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年人交往的本質是價值互換。
乍一聽有些功利,可仔細琢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交集或者依賴無不建立在情感或者物質的交換。
人與人的交往,親密或者疏遠,最終,還要歸結於實力二字。
那麼,實力是什麼呢?金錢,地位?也不盡然。
擁有讓人幸福的能力也未嘗不是富有實力的表現。
01
說話讓人聽著舒服,是一種軟實力的表現。
俗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個懂得為他人著想人,不會任由語言的「利劍」傷害別人。
「會說話」與其說是情商高的表現,不如說是將心比心的友善。
一個會說話的人,會適當地把握說話的分寸,給驕傲自滿的人以熱切提醒;
給怒氣橫生的人以幽默排解;給難過失意的人以溫暖安慰。
一個會說話的人,能切實有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在情緒決堤的時候胡亂傷害他人;
不在利益衝突下故意詰責他人;不在心煩意亂的時候無故惹惱他人。
戰國時期,廉頗因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加官進爵而心生嫉妒,便到處宣稱自己碰到藺相如會好好羞辱一番。
此話傳到藺相如的耳朵裡,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在出行的時候有意對廉頗避讓。
門客都以為是藺相如懼怕廉頗,便疑惑地問其緣由。
藺相如分析道: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略趙國,是因為趙國文有藺相如,武略有廉頗;
才對廉頗步步退讓,實則是將國家危難放在第一位。
藺相如的慷慨陳詞傳到廉頗耳朵裡,廉頗羞愧不已,便有了歷史上令人稱道的「負荊請罪」的故事。
會說話,是一種讓人舒服的實力,更是為心有他人天地寬的智慧。
02
有較高的品貌,是一種實力。
雖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但隨著你年齡漸長,內心品貌便可以外化出來。
有人說,人的四十歲以後得容貌是自己給的。
是得,當一個人能抵禦歲月的漫長,在生活的繁瑣,命運的考驗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那他的臉上便會多了些雲淡風輕的淡定從容,少了些錙銖必較的無端紛爭。
提起主持人董卿,眾人無不讚嘆連連。
比起她深植於心的修養和處變不驚的從容,以及令人讚嘆的才華,姣好的面容是她最不值一提的優點。
她用實力再現了「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信手拈來的詩詞佳句,敏捷有度的臨場反應,絕非一日之功。
每日反覆的刻苦訓練,才算水到渠成。
品貌,不是指一個人的五官長得如何漂亮,更不是說一個人的妝容化得如何精緻;
是在說一個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溫柔氣質。
從內而外,舉手投足間散發的令人折服的強大氣場和直擊人心的魅力。
03
有錢,當然也是一種實力。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離不開錢,錢是財富的象徵,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手段。
《歡樂頌》開播以來,有網友調侃自己地表達,好像擁有安迪這樣的朋友,體驗一下被「養」的感覺。
誠然,安迪在劇中的人設令人生羨慕。海外留學背景,投行資深大鱷,一派精英模樣。
如此好的背景,「壕」的生活自然也是常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在大城市打拼,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奮勇前進的樊勝美。
經濟的懸殊並未讓讓安迪覺得高人一等,待人接物舒服自然的狀態也絲毫不會讓朋友顧影自憐。
安迪不缺錢,但也不會無端給朋友送錢。
因為比起無緣由的「扶貧」,恰到好處的幫助才能既維護了朋友的尊嚴,又真正為朋友排憂解難。
對安迪來講,錢是換取生活所需的媒介,是衡量自己實力的數額,是適度幫助朋友的手段。
而朋友也不會因為她的有錢,而對她產生距離感。
安迪懂得為他人考慮,才會細枝末節間照顧著朋友的自尊,維護著朋友的體面。
04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誠相交,靜行致遠。
人與人的交往,其實,靠的是實力。然而,實力二字又要靠不斷地自我修煉和人生閱歷去堆砌。
金錢或是地位,可靠或者修養,無論是哪一樣,都是一個人賴以行走於世的實力。
正如我們會不可避免地需要別人,同樣的,人們多半不想成為別人的負累。
因而,人們大概率地會選擇跟一個有實力的人在一起把酒言歡或久坐笑談。
有實力的人,不會枉顧他人的辛苦付出,更不會辜負他人的真情流露。
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雙向奔赴,緊靠一方的付出很容易支撐不住。
如果這樣的道理被深以為然,那麼人們大概率會選擇處在增強實力的自我修煉。