項市級、國家級比賽中都取得優異成績。「除了日常訓練展示出的天賦,在近年來,任小軒多次以小打大,常以比對手小一歲的年齡打敗對手奪冠。」在教練石旭贊看來,在越來越多賽事中獲得的不俗成績,讓孩子得到很大激勵,促使他之後不斷學習進步。
曾在賽事中發揮失常
2018、2019年連續兩屆渝北區少年兒童桌球大賽丙組單打冠軍,2019年雙打冠軍;
2018-2019年連續兩屆重慶市乒協少兒桌球賽丙組男子單打冠軍;
2018年八大杯賽 「奧星杯」全國少兒桌球賽乙D組單打第二名……
翻開這份成績表,年僅9歲的任小軒已經算是一名乒壇「老」將。然而一路走來,這些榮譽的背後也並非一蹴而就。
任海濤回憶,在去年上半年的多場全國比賽中,由於年齡太小、心智不夠成熟,面對緊張的賽事和強勁的對手,任小軒沒有打出應有的水平,始終未能獲得全國單打冠軍。「不論對他,還是對我們家長和教練來說,都帶來很大的挫敗感。」在這次比賽後,任海濤還給出了最嚴厲的懲罰,讓小軒圍繞小區跑十圈,並在之後進行更大強度的訓練,包括讓他去挑戰球館的成年球友進行實戰比賽。
在比賽心態方面,任海濤和教練也給予更多鼓勵。「這段時間的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寶貴的一課,這讓他的意志品質得到很大提高,對於競技運動員來說,意志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成為重慶唯一入選國少隊的運動員
重新調整狀態後,任小軒的賽事成績有了明顯提高。2019年7月,他在中日桌球少年挑戰賽的全國選拔賽中獲得了U7-8組男子單打第一名,終於圓了冠軍夢。
今年12月4日至6日,任小軒代表重慶市參加了在湖北省黃石市舉行的中國桌球國家青年集訓隊和少兒集訓隊第二階段選拔賽,在比對手小一歲的情況下,以小打大,以9戰全勝的優異成績打進16強,成功入選中國桌球少年隊,成為重慶市唯一入選國少隊的運動員。
據悉,任小軒首先是在今年9月的重慶賽區選拔賽中,以八連勝的成績獲得重慶賽區第一名,然後代表重慶參加在湖北黃石進行國少選拔賽第二階段的全國比賽,以九連勝的成績入選國少隊。九場比賽中,其中六場勝負均在毫釐之間,身經百戰歷練出的頑強意志品質促使任小軒在教練的指導下,及時調整並堅決執行戰術安排,先後戰勝對手。
教練石旭贊回顧整場賽事,仍然覺得有些驚心動魄,「有好幾次比分焦灼時,我都擔心小孩要崩潰了,結果孩子表現特別沉穩。畢竟這場賽事,他才9歲,面對來自全國最拔尖的選手,且年齡大都多在10歲。」
石旭贊表示,在同齡選手中,任小軒身體條件不錯,特別體現在爆發力方面。其次,應變調節能力也很強,「有的選手在賽場可能只會應對一種或兩種節奏和打法,但任小軒在面對各種類型選手時,都能夠主動調整、應對。」
此外,雖然年僅9歲,任小軒卻有著固執、不服輸的性格,「他很有主見,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完成,我想也是這一點促使他取得這麼優異的成績。」
採訪中,性格有些內向的任小軒幾乎很少回答問題,在記者邀請他分享自己之後的目標時,這個瘦瘦的小男孩堅定地表示,繼續拿冠軍。
新聞多一點>>
學校:家校合作,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校長王維介紹,對於任小軒這樣優秀的桌球選手,學校和家長通過共同合作,不斷設定目標,引導他從區級賽、市級賽走到如今的全國賽事、國少隊。
學校一直以來重視體育教育,全校上下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從去年開始,學校和任小軒所在的炫乒俱樂部展開合作,選拔多名優秀學生參加桌球社團,由學校體育老師段世宏擔任社團老師,石旭贊擔任總教練進行指導。」
此外,學校還依託於「川劇」「足球」「啦啦操」等為亮點的實踐大課堂和延時服務時段的特色組兩個平臺,通過引進專家、利用周邊優勢資源,重點打造川劇社團、足球社團、啦啦操隊,使學校體育教學特色日益凸顯。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