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卻未曾見過的梁漱溟

2021-02-13 新京報書評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與147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今天是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121周年誕辰紀念日,梁家珍藏的百餘幅展現梁漱溟生平的珍貴歷史照片首度曝光,書評君選取了29幅分享給大家,以重溫梁漱溟先生那曲折而盪氣迴腸的一生。其實最近幾天,梁漱溟作品出版方世紀文景聯合多地獨立書店,已經在北京、南京、深圳、重慶、成都等地策劃了「這個世界會好的」梁漱溟先生生平圖片展,而這29幅照片也是書評君厚著臉皮從主辦方那裡討來的,先來一睹為快,想看更多資料的朋友不妨蒞臨現場,展出書店包括北京萬聖書店、北京三聯書店、南京先鋒書店、重慶西西弗書店等。


梁漱溟父親梁濟(1958—1918),字巨川。早年喪父,19歲便在義學教書,生活寒苦。27歲中舉,後捐納為內閣中書,升內閣侍讀。梁濟心憂天下,思想開明,支持維新變法。

梁濟目睹清末民初時局混亂,社會失序,人心墮落,決心一死喚醒世人。1918年11月10日,在六十歲生日前三天,從容寫好遺書,投積水潭自盡。遺書寫道:「國性不存,國將不國。自必我一人殉之,而後喚起國人共知國性為立國之必要也。」梁濟殉道引起思想界熱議,親朋至交為之立碑紀念。左二為梁漱溟,右起第七人為梁濟至交彭翼仲。該碑在「文革」中被毀。

梁漱溟光緒十九年九月初九(1893年10月18日)生於北京。祖籍桂林,先祖為元朝宗室。自曾祖科舉中進士開始,宦遊北方,定居京師。祖父、父親中順天鄉試。祖母、母親亦出身書香世家。6歲入家塾,7歲入讀北京第一個「洋學堂」——中西小學堂。圖為家塾師生合影,右二為梁漱溟。

梁漱溟回憶父親對其影響極大。父親的教育很開明,很少疾言厲色,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育,鼓勵他的獨立見解。圖為少年梁漱溟與父親合影。

與祖母、父母雙親、長兄及大妹二妹合影(約在1900年)。

1911年於順天中學高等學堂畢業,特借長兄方留日歸來所帶回日本大學生的服裝鞋帽留影紀念。

1916年著者任南北統一政府司法部機要秘書時與同僚合影,自右至左為著者、沈鈞儒、何基鴻、柴春霖。


梁漱溟成名作《究元決疑論》,連載於《東方雜誌》6、7、8期,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文是作者四五年來研讀佛學和西方哲學,對人生所作思考的一次小結。「至今好些朋友關係還是從這篇文字發生出來的。即我到北京大學擔任講席,也是因範靜生先生的介紹而以此文為贄去訪蔡元培先生。」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不久,即聘請梁漱溟到北大教授印度哲學。梁漱溟晚年回憶說:「我是為蔡先生引入北大而得到培養的一個人。而今我已九十有五,追憶往事,真可謂培育之恩沒齒難忘。」圖為北大教書期間的梁漱溟。

1918年7月,北京大學哲學門畢業合影。前排教師左起:康寶忠、崔適、陳映璜、馬敘倫、蔡元培、陳獨秀、梁漱溟、陳漢章,二排左四為馮友蘭。

1919年於北京中山公園與張申府(右一)、李大釗(左二)、雷國能(左一)合影。張、雷二君為順天中學時之同學;著者與李大釗先生則早相識在入北大時。

1924年3月、4月《北京大學日刊》登載的兩則梁漱溟上課公告。梁漱溟當年在北大講授「儒家哲學」,聽課者並不限於北大學生,還有許多社會知名人士。此刻註冊學生九十多人,實際聽講者約二百人,一院紅樓教室容納不下,不得不遷往二院馬神廟階梯教室。

為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1924年暑假,梁漱溟從北大辭職,應山東省議會議長王鴻一邀請赴山東籌辦曲阜大學,首先接掌曹州中學,創辦重華書院。圖為當時隨梁漱溟到山東辦學諸人合影。

1927年著者(左四)應李濟深等之邀南下廣州,途經杭州時與馬一浮(左二)、熊十力(左三)先生會面,留影於靈隱寺。

1930年10月,因蔣、馮、閻中原大戰,河南村治學院被迫結束。1931年初,梁漱溟與原村治學院主要人員,受山東省主席韓復榘邀請到山東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繼續從事鄉村建設事業。圖為山東鄉建研究院院部大門。

1933年7月14—16日,第一次「鄉村工作討論會」在山東鄒平召開,與會者60餘人,來自黨政機關、大學、科研單位、報社等部門。此合影中15人為各地直接從事鄉村建設工作的負責人,同時是會議的發起人與組織者。前排自右至左為著者、章元善、魏朗齋、嚴敬齋、陳築山、高踐四、晏陽初、於樹德,後排自右至左為許仕廉、楊開道、梁仲華、李景漢、孫廉泉、瞿菊農、張鴻鈞。

1936年暑期與長子培寬(右)、次子培恕(左)留影於濟南。

1937年3月,《鄉村建設理論:一名中國民族之前途》由鄒平鄉村書店出版。梁漱溟指出:「所謂建設,不是旁的,是建設一個新的社會組織構造;——即建設新的禮俗。」「所謂新禮俗是什麼?就是中國固有精神與西洋文化的長處,二者為具體事實的溝通調和,不只是理論上的溝通,而要緊的是從根本上溝通調和成一個事實。此溝通調和之點有了,中國問題乃可解決。」

為了對國內團結抗戰交換看法,1938年1月梁漱溟赴延安訪問。其間,與毛澤東先後會談八次,其中兩次通宵達旦。梁漱溟回憶,談話時「彼此雖有爭辯,而沒有不舒服之感」。圖為梁漱溟與毛澤東談話的情景。

梁漱溟從敵後遊擊區返回四川後,與黃炎培、晏陽初、李璜等共商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民盟前身),為調解國共兩黨矛盾努力。1941年初,皖南事變爆發,國內團結抗戰形勢進一步惡化,遂又與黃炎培、張君勱、左舜生將「同志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1年3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簡稱「民盟」)在重慶成立,梁漱溟當選為五常委之一。圖為1940年代的梁漱溟。

1942年10月18日重陽,著者五十歲生日時留影於桂林。

1948年在重慶北碚撰寫《中國文化要義》時留影。

1949年於重慶北碚迎接解放軍進城。


1950年1月,梁漱溟應邀從四川來北京,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按照毛澤東主席的建議,1950年4月、5月、8月,梁漱溟分別赴山東、河南、東北考察。圖為在山東青島時留影。左三為梁漱溟,左一、左四分別為隨同參觀的長子梁培寬、學生李淵庭。


1966年8月24日,梁家被紅衛兵抄家,房屋被佔,藏書、資料被損毀。梁漱溟在逆境中依然致力於學術研究,先後寫出《儒佛異同論》《中國——理性之國》《人心與人生》等論著。圖為《儒佛異同論》手稿。


「文革」後期的「批林批孔」運動中,梁漱溟獨不阿附,明確表示「只批林,不批孔」。1974年初,寫了《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一文,並在政協學習組作長篇發言,明確表示「對時下流行的批孔意見不同意」,「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圖為1974年春,梁漱溟在新中街7號樓寓所前。

1978年10月10日重陽節,著者八十五歲生日,遊北京香山臥佛寺留影。自右至左為田鎬、王星賢、著者、劉公純。

1981年,梁漱溟寫給最小的孫子梁欽寧的信,教育他「為人要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俯仰無愧」,「不要貪」。

1985年留影於木樨地寓所,時年九十二歲。

本文為新京報書評周刊獨家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關鍵詞 查看往前精彩內容:

馬拉拉|莫迪亞諾 | 弘一法師 | 音樂節福利 | 漢娜·阿倫特

…………

合作or投稿郵箱:ibookreview@163.com

相關焦點

  • 梁漱溟與梁啓超的師生情誼
    我不選擇上帝,也不選擇魔鬼,兩者都是牆,都會將我的雙眼蒙上── 阿多尼斯梁漱溟說:「我年輕時受知於兩位老前輩,一位是蔡元培先生,又一位便是梁任公啟超先生。」(《梁漱溟全集》第七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下稱「全集」,第548頁)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文化的風雲際會,使梁啓超(1873——1929)與梁漱溟(1893——1988)一度形成密切的師生關係。
  • 梁漱溟論學有個特點,常常指斥他人卻渾然不知
    於是 「說某人 『持客套的態度』,說『其實某公所說沒有一句是對的』;說『他們把孔子、墨子、釋迦、耶穌、西洋道理,亂講一氣;結果始終沒有認清哪個是哪個』」一類表述,「在書內不知道有多少」。李石岑是梁漱溟的朋友,他肯定了「梁君不肯輕易依傍人家」,是「一種可寶貴的態度」,但別人是否能接受這樣的誠懇,卻要打個問號。梁漱溟在書中指責胡適,就是一例。
  • 李輝丨梁漱溟暮年讀信記
    在我的心目中,梁漱溟是一位令人敬畏的思想家、道德家。十多年前,我在一篇關於梁漱溟的文章中曾這樣寫道:「不同於實踐者,思想家更注重精神取向,並不完全在乎現實為思想的實現所提供的可能性大小。這樣的人,一旦迷戀自己的選擇,便會達到如醉如痴的境地。這樣的人,是用整個生命擁抱著自己的思想,甚至有一種宗教式的熱情。」梁漱溟正是以這樣的姿態走完他的人生。
  • 梁漱溟:人生的三種態度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在臨夏,這些美景也許你未曾見過……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在臨夏,這些美景也許你未曾見過…… 2020-09-14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梁漱溟87年前對胡適的詰難,恍如今問
    時間過去87年了,梁漱溟與胡適這番對話只需要換幾個詞,就恍如當下的閒談了。我們一些左邊的極端派,不正是梁漱溟在1930年的那種思路麼?區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尚未發現有胡適那樣的人,但胡適那樣的聲音,依然左右不討好。面對社會問題,不是從根上去找原因,不論輕率歸因於外界還是歸因於國民性之類的,那只能得出與歷史邏輯相違背的結論。
  • 馬卡鏡頭下 你未曾見過的美麗汕頭
    藍天白雲,鬱鬱蔥蔥,我們從未知道,我們生活的城市原來如此美麗,美得讓人心醉。本文由數據粵東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感謝!我的家鄉很美,只是你未曾見過。攝影:馬卡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攝影家協會理事、汕頭攝影家協會主席、新華社金牌攝影師【全景】汕頭港的海邊舊時光,那些依稀的記憶裡,曾有白色海豚出沒,高樓如今林立,海豚南尋。
  • 梁漱溟與毛主席激烈爭吵惹眾怒,晚年感慨:我不應傷害他的感情
    "初見"毛主席的他顯得有些拘謹,主席卻十分開心親切的與其打招呼:"梁先生,我門們又見面了,你還記不記得,民國七年,北京豆腐池胡同兒,您常去看望楊懷中先生,每次都是我給您開門,當時您是北大哲學系的教授。"
  • 梁漱溟,為啥從虔誠佛教徒,到最後的大儒?胡適:此人荒謬不通!
    梁漱溟幼年時全家福梁漱溟其人,論性情非常寬厚,他是真正終生沒有私敵的那種人。但是他的生命也自始至終為一種難言的焦灼感所纏繞。這種精神焦慮的來源,有身世的,更有社會的。梁漱溟在鄉下梁漱溟這樣的舉動、做法和思想,在千年以前泰半也多是「援佛入儒」的先賢中也許還能看到一二光景,但絕對是他同輩的知識分子們所稀缺,也多陌生的。
  • 「溪山拾遺」研究梁漱溟思想50多年的艾愷教授說自己上輩子是中國人
    這一年,是梁漱溟先生誕辰125周年暨逝世30周年,也是梁漱溟先生的父親梁濟殉道100周年, 梁濟的殉道對梁漱溟先生思想上的影響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所以論壇的主題「這個世界會好嗎?——暢談梁濟、梁漱溟父子的家國情懷」,展覽的題目「這個世界會好的——梁漱溟生平圖片展」,都來自梁濟父子人生的最後一次對話:1918年11月3日,梁濟在家中問了梁漱溟一句:「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一愣,沉吟片刻,答道:「會好的,相信一天天會往好裡去的。」梁濟說:「能好就好啊。」
  • 「中國最後大儒」梁漱溟:續弦妻子36年陪伴,最終髮妻才是真愛
    現代有一位叫做梁漱溟的國學大師,他在哲學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但在個人情感生活中,他面臨著無數的問題。兩個女人相接陪伴在他身邊,這兩個女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在外人眼裡更遜色些的結髮夫妻卻是他心底的真愛,她在他的生命中不可替代。思想獨立的人梁漱溟於1893年出生,是蒙古族人,先祖是元世祖的五子忽哥赤。梁漱溟是個天生體弱多病的人,三天兩頭離不開藥罐子。
  • 雖未曾見過,卻魂牽夢繞 ---印象神垕之古鎮
    (原標題:雖未曾見過,卻魂牽夢繞 ---印象神垕之古鎮)
  • 魯迅、梁漱溟、豐子愷,這些名人是合格的父親嗎?
    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啓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
  • 12.14日本【龍珠超:布羅利】宇宙中還存在著自己未曾見過的強者
    關注微信公眾號:yezijianglive 最新電影第一時間發到你微信上,請回復 觀看說明 。
  • 甚至未曾見過對方一面……
    近日,鎮江一女子就遭遇了該騙局, 短短半個月, 甚至未曾見過對方一面, 就被騙走了60萬元。意識到被騙的莉莉立刻報了警,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陷入了「殺豬盤」的騙局。隨後,警方根據這一線索,進一步深挖案件。 經過偵辦,鎮江句容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20餘名,查獲作案手機30餘部、銀行卡100餘張、手機卡50餘張,核實案件50餘起,總案值300餘萬元。
  • 罕見影像資料帶你了解未曾見過的鄧麗君
    何敏玲(舞蹈演員):你們知道嗎?其實鄧麗君不止會唱歌,也會跳舞,而且是芭蕾。四五歲時,她就開始學習芭蕾了,我們把這個稱為「童子功」。甩兩張圖給大家看看。守望者老王(55歲 大學教授):對了,都知道鄧麗君在臺灣和內地火,其實她在日本更火,足足火了25年。 我問過幾個日本的朋友,華人歌星在日本歌壇誰最紅?回答都很一致——鄧麗君。當時在日本也很紅的翁倩玉只能排在鄧麗君之後。
  • 我的世界:曾被「移除」的地獄維度,11張大多數人未曾見過的畫面
    但問題是,你真的了解它的歷史麼?關於遠古版的地獄,11張大多數人未曾見過的畫面!1、古老的地獄,只是一座島;Minecraft的創始人Notch在0.31這個著名的版本裡,第一次加入了「地獄」的概念。這是在2010年對「我的世界」多維度世界的探索和嘗試。而在當時,整個地獄裡其實就是在巖漿湖環繞的一個巨大島嶼!
  • 獨行者萬妮達,你未曾見過的SOLO
    為了這齣精彩的音樂戲碼,我知道你們已經等了很久。它調足了你的胃口,也定不會讓你失望。掛擋,踩油門,啟動。電臺調到FM59.1,身心放鬆。你準備好了嗎?請大家打開電臺FM59.1,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新聲代魔法藥劑師,都市麗人,你知道她是誰
  • 假如我們未曾相遇
    假如我們未曾相遇,茫茫人海,浮世漂泊中的你我,這份相遇的美好不知道要我等到天荒地老,還是等到我霜染白頭,我懂得,溫柔莞爾的你不會那麼殘忍,無視我的真情,在我駘背鶴髮前你還未曾出現,未曾相遇。終於,與隔屏相望的你,相遇在這美好的年代,暗自慶幸。桐華說,世上有許多種遇見,最美好的,莫過於在我最美的年華裡與你相遇,時光在每一秒的綻放與流動中變得珍貴而雋永。我知道,我努力沒有浪費,找到了心底最為妥帖的你,雖然沒有在我最美的年代遇見你,我知道即使我櫛風沐雨,額頭添皺,你亦不會嫌棄,只因為你苦苦等了很久,很久。
  • 《海賊王》艾斯為何不喜歡羅傑,這位自己一直未曾見過面的父親?
    為何艾斯會對自己那從未與其見過面的父親,曾經的「海賊王」羅傑如此不喜歡,甚至還拒絕承認自己是他的兒子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艾斯之所以會一直不喜歡羅傑,這位自己未曾見過面父親,其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由於以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