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就快過完,看著朋友圈裡各種秀恩愛,男朋友那裡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不要說發紅包了,連個祝福簡訊都沒發來,就好像消失了一樣。明明是兩個人的戀愛,為什麼自己仍舊像單身一樣?
他還在乎我嗎,還是他其實是想提分手了?
每當想跟他更親近一些的時候,他似乎總是有意無意地疏遠我,可是明明是他先追的自己呀!
平時不說甜言蜜語也就算了,情人節也一點表示也沒有,他心裡真的有我嗎?
他不聯繫我,我也不會找他.
當「焦慮小姐」遇上「迴避先生」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但當我們真正進入一段關係後卻發現愛情甜蜜的背後,也可能充斥著諸多問題:墜入愛河後的自己變得越來越敏感多疑,越來越患得患失,越來越不像自己。
但對方卻完全不是這樣。
他說自己需要個人空間,讓我獨立一些,不要太過依賴他。關於戀愛,他有自己的原則與堅持,希望我能遵守,他不希望我們的關係太過親密。
我總覺得他忽冷忽熱,是我太過脆弱嗎,才會在愛情裡患得患失?
心理學家發現,每個人對親密關係的態度與行為都不盡相同,而那些不同構成了不同的依戀風格。
有些人非常渴望深層的親密關係,他們對戀人的情緒和行為非常敏感,常常擔心戀人與自己不夠親密。在戀愛中遇到問題時,他們會給自己消極暗示,擔心戀人嫌棄自己,如果對方離開自己,便再也找不到愛自己的人。他們的情緒波動也很大,說話做事衝動,常常給戀人帶來傷害。這一類型的人所擁有的是焦慮型依戀風格。
另外還有一類人與之相反,他們雖然也需要親密關係,但他們不想與戀人太多親密,喜歡保持一點距離感,在他們看來,獨立與自由比親密戀情更加重要。在戀愛時,如果戀人表現出想要親密的願望,或是逾越了他們的個人自由界限,他們會異常警覺且表達出自己的不滿。這類人所擁有的依戀類型為迴避型依戀。
當焦慮型依戀風格遇上迴避型依戀風格,痛苦的一定是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因為迴避行為會讓焦慮型戀人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進而尋求更多的親密感,而這卻會讓迴避型戀人感到不勝其煩,最終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
為什麼焦慮型總是「愛」上迴避型戀人顯而易見,因為對親密度的需求不一樣,焦慮型與迴避型其實是不太適合互為伴侶的,然而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影視作品中,這樣的CP卻並不少見,比如最出名的《惡作劇之吻》中的袁湘琴與江直樹。
為何明明完全不搭的兩人總是會相互吸引?
在《關係的重建》一書中,兩位作者阿米爾·萊文與蕾切爾·赫爾勒給出了答案。
尋找熟悉的依戀模式
不管是焦慮型依戀風格,還是迴避型依戀風格,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個體早期的成長經歷所形成的,比如我們的原生家庭。
在成人之後,很多人會繼續沿用或找尋自己熟悉的互動關係模式(自己所熟悉的依戀風格),即便這種熟悉是一種傷害,會讓自己感到不舒適。因為在潛意識中,我們一直試圖去改變自己的父母,改變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因此,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在冥冥之中最容易相互吸引。
誤以為驚心動魄才是愛情
當焦慮型與迴避型相戀時,迴避型會刻意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這種疏離感雖然會讓焦慮型感到痛苦,但這也是他們所熟悉的依戀模式,並且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當迴避型冷淡他們的時候,焦慮型的依戀模式被激活,渴望更多的親密感,當迴避型偶爾回應他們後,焦慮型便會感到心滿意足。
與之相反的風平浪靜的感情,在焦慮型看來乏善可陳,完全不值一提。在《女兒們的戀愛3》中,金莎就曾提出過自己嚮往轟轟烈烈的感情。
焦慮型是迴避型的唯一選擇
萊文與赫爾勒兩位作者發現,迴避型通常不會與同類談戀愛,因為兩人風格類似相互排斥。此外,由於迴避型很難保持親密關係,經常分手,導致他們容易恢復單身,因此當焦慮型尋覓戀人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碰上迴避型,概率遠遠大於迴避型實際在人口中所佔比例。
另一方面,迴避型也非常喜歡選擇焦慮型作為伴侶,因為受現在流行愛情觀影響,即便焦慮型有親密需求,他們也會掩飾真實想法故作鎮定,以便保持獨立性,而這剛好是迴避型想要的,只用享受,不用負責。
作為一位具有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是不是註定只能和迴避型相愛相殺,永遠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戀人呢?
非也。
《關係的重建》作者給出了他們的建議:假如你是一個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想要擁有完美的婚姻與一生的幸福,安全型性依戀風格的戀人是你的最佳選擇。
One pick:如何識別「安全型」戀人既然安全型是最佳選擇,那麼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判斷對方是不是安全型戀人呢?
下面的3個特點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安全型」戀人都有哪些特徵:
渴望親密關係,但不會過於敏感
安全型與焦慮型一樣,都渴望擁有一段親密關係,但是與焦慮型不同的是,安全型不會過於敏感,時常擔心自己會被戀人拋棄。事實上,安全型本能的就會和戀人親近,不需等對方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會像迴避型那樣欲擒故縱的把戲,也不會認為太過親密的關係會讓自己受到束縛。
善於交流想法,方式直接而溫和
焦慮型不太善於和戀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他們以為發脾氣或吵鬧能夠解決問題,安全型不會這樣。安全型願意聆聽戀人的看法和意見,希望以兩個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問題。在與安全型交往時,他們會讓戀人自由地做自己,不用緊繃心弦,也不用猜測他們的心思。
願意成為戀人的「安全基地」
在依戀理論中,依戀對象的支持被稱為「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讓我們能更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因為當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知道會有人支持我們,我們可以完全信賴對方。安全型戀人就是這樣一種依戀對象,可以成為戀人的安全基地,安慰戀人、鼓勵戀人。
最後的話假如你是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請不要再與迴避型糾纏,否則只會讓自己受到傷害。選擇那些安全型的戀人,他們才是你的真愛。當然,依戀風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你也可以通過一定的努力轉變自己的依戀風格,讓自己成為那個安全型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